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籍的装帧设计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在同类比赛中属每年的图书设计大赛——“世界最美的书”的历史最为悠久。该比赛自1963年在莱比锡诞生,1991年以来,Buchkunst 基金会在法兰克福和莱比锡一直负责监督这个比赛,最高奖是“Goldene Letter”。
自2003年以来,中国先后有近20种图书在莱比锡书展“世界最美的书”大赛中获奖,其中8种摘得前三甲,正值201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大奖名单公布之际,就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年来获得过这一殊荣的8种中国图书都长什么样。
2004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版式设计:蠹鱼阁(申少君)、高绍红
封面设计:张志伟
主编:刘占文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一函兩册,传统样式却充溢着现代技术美感的精致装帧,古雅大方,一着眼便令人赏心悦目。集子中所收图谱,是从梅兰芳纪念馆现存的全部“缀玉轩”珍藏图画、脸谱原件复制所成。图谱原件是梅兰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向北平国剧学会提供的个人藏品。收存在《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中的戏曲脸谱、戏画、戏曲人物等,有明代遗珍、清代绝品、民初佳作,斑斓耀目,弥足珍贵。这些写实的艺术品,远在摄影、录像技术诞生或普及之前,逼真地记录下那个时代的戏曲艺术风。《图画集》所收珍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戏曲人物画,一类是戏曲净角的脸谱。《图画集》除收录并精心印制了梅兰芳先生珍藏的戏曲人物画和脸谱外,还特邀刘曾复、朱家溍两位老前辈撰写了《说略(一)》和《说略(二)》刊印于画册之首,以帮助读者了解并进一步理解这些人物画和脸谱的来历及其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的出版,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它不仅会被戏曲艺术家和研究者及广大戏曲爱好者所珍藏、观赏和研究,而且还必然会对美化和丰富我们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作出积极而独特的贡献。(注:本书有三个版本,并分纸面、布面)
评语:莱比锡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席乌塔·施耐特女士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完美”二字。
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金奖《曹雪芹风筝艺术》
设计:赵健工作室
作者:孔祥泽、孔令民、孔炳彰供稿,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整理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文学巨匠曹雪芹及其《红楼梦》,早已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曹雪芹还写过一部名为《南鹞北鸢考工志》的书,专门讲述了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从而创立了“曹氏风筝”这一民间工艺品。当年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中,将以往流传和自己创制的风筝绘成图谱,并编成通俗易懂的工艺歌诀,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这样就使原来接触、学习、研究过它们的风筝艺人继承下来,形成了“曹氏风筝”这一流派。直到新中国建立时,北京制作风筝的名家所用图式,大都出自《南鹞北鸢考工志》;京津地区制作的风筝,也大多是“曹氏风筝”的艺术风格,可见曹雪芹对于中国风筝艺术的发展是有重要而深远影响的。
在《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中介绍了《南鹞北鸢考工志》的主要内容(包括曹雪芹自序、曹雪芹创作的风筝歌诀和绘制的风筝图谱),讲述了“曹氏风筝”的种类和特点,展示了千姿百态的“曹氏风筝”代表作品,表现了曹雪芹风筝艺术的迷人风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由于《南鹞北鸢考工志》原书已于1943年被日本人买走,至今下落不明,所以由当年参加摹抄原书的人中目前惟一健在的孔祥泽先生提供的原书史料内容就珍贵异常。因此,《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评语:该书封面的深蓝色庄重古朴,书名采用最能体现中国汉字特点的楷书,内页的特种蒙肯纸手感细腻又透着质朴,线装、包角等形式,处处都是打动评委的细节。
