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严重阻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工作人员要认真分析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以此为基础探索相关的对策,确保学生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升学生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考验;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其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在校生也迅速增长,高职教育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起步晚、发展慢,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还不成熟,学生管理体制有待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探索原因、提出对策,努力寻找到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生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工作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稳定、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状况
1、新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高职院校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随着各项经济指标的迅猛发展,我国高职院校从创办之日起就充满了考验。在我国加入WTO后,经济领域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均不同程度受到国外各类思想的渗透。高职教育同样受到西方各类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与中国传统职业教育之间既有相辅相成的交集,也有相互抵触甚至价值观上完全不同的对撞。总之,经济的发展,在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也同样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結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彰显。传统教育下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新时期对人才的素质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传统教育中,往往重视书本教育、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高职教育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上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传统的高校教育,因此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更为宽广舞台。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对准确判断高职教育的形势有很重要的意义。
2、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影响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课程网络化、信息网络化使教育也出现网络化的新方式。同时,网上各类新闻对高职教育也充满了各种见闻。学生们面对网络的强大信息资源,一方面拓宽自身视野,一方面由于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完善,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高职教育中,由于学生高中学习的整体成绩相对于学术型本科院校较低,所以在此方面更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带来的不良影响。很多学生沉迷网络,对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挂科甚至降级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网络控制感到头疼,如何正确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是一项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项目,也是学生管理的难点。
3、生源素质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地位一直高于职业院校,所以二者之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生源差距。甚至会出现,只有考不上学术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职业院校。这样导致高考后的学生,一旦进入职业院校,就会感觉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低人一等,甚至出现自卑心理,更严重的还会自暴自弃,出现旷课、挂科等忽视学习的情况。近年来随着专升本、专插本等学历提升渠道的出现,使得一些成绩较好较为努力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会选择通过上述途径提高学历,向本科生看齐。但是,这样一来,往往会出现高职教育学习中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一心向往学术型本科院校的情况。导致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择提升学历,而不是直接就业,使得职业教育的优势难以彰显。
4、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高校扩大招生以来,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而就业岗位增加有限,高职院校在这一问题上也表现明显。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就业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历上没有学术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优势,而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依然存在着唯学历论的用人标准,使得本来比较优秀的高职毕业生却在学历上被卡在就业门槛之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较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经验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们本身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努力程度不够,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原本在实践能力上的优势难以体现,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不足
面对新的挑战,很多高职院校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思想不统一、时效性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学生工作质量的提高,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1、管理思想不统一
很多高职院校把很大一部分经历都放在了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上,忽视了对在校生的管理,认识不到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许多教师认为教学是自己的唯一任务,学生的思想好坏与自己无关,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是辅导员的责任。这样就使学校缺乏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仍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落后管理理念,使学生往往产生对立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2、管理效率低
在高职院校中,一般设置了院和系两级管理体制,有系书记和团委、辅导员等管理人员,但由于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不明确,在遇到问题时会互相推诿,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率;另外,在具体的工作中,说教性质的管理多,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不善于运用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和学生沟通,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敌视学生管理者,有的甚至故意违法规定,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
3、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主要由系负责,学生工作的落脚点也放在了系一级上,这样就使系里的工作量大,内容繁多,工作效率低下。在这样一种管理体制下,学生管理者每天都在忙于事务,很难与学生直接接触,很难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情况;管理者缺乏实践总结工作经验和工作规律,使学生工作表面化严重。另外,在很多管理制度的规定上,院、系各自为政,矛盾较多,学生工作管理的执行力差。 4、管理人员较少
