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是一部诞生于后现代化语境下的具有现实主义特色的历史小说,它写实却使用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方式,它反映战争再现历史却通过小型叙事消解了传统的宏大叙事,通过传统和后现代的融合,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向现实主义创作方式复归的倾向。
关键词:赎罪,战争,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宏大叙事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凭借《水泥花园》一举成名,他的小说比较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尤以阴暗封闭的哥特式心理描写见长。2001年出版的《赎罪》是其小说创作中的精品,曾获得美国国家书评奖以及洛杉矶时报两项大奖,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于去年上映,成为众多批评家最值得关注的影片之一。
小说由四个部分组成,故事始于1935年的夏天,主人公布里奥妮只有十三岁,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极高的文学天赋,她误会了姐姐塞西莉亚和仆人的儿子罗比之间的爱情,以为姐姐受到了罗比的欺侮,于是在随后庄园发生的一起强奸案中,诬告罗比为施暴者,致使罗比入狱。第二部分跨度到了五年后,二战爆发,一方面,罗比提前出狱,投身战场,经历了惨绝人寰的战争,见证了敦刻尔克的撤退;另一方面,通过罗比的回忆,我们了解到自他入狱后塞西莉亚与家人的决裂,并在战地后方成为了一名护士。第三部分则讲述了布里奥妮的生活经历,长大后的布里奥妮已经认识到了年少时犯下的错误,于是放弃了去剑桥读大学的机会,而是选择姐姐走过的道路,成为一名战地护士,希望在苦行一样的生活中惩罚自己,减轻自己的罪过。战争结束后,布里奥妮找到了姐姐和罗比,并承诺出庭作证,还罗比清白。这部分以布里奥妮起草证词作结,之后,时空迅速流转,来到了1999年的伦敦,小说的尾声出现了惊人的转折,通过暮年的布里奥妮的自述,我们才知道,"罗比·特纳于1940年6月1日在布雷敦斯死于败血症,塞西莉亚于同年的9月在贝尔罕姆地铁车站爆炸中丧生。那年我从未见过他们"[1]P378。而当年的受害者却早已嫁给了真正的施暴者,进入上流社会,不惜血本虚伪地捍卫自己良好的声誉,至于前面罗比和塞西莉亚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不过是布里奥妮历时五十九年,数易其稿所完成的一部小说。
作为一位当代作家,麦克尤恩所创作的《赎罪》诞生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之下,但却不具备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特征。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交错转移的时空线索,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以及冷酷凄慘的战争再现,都体现了这部二十一世纪的作品从以破碎、荒诞、虚无、混沌等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向现实主义小说复归的倾向。但是,《赎罪》的结构和叙述方式较之传统意义上的写实作品,却又有着创新之处。因此,它体现了后现代文化与传统叙事方式的融合。
一、现实主义小说与元小说
