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城市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文章分析了西部城市化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阐述了西部应重点发展大城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西部城市化 大城市 对策建议
一、西部城市化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经济的较快发展,西部城市化进程亦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与东、中部相比尤其是与东部相比,西部城市化发展仍显得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数量少,密度低,城市化水平亟待提高
2004年占全国总面积71.5%的西部,仅拥有城市171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5.87%,每万平方公里仅分布城市0.25座;而仅占全国总面积11.1%的东部,拥有城市263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39.79%,每万平方公里分布有城市2.48座。同年,西部共有城市人口(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下同)29398.62万人,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24.95%;东部拥有城市人口46763.54万人,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39.69%,西部仅相当于东部2/3。若以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地区城市化水平,则西部城市化水平为28%,全国为41.2%,西部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
2、城市平均规模偏小,规模等级结构不协调
2004年在西部拥有的171座城市中,巨型城市1座,超大城市2座,特大城市6座,大城市13座,中等城市48座,小城市101座。若以西部所有城市为100,则巨型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所占比重分别为0.59%、1.17%、3.51%、7.60%、28.07%、59.06%,大城市的比重尚不足10%,发展明显不足,而小城市比重超过59%,占绝对优势。从分省情况看(见表1),西部12省(市)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均不合理,垂直联系不连续,出现了断层。其中重庆、贵州、云南、新疆4省市有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而没有大城市,西藏仅有2个小城市。这说明西部城市体系发育很不健全,在特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缺乏大城市这一过渡,各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呈分散化的自我发展,缺乏联动效应。
与东部城市相比较,西部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不协调这一薄弱环节更加凸现。2004在东部拥有的263座城市中,巨型城市6座、超大城市7座、特大城市16座、大城市38座、中等城市95座、小城市101座。巨型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所占比重分别为2.28%、2.66%、6.08%、14.45%、36.12%、38.41%,特大城市比重较西部高出2.57个百分点,而大城市比重较西部高出6.85个百分点,小城市比重低20.65个百分点。
3、城市经济实力相对薄弱
经过建国后50多年的发展,西部城市经济已逐渐成为地区经济的主体与主导力量,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城市经济实力不强。2004年,全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3350.67亿元,西部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239.96亿元;东部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710.84亿元。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中,西部所占比重仅为14.84%,东部为61.04%,两者比重相差悬殊。西部、东部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11。2004年,有90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419.71亿元,占地级及以上城市的69%,但这90个城市中东部城市占了63个,而西部只有8个;5个超3000亿元的城市依次为东部的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深圳,均与西部无缘;23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万元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除了黑龙江的大庆与新疆的克拉玛依外,其余均是东部地区的发达城市。
二、西部重点发展大城市的原因分析
1、从完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看
表1 西部各省(区)市城市规模等级分布情况
目前,西部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发育很不健全,大城市发展不足。2004年,若以特大城市为1,则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之比,西部为1∶2.17∶8∶16.83,东部为1∶2.38∶5.94∶6.31,全国为1∶2.63∶7.2∶10.5,西部无论是与东部相比,还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城市规模等级结构都凸现出大城市发展相对滞后这一薄弱环节,使得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缺乏大城市的过渡,严重影响了城市整体辐射功能的发挥。
2、从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经济效益看
在我国,城市经济规模效益十分明显。在这里,我们着重考察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经济规模效益情况。从人均产值效益看,2004年西部地区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人均工业总产值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大、大、中、小城市人均产值分别为16207.07元,8563.26元,6205.21元,5871.26元。若以西部所有城市的平均指标值8245.27元为100,则特大、大、中、小城市相对水平分别为196.56,103.86,75.26,71.21。不难看出西部城市生产效益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长,50万以上的大城市超过平均水平,以下的中小城市低于平均水平,其中大城市是小城市的1.5倍。
再从土地效益看,城市规模效益尤为明显。2004年西部特大、大、中、小城市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分别为343.08万元,157.41万元,85.07万元,43.45万元,与所有城市的平均指标值113.22万元相比,特大、大、中、小城市的相对水平分别为303.02,139.03,75.14,38.38。
