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胃炎的价值和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慢性胃炎的100例患者处方,中药房选取50例,西药房选取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标准用药,观察组采用中药方剂治疗,采用回访的方式,分析对比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4%(37/50),观察组有效率为94%(4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胃炎,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愈后效果明显高于西医治疗。而且治疗费用明显低廉,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药方剂;价值;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1-052-01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往往以和胃止痛,健脾理气,活血化瘀,健胃消食,补中益气为法,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基本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资料的选取】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慢性胃炎的100例患者处方,中药房选取50例,西药房选取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标准用药,患者性别男性为30例,女性为20例;患者年龄24——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5岁。病程3月——24月。观察组采用中药方剂治疗,患者性别男性为34例,女性为16例;患者年龄27——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2岁。病程2月——27月。两者患者入院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的方法】
对照组: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雷贝拉唑;用铋剂和抗生素,枸橼酸铋钾和阿莫西林或者克拉霉素,治疗两周以后停药。若伴有胃动力不好、胃胀,选用促胃动力药,吗丁啉、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对于有消化不良的症状,适当的使用促消化药,如多酶片,帮助消化。
观察组:辨证治疗,对症治疗。常用的方剂有:
方一,症状:胃脘痛,嗳气泛酸,形体消瘦,舌淡苔,脉沉弦。方剂:枳壳10g、陈皮108、香附10g、白术10g、白及10g、乌贼骨10g、黄连3g、吴茱萸5g、元胡10g、金银花10g。1日1剂,水煎服。注意事项:孕妇、月经期忌用;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方二,症状:胃脘部胀痛,呃逆,噯气,烧灼感,口苦,惊悸,心烦不眠,纳差。方剂:半夏15g、陈皮15g、竹茹108、茯苓10g、枳实15g、甘草10g。1日1剂,水煎服。注意事项:忌生气;忌食辛辣、油腻、酸味的食物。
方三,症状:上腹部饱满感,腹胀,嗳气。方剂:神曲158、陈皮25g、连翘15、炒菜菔子25g、茯苓15g、半夏15g、厚朴15g、香附15g、大黄10g、贝母10g、紫苏子50g。注意事项:忌烟酒、饴糖、醋、生冷之品。
方四,症状:胃脘部疼痛,泛酸。方剂:香附20g、白芍30g、元胡20g、白术30g、茯苓20g、黄连10g、砂仁10g、草蔻10g、白及15g、半夏10g、甘草10g、海螵蛸20g。1日1剂,水煎服。注意事项:烟酒、醋、饴糖、辛辣之物。
方五,症状:胃院灼热,食后胀痛,呕逆,返酸,夜不寐,便秘或不爽,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沉弦。方剂:乌贼骨20g、白及10g、黄连10g、火麻仁158、枳实10g、砂仁15g、白花蛇舌草15g、草豆蔻15g、鸡内金15g、神曲15g、炒麦芽15。1日1剂,水2次,均分早、晚,空腹温服。注意事项:忌生冷硬辛辣之品:避免情绪躁动,饮食有节,心态平和。
方六,症状:胃脘隐痛,遇寒或饥饿时痛剧,得温熨或进食则缓,喜嗳喜按,面色不华,神疲肢怠,四末不温,食少便溏,或泛吐清水。方剂:黄芪25g、党参20g、白术15g、肉桂10g、干姜10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2枚、饴糖20g。1日1剂,水煎服,饴糖溶服。注意事项:禁食生冷。
详细的处方分析:
患者2年来上腹部隐隐疼痛,喜温喜按,自行购买“胃康灵胶囊”,服用后症状可缓解。但饥饿、受凉时偶有疼痛。入冬以来自觉上述症状加重。现症见:胃脘隐痛,遇寒或饥饿时痛剧,得温熨或进食则缓,喜温喜按,神疲肢怠,手足不温,食少溏便。无发热,无消瘦,无胸痛。
中医诊断:病,胃脘痛病证,脾胃虚弱证。
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方案的分析:根据病人病史、症状、体征等分析诊断为脾胃虚弱之证。患者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寒或饥饿时痛剧,手足不温,舌红,苔白,脉沉细。依据舌脉症,四诊合参,证属脾胃虚弱之胃脘痛。胃痛日久不愈,脾胃虚弱,纳运不健,胃失温煦,中寒内生,故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少溏便;脾阳不能达四末,则手足不温。证属脾胃虚弱之征。中药以健脾理气,和胃止痛为法。具体方药为:柴胡15g、鸡内金30g、延胡索15g、黄芪20g、干姜10g、肉桂10g、桂枝5g、郁金15g、白芍15g、炙甘草10g、法半夏15g、白术20g、
大枣2枚。1日1剂,水煎服,七日一疗程。
方中柴胡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具有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延胡索辛散溫通,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
黄芪为益气健脾之要药,用治脾肺气虚、气虚血滞等病证;干姜辛热燥烈,温中散寒,能有效缓解脾胃受寒或是脾胃虚寒导致的脘腹冷痛等证;肉桂甘热助阳补虚,散寒止痛,有健胃、缓解胃肠道痉挛、镇痛、镇静、抗惊厥的作用。桂枝辛散温通,温通经脉,散寒止痛;郁金味辛能行能散,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治气血瘀滞之痛;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之功效。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法半夏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白术甘苦性温,主归脾胃经,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大枣能补中益气,适用于脾气虚弱、消瘦、倦怠乏力、便溏等证;还具有保护胃气,缓和药性的功效。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成健脾理气,和胃止痛之剂。
【统计的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8%(39/50),观察组有效率为94%(4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胃炎,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愈后效果明显高于西医治疗。而且治疗费用明显低廉,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洪涛,慢性胃炎的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09.7