华莱士·马丁在其《当代叙事学》中指出,"作为一个时代概念的'现实主义',典型地体现于十九世纪的文学与艺术之中,以及作为一个更具普遍性的术语的'现实主义',指对于世界的真实反映,无论作品是何时被创作的"[2]P58-59。现实主义为作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叙事领域,在这里,现实主义小说首先具有客观性和写实性,作者按照生活的本来的面目去描写它,避免个人的态度介入故事的再现,使得读者能够从作品中获得真实感并相信它;其次,现实主义小说处在一定的成规即因果关系之下,"'事出有因'是任何一种现实主义叙事作品的基本特征……我们从作家的笔记或序言中得知,作家们经常开始于某件打动了他们的轶闻或场景,然后就创造出一张复杂的人物和环境之网,这张网将使场面'事出有因',或推动它走向揭示一切的结局"[2]P68。再次,则是关于写实与虚构,虚构在小说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现实主义小说中,虚构性体现在进入人物的意识、心理方面,它为写实而服务,是为了增加作品的可信度而存在。
《赎罪》反映真实事件的部分包括庄园生活、罗比和塞西莉亚的情感历程、布里奥妮指控罗比入狱、罗比的征战生涯以及布里奥妮那一生充满忏悔的种种经历。作者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田园乡绅生活的宁静安逸,而且真实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满目疮痍,尤其毫不回避地写出了英国人最不愿意提及的敦刻尔克的溃败。这些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作品的现实主义特征和真实再现的成规。但是如果仅仅据此将小说定义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那么无疑是对麦克尤恩这部后现代主义作品的艺术成就的曲解。
二战结束后,回到英国的罗比与塞西莉亚重逢,并且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于此同时,布里奥妮在教堂见证了当年强奸案的受害者与施暴者的婚礼,良心受到的谴责终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爆发,于是找到姐姐和罗比,承诺愿意出庭作证,指认真正的罪犯,还罗比清白。这段讲述在小说中占据了不小的篇幅,是作品主干叙事中极其重要的一段情节,沿着故事的线索一路发展而来,读者一度相信这也是对真实事件的再现,而尾声部分的自述,却笔锋一转,告诉读者以上重逢是布里奥妮一厢情愿的幻想,是她为了减轻自己曾经所犯的罪孽,在自己的小说里安排了钟情相恋之人幸福的生活。如此令人信服的情节实则是虚构,这正是后现代主义中称为"元小说"的叙述方式的体现。
所谓元小说是以"元意识"为基础的新型小说形式,"元意识,是对叙述创造一个小说世界来反映现实世界的可能性的根本怀疑,是放弃叙述世界的真理价值;相反,它肯定叙述的人造型和假设性,从而把控制叙述的诸种深层规律--叙述程式、前文本、互文性价值体系与释读体系--拉到表层来,暴露之,利用之……对叙述机制来个彻底的露迹"[3]P269。元小说的出现与后现代社会各种文明与文化以及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状况有关,这样的小说"是一种非现实主义的小说……它的'非现实'不是在内容上,而是在形式上,……小说在表现生活的陈述中,与其说是'生活'的诸本质内容,不如说是小说表达本身,它的构造之自我定义功能:小说成了关于自身的表意行为,成了关于小说的小说,即元小说" [3]P262-263。元小说属于后现代主义小说,然而从其自身来说,它具有三个突出特点,"1、玩弄文字游戏;2、小说文本直接引入作者;3、浓厚的自我意识"[4]P36。 首先来看文字游戏这个特点,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在其《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知识状况进行了对比,认为,"现代性知识状况凭借元叙事达到合法化的目的,……而后现代性的实质就是:对异质性、多元性话语和微观叙事的热情拥护,是各类语言游戏的不断形成和瓦解、游戏规则的更迭"[5]P264。后现代主义作家正是从语言的处理和创作的技巧上体现了小说的文字游戏这一特征,布里奥妮常常在文本的描写和叙述中介入自己的话语,而麦克尤恩则把纯粹的虚幻与明显的真实结合在文本里。