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铜奖《不裁》
设计:朱赢椿
作者:古十九(叶蕾)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书中内容大部分为随笔,书名“不裁”意为希望不显现琢痕,也是谐音“不才”的一番谦意。设计师巧妙地将文字内容和风格体现在装帧上:它需要边裁边看。也就是说读者必须参与裁书才能帮助全书成形。在书的前环衬设计了一张书签,可随手取作裁纸刀用。《不裁》中所有藏书票和插图均由作者古十九亲手创作,“原生态”的画作和全书的文字、装帧浑然一体。
《不裁》是一本毫不自恋的随笔集,里面的作品大多是作者曾在报刊上发表过的关于生活的轻快评议等等。作者放眼去看世事,揣测别人的心理,不仅更加理解周遭世界,还有另一重天地。
评语:设计上采用毛边纸,边缘保留纸的原始质感,没有裁切过。封面上特别采用缝纫机缝纫的效果,两条细细的平行红线穿过封面,书脊和封底,连成一体。材质极普通,形式与内容融为一体。
2012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银奖《剪纸的故事》
设计:吕旻、杨婧
作者:赵希岗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剪纸的故事》收入了青岛籍画家赵希岗近年来的500幅剪纸佳作,分为节气、生肖等多个题材,内容包罗世间百象。作者赵希岗是中国当代剪纸艺术家,现任北京建筑大学设计艺术系副教授。近二十年来,赵希岗始终对剪纸这一传统工艺美术形式抱有浓厚的兴趣,坚持民间剪纸的收集并倾心于现代剪纸艺术的创作。 在本书中,作者自然而巧妙地将现代设计手法与传统剪纸艺术融合在一起,其特色鲜明的艺术语言和表现主题,让这些灵动的剪纸创作产生出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表达出中国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精神的融会贯通。该书传承了中国斑斓多彩的剪纸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评语:多彩、有趣、活泼、友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师赵希岗著作《剪纸的故事》。《剪纸的故事》收入了山东籍现代剪纸艺术家赵希岗近年来的500幅剪纸佳作,分为节气、生肖等多个题材,内容包罗世间百象。
2012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银奖《文爱艺诗集》
设计:刘晓翔、高文
作者:文爱艺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文爱艺诗集》是广受读者喜爱的著名青春诗人文爱艺的抒情诗精品集,共收录抒情诗、散文诗161首。文爱艺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他的作品被收入国内外60多本选集,部分作品被译成英语、法语、世界语等。文爱艺现主要致力于系列小说的创作。文爱艺共出版各种著作200余部。他的诗被誉为“用诗建造的可以对话的青春偶像”、“是精神家园中与人共同呼吸的草坪”;既吸收了传统表达方式,又融汇了现代表现技巧,是传统与现代的优秀结合;音韵优美,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评语:整体设计以个性简洁取胜,红色的文字从封面流淌到封底,充满视觉冲击力。
201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金奖《订单——方圆故事》
设计:李瑾
作者:吕重华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订单:方圆故事》以书店订单为引导,记录了西安早个体美术书店——方圆工艺美术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书脊里每一页上都有一幅漫像,配上作者朴实无华又动人至深的文字,透露出具有浓厚的手制书气息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自2002年起,经吕重华签署的每一份订单,落款时不加盖公章,而是画一幅漫画自画像,10多年来,积攒下来已经有上万张。这些手写的图书订单,是在早些年书店与出版社之间业务交流最密切的重要工具。而现在网络的发达,使得下订单都以电子的方式来进行,这个手写订单的设计,不免让出版人心生怀念。
“做书很难,因为不仅仅做装帧打扮,以导演的角度去演绎编制文本,这就是书籍设计也就是与装帧的区别。”这是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的一个观点。在《订单——方圆故事》的设计过程中,吕重华将设计师李瑾看作“导演”。
