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离不开对机遇的准确把握。然而,今天我们采访的这位企业家却是一个不断放弃机遇、不断自我放逐的人。他坚韧执着、冷酷果断、志向远大,一直像狼一样战斗。一次次自我清零之后是重获新生,一次次一无所有之后是飞得更高。他就是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
一腔热情闯海南
张建国的血液中仿佛流淌的永远是不安份。早在1987年,在兰州铁道学院任教的张建国就曾放下教鞭,闯荡海南。
张建国:刚开始到海南岛的时候很高兴,跟女朋友写信说海南岛多么美丽,椰子树多么漂亮之类的。可后来干了不到半个月,突然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我待。因为当时海南岛还没电,没有电厂,而我是搞电的,我到那儿去了能干吗呢!别人都去搞房地产,这个我不会啊。
记者:潘石屹他们那会儿都在搞房地产吧?
张建国:对,都在搞房地产。我不会啊!我是学电的,就只能搞电,但是海南岛没有电,所以后来就离开那儿了。当渡轮离开那秀英港的时候,看到海口渐渐远去,感觉自己一生的梦想都破灭了。
记者:有没有觉得在你的血液里有一种不驯?它会让你勇于承受孤独,勇敢去闯。所以,你去到华为认同它的文化,并在那儿一呆就是十年,其实你的基因里面可能有一些这种狼性,只是那会儿不知道而已。
张建国:后来我总结为什么我在华为能干十年,而且能获得这么一个提升,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傻。
记者:比较傻?
张建国:对,比较傻就是说去做这个事情就要把它做好。
记者:有人说这个世界上不缺聪明的人,缺的是有那种傻劲的人。但这种傻只要你用对地方,你才是最后的一个收获者。
走投无路进华为
在中国,很少有公司能像华为这样长时间引人关注。这家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高举狼图腾,崇尚战争文化,实力强大,而又有些神秘。张建国曾在华为工作十年,带有浓厚狼文化的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是由他一手创建的。如今,华为公司已有30000多名员工,仅华为的人力资源部就有300多人。
记者:我看过一份对中国大学生的调查,在他们最想去的五十家企业当中,华为排在本土企业的第一位。说到你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无法忽略的也就是你在华为的十年。
张建国:华为在我去的时候才20个人,2000年离开的时候已经有两万多人。如果说一个人经历一个企业从20个人到两万多人整个的变革过程,那么这一经历在他的一生中是极其难得的。对其他人来说,如果想获得这样的经历的话得花十年时间,并不是说一千万或是两千万就可以很容易获得的。再一个,你在一个企业里干十年,它还是从一百个人到一百个人的话,十年跟一年是一样的。那么你所在的企业,能不能从一百个人到一万个人呢?有的时候需要靠一种机遇,所以这个可能还有运气在里头。
记者:你的工号排在华为的前二十名,绝对是元老级的。你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任正非先生,第一次来到华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吗?
张建国:可以说当时我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去的华为。
记者:走投无路?
张建国: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去的深圳。由于创业经历了一些失败,觉得没有办法就去打工吧!可当时找了半个多月的工作,没人要我。后来就想起刚好有个朋友去过华为,说华为这个公司很小,但老板不错。记得当时也就是三室一厅的居民房,他刚刚从外面回来很热,冲个凉以后穿个短裤就跟我聊。大概不到半小时,他就说:“OK,那你就上班吧!”。当时对我来说,只要有企业要我,给我口饭吃,我就跟他干革命,没有什么其他想法。
记者:工资高不高?
