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的高中政治教育发展由来已久,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是维护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随着新一轮教改的不断推进,高中政治教育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从暴露出的现象出发,探讨其中可以提高高中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为今后相关理论方面的延伸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实效性
高中是人生重要的教育阶段,是引导学生形成一系列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其中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新一轮教学方案的逐步推进,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凸显出不少问题,其中以学生课堂上教学效率低下,结课后对社会价值认同上的滑坡尤为严重,这是目前摆在广大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当前由于高中升大学的压力,学校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逐渐偏向以应试教育为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学的重心向卷面分数上偏移,从而造成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于认识力,判断力方面培养的不足,学校往往注重传统上智力的提高,却忽略非智力的作用。同时教学内容上也与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无法将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与政治理论联系起来,更不用说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中体现高中政治教育的精髓。此外,教学手法单一也是阻碍政治课程实效性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师通常在教授过程中常受教学时长的限制,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理论的讲解,大多数情况下是自己在上面滔滔不绝,然后勾出重点让学生背诵的方式,授课的逻辑性较差,学生的自主性发表自己看法,意见的机会得到抑制。有的同学经常是一堂课下来,不知所云或是背了后面,忘了前面,只得重复的做无用功,学习效果自然上不去。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提高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1)考核制度多样化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目前整个高中政治教育的真实写照。当前,高中的政治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完全背离了有关文件的相关要求,将学生的卷面成绩当作是政治学习好坏的第一评判标准,简单的认为卷面成绩高的同学,平时生活中的价值观自然的与整个社会相适应。显然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俗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卷面上书写的文字通常只是书本知识的重复,虽然它经过同学的吸收,整理,消化和加工,但是其输出仍停留在认识层面,并没有上升到行为的高度。学生往往得到的是感受到什么,认识到什么,却没有体会到什么。能力的开发得不到重视,实际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我们应该适当的考虑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课堂内教学扩展到课堂外,积极广泛的推行各项实践活动,采取高校中普遍适用的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将学生在暑期分配到各个社区居委会,使其参与各项事务的管理中,增强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落实日常具体的事物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的实效。
(2)教学内容生活化
内容生活化是成功高中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结合起来,通过平时随处可见和触手可及的事物来说明书本文字中相对抽象的思维内涵。在一个成功的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有经验的老师常常能够利用周边唾手可得的实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积极的引导学生实现由文字表面的感性认识到思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的飞跃,比如,讲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时,老师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向在座的同学询问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有哪些符合马克思眼中商品的标准。这时有的同学说风扇,有的说日光灯,还有的说腾讯QQ,微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时如果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老师可以让其陈述自己的理由,这样在对日常生活常见事物的讨论中,书本上知识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加深。当然也要注意书本知识内容的更新,拿书本上司空见惯的斧子换大米的例子来说,这个例子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从理论上说,它是可取的,但是放到当前的大环境来看,它又是那么的明显偏离实际生活,为什么不能换成离现实比较接近的相关事务来说明呢?
(3)教学方式创新化
经过先前九年的义务教育,学生已经接受了大量的我国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此时如果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仍旧沿用以往的方法,学生上课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学习效率下降。尽管高中升大学的压力与日俱增,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而将带有先进理念的教学方式就此埋没,反而是应该顶住压力,迎难而上,采取治标更治本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实效性的瓶颈,给学生一个自由翱翔的空间。为此可以在教学中适时的引入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在情境创建中学生身心方面的亲身投入,去感知,观察,剖析情境中所凸显的问题,化被动为主动,彻底的打破纸上谈兵所产生的不足。现场模拟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在讲到和平与发展的章节时,可以采取模拟当前比较热门的六方会谈的形式,挑出六名同学分别担任六国特使的角色,竭力阐述各自政府对于朝鲜核危机和世界和平的主张与看法,模拟中还可以加入辩论,斡旋等方式来增强模拟现场紧张的气氛。另外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笔记本外接投影仪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平面的文字产生立体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变静为动,把课本上的概念变成形象的动画,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加深理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互联网上丰富的网络资源也是政治教学中案例部分的不错来源。
总之,受政治教育本身的复杂性,牵涉条件颇多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但这里不再一一探讨,本文只是针对几点具有代表性的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方面进行研究。高中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显现比较好的效果,但我们不能够以此为借口,只有在以上观点的指引下抓住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高中政治教育才能够突飞猛进。■
参考文献
[1] 高玫.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3):61.