吕重华和李瑾是大学时的同班同学,从一开始两人只想如何能把书做到位,尽量不留遗憾。对于吕重华是经营书店的一个总结,对李瑾是完成设计的挑战做自己喜欢的事,提升自己的空间。整个设计过程,两人心无旁骛,配合默契。
评语:封面采用包装纸,书名仿照订单,选材和设计都很新颖。以出版社往来信件作为开头,每一页的签名都附上不同的肖像,趣味十足且富有个性。设计打破常规,在前言和目录之间插入图片,书口呈动画图像翻阅形态,激发读者去探寻和发现。
201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铜奖《学而不厌》
设计:曲闵民、蒋茜
作者:周学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学而不厌》是周学以文字的方式向自己40岁致敬。书中共40篇文字,前10篇讲述成长,中件20篇记录与他与当代文化名家的交游,后10篇则是他关于紫砂文化的研究。书名“学而不厌”由莫言题写,书名出自孔子《论语·述而》。春秋时期,孔子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深入钻研,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之精髓,泛而汲取。本书借用了这样一个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作者把自己比作学生,通过一篇文章介绍一位中国知名艺术家的方式,伴随着成长走向成熟直至年迈,学而不止,思考学习的本质。
该书自起心、动手,再设计、印刷,花费近两年时间。曲闵民介绍说,整本书希望体现一种东方美学,护封是用中国画必备的毛毡包裹而成,毡子下方印了用书名刻成的小章。全书从左往右翻阅,文字采用竖排版,高低不规则,产生优美的韵律感,书籍从白页开始,经过反复用黑白书法进行书写,最后又以白页结束,表达出作者周学所想传递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一种反复的坚持过程,没有终点。
评语:本书使用传统的宣纸来印刷中国画与书法,纸面成像富有质感。部分画页左右上下翻折,赋予阅读以动感,与主题相辅相成。封面用绘画装裱形式制作,工艺手段与内容吻合,裸背装订方式便于翻阅,柔软程度如同品读古籍。文本排列随阅读游动,在规则中寻求着文字群的变化,或虚或实、是有序与无序的对立统一。
201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银奖《虫子书》
设计:朱赢椿、皇甫珊珊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虫子书》是著名设计师朱赢椿继《虫子旁》之后,“虫子系列”的又一心血之作。朱赢椿是个在国内图书设计界最知名的名字,他所设计的图书几乎每年都能摘得“中国最美的书”,然而与之相伴的却是外界不断的质疑:这样的书能看吗?朱赢椿目前是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部主任。他设计的书已有8本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还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并摘下了“世界最美的书”评选的桂冠。
经作者数年酝酿,其间几度推翻既有方案从头开始,可谓他数年来与工作室的各色昆虫、小动物朝夕相处的结晶。崇尚慢生活的朱赢椿,在小动物身上得到无数灵感,创作出《蚁呓》《蜗牛慢吞吞》等广受欢迎的作品。这部新作,主角依然是虫子,但全书无一漢字,不是一部“有关”虫子的作品,而是虫子们自己创作的神奇作品,朱赢椿只是一个发现者、整理者。蜗牛、蚯蚓、椿象等小动物行走过的痕迹,旁人视若无睹,朱赢椿日久凝视,越看越觉得讶异、神奇,仿若一幅幅书法或是山水画,颇费琢磨:潜蝇的行书、蚯蚓的大篆、蜡蝉的工笔、天牛的点皴、瓢虫的焦墨、蜗牛的写意、椿象的飞白、马蜂的狂草……这是造物的神奇,仿佛也是生命的偈语,等待有心者的发现。
评语:全书内页没有文字,由虫子留下的爬行痕迹构成。经过非常细致的观察与处理,虫子们一幅幅形态各异的“作品”具有了书法与文本的气韵,妙趣天成,一本“假书”横空出世。黑、白与浅驼色的沉稳搭配以及整洁利落的装订使整本书十分素雅端庄。
附:历年“世界最美的书”中国获奖图书
2004年 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2005年 荣誉奖:《土地》、 《朱叶青杂说系列》
2006年 金奖:《曹雪芹风筝艺术》
2007年 铜奖:《不裁》
2008年 荣誉奖:《之后》特别制作奖:《蚁呓》
2009年 荣誉奖:《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
2010年 荣誉奖: 《诗经》
2011年 荣誉奖:《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
2012年 银奖:《剪纸的故事》荣誉奖:《文爱艺诗集》