这表明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具有十分显著的土地规模效益,大城市是小城市的3.6倍(见表2)。若考察我国所有城市的规模效益,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见表3)。
表2 西部地区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效益分析表
(注:(1)表中数据的统计范围均为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2)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整理得出。)
城市规模经济效益规律表明,在我国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的情况下,为了加速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大城市,充分发挥大城市的优势和主导作用,积极培植地区经济“增长级”,以带动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地区经济的高速高效运行。
表3 我国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效益分析表
三、借西部大开发快车道,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对策建议
1、实施“串点成线,以点带面”的城市开发战略模式
西部城市化水平低,城市数量少,密度稀的区情决定,城市的开发应选择“串点成线,以点带面”模式。既在特大及特大以上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贵阳、南宁、西宁等大城市,增强这些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的能力,使之逐渐成为西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通过这些大城市的发展,以重要的交通干线为轴线,继陇海—兰新重点经济带,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后,重点开发呼包—包兰—兰青重点经济带和南贵昆重点经济区,加强四个重点经济带间的相互联系,构成合理的西部大开发空间格局。
2、立足西部实际,加快西部大城市的产业与经济的发展
西部大城市的发展应立足于西部具体的区情,因地制宜、结合优势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如呼和浩特的乳品制造业,毛纺织业,包头的稀土加工独具优势,在呼包—包蘭—兰青重点经济带,就应积极构筑以可再生能源开发与稀土精加工等新技术应用为先导,以能源工业,畜牧业及其毛纺、奶肉制品工业、商贸服务业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3、加强西部大城市之间及西部与东、中部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区际分工弱化,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城市之间。无论在工业化初期还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区域分工与城市分工都是客观存在的,西部城市必须认清自己城市的性质、职能与地位,在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的同时,加强西部城市之间以及与东中部城市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并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恶性竞争,增强联动效应加强区域间贸易往来,促进城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世庆:西部地区城市化特点与城市化战略[J].开发研究,2004(1).
[2] 许彩萍:西部开发应走特色城市之路[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4).
[3] 陈淮:西部开发要走城市经济之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0-4-5.
【关键词】 西部城市化 大城市 对策建议
一、西部城市化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经济的较快发展,西部城市化进程亦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与东、中部相比尤其是与东部相比,西部城市化发展仍显得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城市数量少,密度低,城市化水平亟待提高
2004年占全国总面积71.5%的西部,仅拥有城市171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5.87%,每万平方公里仅分布城市0.25座;而仅占全国总面积11.1%的东部,拥有城市263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39.79%,每万平方公里分布有城市2.48座。同年,西部共有城市人口(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下同)29398.62万人,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24.95%;东部拥有城市人口46763.54万人,占全国城市总人口的39.69%,西部仅相当于东部2/3。若以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地区城市化水平,则西部城市化水平为28%,全国为41.2%,西部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
2、城市平均规模偏小,规模等级结构不协调
2004年在西部拥有的171座城市中,巨型城市1座,超大城市2座,特大城市6座,大城市13座,中等城市48座,小城市101座。若以西部所有城市为100,则巨型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所占比重分别为0.59%、1.17%、3.51%、7.60%、28.07%、59.06%,大城市的比重尚不足10%,发展明显不足,而小城市比重超过59%,占绝对优势。从分省情况看(见表1),西部12省(市)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均不合理,垂直联系不连续,出现了断层。其中重庆、贵州、云南、新疆4省市有特大及以上规模城市而没有大城市,西藏仅有2个小城市。这说明西部城市体系发育很不健全,在特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缺乏大城市这一过渡,各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呈分散化的自我发展,缺乏联动效应。
与东部城市相比较,西部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不协调这一薄弱环节更加凸现。2004在东部拥有的263座城市中,巨型城市6座、超大城市7座、特大城市16座、大城市38座、中等城市95座、小城市101座。巨型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所占比重分别为2.28%、2.66%、6.08%、14.45%、36.12%、38.41%,特大城市比重较西部高出2.57个百分点,而大城市比重较西部高出6.85个百分点,小城市比重低20.65个百分点。
3、城市经济实力相对薄弱
