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本文以《解放战争》为例,从研析课标,紧扣历史发展趋势,宏观建构;大胆取舍,围绕立意甄选史料,见微知著;授之以渔,提供角度拓展思维,以史明智等三个角度阐释如何建构高中历史课教学立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教学立意;建构
【作者简介】茅丽亚,江苏省常熟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它体现教师教学设计时的思路及教学要达成的目标,是教师对历史概念及其背后所揭示的价值规律的主观把握。确立教学立意,需要教师跳出教材框框,在众彩纷呈的历史资料中进行适度取舍,在彰显教师历史智慧和见解的同时,带领学生找出教材内容延伸外的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和领悟出有教学价值并指引学生今后发展的历史意识。提升教学立意要注意与课标、教材、史学研究动态的结合,确保教学立意的准确性和适切性。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必修一《解放战争》为例,就高中历史课教学立意的建构谈三点认识。
一、研析课标,紧扣历史发展趋势,宏观构建
新课标作为指导高中历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针对每节课提出的教学要求既言简意赅又提纲挈领。这正是新课标的特点之一,给课堂教学提出原则性要求的同时也为教师发挥创造性留下空间,所以,教学立意确立的参考依据之一就是研析新课程标准,以此把握章节地位,进行宏观建构,例如此课,新课标给出的学习要求是“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可见,新课标给出的学习要求虽然不明确,但总体是将其置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背景之下。对此,本课在章节地位的确定上,笔者作以下预设: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解放战争上承抗日战争在民族独立方面取得的进步之后,推动实现和平民主、国家发展已然成为其使命重心。
古人云: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解放战争所述的正是面临二战胜利后“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人民追求和平民主不断抉择和斗争的历史进程。基于对课标、教材分析及从国内外形势变化等视角来观察这段复杂的历史,笔者将本课教学立意明确为“历史机遇与国家发展”,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战争是国家建立新民主的机遇,是追求和平的机遇,更是促进国家走上新的发展征程的机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力争使学生在了解三年内战的史实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二战后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下,为什么中国会错失机遇?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虽有冷战下大国左右、国共两党尖锐矛盾的不争事实,但当时的中国有没有能避免内战希冀和平的有利因素?国共双方有没有争取和平的切实举措?有没有从大局出发为了和平而进行的退让?是谁又违逆历史潮流和民心发动内战?而又是谁采取了以战求和平的策略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时至当下,中国又站在“和平与发展”历史机遇的路口,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共双方又该如何践行“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在此立意下,本课教学设计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错失和平机遇的内战
二、战争硝烟散尽的余思
之一:叹和平之错失
之二:思战争之原因
1.国际形势:大国左右
2.国内时局:希冀和平——争取和平——为了和平
之三:展合作之愿景
三、观察解放战争的视角
力争使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图文史料,了解三年内战国共双方军事的变化概况,使学生认识到中共顺应和平民主的历史潮流,顺意民心,运用政治智慧并付出巨大代价,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从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视角探索中共如何认清并抓住历史机遇并理性看待国共关系发展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影响。
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从不同的视角挖掘历史多面信息,养成学习历史的主动意识和质疑精神。
二、大胆取舍,围绕立意甄选史料,见微知著
史料选取需要“有所为有不为”。虽然史料运用是历史知识存在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但史料浩如烟海,在有限的一节课堂教学中就某一问题所涉及的史料要想穷尽是不可能也无必要的。如何科学有效地将史料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史料中重建过去,这本身就是历史课堂教学的要求。且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下,史料收集的途径众多:教科书、专业著作、历史论文、网络搜索等等。而若教师不能在选取史料中大胆取舍,学生看到眼花缭乱的史料,只会喧宾夺主。故,围绕教学立意大胆取舍,甄选出具有典型性、启发性、情境性的史料,方可见微知著,既可以回归历史真实增强历史感,又可以拓展教材内容和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甄选史料需要突出教学立意,从细节中寻觅价值。既然本课已确立了教学立意“历史机遇与国家发展”,因此无论是在新课导入还是教学环节的过渡,亦或是重难点的突破和立意升华,搜集和甄选史料的方向渐已清晰。