其次,元小说作家始终不忘小说的虚构性,他们最想避免的便是读者把小说当作真实的记录,或是将小说世界与客观世界等同起来,于是,元小说作家常常插入超然于小说人物之外的代言人,在小说中谈及小说的创作。例如,布里奥妮于迟暮之年进行自述时,说道"没有人会关心小说中哪些事是失实的,哪些人被歪曲了。我知道总有一类读者会身不由己地问:'可是到底发生什么了?'回答很简单:'有情人生生不息。只要我最后一稿的打印孤本留存于世,那么我那纯洁率性而有奇缘的姐姐和他的医生王子定会相亲相爱,直到天荒地老"[1]P378。小说前三部分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尾声则采用第一人称自述,"这种第三人称叙述加带第一人称侵扰叙述是元小说的一种特殊叙述手法……第一人称的'闯入'显然把读者推向了文本创作的漩涡里……作者从而借助语言的、艺术的、文化的传统进行创作" [4]P38。再次,《赎罪》也体现了元小说浓厚的自我意识的特点,作家有意识地运用虚构材料,借助虚构的故事达到救赎布里奥妮所犯罪孽的目的,因此,作家所创作的故事并不是全部都在捕捉真正的现实,而是将一部分叙事放在幻想中的虚构中,也即是一种语言结构、一种技巧,只是为了让布里奥妮于行将就木之前说出自己当年由于年少自大而对姐姐和罗比犯下的过错,说出为了惩罚罪孽而曾经过着苦行的生活以期赎罪,最终希望通过小说中的美好结局来获得宽恕。
华莱士·马丁认为:"元小说是让人们注意造成逼真效果的眼镜和框架"[2]P222。美国后现代小说家雷蒙·费徳曼也曾提出:"在叙述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公开向读者表明作品中讲述的故事是虚构的、编造的、……他认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生活"[6]P405。《赎罪》典型的元小说式的结局,与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想象、虚构等遥相呼应,布里奥妮尽管自愿一生坎坷,尽管在自己的作品中虚构了姐姐和罗比的幸福生活,但现实中却不得不正视塞西莉亚与罗比至死未能相见的事实,她的罪过注定无法得到姐姐和罗比的原谅。
二、历史小说与宏大叙事的消解
纵观整部小说,作者用了两个部分的大量篇章,或通过罗比眼中的正面战场,或通过布里奥妮所述的后方医院,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部分场景。卢卡契在《历史小说》中提到,"如果小说呈现了历史的时代变迁,反映了历史事件对普通男女日常生活的影响,便可划入历史小说的范围"[7]P91-98。因此,《赎罪》完全能够被当作一部历史小说来进行解读。
艾米·伊里亚斯曾经提出了历史小说应该具备的三大要素:"对情节和人物起到重要作用的具体历史细节、弥散于小说建构各个环节的历史感,以及由文本自身唤起的历史感" [7]P91-98。小说从1935年开始写起,经历二战,再到1999年的当代社会,如此宏伟的时空跨度,如此惨痛的战争画面,小说却始终以爱情、忏悔为线索,没有给读者带来过分沉痛的历史深重感;尤其对于二战场面的描写,也没有采用史诗般壮阔的宏大叙事方式,而是通过不同人物的侧面讲述来反映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
"宏大叙事"来自于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所谓"宏大叙事"是指以宏大的建制表現宏大的历史现实内容,由此给定历史与现实存在的形式和内在意义,是一种追求完整性和目的性的现代性叙述方式,是科学知识合法化的叙事。利奥塔认为,现代性是与法国的启蒙型、德国的思辨型的宏大叙事结合在一起的,而后现代的责任之一就是完成对宏大叙事的解体。程群在《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一文中对宏大叙事做了如下解读:"有某种一贯的主题的叙事;一种完整的、全面的、十全十美的叙事;常常与意识形态和抽象概念联系在一起;与总体性、宏观理论、共识、普遍性、实证(证明合法性)具有部分相同的内涵,而与细节、解构、分析、差异性、多元性、悖谬推理具有相对立的意义;与个人叙事、私人叙事、日常生活叙事、'草根'叙事等等相对"[8]P51-60。