[2]陈春,臧波,刘红,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J]探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4
吉林省通化县西江镇卫生院 134113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药方剂;价值;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1-052-01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往往以和胃止痛,健脾理气,活血化瘀,健胃消食,补中益气为法,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基本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资料的选取】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慢性胃炎的100例患者处方,中药房选取50例,西药房选取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标准用药,患者性别男性为30例,女性为20例;患者年龄24——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5岁。病程3月——24月。观察组采用中药方剂治疗,患者性别男性为34例,女性为16例;患者年龄27——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2岁。病程2月——27月。两者患者入院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的方法】
对照组: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雷贝拉唑;用铋剂和抗生素,枸橼酸铋钾和阿莫西林或者克拉霉素,治疗两周以后停药。若伴有胃动力不好、胃胀,选用促胃动力药,吗丁啉、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对于有消化不良的症状,适当的使用促消化药,如多酶片,帮助消化。
观察组:辨证治疗,对症治疗。常用的方剂有:
方一,症状:胃脘痛,嗳气泛酸,形体消瘦,舌淡苔,脉沉弦。方剂:枳壳10g、陈皮108、香附10g、白术10g、白及10g、乌贼骨10g、黄连3g、吴茱萸5g、元胡10g、金银花10g。1日1剂,水煎服。注意事项:孕妇、月经期忌用;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方二,症状:胃脘部胀痛,呃逆,噯气,烧灼感,口苦,惊悸,心烦不眠,纳差。方剂:半夏15g、陈皮15g、竹茹108、茯苓10g、枳实15g、甘草10g。1日1剂,水煎服。注意事项:忌生气;忌食辛辣、油腻、酸味的食物。
方三,症状:上腹部饱满感,腹胀,嗳气。方剂:神曲158、陈皮25g、连翘15、炒菜菔子25g、茯苓15g、半夏15g、厚朴15g、香附15g、大黄10g、贝母10g、紫苏子50g。注意事项:忌烟酒、饴糖、醋、生冷之品。
方四,症状:胃脘部疼痛,泛酸。方剂:香附20g、白芍30g、元胡20g、白术30g、茯苓20g、黄连10g、砂仁10g、草蔻10g、白及15g、半夏10g、甘草10g、海螵蛸20g。1日1剂,水煎服。注意事项:烟酒、醋、饴糖、辛辣之物。
方五,症状:胃院灼热,食后胀痛,呕逆,返酸,夜不寐,便秘或不爽,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沉弦。方剂:乌贼骨20g、白及10g、黄连10g、火麻仁158、枳实10g、砂仁15g、白花蛇舌草15g、草豆蔻15g、鸡内金15g、神曲15g、炒麦芽15。1日1剂,水2次,均分早、晚,空腹温服。注意事项:忌生冷硬辛辣之品:避免情绪躁动,饮食有节,心态平和。
方六,症状:胃脘隐痛,遇寒或饥饿时痛剧,得温熨或进食则缓,喜嗳喜按,面色不华,神疲肢怠,四末不温,食少便溏,或泛吐清水。方剂:黄芪25g、党参20g、白术15g、肉桂10g、干姜10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2枚、饴糖20g。1日1剂,水煎服,饴糖溶服。注意事项:禁食生冷。
详细的处方分析:
患者2年来上腹部隐隐疼痛,喜温喜按,自行购买“胃康灵胶囊”,服用后症状可缓解。但饥饿、受凉时偶有疼痛。入冬以来自觉上述症状加重。现症见:胃脘隐痛,遇寒或饥饿时痛剧,得温熨或进食则缓,喜温喜按,神疲肢怠,手足不温,食少溏便。无发热,无消瘦,无胸痛。
中医诊断:病,胃脘痛病证,脾胃虚弱证。
治疗原则和药物治疗方案的分析:根据病人病史、症状、体征等分析诊断为脾胃虚弱之证。患者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寒或饥饿时痛剧,手足不温,舌红,苔白,脉沉细。依据舌脉症,四诊合参,证属脾胃虚弱之胃脘痛。胃痛日久不愈,脾胃虚弱,纳运不健,胃失温煦,中寒内生,故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少溏便;脾阳不能达四末,则手足不温。证属脾胃虚弱之征。中药以健脾理气,和胃止痛为法。具体方药为:柴胡15g、鸡内金30g、延胡索15g、黄芪20g、干姜10g、肉桂10g、桂枝5g、郁金15g、白芍15g、炙甘草10g、法半夏15g、白术20g、
大枣2枚。1日1剂,水煎服,七日一疗程。
方中柴胡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疏肝解郁;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具有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延胡索辛散溫通,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
黄芪为益气健脾之要药,用治脾肺气虚、气虚血滞等病证;干姜辛热燥烈,温中散寒,能有效缓解脾胃受寒或是脾胃虚寒导致的脘腹冷痛等证;肉桂甘热助阳补虚,散寒止痛,有健胃、缓解胃肠道痉挛、镇痛、镇静、抗惊厥的作用。桂枝辛散温通,温通经脉,散寒止痛;郁金味辛能行能散,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治气血瘀滞之痛;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之功效。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法半夏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白术甘苦性温,主归脾胃经,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大枣能补中益气,适用于脾气虚弱、消瘦、倦怠乏力、便溏等证;还具有保护胃气,缓和药性的功效。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成健脾理气,和胃止痛之剂。
【统计的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8%(39/50),观察组有效率为94%(4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胃炎,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愈后效果明显高于西医治疗。而且治疗费用明显低廉,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洪涛,慢性胃炎的治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09.7
[2]陈春,臧波,刘红,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J]探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24
吉林省通化县西江镇卫生院 13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