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浅阅读 深阅读 重要性 引导方法
无論是在语文课堂上,还是课外阅读中,甚至是语文考试中,我们的许多学生普遍都在对文本进行着“浅阅读”。即对文本的阅读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度的思考和感悟,仅要求提取相关信息,可以直接在阅读材料中找到答案。这种“浅阅读”导致学生在回答与文本有关的问题时,对那种对照题干就可在文本中找到答案的题目甚是得心应手,而对那种理解分析类问题的回答显得尤其吃力。
如在我们的一次考试中,要求学生根据论述类文本——《史记——吴智勇解读》相关内容找出关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凭借他的渊博学识,深邃思想,不朽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让后世文人仰慕不已。B.《史记》开我国纪传体文学的先河,既“实录”历史,又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C.《史记》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与它所写的磅礴气势,壮阔场面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有关。D.《史记》是司马迁一人的著作,因为它所写的历史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所以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答案选“D”。这道题学生的得分率为99%.究其原因,前三个选项均在文本中有原句,而只有“D”找不到原句与之对应。
可如今,我们认为:随着高考语文方向的改革,试卷上的阅读文章会更具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甚至还有可能专找让学生想不到的领域考查。那么,我们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对文本进行“深阅读”了。这里所谓的“深阅读”就是指进入文本内容情境,加进许多深刻思考的阅读,理解出文本背后深刻的用意。在深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自己的创造力,思想的活跃度,达到“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的效果。有利于形成有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更能细致入微的进行情感品味和深刻思想的领悟。如我们教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时,许多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很容易分析出梁启超严谨、风神潇洒、幽默、学识渊博、有真性情等外在特点,也很容易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中的“有学问”,“有文采”,但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内在文路,写出了梁启超的内在形象。把握了这篇文章的内在文路,才真正把握了这篇文章的要义。而这内在的文路,就是文章所引用的梁启超演讲时的引文:《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时,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三次引用进行深阅读,那个爱国至深,“忧国成病”的梁启超形象才会跃然纸上,直达学生心底。这也正是梁实秋所概括的梁启超之“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这“热心肠”的所在。
以上内容,事理结合,旨在说明“深阅读”的重要性。下面就如何引导高中生进行深阅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针对学生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一现状,我们教师要有选择地推荐阅读书籍,编写适宜本校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
很多中学生每天几乎都是“机”不离手,阅读的内容很随意,很多都是以简单、轻松甚至是以娱乐性为追求的浅层次阅读,带有很强的消遣性。这样的阅读,固然对于高中生汲取知识、开阔眼界起到一定作用,但因其粗、浅、泛,不能细致咀嚼,深入品味,专心思考,成为了阻碍高中生语言、思维、审美能力发展和文化修养提高的硬伤。鉴于此,我们要依据学生实际的阅读情况,进行推荐。不能一说到读书,就要求学生读四大名著或其他一些大部头的经典著作。能读名著是好,毕竟名著是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它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它有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可我们很多学生的语文功底薄弱,他们觉得名著很深奥,读不懂作者的写作意图。面对这些经典,大多都无所适从,敬而远之。能走马观花读一遍的学生已是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是“深阅读”了。所以在引导学生深阅读的初期阶段,不妨先推荐学生阅读课文涉及的作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名著到校本教材,学生容易理解作品,吸收作品的精髓。我们还可以每两周安排一节课进行作品阅读感悟交流,师生一起讨论作品的人物、情节、写法、思想等,这样既落实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检查,也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另外,还可采用“同读一本书”的方式进行其他书籍的深阅读。“同读一本书”,既可以是师生一起共同阅读,也可以是学生在同一时间段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教师可以规划一个整体的阅读课程周期。再将课程周期分解成若干循序渐进的课段,由浅入深进行“层次化”阅读,学生通过阅读的推进慢慢地来拓展深度、建构知识体系,领悟思想情感,达到真正的“深阅读”。
二、语文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学会提出主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阅读”
在对文本进行深阅读阶段,以一两个问题带动全篇的解读是可行的。比如在学习《祝福》时,难点是剖析祥林嫂悲剧根源及小说主题。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问题作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谁应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最主要的元凶?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可以说出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说是鲁四老爷,有人会说是婆婆,有人会说是柳妈,有人会说是贺大伯,甚至有人会说是那头狼……然后经过生生互动的讨论交锋,大家肯定出鲁四老爷这些人在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过失,但他们没有一个可以说是主要“元凶”,实际上他们本身也是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祥林嫂最终是被封建道德熏染的鲁镇人“合谋”杀害了,可见,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才是残害祥林嫂的“元凶”。
三、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时,我们教师要在方法上加以引导
在做好了前面两点之后,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时,在方法上我们应进行适当的引导。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其次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最后还要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动笔的好习惯。 对于一些精彩片断中的好词佳句,可圈圈点点。一定要完成读书笔记。笔记中可以设计 “我最喜欢的词语段落”、“本书值得讨论的要点”、“我的感悟”、“我为本书设计的广告语”等栏目。让学生能感悟作品语言的美,学习表达方法,借鉴布局谋篇;体会作品中人物及作者的感情,陶冶情操;获得作者的思想,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当中学生的思维习惯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浅阅读状态,我们更有必要教会他们深度阅读、深度思维。
作者系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校本教材与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组》成员
参考文献:
(1)倪文锦等.《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3
(2)《现代阅读》,2012.12
(3)吴平安.中学生“浅阅读”利弊谈.