以往的宏大叙事突出人的命运和性格由唯一的典型环境造成,归纳出统一的社会原因及其呈现方式,尤以十九世纪以来,历史和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似乎都有着背负一定使命的宏大叙事情结,似乎不通过宏大叙事就不足以体现战争或是历史的深重与严肃。《赎罪》本是一部悲剧小说,它融合了三个方面的悲剧因素,一是年幼的布里奥妮出于不解和嫉妒亲手摧毁了姐姐和罗比的一生,二是战争不仅导致了相恋之人的生死相隔,而且给众多的生命带来了无尽痛苦,三是一场诬陷变幻了所有人的命运,无辜的罗比无奈入狱,被迫参军,只能依靠对塞西莉亚的爱恋来支撑在战场上存活下去的意志,直至最终死去;而真正的罪犯却利用战争做着投机的生意,一路平步青云,踏进上流社会,过着纸醉金迷的虚伪生活。战争是连结这三个悲剧因素的共同契合点,然而,对与战争的描写,麦克尤恩是通过两个侧面的角度来回避传统手法,通过个人叙事的方式来完成对宏大叙事的消解。
小说的第二部分是从罗比的角度来叙述事件,二战爆发后,罗比提前出狱,应征入伍。战场上的每一天,罗比都是靠着塞西莉亚的信件和对两人美好的回忆与承诺来支撑着度过。战争在罗比的眼中,到处都是令人战栗的惨状,小说甚至没有任何关于激烈战斗场面的描写,自始至终只有罗比和两个同伴不停地行军,他们的目标就是赶上敦刻尔克的撤退,顺利回国。通过罗比的眼中,我们看到的是从尸体手中抠出的地图,是被炸毁的房屋被烧焦的灌木,是挂在悬铃木上的人腿,是污浊的食物和得不到救治的伤病,是涣散的人心和溃败的军队。这一部分以撤退前一天罗比的昏昏入睡收尾,之后进入到小说的第三部分,布里奥妮眼中的战争。长大后的布里奥妮放弃了去剑桥读大学的机会,自愿来到战地医院成为一名普通的护士,接受着残酷的训练和苦行的生活。在战争的后方,护士们得在冰冷刺骨的水下清洗她们生满冻疮而裂开流血的双手,而布里奥妮眼中的战争,是裹在污秽的绷带里动弹不得的病员,是毫无掩饰地从肉里暴露出来的骨头、肠子、神经,是鲜血、燃油、泥沙、海水、子弹、机油、火药味以及汗水浸湿的战斗服,是令她望而生畏的残疾战士的坚毅……战争带给了罗比最无情可怕的病痛甚至死亡,却也让读者感动于他和塞西莉亚真挚的爱情;而战争之于布里奥妮的,却是更加痛苦的自责,当父亲写信告知表姐罗拉--当年的受害者将与马歇尔--当年真正的施暴者结婚时,布里奥妮终于明白,尽管自己一直在接受着残酷生活的惩罚,但是她的罪过却是根本无法被饶恕的,"如果罗比有个三长两短,如果罗比和塞西莉亚永远不能重聚……她心里的隐痛和战争的纷乱仿佛是两个不同世界中的事。现在她明白它们之间的联系了,她终于明白这场战争会如何加重她的罪孽"[1]P295。通过这样两个视角的不同叙述,涵盖了正面战场和后方医院的广阔事件,不仅写出了战争给个人带来的痛苦,而且表现了战争给整个人类造成的灾难。麦克尤恩专注于小型叙事的手法,将广阔的战争背景化为独特的个人感受,是后现代主义小说关于叙写历史战争题材的独特手法,充分说明了通过小写历史、个人叙事一样能够凸显历史的壮阔和厚重。
《赎罪》具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其元小说式的结局,说明了小说的虚构本质,但是,较之主流的后现代小说,《赎罪》并没有出现作者闯入叙事的情况,也没有叙事者大谈叙事理论的过程。同时,《赎罪》又是一部有着纵深历史感的写实小说,体现了麦克尤恩再现历史的努力,由此也构成了对后现代小说表现形式、叙述技巧的反思,表现了当代英美小说经历过后现代主义之后向现实主义复归的倾向。另外,作者借助布里奥妮的自述,提出了对小说创作能否完成救赎这一问题的思考,小说前三部分的主干叙述虚实结合,自述的尾声与主干息息相关,实际上证明了布里奥妮的忏悔注定只能是一场永远无法完成的救赎。
参考文献:
[1]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 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7]转引自 陈榕.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解析麦克尤恩《赎罪》的元小说结尾[J].外国文学.2008(1).