张建国:当时只有三百块钱。
记者:在深圳三百块很低呀。
张建国:是啊。当时的很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应该都是一千多块钱以上吧。
销售经历成就未来
在张建国加入华为两年后的1992年,华为提出一个“英雄儿女上前线”的口号,鼓励优秀的管理人员投身市场一线。不善言辞的张建国也走出车间,奔赴福建。
张建国:我觉得一个人如果真有机会的话,还是去做几年销售,因为这样的经历会让人终身受益。其实我们在学校里面只是读书,但读人这门课到哪里去上呢?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去上,尤其做销售是最好的课堂,因为客户就是你的老师。
记者: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建国: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怎样去理解别人。虽然说是商业关系,但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记者:现在很多商学院都会把华为作为一个经典案例,特别会提到一个,就是华为的基本法。有人评价它是中国的企业第一次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思考。我知道,你参与了华为基本法的制订,而且你在当中起了一个顶梁柱的作用。我想,应该说你最开始是学通讯的。
张建国:对。
记者:然后去搞过销售,最后怎么会走到人力资源这一块的?
张建国:是在个人不情愿的情况下走上这个路的。
记者:不情愿?
张建国:对。因为我原来做销售,挺有成就感的。后来公司觉得我做得不错,关于销售人员奖励机制要怎样建起来就想到了我,让我去做,其实我不愿意。
华为的人力资源系统当时是我负责建立起来的。在1996年到1999年这四年期间建立了人力资源这个系统。当然对华为的整个发展应该说还是非常关键。因为华为就是靠人嘛,而且都是高智商的人才。
每年都有近几千名大学毕业生进入华为,来了以后怎么管?有脑袋的人是不好管的,你不能把他管死,但也不能说不管。就说这个紧与松,对人才怎样才能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那时候确实在中国很多企业没有这个经验。对华为这一民营企业来说也是自己慢慢去摸索的,但在这一摸索过程中也请了国外著名咨询公司帮忙来建立这个框架体系。当时我们华为的人力资源部里面有200多个人,很多都是北大、清华、人民大学毕业的,基本上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所以当时也给华为建立了一个比较好的人力资源架构,支撑了华为的高速发展。否则的话,如果人一出问题,对一个企业来说是灾难性的。
记者:架构建立之后,是不是就从过去的人管人变成了制度管人?
张建国:那也不是。不是那么简单的完全靠制度。制度是个规则,但是光靠制度、规则其实是不够的,还有企业文化。
记者:文化作为有效补充?
张建国:对,文化!企业文化是润滑剂,是萦绕的空气,让人不自觉地这样去做。
告别华为,突显狼性
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异常低调,但华为的企业文化却众所周知,那就是“狼文化”。当初张建国自己身在其中的时候,没有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匹狼,但出来以后一比对的话,确实有很大的狼性。
张建国:作为局中人其实怎么说呢,就是当初自己身在其中的时候,没有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匹狼。但出来以后一比对的话,确实有很大的狼性在里头。
记者:这种狼性是无情吗?
张建国:不是。我总结了三点特质:第一个要有非常敏锐的嗅觉,就是说你知道这个机会在哪里;第二个是有一个很强的进攻心,勇敢地扑住这个猎物;第三就是团队。因为狼往往不是独自一个去捕猎,而是一群狼去捕猎,包括自我牺牲精神。
比如说在1996年,华为当时发展非常快,各个办事处原来的主任都可以说是游击队、土八路出身。他自己打仗很厉害,但不会带兵,没有策略。但华为的发展需要的是能带兵懂策略的人。为了更好地发展,当时的华为上演了一场悲壮的市场部集体大辞职事件。有个办事处主任在一篇文章里说,“我是一只鸟,有可能在这个烈火的焚烧中被燃烧,但是我那燃烧的羽毛能照亮后来的人前进的道路”。当时的这个场景,大家无不为之感动。
记者:很悲壮吧?
张建国:对!非常悲壮,很多人都在流泪。这种付出,这种牺牲精神在很多企业里是很难做到的。
记者:是,说说容易,自己要去做的时候太难了。
张建国:对,但是华为做到了!它就是靠这种精神一代一代的往前冲,前赴后继。
记者:这才是狼的精神。
张建国:对,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狼的特质,富有牺牲精神。很多公司在学华为,学狼文化。我认为真正的狼文化在企业里应该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胞里,体现在每一个员工的血液里。这才能说是一种真正狼的特质。
记者:讲狼的故事、狼的文化,讲华为的故事,能够听出来你对华为有种很深的情感,包括对自己那些年的投入。但是我知道你在2000年的时候选择了离开华为,这是为什么?
