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前的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正式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要求商家不得免费向顾客提供塑料袋。
如今,一年过去了,“限塑令”成效如何?还有哪些有待完善成各方关注焦点。日前,《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消费习惯改变
5月26日下午,北京丰台区草桥商圈,刚刚从卜蜂易初莲花超市购物出来的王先生手提的两个无纺布袋塞满了刚刚选购的商品。
“刚开始有点不习惯,出门购物时总是忘带袋子,次数多了后就习惯了。”王先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坦言,提着两个大布袋,一开始怪难为情的,但尽管带来了很多不便,想想环保什么都不用说了。
在现场,记者发现提着袋子购物的市民不少,与一年前这个时候有天壤之别。
日前,搜狐绿色频道、中外对话与北京地球村对消费者进行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塑料袋进行收费的零售场所,绝大部分消费者会重复使用购物袋,包括无纺布袋、布袋、以前保存的塑料袋、随身的背包,甚至直接用手拿,只有10.65%的消费者会经常购买新塑料袋,5.43%的消费者经常用免费的手撕袋当购物袋使用。
无疑“限塑令”的出台,正在逐步改变市民的消费习惯。
初显成效
市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再加上收费制度的实行,直接影响到了塑料袋的使用量。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在采访时,各大超市均表示用量显著降低。
5月20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外资超市塑料袋使用率下降80%以上,内资超市下降60%以上,综合百强销售额、市场占有率、业态分布等因素,全国超市零售行业塑料袋使用率平均下降66%,塑料袋消耗减少近400亿个。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介绍,按照此前估算,2006年、2007年中国快速消费品零售全行业每年塑料袋消耗数量分别约为500亿个和600亿个。
在2008年“限塑令”实施前,外资超市每百元销售额使用塑料袋3个,内资超市1.4个,现在则分别只有0.6个和0.56个。超市消费者已养成自带购物袋和重复使用塑料袋的习惯,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5月22日,由搜狐绿色频道与中外对话、北京地球村联合主办的“限塑令”执行一周年论坛在北京举行。
论坛上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表示,“根据我们这一年多调查了解,塑料袋购物用量下降了400多亿个,还有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在垃圾里面的情况,塑料袋在垃圾里面的量减少了10%以上。北京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将近两万吨,塑料袋的含量占到10%左右。也就是两千多吨,两千多吨减少10%,也就是每天减少200多吨。我们要减少汽车大量的运输、填埋、各种各样的费用,同时也减少了各种各样的浪费。这一年多的政策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全社会甚至是国际社会的公认。”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静对此也持肯定态度,她觉得成效还是显著的、主流是好的。特别是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在大商场和超市里面执行得比较好。
仍待加强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型超市在执行“限塑令”时反响较好,但在一些农贸市场,“限塑令”形同摆设。
5月份,记者在北京丰台区多家农贸市场采访时,多次发现市民买菜后小贩非常自然的用塑料袋装好,市民没有支付相关费用。
搜狐绿色频道、中外对话与北京地球村调查显示,农贸市场,只有15%收费,85%不收费,而且绝大部分农贸市场继续全部或部分提供超薄塑料袋,占95.7%。
李静也表示,在一些农贸市场不是很理想,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似乎都忘了这个政策的制订。但她同时表示,任何一项政策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不仅仅是需要政策,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对政策的理解,以及对政策的执行,特别是塑料袋,都已经深入百姓生活中的细节里面。
商务部商贸司标准规范处处长李嘉建认为,一个政策法令制订到最后取得圆满的成果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的道路交通法制订了很多年了,现在超速行驶的也是很多。我到国外去看,包括加油站自助加油也是用无偿使用塑料袋来保护加油者的手。”
此外,调查显示,在免费提供塑料袋的零售场所,42.28%的消费者会经常接受免费塑料袋,54.41%的消费者会在偶尔忘带购物袋或购物袋不够的情况下接受,只有3.3%的消费者从不接受免费塑料袋。