[8]程群.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J].史学理论研究.2005(1).
关键词:赎罪,战争,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宏大叙事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凭借《水泥花园》一举成名,他的小说比较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尤以阴暗封闭的哥特式心理描写见长。2001年出版的《赎罪》是其小说创作中的精品,曾获得美国国家书评奖以及洛杉矶时报两项大奖,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于去年上映,成为众多批评家最值得关注的影片之一。
小说由四个部分组成,故事始于1935年的夏天,主人公布里奥妮只有十三岁,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极高的文学天赋,她误会了姐姐塞西莉亚和仆人的儿子罗比之间的爱情,以为姐姐受到了罗比的欺侮,于是在随后庄园发生的一起强奸案中,诬告罗比为施暴者,致使罗比入狱。第二部分跨度到了五年后,二战爆发,一方面,罗比提前出狱,投身战场,经历了惨绝人寰的战争,见证了敦刻尔克的撤退;另一方面,通过罗比的回忆,我们了解到自他入狱后塞西莉亚与家人的决裂,并在战地后方成为了一名护士。第三部分则讲述了布里奥妮的生活经历,长大后的布里奥妮已经认识到了年少时犯下的错误,于是放弃了去剑桥读大学的机会,而是选择姐姐走过的道路,成为一名战地护士,希望在苦行一样的生活中惩罚自己,减轻自己的罪过。战争结束后,布里奥妮找到了姐姐和罗比,并承诺出庭作证,还罗比清白。这部分以布里奥妮起草证词作结,之后,时空迅速流转,来到了1999年的伦敦,小说的尾声出现了惊人的转折,通过暮年的布里奥妮的自述,我们才知道,"罗比·特纳于1940年6月1日在布雷敦斯死于败血症,塞西莉亚于同年的9月在贝尔罕姆地铁车站爆炸中丧生。那年我从未见过他们"[1]P378。而当年的受害者却早已嫁给了真正的施暴者,进入上流社会,不惜血本虚伪地捍卫自己良好的声誉,至于前面罗比和塞西莉亚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不过是布里奥妮历时五十九年,数易其稿所完成的一部小说。
作为一位当代作家,麦克尤恩所创作的《赎罪》诞生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之下,但却不具备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特征。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交错转移的时空线索,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以及冷酷凄慘的战争再现,都体现了这部二十一世纪的作品从以破碎、荒诞、虚无、混沌等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向现实主义小说复归的倾向。但是,《赎罪》的结构和叙述方式较之传统意义上的写实作品,却又有着创新之处。因此,它体现了后现代文化与传统叙事方式的融合。
一、现实主义小说与元小说
华莱士·马丁在其《当代叙事学》中指出,"作为一个时代概念的'现实主义',典型地体现于十九世纪的文学与艺术之中,以及作为一个更具普遍性的术语的'现实主义',指对于世界的真实反映,无论作品是何时被创作的"[2]P58-59。现实主义为作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叙事领域,在这里,现实主义小说首先具有客观性和写实性,作者按照生活的本来的面目去描写它,避免个人的态度介入故事的再现,使得读者能够从作品中获得真实感并相信它;其次,现实主义小说处在一定的成规即因果关系之下,"'事出有因'是任何一种现实主义叙事作品的基本特征……我们从作家的笔记或序言中得知,作家们经常开始于某件打动了他们的轶闻或场景,然后就创造出一张复杂的人物和环境之网,这张网将使场面'事出有因',或推动它走向揭示一切的结局"[2]P68。再次,则是关于写实与虚构,虚构在小说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现实主义小说中,虚构性体现在进入人物的意识、心理方面,它为写实而服务,是为了增加作品的可信度而存在。