招生人数增多了,在校生也增多了,但学生管理者仍是那几个人。由于辅导员负责的班级过多,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事务,能够用于学生管理的时间很少,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也少,无法了解学生的情况,管理效果差。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只能依靠学生学生干部来管理学生,但是学生一般威信力较低,也没有教师的亲历亲为,管理效果不理想。管理人员的欠缺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5、管理者的业务水平较低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学生工作的管理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不再像从事学生管理,应付了事;另外,一些工作人员认识不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不注意自我学习,认为学生管理工作仅是临时性的,没有多大的意义;另一方面,学校为学生管理者提供的培训机会、外出学习机会等较少,学习不到先进的学生管理经验。这就导致了学生管理者的业务水平较低,管理方式不科学,管理效果不理想。
三、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几点思考
1、转变思想观念
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同时高职院校应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生管理者,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以积极地热情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首先,转变管理理念。管理理念要现代化,要以学生为本,从大局出发。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把学生管理作为一件大事,要结合行政和疏导两种手段。同时还要与教学结合,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确定一定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果。学生工作具有与复杂性和长期性,管理者要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管理模式,与时俱进。
其次,要转变思考方式。学生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对于学校的管理方式,好的要保持和发扬,不合理的要敢于否定和创新。另外,有感性的学生个体,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同时还要把学生工作作为长久事业,加强学习,在面对新情况时,要积极动脑。
第三,转变工作作风。在学生工作中,管理者要以“学生无小事”的原则,认真地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学生管理者在工作中很可能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管理者要多采取谈话、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管理者认识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以认真、负责、积极的态度处理投入到工作中。
2、提高学生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多,因此,要根据学生人数的辩护调整和设立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一般分为学校、系、班级三级,学校提供的是宏观指导,具体的管理工作由系和班级执行,因此,在管理中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面对新的挑战,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要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管理工作系统化、最优化。要建立一套学生工作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标准严格执行,对于好的要充分表扬,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发现问题的要虚心接受意见,改进工作。同时,还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校园管理系统,把学生的表现上传至学籍状态中,方便学生及时了解在校表现。
第三,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已经十分的普及,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人们能够实现交流。因此,学生管理者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与学生打成一片,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难题。例如,学生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微博、QQ、人人网等平台就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提供管理的成效。
3、创新管理体制
首先,要理顺个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管理中要理顺院系之间、学生会之间、班级之间的关系,划清权利和义务,责任分工明确,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另外,要给予系或班级一定的权利,学生处和团委在学生管理中要起到监督责任。
其次,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内,要鼓励学生在班级、学生会、社团中自我管理。鼓励学生自我管理,一方面可以为学校减少一部分行政人员,避免学生管理人员不足和管理人员比重增大的问题,可以减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了解程度较深,他们在在我管理中可以选出心中满意的“管理者”;对于当选者来说,他们在工作中能够锻炼自己,学生们也能够体会到成就感。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要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等,帮组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以此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他们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第三,时时与学生交流。高职院校要时刻满足学生的利益需求,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例如,可以定去举办“校长面对面”活动,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努力解决学生和生活上的问题;可以成立心理辅导中心,用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同时还可以成立餐厅、公寓等管理委员会,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设立院长信箱,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开展各社团的联谊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4、设置合理的学生管理者
首先,设置合理的数量。国家有关规定指出,专职辅导员要按师生比1:200配备,但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专职辅导员一直紧缺,职能依靠学生干部、班主任或团委和学生处的老师充当管理者一职。管理者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学生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要积极引进专职管理者,严格按照国家要求配备辅导员。
其次,要提高学生管理者的业务素质。高职院校的学生成绩普遍较差,思想懒散,但他们身上也有很多的有点,学生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管理者要不断积累经验、探索规律,提高业务素质。要积极地学习管理理论、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专业化程度。
第三,要提高学生管理岗位的吸引力。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管理者一般压力较大、缺乏热情、工资待遇低,在面对学生和领导时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学校要给予管理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工资待遇、设置一定的晋升途径等,促进学生管理者的自我实现。
总结:
综上,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是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管理者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理念、提高业务素质,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促进学生工作质量的提高,推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使高职院校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馬锦辉.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水平[J]. 学园. 2013(30)
[2] 宋铁. “赏识”教育与学生的自我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浅议[J]. 考试周刊. 2009(32)
[3] 王树辉.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学理论. 2012(11)
[4] 林霖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三个基本理念[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0(05)