[2] 李滨.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实效性
高中是人生重要的教育阶段,是引导学生形成一系列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其中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新一轮教学方案的逐步推进,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凸显出不少问题,其中以学生课堂上教学效率低下,结课后对社会价值认同上的滑坡尤为严重,这是目前摆在广大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当前由于高中升大学的压力,学校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逐渐偏向以应试教育为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学的重心向卷面分数上偏移,从而造成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于认识力,判断力方面培养的不足,学校往往注重传统上智力的提高,却忽略非智力的作用。同时教学内容上也与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无法将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与政治理论联系起来,更不用说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中体现高中政治教育的精髓。此外,教学手法单一也是阻碍政治课程实效性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师通常在教授过程中常受教学时长的限制,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理论的讲解,大多数情况下是自己在上面滔滔不绝,然后勾出重点让学生背诵的方式,授课的逻辑性较差,学生的自主性发表自己看法,意见的机会得到抑制。有的同学经常是一堂课下来,不知所云或是背了后面,忘了前面,只得重复的做无用功,学习效果自然上不去。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提高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1)考核制度多样化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目前整个高中政治教育的真实写照。当前,高中的政治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完全背离了有关文件的相关要求,将学生的卷面成绩当作是政治学习好坏的第一评判标准,简单的认为卷面成绩高的同学,平时生活中的价值观自然的与整个社会相适应。显然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俗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卷面上书写的文字通常只是书本知识的重复,虽然它经过同学的吸收,整理,消化和加工,但是其输出仍停留在认识层面,并没有上升到行为的高度。学生往往得到的是感受到什么,认识到什么,却没有体会到什么。能力的开发得不到重视,实际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我们应该适当的考虑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课堂内教学扩展到课堂外,积极广泛的推行各项实践活动,采取高校中普遍适用的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将学生在暑期分配到各个社区居委会,使其参与各项事务的管理中,增强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落实日常具体的事物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的实效。
(2)教学内容生活化
内容生活化是成功高中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结合起来,通过平时随处可见和触手可及的事物来说明书本文字中相对抽象的思维内涵。在一个成功的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有经验的老师常常能够利用周边唾手可得的实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积极的引导学生实现由文字表面的感性认识到思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的飞跃,比如,讲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时,老师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向在座的同学询问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有哪些符合马克思眼中商品的标准。这时有的同学说风扇,有的说日光灯,还有的说腾讯QQ,微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时如果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老师可以让其陈述自己的理由,这样在对日常生活常见事物的讨论中,书本上知识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加深。当然也要注意书本知识内容的更新,拿书本上司空见惯的斧子换大米的例子来说,这个例子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从理论上说,它是可取的,但是放到当前的大环境来看,它又是那么的明显偏离实际生活,为什么不能换成离现实比较接近的相关事务来说明呢?
(3)教学方式创新化
经过先前九年的义务教育,学生已经接受了大量的我国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此时如果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仍旧沿用以往的方法,学生上课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学习效率下降。尽管高中升大学的压力与日俱增,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而将带有先进理念的教学方式就此埋没,反而是应该顶住压力,迎难而上,采取治标更治本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实效性的瓶颈,给学生一个自由翱翔的空间。为此可以在教学中适时的引入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在情境创建中学生身心方面的亲身投入,去感知,观察,剖析情境中所凸显的问题,化被动为主动,彻底的打破纸上谈兵所产生的不足。现场模拟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在讲到和平与发展的章节时,可以采取模拟当前比较热门的六方会谈的形式,挑出六名同学分别担任六国特使的角色,竭力阐述各自政府对于朝鲜核危机和世界和平的主张与看法,模拟中还可以加入辩论,斡旋等方式来增强模拟现场紧张的气氛。另外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笔记本外接投影仪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平面的文字产生立体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变静为动,把课本上的概念变成形象的动画,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加深理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互联网上丰富的网络资源也是政治教学中案例部分的不错来源。
总之,受政治教育本身的复杂性,牵涉条件颇多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方法还有很多,但这里不再一一探讨,本文只是针对几点具有代表性的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方面进行研究。高中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显现比较好的效果,但我们不能够以此为借口,只有在以上观点的指引下抓住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高中政治教育才能够突飞猛进。■
参考文献
[1] 高玫.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3):61.
[2] 李滨.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