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稻在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也高居首位,其生产水平稳定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粮食安全均至关重要。水稻生产布局的变化会对中国粮食供给总量和粮价水平造成影响,亦可能进一步影响国际稻米市场的稳定。掌握水稻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可以理清生产现状,判断未来的生产发展趋势。本文对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秸秆还田;产量影响;土壤性状
引言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育秧移栽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秧盘作为育秧载体对保证育秧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年产秸秆8亿吨,如何实现秸秆的合理利用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水稻整体历史变化趋势的概述
种植面积3增2减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2。1949年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出现3增2减,1949—1956年升高,1956—1961年下降,而1961年后,也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态势,1961—1976年间增长,于1976年达到历史最高,3696.9万hm2,之后呈波动,降至2650.8万hm2,减少约28.3%,2004年起又开始第3次增长,此后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3000万hm2左右。同时,从1961年起,与全球水稻种植面积日趋扩增的形势相伴的,是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的份额整体表现出下降趋势;而作为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之首,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比例整体先升后降,1961年占比29.87%,至1976年达到37.48%的最高比例,之后日趋下落,2007年起低于玉米种植面积,占比并逐步被拉大差距。
2材料和方法
2.1试验材料
水稻品种为常规稻中早39,“稻草直接还田”和“稻草粉碎还田”为本田全部秸秆,“稻草碳化还田”为稻草生物炭。
2.2试验方法
选择土壤肥力适中的连片平整稻田,早稻种植前将田块整出15块200m2的小区田块,田埂用厚塑料膜覆盖,两侧埋入土中30cm深,以防串水串肥。早稻按当地习惯种植中早39,统一肥水管理,早稻收割时进行稻草处理。CD处理的小区手割,脱粒后稻草移至田外,按考种数据计算出的干稻草量的70%匀撒生物炭;ZD处理的小区手割,脱粒后稻草匀撒田中;FD处理的小区机收,稻草粉碎后留在田中;BD、BR处理的小区手割,脱粒后稻草移至田外。然后灌水浸泡3d,机器打田平田,施基肥,施肥7d后插秧,株行距为20cm×23cm。施肥方法:基肥施用氮肥总量的50%、钾肥总量的50%和全部磷肥;在分蘖期追施氮肥总量的40%、钾肥总量的40%;孕穗期追施氮肥总量的10%、钾肥总量的10%;3种化肥的总量分别为:氮肥纯N为150.0kg/hm2,N∶P2O5∶K2O早稻为1∶0.5∶1.0,晚稻为1∶0.5∶0.8。
2.3土壤理化性质
在试验处理前、水稻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每个小区采用5点取样法,采取0~20cm耕层土壤样品,风干后磨碎,过筛分装备用。土壤有效磷采用钼锑抗比色法;土壤速效钾采用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
2.4植株生物量
于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每个小区随机挖取5穴植株用水洗净泥土,分根、茎、叶、穗,用信封袋装好。105℃杀青30min,80℃烘干至恒重,称重,粉碎,封装用于测定植株养分。植株全氮、磷采用浓硫酸消煮—流动分析仪法;植株全钾采用浓硫酸消煮—火焰光度法。
2.5水稻产量
于水稻收获前1d,每个小区采取有代表性的水稻植株15穴,进行考种,计算理论产量。在水稻收获当天,每个小区随机割取3个1m2的样方,脱粒后晒干,风选并对每个样方的稻谷称重,计算实际产量。
3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水稻生物收获后,试验田各处理土壤容重、总孔隙度以及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值均发生了变化。稻草还田处理土壤容重较试验前都有所下降,减少量在0.01~0.03g/cm3之间,以处理4和处理6降幅最大,均为2.40%,而处理1(CK)土壤容重却比试验前增加了0.01g/cm3,增幅0.80%。稻草还田处理土壤总孔隙度较试验前均有所增加,增加量在0.06%~0.18%之间,以处理4增幅最大,为0.36%,而处理1(CK)土壤总孔隙度却比试验前降低了0.15%,降幅0.30%。分析可知,稻草还田和化肥减量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减轻土壤板结。稻草还田处理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都有所增加,碱解氮含量增加了0.5~2.8mg/kg,以处理4增幅最大,为1.31%;有效磷含量增加了0.4~1.7mg/kg,以处理5增幅最大,为7.76%;速效钾含量增加了1.6~5.4mg/kg,以处理4增幅最大,为2.76%;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4~1.2g/kg,以处理4增幅最大,为3.34%。而处理1(CK)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分别减少了0.2mg/kg、0.1mg/kg、0.8mg/kg和0.2g/kg,减幅分别为0.09%、0.46%、0.41%和0.56%。各处理土壤pH值与试验前相比,除处理1(CK)下降外,稻草还田处理的pH值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0.01、0.01、0.03、0.02和0.03,增幅分别为0.18%、0.18%、0.55%、0.36%和0.55%。分析得出,稻草还田和化肥适当减量可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同时对土壤pH值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养分资源,我国每年所产秸秆的N、P、K总量相当于年化肥用量的三成左右。秸秆还田有助于增加土壤全量N、P、K含量和速效N、P、K含量。长期的秸秆还田有利于氮肥的稳定,但单一的秸秆还田仍会使土壤全氮含量降低90%左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碳源,还田后有利于促进土壤矿化作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pH值,秸秆还田还能顯著提高干旱时期土壤水分含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种植后HR的土壤碱解氮含量较BR提高了1467%,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稻草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但对土壤全N、P、K含量无显著影响。