张建国:应该说当时我有一个理想,就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还有多大。如果只满足于这一种环境的话,可能时间越长就会感觉到越是难以挣脱。因为从收入上,包括思维习惯及生活的环境跟空间上,时间越长,到后面越难以挣脱。如果没有挣脱这张网,没有跳出这个笼子的话,你永远看不到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记者:当时任正非先生挽留你了吗?
张建国:应该说挽留了很长时间,大概有半年时间吧!
记者:走的时候股票都套现了?
张建国:走的时候必须套现。因为华为不允许你离开以后留股票的。从后面他们的这个股票收入来看,我损失很大的。
记者:损失很大?
张建国:非常巨大。
远赴美国,从零开始
告别华为,张建国远赴美国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记者:你去美国读书肯定会碰到同学。你已经做到华为的副总裁,再去读书,同学当中有没有人知道你在国内是一个什么样的成绩?
张建国:他们认识了以后就知道,但都不敢相信。
记者:也觉得不可理解。
张建国:挺惊奇的。因为他们的梦想是哪一天能到华为去工作。
记者:对啊。
张建国:在华为的职位很高,但是到美国去学习却是从零开始,而且条件也很差。当时是一个朋友先帮我租好的房子,是跟另外一对中国的留学生夫妇合租的两房一厅,很小,里面就一张床,上面一个席梦思还是捡来的,坑坑洼洼的。
记者:跟华为副总裁的生活是天上地下吧?
张建国:对,刚开始进到这个房间的时候也挺失落的。再去想的话,哦!这就是现实!以后我就要从这样的环境开始生活了。
学成归来创事业
2001年,张建国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成归来,创立益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张建国:一个企业找你做咨询的时候会把它所有的问题暴露给你,让你去诊脉、开处方。所以我们可以研究一个企业,研究它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这对我来说收获非常大。虽然说当时的年收入可能只有华为的十分之一,但是很开心,觉得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记者:我知道有一天你碰到了一个人,她把你这样一个一流人才吸引到了她的团队当中——徐新。
张建国:哦,对。
记者:你还记得第一次跟徐新见面是什么感觉吗?
张建国:应该说也是我人生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吧。原来我也没有想过做什么网站,当时咨询公司做得好好的。她是通过原来华为的一个同事知道我的,后来就给我打电话,说要见个面聊聊。
记者:她找你干吗?当时就跟你说了吗?
张建国:她的目的应该说还是非常明确的,就想给中华英才网找个CEO。
记者:她是这样的,快人快语的感觉。
张建国:是啊,但是当时我并不是很感兴趣。
记者:为什么?
张建国:因为我觉得做咨询更有知识含量。作为中华英才网来说,它只是一个业务,一个招聘的业务,而招聘业务在人力资源里面只是一块儿而已。
记者:你自己觉得也不一定合适?
张建国:对,首先没兴趣。
记者:没兴趣,这就很难了。
张建国:对。又沟通了两次以后,徐新说:“那你给中华英才网做个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给你三十万。”
记者:三十万在你的企业中算是一个大案子还是小案子?
张建国:算一个中单吧。我当时不是在做咨询公司嘛,就觉得给我项目做,那我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在2003年10月开始大概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给中华英才网做了一个人力资源的咨询项目。做完以后就对这个行业、这个公司有点了解了,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公司业务发展也不错的,第一年销售收入有四百多万,第二年就是八百多万,第三年大概将近两千万。
记者:哟,成倍地翻。
张建国:但是后来觉得一个咨询公司做不大,因为它都要靠人去堆积。每个项目都是新的,不可能把它做大。
战斗团队赢得巨资
创立于1997年的中华英才网是中国成立最早的招聘网站。然而,这位网络招聘的先行者却曾经一度被竞争对手甩开很远。2004年,中华英才网的销售收入为700多万美元,而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前程无忧的销售额是5800多万美元,是中华英才网的8倍。就是这样一家网站,却引起了网络招聘巨头Monster的浓厚兴趣,投资5000万美元,收购中华英才网40%股份。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网上找工作,你们中华英才网一年能帮助多少人找到工作?
