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多刺绿绒蒿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多刺绿绒蒿的最佳工艺及其萃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考察萃取时间、压力、温度等影响因素,得到超临界CO2萃取多刺绿绒蒿
【机 构】
:
青海民族大学药学院,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民族大学青海省药物分析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6055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多刺绿绒蒿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多刺绿绒蒿的最佳工艺及其萃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考察萃取时间、压力、温度等影响因素,得到超临界CO2萃取多刺绿绒蒿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萃取物结合GC-MS保留指数进行分析。本文得出最佳萃取工艺:萃取时间180min,萃取压力28 MPa,萃取温度45℃。从萃取物中分离出55个可识别峰,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共鉴定出53个成分,占总成分的80.58%,其中主要成分为γ-谷甾醇、亚油酸、棕榈酸。
其他文献
经典的P范数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的正则化阶次P往往被选定为0、1或2。但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可知,P取0、1或2的分类效果并不一定是最佳的。针对不同的数据使用不同的正则化阶次,可
2016年11月—2017年4月,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批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进行野化和放归,采用人工投喂和无线电跟踪观察等方法研究其取食选择,包括食物的种
以纤维素酶、漆酶、α-淀粉酶等进行了实际餐厨垃圾水解研究.考察了酶的用量、各酶的比例、餐厨水解液pH、温度和水解时间等因素对水解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在3种酶
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是水稻生产中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本研究采用Tn5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的方法构建水稻白叶枯病菌广西菌株K74的突变体库,South
本文研究了Fibonacci数Fn的标准分解式中奇素因数p的指数与下标n的关系,证明了Fibonacci数Fn的标准分解式中奇素因数p的指数可由下标n的分解式中因数d(p)=min{w:p Fw}的指数与p
以(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N-叔丁氧羰基-(L)-丙氨酸和2,3-二苯基-1-叔丁氧酰氨基环丙烷酸甲酯为原料,采用混酐法合成了两个含2,3-二苯基取代环丙烷氨基酸残基的构象限制二肽,并
结合径向基函数方法,我们将常用的几种原子核质量模型的精度提高了约10%~40%。留一交叉验证与AME03-11测试表明径向基函数方法是一种非常强大并且实用的工具。考虑径向基函数
预测蛋白质功能是后基因组时代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在大规模数据下采用高性能的功能预测算法能够节省大量的实验时间和成本。利用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全局优化模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