5稻草还田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稻草还田,腐解释放养分,相当于增加了施肥量,从而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都有积极影响。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前期一定程度上使水稻分蘖起步延迟,水稻茎蘖数减少,干物质积累减慢。秸秆还田后期,养分释放增多,促进水稻生长,使干物质积累加快,从而增加水稻生物量。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主要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来提高水稻产量,不施氮肥的情况下,秸秆还田比常规对照增产189%~320%?也有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会降低有效穗数,但通过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形成大穗,从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本研究结果显示,HR水稻生物量从水稻抽穗期开始显著高于BR,平均高出1694%~1899%?BR处理的营养器官生物量在水稻孕穗期达到最大值,HR则在水稻抽穗期达到最大值,较BR高出1437%,与水稻茎?叶干重规律一致较BR晚了10d?HR较BR水稻株高矮41cm,且差异显著?HR的有效穗数?实际产量?干稻草产量均显著高于BR,其中有效穗高出2254%,实际产量高出1888%,干稻草产量高出2255%。水稻产量和干稻草产量均与有效穗数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负相关。说明稻草还田能显著降低水稻株高,增加水稻生物量和有效穗数,从而增加当季水稻产量和干稻草产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稻草还田,特别是稻草经过炭化处理后,对水稻生长发育、稻田环境改善都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静.紫云英、稻草及其联合还田的节肥培肥效应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2]杨璐.紫云英种植及与稻草协同利用的减肥效应和紫云英固氮调控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3]张婷.稻草不同处理方式对滨海盐渍型水稻土磷钾组分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8.
[4]苏姗.水稻多熟制种植模式对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
[5]金婷.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8.
关键词:秸秆还田;产量影响;土壤性状
引言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育秧移栽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秧盘作为育秧载体对保证育秧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年产秸秆8亿吨,如何实现秸秆的合理利用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水稻整体历史变化趋势的概述
种植面积3增2减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2。1949年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出现3增2减,1949—1956年升高,1956—1961年下降,而1961年后,也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态势,1961—1976年间增长,于1976年达到历史最高,3696.9万hm2,之后呈波动,降至2650.8万hm2,减少约28.3%,2004年起又开始第3次增长,此后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3000万hm2左右。同时,从1961年起,与全球水稻种植面积日趋扩增的形势相伴的,是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的份额整体表现出下降趋势;而作为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之首,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比例整体先升后降,1961年占比29.87%,至1976年达到37.48%的最高比例,之后日趋下落,2007年起低于玉米种植面积,占比并逐步被拉大差距。
2材料和方法
2.1试验材料
水稻品种为常规稻中早39,“稻草直接还田”和“稻草粉碎还田”为本田全部秸秆,“稻草碳化还田”为稻草生物炭。
2.2试验方法
选择土壤肥力适中的连片平整稻田,早稻种植前将田块整出15块200m2的小区田块,田埂用厚塑料膜覆盖,两侧埋入土中30cm深,以防串水串肥。早稻按当地习惯种植中早39,统一肥水管理,早稻收割时进行稻草处理。CD处理的小区手割,脱粒后稻草移至田外,按考种数据计算出的干稻草量的70%匀撒生物炭;ZD处理的小区手割,脱粒后稻草匀撒田中;FD处理的小区机收,稻草粉碎后留在田中;BD、BR处理的小区手割,脱粒后稻草移至田外。然后灌水浸泡3d,机器打田平田,施基肥,施肥7d后插秧,株行距为20cm×23cm。施肥方法:基肥施用氮肥总量的50%、钾肥总量的50%和全部磷肥;在分蘖期追施氮肥总量的40%、钾肥总量的40%;孕穗期追施氮肥总量的10%、钾肥总量的10%;3种化肥的总量分别为:氮肥纯N为150.0kg/hm2,N∶P2O5∶K2O早稻为1∶0.5∶1.0,晚稻为1∶0.5∶0.8。