2014年 荣誉奖:《刘小东在和田·新疆新观察》荣誉奖:《2010-2012中国最美的书》
2016年 金奖:《订单——方圆故事》铜奖:《学而不厌》
2017年 银奖:《虫子书》荣誉奖:《冷冰川墨刻》
自2003年以来,中国先后有近20种图书在莱比锡书展“世界最美的书”大赛中获奖,其中8种摘得前三甲,正值201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大奖名单公布之际,就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年来获得过这一殊荣的8种中国图书都长什么样。
2004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版式设计:蠹鱼阁(申少君)、高绍红
封面设计:张志伟
主编:刘占文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一函兩册,传统样式却充溢着现代技术美感的精致装帧,古雅大方,一着眼便令人赏心悦目。集子中所收图谱,是从梅兰芳纪念馆现存的全部“缀玉轩”珍藏图画、脸谱原件复制所成。图谱原件是梅兰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向北平国剧学会提供的个人藏品。收存在《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中的戏曲脸谱、戏画、戏曲人物等,有明代遗珍、清代绝品、民初佳作,斑斓耀目,弥足珍贵。这些写实的艺术品,远在摄影、录像技术诞生或普及之前,逼真地记录下那个时代的戏曲艺术风。《图画集》所收珍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戏曲人物画,一类是戏曲净角的脸谱。《图画集》除收录并精心印制了梅兰芳先生珍藏的戏曲人物画和脸谱外,还特邀刘曾复、朱家溍两位老前辈撰写了《说略(一)》和《说略(二)》刊印于画册之首,以帮助读者了解并进一步理解这些人物画和脸谱的来历及其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的出版,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它不仅会被戏曲艺术家和研究者及广大戏曲爱好者所珍藏、观赏和研究,而且还必然会对美化和丰富我们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作出积极而独特的贡献。(注:本书有三个版本,并分纸面、布面)
评语:莱比锡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席乌塔·施耐特女士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完美”二字。
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金奖《曹雪芹风筝艺术》
设计:赵健工作室
作者:孔祥泽、孔令民、孔炳彰供稿,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整理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文学巨匠曹雪芹及其《红楼梦》,早已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曹雪芹还写过一部名为《南鹞北鸢考工志》的书,专门讲述了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从而创立了“曹氏风筝”这一民间工艺品。当年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中,将以往流传和自己创制的风筝绘成图谱,并编成通俗易懂的工艺歌诀,讲解风筝的制作方法,这样就使原来接触、学习、研究过它们的风筝艺人继承下来,形成了“曹氏风筝”这一流派。直到新中国建立时,北京制作风筝的名家所用图式,大都出自《南鹞北鸢考工志》;京津地区制作的风筝,也大多是“曹氏风筝”的艺术风格,可见曹雪芹对于中国风筝艺术的发展是有重要而深远影响的。
在《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中介绍了《南鹞北鸢考工志》的主要内容(包括曹雪芹自序、曹雪芹创作的风筝歌诀和绘制的风筝图谱),讲述了“曹氏风筝”的种类和特点,展示了千姿百态的“曹氏风筝”代表作品,表现了曹雪芹风筝艺术的迷人风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由于《南鹞北鸢考工志》原书已于1943年被日本人买走,至今下落不明,所以由当年参加摹抄原书的人中目前惟一健在的孔祥泽先生提供的原书史料内容就珍贵异常。因此,《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评语:该书封面的深蓝色庄重古朴,书名采用最能体现中国汉字特点的楷书,内页的特种蒙肯纸手感细腻又透着质朴,线装、包角等形式,处处都是打动评委的细节。