经过建国后50多年的发展,西部城市经济已逐渐成为地区经济的主体与主导力量,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城市经济实力不强。2004年,全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3350.67亿元,西部城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239.96亿元;东部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710.84亿元。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中,西部所占比重仅为14.84%,东部为61.04%,两者比重相差悬殊。西部、东部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11。2004年,有90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419.71亿元,占地级及以上城市的69%,但这90个城市中东部城市占了63个,而西部只有8个;5个超3000亿元的城市依次为东部的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深圳,均与西部无缘;23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万元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除了黑龙江的大庆与新疆的克拉玛依外,其余均是东部地区的发达城市。
二、西部重点发展大城市的原因分析
1、从完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看
表1 西部各省(区)市城市规模等级分布情况
目前,西部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发育很不健全,大城市发展不足。2004年,若以特大城市为1,则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之比,西部为1∶2.17∶8∶16.83,东部为1∶2.38∶5.94∶6.31,全国为1∶2.63∶7.2∶10.5,西部无论是与东部相比,还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城市规模等级结构都凸现出大城市发展相对滞后这一薄弱环节,使得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缺乏大城市的过渡,严重影响了城市整体辐射功能的发挥。
2、从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经济效益看
在我国,城市经济规模效益十分明显。在这里,我们着重考察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经济规模效益情况。从人均产值效益看,2004年西部地区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人均工业总产值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大、大、中、小城市人均产值分别为16207.07元,8563.26元,6205.21元,5871.26元。若以西部所有城市的平均指标值8245.27元为100,则特大、大、中、小城市相对水平分别为196.56,103.86,75.26,71.21。不难看出西部城市生产效益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长,50万以上的大城市超过平均水平,以下的中小城市低于平均水平,其中大城市是小城市的1.5倍。
再从土地效益看,城市规模效益尤为明显。2004年西部特大、大、中、小城市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分别为343.08万元,157.41万元,85.07万元,43.45万元,与所有城市的平均指标值113.22万元相比,特大、大、中、小城市的相对水平分别为303.02,139.03,75.14,38.38。
这表明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具有十分显著的土地规模效益,大城市是小城市的3.6倍(见表2)。若考察我国所有城市的规模效益,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见表3)。
表2 西部地区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效益分析表
(注:(1)表中数据的统计范围均为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2)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整理得出。)
城市规模经济效益规律表明,在我国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的情况下,为了加速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大城市,充分发挥大城市的优势和主导作用,积极培植地区经济“增长级”,以带动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地区经济的高速高效运行。
表3 我国不同规模等级城市效益分析表
三、借西部大开发快车道,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对策建议
1、实施“串点成线,以点带面”的城市开发战略模式
西部城市化水平低,城市数量少,密度稀的区情决定,城市的开发应选择“串点成线,以点带面”模式。既在特大及特大以上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兰州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贵阳、南宁、西宁等大城市,增强这些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的能力,使之逐渐成为西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通过这些大城市的发展,以重要的交通干线为轴线,继陇海—兰新重点经济带,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后,重点开发呼包—包兰—兰青重点经济带和南贵昆重点经济区,加强四个重点经济带间的相互联系,构成合理的西部大开发空间格局。
2、立足西部实际,加快西部大城市的产业与经济的发展
西部大城市的发展应立足于西部具体的区情,因地制宜、结合优势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如呼和浩特的乳品制造业,毛纺织业,包头的稀土加工独具优势,在呼包—包蘭—兰青重点经济带,就应积极构筑以可再生能源开发与稀土精加工等新技术应用为先导,以能源工业,畜牧业及其毛纺、奶肉制品工业、商贸服务业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
3、加强西部大城市之间及西部与东、中部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区际分工弱化,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城市之间。无论在工业化初期还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区域分工与城市分工都是客观存在的,西部城市必须认清自己城市的性质、职能与地位,在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的同时,加强西部城市之间以及与东中部城市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并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恶性竞争,增强联动效应加强区域间贸易往来,促进城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世庆:西部地区城市化特点与城市化战略[J].开发研究,2004(1).
[2] 许彩萍:西部开发应走特色城市之路[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4).
[3] 陈淮:西部开发要走城市经济之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