2.3土壤理化性质
在试验处理前、水稻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每个小区采用5点取样法,采取0~20cm耕层土壤样品,风干后磨碎,过筛分装备用。土壤有效磷采用钼锑抗比色法;土壤速效钾采用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
2.4植株生物量
于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期,每个小区随机挖取5穴植株用水洗净泥土,分根、茎、叶、穗,用信封袋装好。105℃杀青30min,80℃烘干至恒重,称重,粉碎,封装用于测定植株养分。植株全氮、磷采用浓硫酸消煮—流动分析仪法;植株全钾采用浓硫酸消煮—火焰光度法。
2.5水稻产量
于水稻收获前1d,每个小区采取有代表性的水稻植株15穴,进行考种,计算理论产量。在水稻收获当天,每个小区随机割取3个1m2的样方,脱粒后晒干,风选并对每个样方的稻谷称重,计算实际产量。
3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水稻生物收获后,试验田各处理土壤容重、总孔隙度以及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pH值均发生了变化。稻草还田处理土壤容重较试验前都有所下降,减少量在0.01~0.03g/cm3之间,以处理4和处理6降幅最大,均为2.40%,而处理1(CK)土壤容重却比试验前增加了0.01g/cm3,增幅0.80%。稻草还田处理土壤总孔隙度较试验前均有所增加,增加量在0.06%~0.18%之间,以处理4增幅最大,为0.36%,而处理1(CK)土壤总孔隙度却比试验前降低了0.15%,降幅0.30%。分析可知,稻草还田和化肥减量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减轻土壤板结。稻草还田处理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都有所增加,碱解氮含量增加了0.5~2.8mg/kg,以处理4增幅最大,为1.31%;有效磷含量增加了0.4~1.7mg/kg,以处理5增幅最大,为7.76%;速效钾含量增加了1.6~5.4mg/kg,以处理4增幅最大,为2.76%;有机质含量增加了0.4~1.2g/kg,以处理4增幅最大,为3.34%。而处理1(CK)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分别减少了0.2mg/kg、0.1mg/kg、0.8mg/kg和0.2g/kg,减幅分别为0.09%、0.46%、0.41%和0.56%。各处理土壤pH值与试验前相比,除处理1(CK)下降外,稻草还田处理的pH值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0.01、0.01、0.03、0.02和0.03,增幅分别为0.18%、0.18%、0.55%、0.36%和0.55%。分析得出,稻草还田和化肥适当减量可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同时对土壤pH值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养分资源,我国每年所产秸秆的N、P、K总量相当于年化肥用量的三成左右。秸秆还田有助于增加土壤全量N、P、K含量和速效N、P、K含量。长期的秸秆还田有利于氮肥的稳定,但单一的秸秆还田仍会使土壤全氮含量降低90%左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碳源,还田后有利于促进土壤矿化作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pH值,秸秆还田还能顯著提高干旱时期土壤水分含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种植后HR的土壤碱解氮含量较BR提高了1467%,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稻草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但对土壤全N、P、K含量无显著影响。
5稻草还田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稻草还田,腐解释放养分,相当于增加了施肥量,从而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都有积极影响。研究表明,秸秆还田前期一定程度上使水稻分蘖起步延迟,水稻茎蘖数减少,干物质积累减慢。秸秆还田后期,养分释放增多,促进水稻生长,使干物质积累加快,从而增加水稻生物量。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主要通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来提高水稻产量,不施氮肥的情况下,秸秆还田比常规对照增产189%~320%?也有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会降低有效穗数,但通过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形成大穗,从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本研究结果显示,HR水稻生物量从水稻抽穗期开始显著高于BR,平均高出1694%~1899%?BR处理的营养器官生物量在水稻孕穗期达到最大值,HR则在水稻抽穗期达到最大值,较BR高出1437%,与水稻茎?叶干重规律一致较BR晚了10d?HR较BR水稻株高矮41cm,且差异显著?HR的有效穗数?实际产量?干稻草产量均显著高于BR,其中有效穗高出2254%,实际产量高出1888%,干稻草产量高出2255%。水稻产量和干稻草产量均与有效穗数显著正相关,与株高负相关。说明稻草还田能显著降低水稻株高,增加水稻生物量和有效穗数,从而增加当季水稻产量和干稻草产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稻草还田,特别是稻草经过炭化处理后,对水稻生长发育、稻田环境改善都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静.紫云英、稻草及其联合还田的节肥培肥效应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2]杨璐.紫云英种植及与稻草协同利用的减肥效应和紫云英固氮调控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3]张婷.稻草不同处理方式对滨海盐渍型水稻土磷钾组分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8.
[4]苏姗.水稻多熟制种植模式对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
[5]金婷.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