笔者在导入新课时,引用汉朝恒宽“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名句开门见山确立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对比反思历史发展的岔路口中国曾错失机遇的事实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呈现了大量图片史料和数据为主的文史资料,让学生从对比二战后欧洲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中,对中国再次错失机遇进行思索。在“争取和平”这一教学环节上,笔者为了让学生感知共产党有礼有利有节的斗争智慧,筛选柳亚子《增毛润之老友》的诗、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图片材料及《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和“机密甲9269号手令”的文字史料,从国共双方履行协议军队整编的角度,对比共产党裁减军队官兵复原、国名党称谓缩小人马照旧的史实让学生认清在民族大义前中共能舍弃政党嫌隙,彰显合作诚意。在教学立意的升华环节,搜集了福建省政府网站资料:两岸合作共建的试验田——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及习近平会见宋楚瑜讲话摘要,让学生感知,再次面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机遇下,国共双方两岸人民应携手合作,共同担负民族复兴的使命。 史料的运用应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反思战争,是战争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让学生对内战使中国发展受重创有切肤之痛,让学生能够把理性的数据分析和感性的文字叙述有机结合,笔者筛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中国共双方和平民伤亡及经济损失数据,再结合《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中对国共死亡士兵口袋中家书的文字描写让学生感知内战使国人骨肉相残。一首《乡愁》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签订与其内幕真相》中节录外蒙独立的事实让学生感知国土分离的无奈。选用《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中内战前后知识分子的分流分化,让学生感知人才流失、时机错失对中国发展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有了丰富史料的佐证和“穿针引线”,会进一步触发学生对内战悲痛及遗憾之情,激发学生对内战反思的探究意识。
三、授之以渔,提供角度拓展思维,以史明智
历史是一面多棱镜,特定情境中的学习者,对历史的选材、思考的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认知。在历史教学的总结环节多维度反思历史,既可以保证学生历史思维得到正确启发与合理引导,又能丰厚学生的历史本体知识积累。这要求教师在平时授课时,阐明自己课堂教学立意的同时,也应尽量将解读史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指导他们学习整理归纳史料信息的处理方式,使其在长期积累中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日益有见地。
围绕教学立意拓展学生思维需要丰厚学生知识体系。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读的历史专业书籍,也可以列出书单供学生选读,并适时举办读书报告活动,让学生写写阅读心得等等,在思考、互动、分享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在教学解放战争战争一课时,笔者给学生推荐了相关著作及记录片,如王树增《解放战争》;李敖《大江大海骗了你》;北京卫视《档案》之《解放战争》。
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比历史知识本身更重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会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在本课教学总结环节,提出了一个设问:“历史是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和截面折射出时代的印记。今天的历史课,我们仅仅在40分钟的课堂中,从面对历史机遇的错失及理性看待国家和平发展之路这个角度略过了这段历史的冰山一角,你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看待这段历史呢?”教师给出了几个参考维度:(1)在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义面前,作为国人该如何舍私利取大义,我们又改如何评价张灵甫、杜聿明、卫立煌这些抗日民族英雄在国共内战中的个人抉择?(2)在日本势力退出中国之前,美苏国共三国四方,关于中国前途的较量就已经开始,而重庆谈判、国共内战、北平和谈就是这场较量的舞台,国共双方该如何审时度势为国家发展做出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3)战场上国共双方逐鹿中原、沙场点名,面对国内局势时而斗、时而和,该如何运用政治智慧去推动国家发展走向正轨?之后笔者进行总结:风云多变的时势下,同时存在着众多的历史机遇,如何把握历史机遇,考量着上至领袖的政治智慧下至百姓的民意呼声,同时考量着每个阶层、每个人的利益取舍,这无一不告诉我们如何理性的看待每一段历史,而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你是引领潮流还是被动地被潮流推动着跌撞前行,个人价值只有融入历史潮流中才会得到更好地彰显。
历史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一种开放的勇于探索的人文精神。为此,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且行且思索。
【参考文献】
[1]沈为慧.历史前后的推手——“解放战争”教学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09):58-61