《赎罪》反映真实事件的部分包括庄园生活、罗比和塞西莉亚的情感历程、布里奥妮指控罗比入狱、罗比的征战生涯以及布里奥妮那一生充满忏悔的种种经历。作者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田园乡绅生活的宁静安逸,而且真实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满目疮痍,尤其毫不回避地写出了英国人最不愿意提及的敦刻尔克的溃败。这些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作品的现实主义特征和真实再现的成规。但是如果仅仅据此将小说定义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那么无疑是对麦克尤恩这部后现代主义作品的艺术成就的曲解。
二战结束后,回到英国的罗比与塞西莉亚重逢,并且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于此同时,布里奥妮在教堂见证了当年强奸案的受害者与施暴者的婚礼,良心受到的谴责终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爆发,于是找到姐姐和罗比,承诺愿意出庭作证,指认真正的罪犯,还罗比清白。这段讲述在小说中占据了不小的篇幅,是作品主干叙事中极其重要的一段情节,沿着故事的线索一路发展而来,读者一度相信这也是对真实事件的再现,而尾声部分的自述,却笔锋一转,告诉读者以上重逢是布里奥妮一厢情愿的幻想,是她为了减轻自己曾经所犯的罪孽,在自己的小说里安排了钟情相恋之人幸福的生活。如此令人信服的情节实则是虚构,这正是后现代主义中称为"元小说"的叙述方式的体现。
所谓元小说是以"元意识"为基础的新型小说形式,"元意识,是对叙述创造一个小说世界来反映现实世界的可能性的根本怀疑,是放弃叙述世界的真理价值;相反,它肯定叙述的人造型和假设性,从而把控制叙述的诸种深层规律--叙述程式、前文本、互文性价值体系与释读体系--拉到表层来,暴露之,利用之……对叙述机制来个彻底的露迹"[3]P269。元小说的出现与后现代社会各种文明与文化以及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状况有关,这样的小说"是一种非现实主义的小说……它的'非现实'不是在内容上,而是在形式上,……小说在表现生活的陈述中,与其说是'生活'的诸本质内容,不如说是小说表达本身,它的构造之自我定义功能:小说成了关于自身的表意行为,成了关于小说的小说,即元小说" [3]P262-263。元小说属于后现代主义小说,然而从其自身来说,它具有三个突出特点,"1、玩弄文字游戏;2、小说文本直接引入作者;3、浓厚的自我意识"[4]P36。 首先来看文字游戏这个特点,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在其《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知识状况进行了对比,认为,"现代性知识状况凭借元叙事达到合法化的目的,……而后现代性的实质就是:对异质性、多元性话语和微观叙事的热情拥护,是各类语言游戏的不断形成和瓦解、游戏规则的更迭"[5]P264。后现代主义作家正是从语言的处理和创作的技巧上体现了小说的文字游戏这一特征,布里奥妮常常在文本的描写和叙述中介入自己的话语,而麦克尤恩则把纯粹的虚幻与明显的真实结合在文本里。其次,元小说作家始终不忘小说的虚构性,他们最想避免的便是读者把小说当作真实的记录,或是将小说世界与客观世界等同起来,于是,元小说作家常常插入超然于小说人物之外的代言人,在小说中谈及小说的创作。例如,布里奥妮于迟暮之年进行自述时,说道"没有人会关心小说中哪些事是失实的,哪些人被歪曲了。