张建国:中华英才网目前在中国的招聘网站里是最大的一家。从1997年成立以来根据我们的实际统计,应该说有300多万人通过中华英才网找到工作。个人注册会员超过1000多万,而且每年将近有150多万的人在中华英才网找工作,投简历。所以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
记者:当时中华英才网的年营业额也就是700万。
张建国:对。
记者:为什么当初会吸引到Monster的注资呢?
张建国:其实当时我们跟中国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基本上就快签合同了,突然Monster到中华英才网来考察。他们的考察跟其他公司不一样,他就看我的办公室,并不是查财务报表。他到办公室一看觉得很简朴,认为我们这些人是干大事的人。后来又见到我们团队,觉得我们有希望干出一番大事业。其实公司当时的规模也很小,不到两百人。一个四亿人民币的投资额,从第一次见面谈判到最后签订合同直至把钱打过来,就一个月时间。
记者:那么看来他们看重的是人?
张建国:对。他们看重的是人,是整个团队,觉得我们这些人能做事。
记者:我在想,Monster注资已经有两年时间了,这段时间磨合得怎么样?好多人会觉得水土不服吧?
张建国:首先,Monster对我们管理团队是非常信任的,投了四个亿以后并没有派一个人过来。
记者:挺厉害的。
张建国:对,一个人都没有派过来的,还是我们原来的团队。
记者:这是不是你们当初相中它的原因之一?
张建国:它给的价格最高,比其他的风险资本投资公司价格高一倍。
梦想即财富
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梦想。今天你不一定拥有很多的财富,但是你一定要不断去追求未来的财富,这种财富不一定是金钱,也许只是个梦想。
记者:你最钦佩的是谁?
张建国:有些人你不一定了解,如果在了解的人里选的话,我觉得比较敬佩的还是任正非。因为他跟我的生活非常相关,而且在我人生经历中他给我带来了很多。
记者:他是一个好的头狼吗?
张建国:毫无疑问,他是!而且他也是非常节俭,非常勤奋。
记者:问一个稍微尖锐一点的问题。离开华为是不是因为你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头狼,所以要去闯自己的天下。
张建国:没有这样想过。但是我觉得有一片新的天地要去追求,也有这样一个向往。
记者:那种向往的特质,就是成为头狼的潜质。而意识到自己是什么人是永远没有希望的。
张建国:是吗?
记者:第三个问题,您最痛恨别人的是什么?
张建国:欺骗。
记者:最不能容忍的也是欺骗吗?
张建国:对,欺骗!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
记者:你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哪一种美德是被过高地评估了?
张建国:有一些所谓企业领导人的形象。这种价值泡沫成份挺大的。
记者:就是企业家当他取得一定成就之后被神化了。
张建国:对,泡沫成份太大。原本大家都是普通的人啊!觉得包装的成份太多,并不是他真实的东西。
记者: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张建国:最害怕的?好像没有什么害怕。
记者:好回答!我特别喜欢你这个回答。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张建国:最伤痛的事情就是不能被认可。
记者:不能被认可?
张建国:对!比如说你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但别人并不理解也不认可你。
记者: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张建国:座右铭非常简单,天道酬勤。
记者:天道酬勤?
