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态课堂从尊重差异起锚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生态课堂是一种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也是教改反思后的理性回归。它以生态教育和生命教育理念为核心,使师生在自然、和諧的生态环境中,有效运用各种资源,促进物质能量转化,在充满个性、自由、真实、创造性的课堂中,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掌握思想方法、提高学习品质、增强学生数学素养,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尊重差异,因势利导
  由于学生个体先天因素、家庭教育、知识背景等的不同,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掌握知识有快有慢,思维水平有高有低,学习能力有强有弱,学习习惯有优有劣等。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课堂生态的失衡,也导致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顾此失彼的矛盾。因此,在数学生态课堂中教师应遵循规律,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不拔苗助长,不追求整齐划一。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获得发展。例如,《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在探究梯形面积公式时依据学生知识经验的差异,我提供了以下探究学习材料:两个相同的梯形(上、下底和高都是整厘米数),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做好记录。思考:梯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你能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吗?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有的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量梯形的面积(数方格法),有的将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每个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独立完成探究的基本任务,为进一步探索梯形面积公式储备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二、彰显差异,实现互助
  尽管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种差异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应该把这种差异看作是一种课堂资源,运用这种差异,通过建立沟通网络与联系通道,促进信息的流通和能量的传递。因此,在数学生态课堂学习中,通过座位的调整、小组的划分、合作学习的方式等,应有意识地建立起不同思维层次学生之间的广泛联系。促进互助,实现共生,在运用差异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整体提升的目的。例如,在《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依据导学案在课前预习,自主找到了长方形羊圈的不同围法:有的列表,有的画图,有的是有序的,有的是无序的,有的是完整的,有的不完整,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有利于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更利于学生在小组时借鉴别人的思维方法,促进自己的数学思考。
  三、运用差异,促进互动
  数学生态课堂把教学活动看作师生、生生之间真诚、和谐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互动过程。因为课堂静态因子的聚合,不能形成生态的活力,所以运用差异产生的势能,变课堂信息的单向传递为信息的多向交流,使整个课堂呈现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互动的生机勃勃的氛围。有了这样的互动,就有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沟通。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生态课堂的这种互动是一种多元互动,也是一种多维互动。
  四、重视差异,自主评价
  不同的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为了照顾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及时反馈,进行有差异的评价。在评价学生时,不能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为指标,要多方面考察学生。既要考察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又要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如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除了肯定其学习的成绩外,应更多地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与努力方向,使其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应更多地发现其学习上的闪光点,使他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总之,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差异更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承认学生学习中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尊重差异的客观存在,并利用差异这一课程资源,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如此,学生在数学生态学习过程中才能得到和谐发展、最优发展,最终实现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其他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形式,它对学生学习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小组  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问题对学生来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达到,教师直接讲授,学生理解不深,对该问题需要依靠几个学生或全班的合力,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后,学生才能弄明白教师的讲解。  其次,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探究的结果有明显的层次。浅层次、中等层次、高等层次的结果都是正确的,只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课标要求低段学生(一二年级),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会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而且课标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要求低段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每学年背诵优秀诗文30篇以上,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再者对于阅读情感态度而言,首先是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这一点对于一年
期刊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思考是数学教学的根,思考是数学教学的魂。所以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让学生快乐地学到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翻转课堂的课前预习视频和课前检测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的一种重要方式。  因为在小学阶段我们强调的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教师必先深入思考数学学习,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依托于
期刊
数学是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算术和空间基础知识,并为中学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纯粹的知识教授会把数学课变得枯燥乏味。因此,要让学生成为爱学、乐学、会学的学习者,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最佳效果。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感培养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小学生的情感在
期刊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数学课堂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人说,会听才会想,会想才会说,会说才会做。下面结合我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理念和自己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倾听、思考、表达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自己的思考。  一、培养良好倾听习惯  倾听是一种学习技能,是学习前提,是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他人的一
期刊
“千古文章意在先。”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和统帅,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文章的成败,理所当然是阅卷老师关注的重点。近几年来,中考作文特别是话题作文的“立意自定”本意在于减少束缚,给考生张扬个性、展示文采提供舞台。遗憾的是有人便由此认为就可以淡化主题,轻视立意了。要知道,主题深刻、高远、新颖,永远是衡量文章质量高下的重要依据。欲在中考作文“亮出自我风采”的考生,对文章的主题依然要“特别关注”。审题时开动脑
期刊
当前,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是阻碍英语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在课堂上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于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一、了解学生情况,将学生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a层、b层、c层。具体来说,若分值为100分的试卷,可把80分以上的学生分为a层,把80分到60分之间的学生定为b层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里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識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中之一就是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如问题情境、实物情境、音乐情境等,让学生
期刊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加大,促使教育进行改革。站在教育的转折点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那么做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学生具备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总有学生会问:“老师,我们学习二次函数,有什么用?买菜都用不上。”“买菜是没有用,但它能决定你以后在那座城市买菜。”于是,学生硬着头皮,痛苦的完成了三年学习。到报
期刊
摘要: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已成为21世纪中学生物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然而在农村初中实验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本文通过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改进生物实验课教学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农村初中 生物实验 现状 解决对策  一、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地位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实习和观察等实践环节对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