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是以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学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因此,成功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如果只凭一些表面自认为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实验,就成功的话,也就是说只能让学生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那就大错特错了。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思考、能力
小学科学是以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關键;因此,成功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如果只凭一些表面自认为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实验,就成功的话,也就是说只能让学生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那就大错特错了。很多科学实验的知识是以学生实验操作后掌握的,也有由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后,老师讲解而获取的;但无论哪一种方式,要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知识,并非易事,一定要把握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好科学。现我对科学探究实验活动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学生要有将实践经验作基础的智力。
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但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更不要说有多少的实践经验了,这样对遇到如有实践经验作基础的实验就非常难以理解了;如在五年级下册《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一课中,如学生曾有过用水桶在井里提水的实践经历,那么理解这实验非常容易,虽然学生在实验中用了弹簧拉力计,测量出数据的变化,知道下沉的物体在水会受到浮力;但通过学生的汇报反馈的信息来分析,学生确是一知半解,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我想了一个办法,带学生到生物园里的水池,让学生每人都参与在水池提水的实践,体验物体在水中遇到浮力;结果,学生就对课文的内容很快就理解了,由此可见,老师应创造环境,使学生有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积极性。
二、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学生要有将新旧知识连贯延伸的张力。
现在的科学课,每年级之间的内容是有很多联系的,而且大多数是将高年级的知识是低年级知识的延伸及深化,也就是说起落这越难,小学生缺乏将新旧知识连贯延伸的张力,作为我们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这种张力,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如在四年级下册《油菜花开了》一课中,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一株油菜,提问学生:“这一株油菜由多少部分构成的呢?”有的学生说是三部分,有的说是五部分,没有学生说得正确,我就让学生回想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的凤仙花这种植物,想一想,凤仙花有多少部分;凤仙花与油菜这两种植物的构成是否相似;经老师这样一提,学生马上联想到凤仙花的构成,很快就知道了油菜的构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对学生进行将新旧知识连贯延伸的训练,那么,学生的科学素质、实验能力必然不断进步。
三、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学生要有将知识的要点进行总结归纳能力。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任何思维,不论是多么抽象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材料开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法则,但在这过程中必须提供丰富具体的物质载体,作为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例证。如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从上节课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节全部由学生自主的实验,每小组放一在堆材料,让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这些材料,哪些材料能使小灯泡发亮,并堆放在一起,同理,哪些材料能使小灯泡不发亮,也堆放在一起;最后让学生总结出那些是导体,那些是绝缘体,由此而得出两个概念。全课我只是讲清实验要求和注意安全等问题,最后由学生小组汇报,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我们作为老师必须坚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才能使学生日趋成熟。
小学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强化学生以上的“几种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更好地在完成科学探究实验活动。
参考文献:
[1]刘林.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有效性[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6):221.
[2]张玉柱.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天津教育,2019(24):39-40.
[3]高东兴.谈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7(31):28.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三小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思考、能力
小学科学是以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關键;因此,成功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如果只凭一些表面自认为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实验,就成功的话,也就是说只能让学生知其言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那就大错特错了。很多科学实验的知识是以学生实验操作后掌握的,也有由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后,老师讲解而获取的;但无论哪一种方式,要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知识,并非易事,一定要把握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好科学。现我对科学探究实验活动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学生要有将实践经验作基础的智力。
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但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更不要说有多少的实践经验了,这样对遇到如有实践经验作基础的实验就非常难以理解了;如在五年级下册《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一课中,如学生曾有过用水桶在井里提水的实践经历,那么理解这实验非常容易,虽然学生在实验中用了弹簧拉力计,测量出数据的变化,知道下沉的物体在水会受到浮力;但通过学生的汇报反馈的信息来分析,学生确是一知半解,难以达到教学效果;因此,我想了一个办法,带学生到生物园里的水池,让学生每人都参与在水池提水的实践,体验物体在水中遇到浮力;结果,学生就对课文的内容很快就理解了,由此可见,老师应创造环境,使学生有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积极性。
二、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学生要有将新旧知识连贯延伸的张力。
现在的科学课,每年级之间的内容是有很多联系的,而且大多数是将高年级的知识是低年级知识的延伸及深化,也就是说起落这越难,小学生缺乏将新旧知识连贯延伸的张力,作为我们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这种张力,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如在四年级下册《油菜花开了》一课中,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一株油菜,提问学生:“这一株油菜由多少部分构成的呢?”有的学生说是三部分,有的说是五部分,没有学生说得正确,我就让学生回想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的凤仙花这种植物,想一想,凤仙花有多少部分;凤仙花与油菜这两种植物的构成是否相似;经老师这样一提,学生马上联想到凤仙花的构成,很快就知道了油菜的构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对学生进行将新旧知识连贯延伸的训练,那么,学生的科学素质、实验能力必然不断进步。
三、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学生要有将知识的要点进行总结归纳能力。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任何思维,不论是多么抽象和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材料开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法则,但在这过程中必须提供丰富具体的物质载体,作为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例证。如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从上节课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节全部由学生自主的实验,每小组放一在堆材料,让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这些材料,哪些材料能使小灯泡发亮,并堆放在一起,同理,哪些材料能使小灯泡不发亮,也堆放在一起;最后让学生总结出那些是导体,那些是绝缘体,由此而得出两个概念。全课我只是讲清实验要求和注意安全等问题,最后由学生小组汇报,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我们作为老师必须坚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才能使学生日趋成熟。
小学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强化学生以上的“几种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更好地在完成科学探究实验活动。
参考文献:
[1]刘林.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有效性[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6):221.
[2]张玉柱.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天津教育,2019(24):39-40.
[3]高东兴.谈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7(31):28.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