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铜奖《不裁》
设计:朱赢椿
作者:古十九(叶蕾)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书中内容大部分为随笔,书名“不裁”意为希望不显现琢痕,也是谐音“不才”的一番谦意。设计师巧妙地将文字内容和风格体现在装帧上:它需要边裁边看。也就是说读者必须参与裁书才能帮助全书成形。在书的前环衬设计了一张书签,可随手取作裁纸刀用。《不裁》中所有藏书票和插图均由作者古十九亲手创作,“原生态”的画作和全书的文字、装帧浑然一体。
《不裁》是一本毫不自恋的随笔集,里面的作品大多是作者曾在报刊上发表过的关于生活的轻快评议等等。作者放眼去看世事,揣测别人的心理,不仅更加理解周遭世界,还有另一重天地。
评语:设计上采用毛边纸,边缘保留纸的原始质感,没有裁切过。封面上特别采用缝纫机缝纫的效果,两条细细的平行红线穿过封面,书脊和封底,连成一体。材质极普通,形式与内容融为一体。
2012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银奖《剪纸的故事》
设计:吕旻、杨婧
作者:赵希岗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剪纸的故事》收入了青岛籍画家赵希岗近年来的500幅剪纸佳作,分为节气、生肖等多个题材,内容包罗世间百象。作者赵希岗是中国当代剪纸艺术家,现任北京建筑大学设计艺术系副教授。近二十年来,赵希岗始终对剪纸这一传统工艺美术形式抱有浓厚的兴趣,坚持民间剪纸的收集并倾心于现代剪纸艺术的创作。 在本书中,作者自然而巧妙地将现代设计手法与传统剪纸艺术融合在一起,其特色鲜明的艺术语言和表现主题,让这些灵动的剪纸创作产生出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表达出中国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精神的融会贯通。该书传承了中国斑斓多彩的剪纸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评语:多彩、有趣、活泼、友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师赵希岗著作《剪纸的故事》。《剪纸的故事》收入了山东籍现代剪纸艺术家赵希岗近年来的500幅剪纸佳作,分为节气、生肖等多个题材,内容包罗世间百象。
2012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银奖《文爱艺诗集》
设计:刘晓翔、高文
作者:文爱艺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文爱艺诗集》是广受读者喜爱的著名青春诗人文爱艺的抒情诗精品集,共收录抒情诗、散文诗161首。文爱艺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他的作品被收入国内外60多本选集,部分作品被译成英语、法语、世界语等。文爱艺现主要致力于系列小说的创作。文爱艺共出版各种著作200余部。他的诗被誉为“用诗建造的可以对话的青春偶像”、“是精神家园中与人共同呼吸的草坪”;既吸收了传统表达方式,又融汇了现代表现技巧,是传统与现代的优秀结合;音韵优美,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评语:整体设计以个性简洁取胜,红色的文字从封面流淌到封底,充满视觉冲击力。
201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金奖《订单——方圆故事》
设计:李瑾
作者:吕重华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订单:方圆故事》以书店订单为引导,记录了西安早个体美术书店——方圆工艺美术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书脊里每一页上都有一幅漫像,配上作者朴实无华又动人至深的文字,透露出具有浓厚的手制书气息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自2002年起,经吕重华签署的每一份订单,落款时不加盖公章,而是画一幅漫画自画像,10多年来,积攒下来已经有上万张。这些手写的图书订单,是在早些年书店与出版社之间业务交流最密切的重要工具。而现在网络的发达,使得下订单都以电子的方式来进行,这个手写订单的设计,不免让出版人心生怀念。
“做书很难,因为不仅仅做装帧打扮,以导演的角度去演绎编制文本,这就是书籍设计也就是与装帧的区别。”这是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的一个观点。在《订单——方圆故事》的设计过程中,吕重华将设计师李瑾看作“导演”。
吕重华和李瑾是大学时的同班同学,从一开始两人只想如何能把书做到位,尽量不留遗憾。对于吕重华是经营书店的一个总结,对李瑾是完成设计的挑战做自己喜欢的事,提升自己的空间。整个设计过程,两人心无旁骛,配合默契。