张建国:对,天道酬勤。
记者: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狼图腾》。它讲的是在鄂伦草原上一匹蒙古狼的故事。之前,我觉得女生对狼可能都会有一些害怕,但是看了这本书,觉得我对狼以及狼性有了全新的认识。狼可能会忍受孤独,懂得协作,为的可能只是心里面那个燃烧的梦想。
(编辑/燕子)
一腔热情闯海南
张建国的血液中仿佛流淌的永远是不安份。早在1987年,在兰州铁道学院任教的张建国就曾放下教鞭,闯荡海南。
张建国:刚开始到海南岛的时候很高兴,跟女朋友写信说海南岛多么美丽,椰子树多么漂亮之类的。可后来干了不到半个月,突然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我待。因为当时海南岛还没电,没有电厂,而我是搞电的,我到那儿去了能干吗呢!别人都去搞房地产,这个我不会啊。
记者:潘石屹他们那会儿都在搞房地产吧?
张建国:对,都在搞房地产。我不会啊!我是学电的,就只能搞电,但是海南岛没有电,所以后来就离开那儿了。当渡轮离开那秀英港的时候,看到海口渐渐远去,感觉自己一生的梦想都破灭了。
记者:有没有觉得在你的血液里有一种不驯?它会让你勇于承受孤独,勇敢去闯。所以,你去到华为认同它的文化,并在那儿一呆就是十年,其实你的基因里面可能有一些这种狼性,只是那会儿不知道而已。
张建国:后来我总结为什么我在华为能干十年,而且能获得这么一个提升,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傻。
记者:比较傻?
张建国:对,比较傻就是说去做这个事情就要把它做好。
记者:有人说这个世界上不缺聪明的人,缺的是有那种傻劲的人。但这种傻只要你用对地方,你才是最后的一个收获者。
走投无路进华为
在中国,很少有公司能像华为这样长时间引人关注。这家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高举狼图腾,崇尚战争文化,实力强大,而又有些神秘。张建国曾在华为工作十年,带有浓厚狼文化的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是由他一手创建的。如今,华为公司已有30000多名员工,仅华为的人力资源部就有300多人。
记者:我看过一份对中国大学生的调查,在他们最想去的五十家企业当中,华为排在本土企业的第一位。说到你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无法忽略的也就是你在华为的十年。
张建国:华为在我去的时候才20个人,2000年离开的时候已经有两万多人。如果说一个人经历一个企业从20个人到两万多人整个的变革过程,那么这一经历在他的一生中是极其难得的。对其他人来说,如果想获得这样的经历的话得花十年时间,并不是说一千万或是两千万就可以很容易获得的。再一个,你在一个企业里干十年,它还是从一百个人到一百个人的话,十年跟一年是一样的。那么你所在的企业,能不能从一百个人到一万个人呢?有的时候需要靠一种机遇,所以这个可能还有运气在里头。
记者:你的工号排在华为的前二十名,绝对是元老级的。你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任正非先生,第一次来到华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吗?
张建国:可以说当时我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去的华为。
记者:走投无路?
张建国: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去的深圳。由于创业经历了一些失败,觉得没有办法就去打工吧!可当时找了半个多月的工作,没人要我。后来就想起刚好有个朋友去过华为,说华为这个公司很小,但老板不错。记得当时也就是三室一厅的居民房,他刚刚从外面回来很热,冲个凉以后穿个短裤就跟我聊。大概不到半小时,他就说:“OK,那你就上班吧!”。当时对我来说,只要有企业要我,给我口饭吃,我就跟他干革命,没有什么其他想法。
记者:工资高不高?
张建国:当时只有三百块钱。
记者:在深圳三百块很低呀。
张建国:是啊。当时的很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应该都是一千多块钱以上吧。
销售经历成就未来
在张建国加入华为两年后的1992年,华为提出一个“英雄儿女上前线”的口号,鼓励优秀的管理人员投身市场一线。不善言辞的张建国也走出车间,奔赴福建。
张建国:我觉得一个人如果真有机会的话,还是去做几年销售,因为这样的经历会让人终身受益。其实我们在学校里面只是读书,但读人这门课到哪里去上呢?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去上,尤其做销售是最好的课堂,因为客户就是你的老师。
记者: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建国: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怎样去理解别人。虽然说是商业关系,但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记者:现在很多商学院都会把华为作为一个经典案例,特别会提到一个,就是华为的基本法。有人评价它是中国的企业第一次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思考。我知道,你参与了华为基本法的制订,而且你在当中起了一个顶梁柱的作用。我想,应该说你最开始是学通讯的。
张建国:对。
记者:然后去搞过销售,最后怎么会走到人力资源这一块的?