搜狐绿色频道、中外对话与北京地球村在关于“限塑令实施遇到的最大障碍”,29.3%的人认为是消费者没养成经常自带购物袋的习惯,23.11%的人觉得是由于缺少合适的替代品,21.07%的人认为缺乏有效监管,19.92%的人认为没有从源头上管住生产企业,只有6.6%的人认为是由于商家(尤其是农贸市场)担心失去顾客。
如今,一年过去了,“限塑令”成效如何?还有哪些有待完善成各方关注焦点。日前,《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消费习惯改变
5月26日下午,北京丰台区草桥商圈,刚刚从卜蜂易初莲花超市购物出来的王先生手提的两个无纺布袋塞满了刚刚选购的商品。
“刚开始有点不习惯,出门购物时总是忘带袋子,次数多了后就习惯了。”王先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坦言,提着两个大布袋,一开始怪难为情的,但尽管带来了很多不便,想想环保什么都不用说了。
在现场,记者发现提着袋子购物的市民不少,与一年前这个时候有天壤之别。
日前,搜狐绿色频道、中外对话与北京地球村对消费者进行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塑料袋进行收费的零售场所,绝大部分消费者会重复使用购物袋,包括无纺布袋、布袋、以前保存的塑料袋、随身的背包,甚至直接用手拿,只有10.65%的消费者会经常购买新塑料袋,5.43%的消费者经常用免费的手撕袋当购物袋使用。
无疑“限塑令”的出台,正在逐步改变市民的消费习惯。
初显成效
市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再加上收费制度的实行,直接影响到了塑料袋的使用量。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在采访时,各大超市均表示用量显著降低。
5月20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外资超市塑料袋使用率下降80%以上,内资超市下降60%以上,综合百强销售额、市场占有率、业态分布等因素,全国超市零售行业塑料袋使用率平均下降66%,塑料袋消耗减少近400亿个。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介绍,按照此前估算,2006年、2007年中国快速消费品零售全行业每年塑料袋消耗数量分别约为500亿个和600亿个。
在2008年“限塑令”实施前,外资超市每百元销售额使用塑料袋3个,内资超市1.4个,现在则分别只有0.6个和0.56个。超市消费者已养成自带购物袋和重复使用塑料袋的习惯,环保意识得到增强。
5月22日,由搜狐绿色频道与中外对话、北京地球村联合主办的“限塑令”执行一周年论坛在北京举行。
论坛上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表示,“根据我们这一年多调查了解,塑料袋购物用量下降了400多亿个,还有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在垃圾里面的情况,塑料袋在垃圾里面的量减少了10%以上。北京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将近两万吨,塑料袋的含量占到10%左右。也就是两千多吨,两千多吨减少10%,也就是每天减少200多吨。我们要减少汽车大量的运输、填埋、各种各样的费用,同时也减少了各种各样的浪费。这一年多的政策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全社会甚至是国际社会的公认。”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静对此也持肯定态度,她觉得成效还是显著的、主流是好的。特别是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在大商场和超市里面执行得比较好。
仍待加强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型超市在执行“限塑令”时反响较好,但在一些农贸市场,“限塑令”形同摆设。
5月份,记者在北京丰台区多家农贸市场采访时,多次发现市民买菜后小贩非常自然的用塑料袋装好,市民没有支付相关费用。
搜狐绿色频道、中外对话与北京地球村调查显示,农贸市场,只有15%收费,85%不收费,而且绝大部分农贸市场继续全部或部分提供超薄塑料袋,占95.7%。
李静也表示,在一些农贸市场不是很理想,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似乎都忘了这个政策的制订。但她同时表示,任何一项政策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不仅仅是需要政策,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对政策的理解,以及对政策的执行,特别是塑料袋,都已经深入百姓生活中的细节里面。
商务部商贸司标准规范处处长李嘉建认为,一个政策法令制订到最后取得圆满的成果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的道路交通法制订了很多年了,现在超速行驶的也是很多。我到国外去看,包括加油站自助加油也是用无偿使用塑料袋来保护加油者的手。”
此外,调查显示,在免费提供塑料袋的零售场所,42.28%的消费者会经常接受免费塑料袋,54.41%的消费者会在偶尔忘带购物袋或购物袋不够的情况下接受,只有3.3%的消费者从不接受免费塑料袋。
搜狐绿色频道、中外对话与北京地球村在关于“限塑令实施遇到的最大障碍”,29.3%的人认为是消费者没养成经常自带购物袋的习惯,23.11%的人觉得是由于缺少合适的替代品,21.07%的人认为缺乏有效监管,19.92%的人认为没有从源头上管住生产企业,只有6.6%的人认为是由于商家(尤其是农贸市场)担心失去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