[2]王树增.解放战争(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教学立意;建构
【作者简介】茅丽亚,江苏省常熟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它体现教师教学设计时的思路及教学要达成的目标,是教师对历史概念及其背后所揭示的价值规律的主观把握。确立教学立意,需要教师跳出教材框框,在众彩纷呈的历史资料中进行适度取舍,在彰显教师历史智慧和见解的同时,带领学生找出教材内容延伸外的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和领悟出有教学价值并指引学生今后发展的历史意识。提升教学立意要注意与课标、教材、史学研究动态的结合,确保教学立意的准确性和适切性。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必修一《解放战争》为例,就高中历史课教学立意的建构谈三点认识。
一、研析课标,紧扣历史发展趋势,宏观构建
新课标作为指导高中历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针对每节课提出的教学要求既言简意赅又提纲挈领。这正是新课标的特点之一,给课堂教学提出原则性要求的同时也为教师发挥创造性留下空间,所以,教学立意确立的参考依据之一就是研析新课程标准,以此把握章节地位,进行宏观建构,例如此课,新课标给出的学习要求是“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可见,新课标给出的学习要求虽然不明确,但总体是将其置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背景之下。对此,本课在章节地位的确定上,笔者作以下预设: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解放战争上承抗日战争在民族独立方面取得的进步之后,推动实现和平民主、国家发展已然成为其使命重心。
古人云: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解放战争所述的正是面临二战胜利后“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人民追求和平民主不断抉择和斗争的历史进程。基于对课标、教材分析及从国内外形势变化等视角来观察这段复杂的历史,笔者将本课教学立意明确为“历史机遇与国家发展”,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战争是国家建立新民主的机遇,是追求和平的机遇,更是促进国家走上新的发展征程的机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力争使学生在了解三年内战的史实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二战后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下,为什么中国会错失机遇?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虽有冷战下大国左右、国共两党尖锐矛盾的不争事实,但当时的中国有没有能避免内战希冀和平的有利因素?国共双方有没有争取和平的切实举措?有没有从大局出发为了和平而进行的退让?是谁又违逆历史潮流和民心发动内战?而又是谁采取了以战求和平的策略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时至当下,中国又站在“和平与发展”历史机遇的路口,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共双方又该如何践行“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在此立意下,本课教学设计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错失和平机遇的内战
二、战争硝烟散尽的余思
之一:叹和平之错失
之二:思战争之原因
1.国际形势:大国左右
2.国内时局:希冀和平——争取和平——为了和平
之三:展合作之愿景
三、观察解放战争的视角
力争使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图文史料,了解三年内战国共双方军事的变化概况,使学生认识到中共顺应和平民主的历史潮流,顺意民心,运用政治智慧并付出巨大代价,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从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视角探索中共如何认清并抓住历史机遇并理性看待国共关系发展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影响。
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从不同的视角挖掘历史多面信息,养成学习历史的主动意识和质疑精神。
二、大胆取舍,围绕立意甄选史料,见微知著
史料选取需要“有所为有不为”。虽然史料运用是历史知识存在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但史料浩如烟海,在有限的一节课堂教学中就某一问题所涉及的史料要想穷尽是不可能也无必要的。如何科学有效地将史料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史料中重建过去,这本身就是历史课堂教学的要求。且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下,史料收集的途径众多:教科书、专业著作、历史论文、网络搜索等等。而若教师不能在选取史料中大胆取舍,学生看到眼花缭乱的史料,只会喧宾夺主。故,围绕教学立意大胆取舍,甄选出具有典型性、启发性、情境性的史料,方可见微知著,既可以回归历史真实增强历史感,又可以拓展教材内容和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甄选史料需要突出教学立意,从细节中寻觅价值。既然本课已确立了教学立意“历史机遇与国家发展”,因此无论是在新课导入还是教学环节的过渡,亦或是重难点的突破和立意升华,搜集和甄选史料的方向渐已清晰。