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饭碗”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1213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入社会,有人会问你:“在哪里高就?”通常别人也说成:“在哪里发财?”试问:做什么会发财,且永不言败呢?
  据我所知,二零零零年炒得火热的“农家乐”,不到十年很多都关门大吉;二零一零高价的玛咖现在不及萝卜价;宁夏一家塑料厂公改私,两千多名职工下岗,自谋生路;如今赶红考公务员,可能当你四十岁面临下岗,到时你何技何能赖以生存?当官发财?事实证明,要当好官也别想发大财!
  那么,有没有“铁饭碗”?我认为,出行要沿着人多的路走,求职则不然。
  近日,一名印度工程师言:“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我颇有所感。他说,或许不应过分苛责,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文如下:
  我在从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有机舱已熄灯,我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有人读书,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厅,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大部分人要么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人看书?”我一看,确实如此,人们都在打电话(大声谈话),低头发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我们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以往,在全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要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一万多人的小城镇, 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中老年人参与玩麻将,年轻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人们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和看电视,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都在玩游戏,少部分在聊天,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再看看各部门领导,一天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应酬、饭局,读书已经变成了学者专利,也许很多学者也不看书了,这确实让人担忧。
  人们不爱读书,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民素质偏低;二是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三是“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读课外书;四是好书越来越少。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触动了我们的敏感神经,他在书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西亚北非交界处的以色列,一个是欧洲东部的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当孩子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为什么“世界财富在犹太人的腰包里”?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美德。这里说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安息日,所有的犹太人都要停止所有的商业和娱乐活动,商店、饭店、娱乐场所都要关门停业,公共汽车要停运,就连航空公司的班机都要停飞,人们只能待在家中,安息祈祷。但有一件事是特许的,那就是全部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门营业,而这一天光顾书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这里静悄悄地读书购书。另一个国家匈牙利,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 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仍有近两万个图书馆,匈牙利也是世界上读书风气最浓的国家,常年读书的人数达500万以上,占人口的4分之一还多。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也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却人才济济,建国虽短,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个。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而以色列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生产的粮食由原来的进口变为如今不但自给有余,还源源不断出口到其他国家。而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就有14位,涉及物理、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他们的发明也非常多,可谓数不胜数,有小物件,也有尖端产品,一个区区小国,因爱读书而获得智慧和力量,靠着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服的“大国”,这难道不值得人口大国和国土大国的我们深思和学习吗?
  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和路标,拿破仑唯一随手的行李就是书,书籍是力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没事到图书馆走一趟,而不是電影院,不是大街上,不是麻将室。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社会的安定,为民族的兴旺,为家庭的富足,为个人的发展,我敢说:对于好书,多读多写,多编多版,多买多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铁饭碗”,也是我们将来的“银饭碗”,“金饭碗”。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综合材料绘画打破传统画种之间的概念以及界限,以一种新的身份与姿态进入艺术领域,以综合的优势体现绘画艺术的传统特点,并且和当代其他艺术一起发展,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综合材料绘画不受现存知识或规则的限制,以其无限的、任意的表现形式而存在。综合材料绘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它的技法风格丰富多彩,表现形式自由多样,具有强烈的表现性、情感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关键词:综合材料;绘画
期刊
摘要:摄影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摄影艺术也成为了艺术门类当中重要的一种,同时其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摄影艺术在审美方面与艺术追求方面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们也更多地关注到了摄影艺术,主动地去探索和欣赏摄影艺术。与绘画艺术相比,摄影艺术的时效性和延续性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别,此外摄影艺术在某些方面借鉴了绘画艺术,从而在造型和技术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彰显了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本
期刊
从事草地生态教学,业余时间喜好阅读诗歌。于是,想把兴趣与工作结合起来,想从有缘接触到的现代诗歌中,探寻诗歌所表现的诗人的生态思想。中国的山水田园诗就是一种优秀的生态文化,生态思想不是天方夜谈,是寻找新新人类丢失的爱心,一颗大爱之心,“老吾老,幼吾幼”,爱人之老和人之幼,爱一草一木,爱野生动物。。。。。,是土壤动物及以及海洋动物、陆地动物、微生物、植物才构成了和谐的自然环境,他们是古老的真正的主人。
期刊
摘要:历来学者公认,自秦至清,小篆有三座高峰:一为秦李斯;二为唐李阳冰;三为邓石如。“二李”均为“玉箸篆”,其后的篆书家大都难出其右。至有清一代,邓石如横空出世,一扫前人作篆旧习,无论从小篆的神采还是形质,都极大的扩展了小篆的表现空间,将沉寂近千年的篆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他笔下,委婉通畅与迟涩拙朴合二为一,既不失小篆之温文尔雅,又能得汉碑之雄强峭拔,一改几百年来先贤们截毫作篆务求匀整的传统。本文
期刊
摘要:“不过从画面上看。张僧繇的画貌并不明显,张氏绘画的很多精妙技艺,像点曳斫拂、简笔、凹凸法都无从辨识。只是画神人之体态、面目、衣饰倒还有僧繇‘诡状殊形’、‘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的特色。”——《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大典》  关键词:绘画;创造性;没骨;疏体  张僧繇是南朝梁时代时绘画成就最大的人。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
期刊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已经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它因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幽雅古朴,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强,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历史上曾古筝也在飞速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首选的民族乐器之一。特别是随着从五声音阶发展到七声音阶,从演奏民族传统乐曲发展到演奏外国乐曲,扩大了筝在音乐中的影响力。近年来,古筝普及之势迅不可挡,因此,探讨古筝教学,对于古筝的推广
期刊
绪论《西游记》是我国优秀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本浪漫主义色彩较浓的小说,全书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突出了战斗性的主题,同时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了全书首要的地位。孙悟空是一只破石而生的美猴王,无父无母,他纵身一跳,在那水帘洞中,铁板下发现了一個“洞天福地”,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由生活。因不受天禄,大反天宫,惹了一场灾难。为消灾脱难,转拜佛
期刊
摘要:硫磺熏蒸是中药材常用的预处理工艺,具有漂白、杀菌和防腐的作用,但残留的SO2以亚硫酸盐形成存在可能会造成中药材有效成分改变,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检测亚硫酸盐残留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几种亚硫酸盐检测方法(直接观察法、酸蒸馏碘滴定法、比色卡比较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直接观察法不能精确测量二氧化硫残留量,并需要一定经验;酸蒸馏碘滴定法耗时长,操作影响因素较多;比色卡比较法不能精确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个现代化的社会,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并存的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看中文化的多样性。尤其是舞蹈文化,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瑰宝,从远古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它在不停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點点的进步。但我们在发展的同时,首先要平衡好发展与继承的关系,不能离开根,离开事物发展的源泉,同时也不能固循守旧,固步自封。只有各民族文化各具特
期刊
摘要:豫籍作家阎连科于1988年至2009年间创作的“耙耧系列”小说多以农村为背景展开故事。这一系列作品中,具有河南方言特征的语气词、河南方言土语、俚语俗语以及作者自制的方言词语等河南本土化语言被廣泛运用,这不仅有利于作品整体语言环境的营造,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从方言运用的总体概况、方言运用的具体表现以及运用河南方言创作的影响三方面,对阎连科“耙耧系列”小说中方言土语的运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