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爱玩的天性使然,从2004年那个春天开始,我爱上旅行这事,并一发不可收拾。时间是个奇妙的东西,当自己爱做的事贯穿其中时,便不感觉它的缓慢,一眨眼,8年过去,旅行的脚步始终没有停下。
当西藏、拉萨、大理、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鼓浪屿、厦门、重庆,这些曾经陌生的地名,渐渐因为曾经抵达过,和自己产生了某种类似朋友的关系时,惦记就不可避免。而像毛里求斯、突尼斯、老挝、缅甸,这些曾经离自己很远的地方,也因为一次旅行变得非同寻常时,我承认,旅行真的会令人改变很多。这8年间,我几乎走遍国内大小地方,骑单车走过4条进藏路线,游历国内10余处特色石窟,还背包穷游14个国家。
旅行是看到外面世界的最佳途径,风景也好,人也好,新鲜事物也好,世界那样鲜活,我想让它在我脚下延伸,从而更加立体。
2005年,骑车去西藏
2005年,我的那次长途旅行在常人眼里颇有些“惊骇”的。因为想去西藏,又不想坐憋闷的长途大巴,而那时青藏铁路尚未开通,我征询男友(现已荣升老公)的意见。他说,你不是一直想骑车去旅行吗?那骑车去西藏吧,我做你的后盾,要合法的!于是骑车去西藏前,我们领了结婚证,男友变老公,他说现在你可以放心骑车去西藏了,我是你合法的后盾和亲人。2005年7月,我从青藏公路起点,西宁出发,骑单车历时20余天抵达拉萨。在拉萨短暂休整后,我又骑车走中尼公路,用10余天时间,最终抵达了世界第三极珠峰大本营。到达大本营时,我哭了,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作为一个女人,完成了自己都不抱信心的旅途时,那种悲壮完后迅速抵达自信的幸福。
前往珠峰途中,不知什么原因我手臂上密密麻麻起了很多疙瘩,奇痒无比。这一路行来,每天上百公里的高原骑行没让我退缩,连续30公里的上坡没让我放弃,10几公里瓢泼大雨无处躲避没让我沮丧,但这些来历不明的疙瘩,让人夜不能寐,饭不下咽,总想伸手去挠。骑行到江孜县时,我去医院看病,大夫只说可能是食物过敏,给开了些抑制过敏的药,说条件有限,更多检查建议去拉萨做。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给老公发短信,说我无助得想哭,我不想放弃旅行,但又很怕死,死了我就不能旅行了。他说,你把这话告诉大夫,听听他怎么说。我返回诊室问大夫,这些疙瘩会让我死掉么?大夫哈哈大笑着说,你骑车在高原跑了这么久都没死,现在更不会死,吃了药很快就好。这件事对我印象很深,给我看病的大夫叫扎西,那一年我25岁。
旅行结束后,一家旅游网站邀请我去做旅游编辑,我受宠若惊地问为什么,那个后来的领导说,因为这个职位需要一个真正热爱旅行人。于是我做了和旅游相关的工作,一直到现在。有人说把爱好变成工作并非好事,但这句话在我身上并不适用,我爱旅行,我也爱我的工作。
我一个朋友事后对我说,骑车去西藏,这事听着就让人心跳加速,所有人开始都以为你疯了,但没想到真能完成。细细回忆起来,哪个人年轻时没有点疯狂的想法,不同的是我的想法与旅行相关,只要尽力它就有可能变成现实。旅行中困难总与快乐相随,但未知世界那扑面而来的新鲜感,无论好坏,都令旅途中的我精神为之一振。我爱旅行,爱每到一处,每次邂逅,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从出发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未来生活中这样的日子不会太多,所以没理由不敞开毛孔,全身心投入和体验。
和爱的人,要分开旅行
和老公的相识也缘于旅行,我们在一个户外网站认识。2004年的每个周末我们几乎都和朋友一起露营、爬山。要说爬山是非常考验人的,除了体力、耐力,一个人的性格、品格也很容易被看透。于是我们的结识也算是有共同爱好的。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兴趣点依然只是户外,爬雪山、徒步穿越、攀岩、攀冰……而我除了骑车,更喜欢背包旅行。于是每个来之不易的假期,我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目的地。我想去拜访石窟、寺庙,聆听历史的回音,与那些千年的佛像面对面,他想独自去神往已久的丛林,完成一次穿越;我想去澳洲晒晒太阳,看看考拉,摸摸袋鼠,他则想去触摸一座高海拔的神秘雪山;我想去撒哈拉和地中海的非洲古国,体验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苍凉之美,他想去珠峰脚下,跟着夏尔巴人体验当高原背夫的感觉……旅行与兴趣爱好有关,也与内心需索有关,所以它可以是两个人的事,也可以是一个人的事,所以我们从未想过试图说服对方,跟随自己去旅行。