笔者在导入新课时,引用汉朝恒宽“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名句开门见山确立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对比反思历史发展的岔路口中国曾错失机遇的事实和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呈现了大量图片史料和数据为主的文史资料,让学生从对比二战后欧洲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中,对中国再次错失机遇进行思索。在“争取和平”这一教学环节上,笔者为了让学生感知共产党有礼有利有节的斗争智慧,筛选柳亚子《增毛润之老友》的诗、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图片材料及《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和“机密甲9269号手令”的文字史料,从国共双方履行协议军队整编的角度,对比共产党裁减军队官兵复原、国名党称谓缩小人马照旧的史实让学生认清在民族大义前中共能舍弃政党嫌隙,彰显合作诚意。在教学立意的升华环节,搜集了福建省政府网站资料:两岸合作共建的试验田——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及习近平会见宋楚瑜讲话摘要,让学生感知,再次面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机遇下,国共双方两岸人民应携手合作,共同担负民族复兴的使命。 史料的运用应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反思战争,是战争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让学生对内战使中国发展受重创有切肤之痛,让学生能够把理性的数据分析和感性的文字叙述有机结合,笔者筛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中国共双方和平民伤亡及经济损失数据,再结合《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中对国共死亡士兵口袋中家书的文字描写让学生感知内战使国人骨肉相残。一首《乡愁》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签订与其内幕真相》中节录外蒙独立的事实让学生感知国土分离的无奈。选用《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中内战前后知识分子的分流分化,让学生感知人才流失、时机错失对中国发展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有了丰富史料的佐证和“穿针引线”,会进一步触发学生对内战悲痛及遗憾之情,激发学生对内战反思的探究意识。
三、授之以渔,提供角度拓展思维,以史明智
历史是一面多棱镜,特定情境中的学习者,对历史的选材、思考的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认知。在历史教学的总结环节多维度反思历史,既可以保证学生历史思维得到正确启发与合理引导,又能丰厚学生的历史本体知识积累。这要求教师在平时授课时,阐明自己课堂教学立意的同时,也应尽量将解读史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指导他们学习整理归纳史料信息的处理方式,使其在长期积累中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日益有见地。
围绕教学立意拓展学生思维需要丰厚学生知识体系。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读的历史专业书籍,也可以列出书单供学生选读,并适时举办读书报告活动,让学生写写阅读心得等等,在思考、互动、分享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在教学解放战争战争一课时,笔者给学生推荐了相关著作及记录片,如王树增《解放战争》;李敖《大江大海骗了你》;北京卫视《档案》之《解放战争》。
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比历史知识本身更重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会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在本课教学总结环节,提出了一个设问:“历史是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和截面折射出时代的印记。今天的历史课,我们仅仅在40分钟的课堂中,从面对历史机遇的错失及理性看待国家和平发展之路这个角度略过了这段历史的冰山一角,你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看待这段历史呢?”教师给出了几个参考维度:(1)在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义面前,作为国人该如何舍私利取大义,我们又改如何评价张灵甫、杜聿明、卫立煌这些抗日民族英雄在国共内战中的个人抉择?(2)在日本势力退出中国之前,美苏国共三国四方,关于中国前途的较量就已经开始,而重庆谈判、国共内战、北平和谈就是这场较量的舞台,国共双方该如何审时度势为国家发展做出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3)战场上国共双方逐鹿中原、沙场点名,面对国内局势时而斗、时而和,该如何运用政治智慧去推动国家发展走向正轨?之后笔者进行总结:风云多变的时势下,同时存在着众多的历史机遇,如何把握历史机遇,考量着上至领袖的政治智慧下至百姓的民意呼声,同时考量着每个阶层、每个人的利益取舍,这无一不告诉我们如何理性的看待每一段历史,而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你是引领潮流还是被动地被潮流推动着跌撞前行,个人价值只有融入历史潮流中才会得到更好地彰显。
历史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一种开放的勇于探索的人文精神。为此,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且行且思索。
【参考文献】
[1]沈为慧.历史前后的推手——“解放战争”教学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09):58-61
[2]王树增.解放战争(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