张建国:是在个人不情愿的情况下走上这个路的。
记者:不情愿?
张建国:对。因为我原来做销售,挺有成就感的。后来公司觉得我做得不错,关于销售人员奖励机制要怎样建起来就想到了我,让我去做,其实我不愿意。
华为的人力资源系统当时是我负责建立起来的。在1996年到1999年这四年期间建立了人力资源这个系统。当然对华为的整个发展应该说还是非常关键。因为华为就是靠人嘛,而且都是高智商的人才。
每年都有近几千名大学毕业生进入华为,来了以后怎么管?有脑袋的人是不好管的,你不能把他管死,但也不能说不管。就说这个紧与松,对人才怎样才能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那时候确实在中国很多企业没有这个经验。对华为这一民营企业来说也是自己慢慢去摸索的,但在这一摸索过程中也请了国外著名咨询公司帮忙来建立这个框架体系。当时我们华为的人力资源部里面有200多个人,很多都是北大、清华、人民大学毕业的,基本上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所以当时也给华为建立了一个比较好的人力资源架构,支撑了华为的高速发展。否则的话,如果人一出问题,对一个企业来说是灾难性的。
记者:架构建立之后,是不是就从过去的人管人变成了制度管人?
张建国:那也不是。不是那么简单的完全靠制度。制度是个规则,但是光靠制度、规则其实是不够的,还有企业文化。
记者:文化作为有效补充?
张建国:对,文化!企业文化是润滑剂,是萦绕的空气,让人不自觉地这样去做。
告别华为,突显狼性
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异常低调,但华为的企业文化却众所周知,那就是“狼文化”。当初张建国自己身在其中的时候,没有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匹狼,但出来以后一比对的话,确实有很大的狼性。
张建国:作为局中人其实怎么说呢,就是当初自己身在其中的时候,没有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匹狼。但出来以后一比对的话,确实有很大的狼性在里头。
记者:这种狼性是无情吗?
张建国:不是。我总结了三点特质:第一个要有非常敏锐的嗅觉,就是说你知道这个机会在哪里;第二个是有一个很强的进攻心,勇敢地扑住这个猎物;第三就是团队。因为狼往往不是独自一个去捕猎,而是一群狼去捕猎,包括自我牺牲精神。
比如说在1996年,华为当时发展非常快,各个办事处原来的主任都可以说是游击队、土八路出身。他自己打仗很厉害,但不会带兵,没有策略。但华为的发展需要的是能带兵懂策略的人。为了更好地发展,当时的华为上演了一场悲壮的市场部集体大辞职事件。有个办事处主任在一篇文章里说,“我是一只鸟,有可能在这个烈火的焚烧中被燃烧,但是我那燃烧的羽毛能照亮后来的人前进的道路”。当时的这个场景,大家无不为之感动。
记者:很悲壮吧?
张建国:对!非常悲壮,很多人都在流泪。这种付出,这种牺牲精神在很多企业里是很难做到的。
记者:是,说说容易,自己要去做的时候太难了。
张建国:对,但是华为做到了!它就是靠这种精神一代一代的往前冲,前赴后继。
记者:这才是狼的精神。
张建国:对,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狼的特质,富有牺牲精神。很多公司在学华为,学狼文化。我认为真正的狼文化在企业里应该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胞里,体现在每一个员工的血液里。这才能说是一种真正狼的特质。
记者:讲狼的故事、狼的文化,讲华为的故事,能够听出来你对华为有种很深的情感,包括对自己那些年的投入。但是我知道你在2000年的时候选择了离开华为,这是为什么?
