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书法家认为,生和熟是一对概念,开始是生,因为技法不熟悉,但当自己的技法熟悉之后,还应该回到生,这就是熟外之生。熟外之生,是在熟悉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境界,追求自己的艺术个性。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18年,自以为教材内容谙熟于心,但每每重教一课前,脑中却又一片混沌。于是静心一遍一遍读课本,一遍一遍读教学参考资料,让无数信息在脑中发酵。往往,我有所得。我想,虽然我的这一过程与中国艺术中的“熟外求生”有一定的区别,但其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熟外求生中便有创新,便能于平淡中见独特之处。
十年前,余映潮先生的板块教学理论对我有着重要的启迪:每节课是一个大的板块,大板块下统领环环相扣的若干板块,课堂就在一个个板块的转换中推进。如此而言,我们的课堂就应该每节课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几节课间便又是几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构成的一个大的整体。现在想来,这应是对语文教学长期在迷雾中爬行局面的一次彻底突破,给人以极理性经典的指导。从此,我没有在芦苇中不见天日地埋头前行,我时常努力去站在这理性的高坡上一览众山。
现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浅陋的构思与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我计划用3课时完成。这三节课,我该帮助学生学习些什么?学生对鲁迅的文章已有一定的涉及,我们有必要帮助他们拓展对鲁迅的认识,帮助他们加深对鲁迅文章的理解。我想引导学生感受这位黑暗中擎灯人的情感炽烈如火,冷峻似铁,了解这位不主张似疯狗般对骂而却“以笔作匕首、作投枪”的斗士的犀利与睿智,了解他不主张许褚赤膊上阵而主张“韧性”战斗的斗争艺术,了解从杨二嫂到祥林嫂到刘和珍,先生对中国女性的独特关注……教授课文,我们是该传达出文中所载之“道”,语文教学才不会是苍白的放逐,而是诗意的放歌。
经过反复酝酿,首先闪现在我脑中的是,阿累《一面》中的“这一来不会错,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何谓“同志”?何谓“朋友”?何谓“父亲”?明确了这几种称谓的角度,也就明确了学习本文的要点,因此,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引入。
接下来我没有开始课文第一部分的分析,而是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积累上引发他们的思考。我在学生没看文章之前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要我们写一篇纪念性文章,你觉得哪些内容要写?学生马上回答出了“人物事迹(或事件经过)及其意义”,那还有什么?学生一想,“缘由”,太好了。接下来学生阅读课文就已不是仰视而是俯视,文章结构更是一清二楚。最后,第一大板块的第3小块便是分析“缘由”,理解关键语句,带领学生体会鲁迅一贯的对进步青年的关心,感受其炽烈、悲愤的情感。
第二大板块怎么设计?依次讲吧,既枯燥又难以讲出所以然,难以达到我的目标。于是,我设计了几个小板块:(1)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刘和珍的哪几件事来写?从这些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取这几件事来写?(3)对刘和珍死难经过为什么作了很详尽的描述,并着重提到“杨德群”、“张静淑”?(4)反复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这一板块是由“刘和珍死难经过”这一大板块下统辖四个环环相扣的板块,条理清晰,推进有序,内容丰富、完整。笔者特意设计第1个小环节,是便于把第二部分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来分析,第2个小环节就更是本节课的重头戏。本来选材我们讲究有代表性、典型性,这是对任何文章的要求,但这里设计这个问题我是要学生了解:(1)刘和珍“始终微笑”、“和蔼”,她是如此善良;(2)这次她是去请愿,是爱国使然(又手无寸铁),如此刘和珍却遭残酷杀害(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死……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足见反动势力的凶残(“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3)“(她)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一个“欣然”,足见“流言家”阴险诬蔑。这样流言不攻自破,反革命惯用的两手“武力屠杀”“舆论钳制”不言自明。这就是鲁迅式的战斗,不主张疯狗式对骂,但却反击有力,犀利尖锐。另外,详细写其死难经过,重点提及另外两位女子,既再现了当时的惨烈又尽显敌人的凶残,且更好突出了她们的“勇毅”,这“勇毅”是对中国女性斗争精神的高度概括与赞扬,我们一方面看到了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一方面又清楚看出它为后头评价这次事件的意义提供极有力的依据。
第三板块的设计如下:(1)你觉得这次事件有哪些意义?(2)作者怎样来评价?(3)你怎样来理解这些评价?笔者是要学生在斗争面前,鲁迅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提倡“韧的斗争”,他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这位“师傅”告诉我们的是严酷斗争中的战斗艺术,这位大智大勇者更以“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让中国女性的光辉光芒四射。
最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根据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以“黑暗中擎灯的人”为题作文。
以上只是笔者就一篇课文的构思与设计的粗陋陈述,笔者以为只有有了“熟外求生”的意识,我们的课文才能常教常新,我们的课堂才能更理性更丰富。