当我们彼此前后脚离开家,踏上不同的旅途时,会发短信、图片告诉对方,自己一切都好。有时也会寻求远程帮助,帮订一张机票,买一张火车票,或延长旅游保险,我们互为彼此的后盾,虽然目的地不同,但这并未使我们内心的距离变远,只是让我们变得更独立,更趋于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越来越真实,也就越来越认同,越来越彼此信任和靠近。
旅行是一场未知的发现
持续至今的旅行,最怕被人当专家似的问起,这个季节去哪最好。因为这几乎是个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最好的季节去最好地方,恐怕是每个旅人的梦想。而最好的地方随之而来的人满为患、物价飞涨,往往令人失望。而我无数次看似颠覆常规的反季节旅行,却收获了颇为圆满的结果。冬季的郎木寺几乎没有游客,还不要门票;深秋的毛里求斯依然可以下海,酒店却便宜得离谱;夏季的老挝固然很热,但跳进湄公河游泳却非常之爽。旅行是一场未知的发现,太多预料之中,并非是件好事。所以我常对人说:只要你想去旅行,随时都是最好季节。
或者有人最终会选择报个旅行团,那我感觉也不错,世界这么大,即使走在同一条路上,所遇也会千差万别,我们终将看到不一样的多个面。只要走出去,哪怕是跟着一位举着旗子的旅行社领队,或许也是好的。
也有女生问我,难道你从未感觉到旅途中潜伏的重重危险吗?我说在哪呆着都有危险,所有的旅行并没因为我是女生就更加与众不同,当关照来临时我总是抱着感恩之心,但却从未把这当成理所当然。出门在外,我们唯一能依赖的人首先还应该是自己。而随着在路上的时间越多,我也越发珍惜生命,也越低调。时刻心存一份对自然、对人群、对未知世界的尊重,绝对必要。旅行的经验可以通过交流获取,但亲身经历的无疑更加刻骨铭心。每一次出行都有累计,最终菜鸟会在路上慢慢变成老驴。
对于走出去的理由,也许一万个人有一万个,而关乎梦想的那个,最常被提及。也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年轻时这么疯狂地旅行,我说,30岁之前的人生是自己的,父母身体尚可,膝下暂无儿女,我想用自己的方式经营一段人生,然后在这段人生中重新认识自己,重新为自己定位。行走成为我认识世界和自己最好的方式。
就像《Lonely Planet》创始人托尼·惠勒夫妇说的那样,如果你决定要出发,那么旅行中最困难的部分已经结束。那么,出发吧!去寻找庸常生活以外的不同风景,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角落落,在路上,认识那个更好的自己。
当西藏、拉萨、大理、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鼓浪屿、厦门、重庆,这些曾经陌生的地名,渐渐因为曾经抵达过,和自己产生了某种类似朋友的关系时,惦记就不可避免。而像毛里求斯、突尼斯、老挝、缅甸,这些曾经离自己很远的地方,也因为一次旅行变得非同寻常时,我承认,旅行真的会令人改变很多。这8年间,我几乎走遍国内大小地方,骑单车走过4条进藏路线,游历国内10余处特色石窟,还背包穷游14个国家。
旅行是看到外面世界的最佳途径,风景也好,人也好,新鲜事物也好,世界那样鲜活,我想让它在我脚下延伸,从而更加立体。
2005年,骑车去西藏
2005年,我的那次长途旅行在常人眼里颇有些“惊骇”的。因为想去西藏,又不想坐憋闷的长途大巴,而那时青藏铁路尚未开通,我征询男友(现已荣升老公)的意见。他说,你不是一直想骑车去旅行吗?那骑车去西藏吧,我做你的后盾,要合法的!于是骑车去西藏前,我们领了结婚证,男友变老公,他说现在你可以放心骑车去西藏了,我是你合法的后盾和亲人。2005年7月,我从青藏公路起点,西宁出发,骑单车历时20余天抵达拉萨。在拉萨短暂休整后,我又骑车走中尼公路,用10余天时间,最终抵达了世界第三极珠峰大本营。到达大本营时,我哭了,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作为一个女人,完成了自己都不抱信心的旅途时,那种悲壮完后迅速抵达自信的幸福。
前往珠峰途中,不知什么原因我手臂上密密麻麻起了很多疙瘩,奇痒无比。这一路行来,每天上百公里的高原骑行没让我退缩,连续30公里的上坡没让我放弃,10几公里瓢泼大雨无处躲避没让我沮丧,但这些来历不明的疙瘩,让人夜不能寐,饭不下咽,总想伸手去挠。骑行到江孜县时,我去医院看病,大夫只说可能是食物过敏,给开了些抑制过敏的药,说条件有限,更多检查建议去拉萨做。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给老公发短信,说我无助得想哭,我不想放弃旅行,但又很怕死,死了我就不能旅行了。他说,你把这话告诉大夫,听听他怎么说。我返回诊室问大夫,这些疙瘩会让我死掉么?大夫哈哈大笑着说,你骑车在高原跑了这么久都没死,现在更不会死,吃了药很快就好。这件事对我印象很深,给我看病的大夫叫扎西,那一年我25岁。