[5] 梁少梅.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有效性探讨[J]. 中外企业家. 2013(16)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考验;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其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在校生也迅速增长,高职教育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起步晚、发展慢,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还不成熟,学生管理体制有待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探索原因、提出对策,努力寻找到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生管理模式,提高学生工作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稳定、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状况
1、新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高职院校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随着各项经济指标的迅猛发展,我国高职院校从创办之日起就充满了考验。在我国加入WTO后,经济领域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均不同程度受到国外各类思想的渗透。高职教育同样受到西方各类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与中国传统职业教育之间既有相辅相成的交集,也有相互抵触甚至价值观上完全不同的对撞。总之,经济的发展,在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也同样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結构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彰显。传统教育下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新时期对人才的素质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传统教育中,往往重视书本教育、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高职教育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上的重视程度往往高于传统的高校教育,因此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更为宽广舞台。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对准确判断高职教育的形势有很重要的意义。
2、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影响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课程网络化、信息网络化使教育也出现网络化的新方式。同时,网上各类新闻对高职教育也充满了各种见闻。学生们面对网络的强大信息资源,一方面拓宽自身视野,一方面由于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完善,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高职教育中,由于学生高中学习的整体成绩相对于学术型本科院校较低,所以在此方面更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带来的不良影响。很多学生沉迷网络,对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挂科甚至降级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网络控制感到头疼,如何正确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是一项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项目,也是学生管理的难点。
3、生源素质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地位一直高于职业院校,所以二者之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生源差距。甚至会出现,只有考不上学术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职业院校。这样导致高考后的学生,一旦进入职业院校,就会感觉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低人一等,甚至出现自卑心理,更严重的还会自暴自弃,出现旷课、挂科等忽视学习的情况。近年来随着专升本、专插本等学历提升渠道的出现,使得一些成绩较好较为努力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会选择通过上述途径提高学历,向本科生看齐。但是,这样一来,往往会出现高职教育学习中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一心向往学术型本科院校的情况。导致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选择提升学历,而不是直接就业,使得职业教育的优势难以彰显。
4、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高校扩大招生以来,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而就业岗位增加有限,高职院校在这一问题上也表现明显。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就业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历上没有学术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优势,而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依然存在着唯学历论的用人标准,使得本来比较优秀的高职毕业生却在学历上被卡在就业门槛之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较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经验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们本身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努力程度不够,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原本在实践能力上的优势难以体现,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不足
面对新的挑战,很多高职院校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思想不统一、时效性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学生工作质量的提高,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1、管理思想不统一
很多高职院校把很大一部分经历都放在了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上,忽视了对在校生的管理,认识不到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许多教师认为教学是自己的唯一任务,学生的思想好坏与自己无关,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是辅导员的责任。这样就使学校缺乏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仍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落后管理理念,使学生往往产生对立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2、管理效率低
在高职院校中,一般设置了院和系两级管理体制,有系书记和团委、辅导员等管理人员,但由于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不明确,在遇到问题时会互相推诿,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率;另外,在具体的工作中,说教性质的管理多,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不善于运用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和学生沟通,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敌视学生管理者,有的甚至故意违法规定,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
3、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主要由系负责,学生工作的落脚点也放在了系一级上,这样就使系里的工作量大,内容繁多,工作效率低下。在这样一种管理体制下,学生管理者每天都在忙于事务,很难与学生直接接触,很难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情况;管理者缺乏实践总结工作经验和工作规律,使学生工作表面化严重。另外,在很多管理制度的规定上,院、系各自为政,矛盾较多,学生工作管理的执行力差。 4、管理人员较少