评语:封面采用包装纸,书名仿照订单,选材和设计都很新颖。以出版社往来信件作为开头,每一页的签名都附上不同的肖像,趣味十足且富有个性。设计打破常规,在前言和目录之间插入图片,书口呈动画图像翻阅形态,激发读者去探寻和发现。
201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铜奖《学而不厌》
设计:曲闵民、蒋茜
作者:周学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学而不厌》是周学以文字的方式向自己40岁致敬。书中共40篇文字,前10篇讲述成长,中件20篇记录与他与当代文化名家的交游,后10篇则是他关于紫砂文化的研究。书名“学而不厌”由莫言题写,书名出自孔子《论语·述而》。春秋时期,孔子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深入钻研,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之精髓,泛而汲取。本书借用了这样一个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作者把自己比作学生,通过一篇文章介绍一位中国知名艺术家的方式,伴随着成长走向成熟直至年迈,学而不止,思考学习的本质。
该书自起心、动手,再设计、印刷,花费近两年时间。曲闵民介绍说,整本书希望体现一种东方美学,护封是用中国画必备的毛毡包裹而成,毡子下方印了用书名刻成的小章。全书从左往右翻阅,文字采用竖排版,高低不规则,产生优美的韵律感,书籍从白页开始,经过反复用黑白书法进行书写,最后又以白页结束,表达出作者周学所想传递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一种反复的坚持过程,没有终点。
评语:本书使用传统的宣纸来印刷中国画与书法,纸面成像富有质感。部分画页左右上下翻折,赋予阅读以动感,与主题相辅相成。封面用绘画装裱形式制作,工艺手段与内容吻合,裸背装订方式便于翻阅,柔软程度如同品读古籍。文本排列随阅读游动,在规则中寻求着文字群的变化,或虚或实、是有序与无序的对立统一。
201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银奖《虫子书》
设计:朱赢椿、皇甫珊珊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虫子书》是著名设计师朱赢椿继《虫子旁》之后,“虫子系列”的又一心血之作。朱赢椿是个在国内图书设计界最知名的名字,他所设计的图书几乎每年都能摘得“中国最美的书”,然而与之相伴的却是外界不断的质疑:这样的书能看吗?朱赢椿目前是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部主任。他设计的书已有8本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还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并摘下了“世界最美的书”评选的桂冠。
经作者数年酝酿,其间几度推翻既有方案从头开始,可谓他数年来与工作室的各色昆虫、小动物朝夕相处的结晶。崇尚慢生活的朱赢椿,在小动物身上得到无数灵感,创作出《蚁呓》《蜗牛慢吞吞》等广受欢迎的作品。这部新作,主角依然是虫子,但全书无一漢字,不是一部“有关”虫子的作品,而是虫子们自己创作的神奇作品,朱赢椿只是一个发现者、整理者。蜗牛、蚯蚓、椿象等小动物行走过的痕迹,旁人视若无睹,朱赢椿日久凝视,越看越觉得讶异、神奇,仿若一幅幅书法或是山水画,颇费琢磨:潜蝇的行书、蚯蚓的大篆、蜡蝉的工笔、天牛的点皴、瓢虫的焦墨、蜗牛的写意、椿象的飞白、马蜂的狂草……这是造物的神奇,仿佛也是生命的偈语,等待有心者的发现。
评语:全书内页没有文字,由虫子留下的爬行痕迹构成。经过非常细致的观察与处理,虫子们一幅幅形态各异的“作品”具有了书法与文本的气韵,妙趣天成,一本“假书”横空出世。黑、白与浅驼色的沉稳搭配以及整洁利落的装订使整本书十分素雅端庄。
附:历年“世界最美的书”中国获奖图书
2004年 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2005年 荣誉奖:《土地》、 《朱叶青杂说系列》
2006年 金奖:《曹雪芹风筝艺术》
2007年 铜奖:《不裁》
2008年 荣誉奖:《之后》特别制作奖:《蚁呓》
2009年 荣誉奖:《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
2010年 荣誉奖: 《诗经》
2011年 荣誉奖:《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
2012年 银奖:《剪纸的故事》荣誉奖:《文爱艺诗集》
2014年 荣誉奖:《刘小东在和田·新疆新观察》荣誉奖:《2010-2012中国最美的书》
2016年 金奖:《订单——方圆故事》铜奖:《学而不厌》
2017年 银奖:《虫子书》荣誉奖:《冷冰川墨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