(4)赵新峰,郭英俊.浅谈如何引领学生进入深层次阅读,《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5
无論是在语文课堂上,还是课外阅读中,甚至是语文考试中,我们的许多学生普遍都在对文本进行着“浅阅读”。即对文本的阅读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度的思考和感悟,仅要求提取相关信息,可以直接在阅读材料中找到答案。这种“浅阅读”导致学生在回答与文本有关的问题时,对那种对照题干就可在文本中找到答案的题目甚是得心应手,而对那种理解分析类问题的回答显得尤其吃力。
如在我们的一次考试中,要求学生根据论述类文本——《史记——吴智勇解读》相关内容找出关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凭借他的渊博学识,深邃思想,不朽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让后世文人仰慕不已。B.《史记》开我国纪传体文学的先河,既“实录”历史,又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C.《史记》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有深远影响与它所写的磅礴气势,壮阔场面和丰富的人物形象有关。D.《史记》是司马迁一人的著作,因为它所写的历史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所以后世认为它是纯文学作品。答案选“D”。这道题学生的得分率为99%.究其原因,前三个选项均在文本中有原句,而只有“D”找不到原句与之对应。
可如今,我们认为:随着高考语文方向的改革,试卷上的阅读文章会更具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甚至还有可能专找让学生想不到的领域考查。那么,我们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对文本进行“深阅读”了。这里所谓的“深阅读”就是指进入文本内容情境,加进许多深刻思考的阅读,理解出文本背后深刻的用意。在深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自己的创造力,思想的活跃度,达到“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的效果。有利于形成有深度的,批判性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更能细致入微的进行情感品味和深刻思想的领悟。如我们教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时,许多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很容易分析出梁启超严谨、风神潇洒、幽默、学识渊博、有真性情等外在特点,也很容易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中的“有学问”,“有文采”,但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内在文路,写出了梁启超的内在形象。把握了这篇文章的内在文路,才真正把握了这篇文章的要义。而这内在的文路,就是文章所引用的梁启超演讲时的引文:《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时,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三次引用进行深阅读,那个爱国至深,“忧国成病”的梁启超形象才会跃然纸上,直达学生心底。这也正是梁实秋所概括的梁启超之“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这“热心肠”的所在。
以上内容,事理结合,旨在说明“深阅读”的重要性。下面就如何引导高中生进行深阅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针对学生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一现状,我们教师要有选择地推荐阅读书籍,编写适宜本校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
很多中学生每天几乎都是“机”不离手,阅读的内容很随意,很多都是以简单、轻松甚至是以娱乐性为追求的浅层次阅读,带有很强的消遣性。这样的阅读,固然对于高中生汲取知识、开阔眼界起到一定作用,但因其粗、浅、泛,不能细致咀嚼,深入品味,专心思考,成为了阻碍高中生语言、思维、审美能力发展和文化修养提高的硬伤。鉴于此,我们要依据学生实际的阅读情况,进行推荐。不能一说到读书,就要求学生读四大名著或其他一些大部头的经典著作。能读名著是好,毕竟名著是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它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它有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可我们很多学生的语文功底薄弱,他们觉得名著很深奥,读不懂作者的写作意图。面对这些经典,大多都无所适从,敬而远之。能走马观花读一遍的学生已是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是“深阅读”了。所以在引导学生深阅读的初期阶段,不妨先推荐学生阅读课文涉及的作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名著到校本教材,学生容易理解作品,吸收作品的精髓。我们还可以每两周安排一节课进行作品阅读感悟交流,师生一起讨论作品的人物、情节、写法、思想等,这样既落实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检查,也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另外,还可采用“同读一本书”的方式进行其他书籍的深阅读。“同读一本书”,既可以是师生一起共同阅读,也可以是学生在同一时间段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教师可以规划一个整体的阅读课程周期。再将课程周期分解成若干循序渐进的课段,由浅入深进行“层次化”阅读,学生通过阅读的推进慢慢地来拓展深度、建构知识体系,领悟思想情感,达到真正的“深阅读”。
二、语文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学会提出主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阅读”
在对文本进行深阅读阶段,以一两个问题带动全篇的解读是可行的。比如在学习《祝福》时,难点是剖析祥林嫂悲剧根源及小说主题。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问题作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谁应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最主要的元凶?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可以说出各自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说是鲁四老爷,有人会说是婆婆,有人会说是柳妈,有人会说是贺大伯,甚至有人会说是那头狼……然后经过生生互动的讨论交锋,大家肯定出鲁四老爷这些人在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过失,但他们没有一个可以说是主要“元凶”,实际上他们本身也是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祥林嫂最终是被封建道德熏染的鲁镇人“合谋”杀害了,可见,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才是残害祥林嫂的“元凶”。
三、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时,我们教师要在方法上加以引导
在做好了前面两点之后,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时,在方法上我们应进行适当的引导。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意义。其次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最后还要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动笔的好习惯。 对于一些精彩片断中的好词佳句,可圈圈点点。一定要完成读书笔记。笔记中可以设计 “我最喜欢的词语段落”、“本书值得讨论的要点”、“我的感悟”、“我为本书设计的广告语”等栏目。让学生能感悟作品语言的美,学习表达方法,借鉴布局谋篇;体会作品中人物及作者的感情,陶冶情操;获得作者的思想,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当中学生的思维习惯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浅阅读状态,我们更有必要教会他们深度阅读、深度思维。
作者系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校本教材与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组》成员
参考文献:
(1)倪文锦等.《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3
(2)《现代阅读》,2012.12
(3)吴平安.中学生“浅阅读”利弊谈.
(4)赵新峰,郭英俊.浅谈如何引领学生进入深层次阅读,《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