我知道总有一类读者会身不由己地问:'可是到底发生什么了?'回答很简单:'有情人生生不息。只要我最后一稿的打印孤本留存于世,那么我那纯洁率性而有奇缘的姐姐和他的医生王子定会相亲相爱,直到天荒地老"[1]P378。小说前三部分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尾声则采用第一人称自述,"这种第三人称叙述加带第一人称侵扰叙述是元小说的一种特殊叙述手法……第一人称的'闯入'显然把读者推向了文本创作的漩涡里……作者从而借助语言的、艺术的、文化的传统进行创作" [4]P38。再次,《赎罪》也体现了元小说浓厚的自我意识的特点,作家有意识地运用虚构材料,借助虚构的故事达到救赎布里奥妮所犯罪孽的目的,因此,作家所创作的故事并不是全部都在捕捉真正的现实,而是将一部分叙事放在幻想中的虚构中,也即是一种语言结构、一种技巧,只是为了让布里奥妮于行将就木之前说出自己当年由于年少自大而对姐姐和罗比犯下的过错,说出为了惩罚罪孽而曾经过着苦行的生活以期赎罪,最终希望通过小说中的美好结局来获得宽恕。
华莱士·马丁认为:"元小说是让人们注意造成逼真效果的眼镜和框架"[2]P222。美国后现代小说家雷蒙·费徳曼也曾提出:"在叙述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公开向读者表明作品中讲述的故事是虚构的、编造的、……他认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生活"[6]P405。《赎罪》典型的元小说式的结局,与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想象、虚构等遥相呼应,布里奥妮尽管自愿一生坎坷,尽管在自己的作品中虚构了姐姐和罗比的幸福生活,但现实中却不得不正视塞西莉亚与罗比至死未能相见的事实,她的罪过注定无法得到姐姐和罗比的原谅。
二、历史小说与宏大叙事的消解
纵观整部小说,作者用了两个部分的大量篇章,或通过罗比眼中的正面战场,或通过布里奥妮所述的后方医院,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部分场景。卢卡契在《历史小说》中提到,"如果小说呈现了历史的时代变迁,反映了历史事件对普通男女日常生活的影响,便可划入历史小说的范围"[7]P91-98。因此,《赎罪》完全能够被当作一部历史小说来进行解读。
艾米·伊里亚斯曾经提出了历史小说应该具备的三大要素:"对情节和人物起到重要作用的具体历史细节、弥散于小说建构各个环节的历史感,以及由文本自身唤起的历史感" [7]P91-98。小说从1935年开始写起,经历二战,再到1999年的当代社会,如此宏伟的时空跨度,如此惨痛的战争画面,小说却始终以爱情、忏悔为线索,没有给读者带来过分沉痛的历史深重感;尤其对于二战场面的描写,也没有采用史诗般壮阔的宏大叙事方式,而是通过不同人物的侧面讲述来反映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
"宏大叙事"来自于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所谓"宏大叙事"是指以宏大的建制表現宏大的历史现实内容,由此给定历史与现实存在的形式和内在意义,是一种追求完整性和目的性的现代性叙述方式,是科学知识合法化的叙事。利奥塔认为,现代性是与法国的启蒙型、德国的思辨型的宏大叙事结合在一起的,而后现代的责任之一就是完成对宏大叙事的解体。程群在《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一文中对宏大叙事做了如下解读:"有某种一贯的主题的叙事;一种完整的、全面的、十全十美的叙事;常常与意识形态和抽象概念联系在一起;与总体性、宏观理论、共识、普遍性、实证(证明合法性)具有部分相同的内涵,而与细节、解构、分析、差异性、多元性、悖谬推理具有相对立的意义;与个人叙事、私人叙事、日常生活叙事、'草根'叙事等等相对"[8]P51-60。以往的宏大叙事突出人的命运和性格由唯一的典型环境造成,归纳出统一的社会原因及其呈现方式,尤以十九世纪以来,历史和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似乎都有着背负一定使命的宏大叙事情结,似乎不通过宏大叙事就不足以体现战争或是历史的深重与严肃。