张建国:应该说当时我有一个理想,就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还有多大。如果只满足于这一种环境的话,可能时间越长就会感觉到越是难以挣脱。因为从收入上,包括思维习惯及生活的环境跟空间上,时间越长,到后面越难以挣脱。如果没有挣脱这张网,没有跳出这个笼子的话,你永远看不到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记者:当时任正非先生挽留你了吗?
张建国:应该说挽留了很长时间,大概有半年时间吧!
记者:走的时候股票都套现了?
张建国:走的时候必须套现。因为华为不允许你离开以后留股票的。从后面他们的这个股票收入来看,我损失很大的。
记者:损失很大?
张建国:非常巨大。
远赴美国,从零开始
告别华为,张建国远赴美国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记者:你去美国读书肯定会碰到同学。你已经做到华为的副总裁,再去读书,同学当中有没有人知道你在国内是一个什么样的成绩?
张建国:他们认识了以后就知道,但都不敢相信。
记者:也觉得不可理解。
张建国:挺惊奇的。因为他们的梦想是哪一天能到华为去工作。
记者:对啊。
张建国:在华为的职位很高,但是到美国去学习却是从零开始,而且条件也很差。当时是一个朋友先帮我租好的房子,是跟另外一对中国的留学生夫妇合租的两房一厅,很小,里面就一张床,上面一个席梦思还是捡来的,坑坑洼洼的。
记者:跟华为副总裁的生活是天上地下吧?
张建国:对,刚开始进到这个房间的时候也挺失落的。再去想的话,哦!这就是现实!以后我就要从这样的环境开始生活了。
学成归来创事业
2001年,张建国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成归来,创立益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张建国:一个企业找你做咨询的时候会把它所有的问题暴露给你,让你去诊脉、开处方。所以我们可以研究一个企业,研究它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这对我来说收获非常大。虽然说当时的年收入可能只有华为的十分之一,但是很开心,觉得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记者:我知道有一天你碰到了一个人,她把你这样一个一流人才吸引到了她的团队当中——徐新。
张建国:哦,对。
记者:你还记得第一次跟徐新见面是什么感觉吗?
张建国:应该说也是我人生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吧。原来我也没有想过做什么网站,当时咨询公司做得好好的。她是通过原来华为的一个同事知道我的,后来就给我打电话,说要见个面聊聊。
记者:她找你干吗?当时就跟你说了吗?
张建国:她的目的应该说还是非常明确的,就想给中华英才网找个CEO。
记者:她是这样的,快人快语的感觉。
张建国:是啊,但是当时我并不是很感兴趣。
记者:为什么?
张建国:因为我觉得做咨询更有知识含量。作为中华英才网来说,它只是一个业务,一个招聘的业务,而招聘业务在人力资源里面只是一块儿而已。
记者:你自己觉得也不一定合适?
张建国:对,首先没兴趣。
记者:没兴趣,这就很难了。
张建国:对。又沟通了两次以后,徐新说:“那你给中华英才网做个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给你三十万。”
记者:三十万在你的企业中算是一个大案子还是小案子?
张建国:算一个中单吧。我当时不是在做咨询公司嘛,就觉得给我项目做,那我何乐而不为呢!就这样在2003年10月开始大概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给中华英才网做了一个人力资源的咨询项目。做完以后就对这个行业、这个公司有点了解了,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公司业务发展也不错的,第一年销售收入有四百多万,第二年就是八百多万,第三年大概将近两千万。
记者:哟,成倍地翻。
张建国:但是后来觉得一个咨询公司做不大,因为它都要靠人去堆积。每个项目都是新的,不可能把它做大。
战斗团队赢得巨资
创立于1997年的中华英才网是中国成立最早的招聘网站。然而,这位网络招聘的先行者却曾经一度被竞争对手甩开很远。2004年,中华英才网的销售收入为700多万美元,而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前程无忧的销售额是5800多万美元,是中华英才网的8倍。就是这样一家网站,却引起了网络招聘巨头Monster的浓厚兴趣,投资5000万美元,收购中华英才网40%股份。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网上找工作,你们中华英才网一年能帮助多少人找到工作?