文华,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穴。本文编校:左晓光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18年,自以为教材内容谙熟于心,但每每重教一课前,脑中却又一片混沌。于是静心一遍一遍读课本,一遍一遍读教学参考资料,让无数信息在脑中发酵。往往,我有所得。我想,虽然我的这一过程与中国艺术中的“熟外求生”有一定的区别,但其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熟外求生中便有创新,便能于平淡中见独特之处。
十年前,余映潮先生的板块教学理论对我有着重要的启迪:每节课是一个大的板块,大板块下统领环环相扣的若干板块,课堂就在一个个板块的转换中推进。如此而言,我们的课堂就应该每节课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几节课间便又是几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构成的一个大的整体。现在想来,这应是对语文教学长期在迷雾中爬行局面的一次彻底突破,给人以极理性经典的指导。从此,我没有在芦苇中不见天日地埋头前行,我时常努力去站在这理性的高坡上一览众山。
现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浅陋的构思与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我计划用3课时完成。这三节课,我该帮助学生学习些什么?学生对鲁迅的文章已有一定的涉及,我们有必要帮助他们拓展对鲁迅的认识,帮助他们加深对鲁迅文章的理解。我想引导学生感受这位黑暗中擎灯人的情感炽烈如火,冷峻似铁,了解这位不主张似疯狗般对骂而却“以笔作匕首、作投枪”的斗士的犀利与睿智,了解他不主张许褚赤膊上阵而主张“韧性”战斗的斗争艺术,了解从杨二嫂到祥林嫂到刘和珍,先生对中国女性的独特关注……教授课文,我们是该传达出文中所载之“道”,语文教学才不会是苍白的放逐,而是诗意的放歌。
经过反复酝酿,首先闪现在我脑中的是,阿累《一面》中的“这一来不会错,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何谓“同志”?何谓“朋友”?何谓“父亲”?明确了这几种称谓的角度,也就明确了学习本文的要点,因此,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引入。
接下来我没有开始课文第一部分的分析,而是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积累上引发他们的思考。我在学生没看文章之前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要我们写一篇纪念性文章,你觉得哪些内容要写?学生马上回答出了“人物事迹(或事件经过)及其意义”,那还有什么?学生一想,“缘由”,太好了。接下来学生阅读课文就已不是仰视而是俯视,文章结构更是一清二楚。最后,第一大板块的第3小块便是分析“缘由”,理解关键语句,带领学生体会鲁迅一贯的对进步青年的关心,感受其炽烈、悲愤的情感。
第二大板块怎么设计?依次讲吧,既枯燥又难以讲出所以然,难以达到我的目标。于是,我设计了几个小板块:(1)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刘和珍的哪几件事来写?从这些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取这几件事来写?(3)对刘和珍死难经过为什么作了很详尽的描述,并着重提到“杨德群”、“张静淑”?(4)反复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这一板块是由“刘和珍死难经过”这一大板块下统辖四个环环相扣的板块,条理清晰,推进有序,内容丰富、完整。笔者特意设计第1个小环节,是便于把第二部分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来分析,第2个小环节就更是本节课的重头戏。本来选材我们讲究有代表性、典型性,这是对任何文章的要求,但这里设计这个问题我是要学生了解:(1)刘和珍“始终微笑”、“和蔼”,她是如此善良;(2)这次她是去请愿,是爱国使然(又手无寸铁),如此刘和珍却遭残酷杀害(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死……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足见反动势力的凶残(“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3)“(她)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一个“欣然”,足见“流言家”阴险诬蔑。这样流言不攻自破,反革命惯用的两手“武力屠杀”“舆论钳制”不言自明。这就是鲁迅式的战斗,不主张疯狗式对骂,但却反击有力,犀利尖锐。另外,详细写其死难经过,重点提及另外两位女子,既再现了当时的惨烈又尽显敌人的凶残,且更好突出了她们的“勇毅”,这“勇毅”是对中国女性斗争精神的高度概括与赞扬,我们一方面看到了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一方面又清楚看出它为后头评价这次事件的意义提供极有力的依据。
第三板块的设计如下:(1)你觉得这次事件有哪些意义?(2)作者怎样来评价?(3)你怎样来理解这些评价?笔者是要学生在斗争面前,鲁迅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提倡“韧的斗争”,他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这位“师傅”告诉我们的是严酷斗争中的战斗艺术,这位大智大勇者更以“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让中国女性的光辉光芒四射。
最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根据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以“黑暗中擎灯的人”为题作文。
以上只是笔者就一篇课文的构思与设计的粗陋陈述,笔者以为只有有了“熟外求生”的意识,我们的课文才能常教常新,我们的课堂才能更理性更丰富。
文华,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穴。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