《赎罪》本是一部悲剧小说,它融合了三个方面的悲剧因素,一是年幼的布里奥妮出于不解和嫉妒亲手摧毁了姐姐和罗比的一生,二是战争不仅导致了相恋之人的生死相隔,而且给众多的生命带来了无尽痛苦,三是一场诬陷变幻了所有人的命运,无辜的罗比无奈入狱,被迫参军,只能依靠对塞西莉亚的爱恋来支撑在战场上存活下去的意志,直至最终死去;而真正的罪犯却利用战争做着投机的生意,一路平步青云,踏进上流社会,过着纸醉金迷的虚伪生活。战争是连结这三个悲剧因素的共同契合点,然而,对与战争的描写,麦克尤恩是通过两个侧面的角度来回避传统手法,通过个人叙事的方式来完成对宏大叙事的消解。
小说的第二部分是从罗比的角度来叙述事件,二战爆发后,罗比提前出狱,应征入伍。战场上的每一天,罗比都是靠着塞西莉亚的信件和对两人美好的回忆与承诺来支撑着度过。战争在罗比的眼中,到处都是令人战栗的惨状,小说甚至没有任何关于激烈战斗场面的描写,自始至终只有罗比和两个同伴不停地行军,他们的目标就是赶上敦刻尔克的撤退,顺利回国。通过罗比的眼中,我们看到的是从尸体手中抠出的地图,是被炸毁的房屋被烧焦的灌木,是挂在悬铃木上的人腿,是污浊的食物和得不到救治的伤病,是涣散的人心和溃败的军队。这一部分以撤退前一天罗比的昏昏入睡收尾,之后进入到小说的第三部分,布里奥妮眼中的战争。长大后的布里奥妮放弃了去剑桥读大学的机会,自愿来到战地医院成为一名普通的护士,接受着残酷的训练和苦行的生活。在战争的后方,护士们得在冰冷刺骨的水下清洗她们生满冻疮而裂开流血的双手,而布里奥妮眼中的战争,是裹在污秽的绷带里动弹不得的病员,是毫无掩饰地从肉里暴露出来的骨头、肠子、神经,是鲜血、燃油、泥沙、海水、子弹、机油、火药味以及汗水浸湿的战斗服,是令她望而生畏的残疾战士的坚毅……战争带给了罗比最无情可怕的病痛甚至死亡,却也让读者感动于他和塞西莉亚真挚的爱情;而战争之于布里奥妮的,却是更加痛苦的自责,当父亲写信告知表姐罗拉--当年的受害者将与马歇尔--当年真正的施暴者结婚时,布里奥妮终于明白,尽管自己一直在接受着残酷生活的惩罚,但是她的罪过却是根本无法被饶恕的,"如果罗比有个三长两短,如果罗比和塞西莉亚永远不能重聚……她心里的隐痛和战争的纷乱仿佛是两个不同世界中的事。现在她明白它们之间的联系了,她终于明白这场战争会如何加重她的罪孽"[1]P295。通过这样两个视角的不同叙述,涵盖了正面战场和后方医院的广阔事件,不仅写出了战争给个人带来的痛苦,而且表现了战争给整个人类造成的灾难。麦克尤恩专注于小型叙事的手法,将广阔的战争背景化为独特的个人感受,是后现代主义小说关于叙写历史战争题材的独特手法,充分说明了通过小写历史、个人叙事一样能够凸显历史的壮阔和厚重。
《赎罪》具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其元小说式的结局,说明了小说的虚构本质,但是,较之主流的后现代小说,《赎罪》并没有出现作者闯入叙事的情况,也没有叙事者大谈叙事理论的过程。同时,《赎罪》又是一部有着纵深历史感的写实小说,体现了麦克尤恩再现历史的努力,由此也构成了对后现代小说表现形式、叙述技巧的反思,表现了当代英美小说经历过后现代主义之后向现实主义复归的倾向。另外,作者借助布里奥妮的自述,提出了对小说创作能否完成救赎这一问题的思考,小说前三部分的主干叙述虚实结合,自述的尾声与主干息息相关,实际上证明了布里奥妮的忏悔注定只能是一场永远无法完成的救赎。
参考文献:
[1]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 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胡全生.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7]转引自 陈榕.历史小说的原罪和救赎--解析麦克尤恩《赎罪》的元小说结尾[J].外国文学.2008(1).
[8]程群.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J].史学理论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