张建国:中华英才网目前在中国的招聘网站里是最大的一家。从1997年成立以来根据我们的实际统计,应该说有300多万人通过中华英才网找到工作。个人注册会员超过1000多万,而且每年将近有150多万的人在中华英才网找工作,投简历。所以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
记者:当时中华英才网的年营业额也就是700万。
张建国:对。
记者:为什么当初会吸引到Monster的注资呢?
张建国:其实当时我们跟中国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基本上就快签合同了,突然Monster到中华英才网来考察。他们的考察跟其他公司不一样,他就看我的办公室,并不是查财务报表。他到办公室一看觉得很简朴,认为我们这些人是干大事的人。后来又见到我们团队,觉得我们有希望干出一番大事业。其实公司当时的规模也很小,不到两百人。一个四亿人民币的投资额,从第一次见面谈判到最后签订合同直至把钱打过来,就一个月时间。
记者:那么看来他们看重的是人?
张建国:对。他们看重的是人,是整个团队,觉得我们这些人能做事。
记者:我在想,Monster注资已经有两年时间了,这段时间磨合得怎么样?好多人会觉得水土不服吧?
张建国:首先,Monster对我们管理团队是非常信任的,投了四个亿以后并没有派一个人过来。
记者:挺厉害的。
张建国:对,一个人都没有派过来的,还是我们原来的团队。
记者:这是不是你们当初相中它的原因之一?
张建国:它给的价格最高,比其他的风险资本投资公司价格高一倍。
梦想即财富
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梦想。今天你不一定拥有很多的财富,但是你一定要不断去追求未来的财富,这种财富不一定是金钱,也许只是个梦想。
记者:你最钦佩的是谁?
张建国:有些人你不一定了解,如果在了解的人里选的话,我觉得比较敬佩的还是任正非。因为他跟我的生活非常相关,而且在我人生经历中他给我带来了很多。
记者:他是一个好的头狼吗?
张建国:毫无疑问,他是!而且他也是非常节俭,非常勤奋。
记者:问一个稍微尖锐一点的问题。离开华为是不是因为你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头狼,所以要去闯自己的天下。
张建国:没有这样想过。但是我觉得有一片新的天地要去追求,也有这样一个向往。
记者:那种向往的特质,就是成为头狼的潜质。而意识到自己是什么人是永远没有希望的。
张建国:是吗?
记者:第三个问题,您最痛恨别人的是什么?
张建国:欺骗。
记者:最不能容忍的也是欺骗吗?
张建国:对,欺骗!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
记者:你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哪一种美德是被过高地评估了?
张建国:有一些所谓企业领导人的形象。这种价值泡沫成份挺大的。
记者:就是企业家当他取得一定成就之后被神化了。
张建国:对,泡沫成份太大。原本大家都是普通的人啊!觉得包装的成份太多,并不是他真实的东西。
记者: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张建国:最害怕的?好像没有什么害怕。
记者:好回答!我特别喜欢你这个回答。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张建国:最伤痛的事情就是不能被认可。
记者:不能被认可?
张建国:对!比如说你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但别人并不理解也不认可你。
记者: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张建国:座右铭非常简单,天道酬勤。
记者:天道酬勤?
张建国:对,天道酬勤。
记者: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狼图腾》。它讲的是在鄂伦草原上一匹蒙古狼的故事。之前,我觉得女生对狼可能都会有一些害怕,但是看了这本书,觉得我对狼以及狼性有了全新的认识。狼可能会忍受孤独,懂得协作,为的可能只是心里面那个燃烧的梦想。
(编辑/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