旅行结束后,一家旅游网站邀请我去做旅游编辑,我受宠若惊地问为什么,那个后来的领导说,因为这个职位需要一个真正热爱旅行人。于是我做了和旅游相关的工作,一直到现在。有人说把爱好变成工作并非好事,但这句话在我身上并不适用,我爱旅行,我也爱我的工作。
我一个朋友事后对我说,骑车去西藏,这事听着就让人心跳加速,所有人开始都以为你疯了,但没想到真能完成。细细回忆起来,哪个人年轻时没有点疯狂的想法,不同的是我的想法与旅行相关,只要尽力它就有可能变成现实。旅行中困难总与快乐相随,但未知世界那扑面而来的新鲜感,无论好坏,都令旅途中的我精神为之一振。我爱旅行,爱每到一处,每次邂逅,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从出发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未来生活中这样的日子不会太多,所以没理由不敞开毛孔,全身心投入和体验。
和爱的人,要分开旅行
和老公的相识也缘于旅行,我们在一个户外网站认识。2004年的每个周末我们几乎都和朋友一起露营、爬山。要说爬山是非常考验人的,除了体力、耐力,一个人的性格、品格也很容易被看透。于是我们的结识也算是有共同爱好的。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兴趣点依然只是户外,爬雪山、徒步穿越、攀岩、攀冰……而我除了骑车,更喜欢背包旅行。于是每个来之不易的假期,我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目的地。我想去拜访石窟、寺庙,聆听历史的回音,与那些千年的佛像面对面,他想独自去神往已久的丛林,完成一次穿越;我想去澳洲晒晒太阳,看看考拉,摸摸袋鼠,他则想去触摸一座高海拔的神秘雪山;我想去撒哈拉和地中海的非洲古国,体验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苍凉之美,他想去珠峰脚下,跟着夏尔巴人体验当高原背夫的感觉……旅行与兴趣爱好有关,也与内心需索有关,所以它可以是两个人的事,也可以是一个人的事,所以我们从未想过试图说服对方,跟随自己去旅行。
当我们彼此前后脚离开家,踏上不同的旅途时,会发短信、图片告诉对方,自己一切都好。有时也会寻求远程帮助,帮订一张机票,买一张火车票,或延长旅游保险,我们互为彼此的后盾,虽然目的地不同,但这并未使我们内心的距离变远,只是让我们变得更独立,更趋于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越来越真实,也就越来越认同,越来越彼此信任和靠近。
旅行是一场未知的发现
持续至今的旅行,最怕被人当专家似的问起,这个季节去哪最好。因为这几乎是个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最好的季节去最好地方,恐怕是每个旅人的梦想。而最好的地方随之而来的人满为患、物价飞涨,往往令人失望。而我无数次看似颠覆常规的反季节旅行,却收获了颇为圆满的结果。冬季的郎木寺几乎没有游客,还不要门票;深秋的毛里求斯依然可以下海,酒店却便宜得离谱;夏季的老挝固然很热,但跳进湄公河游泳却非常之爽。旅行是一场未知的发现,太多预料之中,并非是件好事。所以我常对人说:只要你想去旅行,随时都是最好季节。
或者有人最终会选择报个旅行团,那我感觉也不错,世界这么大,即使走在同一条路上,所遇也会千差万别,我们终将看到不一样的多个面。只要走出去,哪怕是跟着一位举着旗子的旅行社领队,或许也是好的。
也有女生问我,难道你从未感觉到旅途中潜伏的重重危险吗?我说在哪呆着都有危险,所有的旅行并没因为我是女生就更加与众不同,当关照来临时我总是抱着感恩之心,但却从未把这当成理所当然。出门在外,我们唯一能依赖的人首先还应该是自己。而随着在路上的时间越多,我也越发珍惜生命,也越低调。时刻心存一份对自然、对人群、对未知世界的尊重,绝对必要。旅行的经验可以通过交流获取,但亲身经历的无疑更加刻骨铭心。每一次出行都有累计,最终菜鸟会在路上慢慢变成老驴。
对于走出去的理由,也许一万个人有一万个,而关乎梦想的那个,最常被提及。也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年轻时这么疯狂地旅行,我说,30岁之前的人生是自己的,父母身体尚可,膝下暂无儿女,我想用自己的方式经营一段人生,然后在这段人生中重新认识自己,重新为自己定位。行走成为我认识世界和自己最好的方式。
就像《Lonely Planet》创始人托尼·惠勒夫妇说的那样,如果你决定要出发,那么旅行中最困难的部分已经结束。那么,出发吧!去寻找庸常生活以外的不同风景,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角落落,在路上,认识那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