招生人数增多了,在校生也增多了,但学生管理者仍是那几个人。由于辅导员负责的班级过多,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事务,能够用于学生管理的时间很少,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也少,无法了解学生的情况,管理效果差。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只能依靠学生学生干部来管理学生,但是学生一般威信力较低,也没有教师的亲历亲为,管理效果不理想。管理人员的欠缺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5、管理者的业务水平较低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学生工作的管理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不再像从事学生管理,应付了事;另外,一些工作人员认识不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不注意自我学习,认为学生管理工作仅是临时性的,没有多大的意义;另一方面,学校为学生管理者提供的培训机会、外出学习机会等较少,学习不到先进的学生管理经验。这就导致了学生管理者的业务水平较低,管理方式不科学,管理效果不理想。
三、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几点思考
1、转变思想观念
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同时高职院校应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生管理者,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以积极地热情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首先,转变管理理念。管理理念要现代化,要以学生为本,从大局出发。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把学生管理作为一件大事,要结合行政和疏导两种手段。同时还要与教学结合,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确定一定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果。学生工作具有与复杂性和长期性,管理者要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管理模式,与时俱进。
其次,要转变思考方式。学生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对于学校的管理方式,好的要保持和发扬,不合理的要敢于否定和创新。另外,有感性的学生个体,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同时还要把学生工作作为长久事业,加强学习,在面对新情况时,要积极动脑。
第三,转变工作作风。在学生工作中,管理者要以“学生无小事”的原则,认真地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学生管理者在工作中很可能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管理者要多采取谈话、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管理者认识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以认真、负责、积极的态度处理投入到工作中。
2、提高学生工作的有效性
首先,设置合理的管理机构。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多,因此,要根据学生人数的辩护调整和设立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一般分为学校、系、班级三级,学校提供的是宏观指导,具体的管理工作由系和班级执行,因此,在管理中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面对新的挑战,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要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管理工作系统化、最优化。要建立一套学生工作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标准严格执行,对于好的要充分表扬,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发现问题的要虚心接受意见,改进工作。同时,还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校园管理系统,把学生的表现上传至学籍状态中,方便学生及时了解在校表现。
第三,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已经十分的普及,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人们能够实现交流。因此,学生管理者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与学生打成一片,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难题。例如,学生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微博、QQ、人人网等平台就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提供管理的成效。
3、创新管理体制
首先,要理顺个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管理中要理顺院系之间、学生会之间、班级之间的关系,划清权利和义务,责任分工明确,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另外,要给予系或班级一定的权利,学生处和团委在学生管理中要起到监督责任。
其次,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内,要鼓励学生在班级、学生会、社团中自我管理。鼓励学生自我管理,一方面可以为学校减少一部分行政人员,避免学生管理人员不足和管理人员比重增大的问题,可以减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了解程度较深,他们在在我管理中可以选出心中满意的“管理者”;对于当选者来说,他们在工作中能够锻炼自己,学生们也能够体会到成就感。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要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等,帮组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以此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他们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第三,时时与学生交流。高职院校要时刻满足学生的利益需求,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例如,可以定去举办“校长面对面”活动,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努力解决学生和生活上的问题;可以成立心理辅导中心,用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同时还可以成立餐厅、公寓等管理委员会,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设立院长信箱,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开展各社团的联谊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4、设置合理的学生管理者
首先,设置合理的数量。国家有关规定指出,专职辅导员要按师生比1:200配备,但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专职辅导员一直紧缺,职能依靠学生干部、班主任或团委和学生处的老师充当管理者一职。管理者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学生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要积极引进专职管理者,严格按照国家要求配备辅导员。
其次,要提高学生管理者的业务素质。高职院校的学生成绩普遍较差,思想懒散,但他们身上也有很多的有点,学生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管理者要不断积累经验、探索规律,提高业务素质。要积极地学习管理理论、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专业化程度。
第三,要提高学生管理岗位的吸引力。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管理者一般压力较大、缺乏热情、工资待遇低,在面对学生和领导时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学校要给予管理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工资待遇、设置一定的晋升途径等,促进学生管理者的自我实现。
总结:
综上,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是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管理者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理念、提高业务素质,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促进学生工作质量的提高,推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使高职院校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馬锦辉.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水平[J]. 学园. 2013(30)
[2] 宋铁. “赏识”教育与学生的自我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浅议[J]. 考试周刊. 2009(32)
[3] 王树辉.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学理论. 2012(11)
[4] 林霖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三个基本理念[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0(05)
[5] 梁少梅.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有效性探讨[J]. 中外企业家. 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