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贿迁”之贿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f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诗经·卫风·氓》中“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一句进行分析,详细解释了“贿”字的意义。
  关键词:诗经;卫风;氓;贿
  《诗经·卫风·氓》篇中有一句“以爾车来,以我贿迁”,教材中解释为用你的车来接我,把我的财物装上嫁给你。贿,解释为财物。在上古时代贿常指财物,“贿,财也”(《尔雅》)“布帛日贿”(《周礼·太宰》)。看来文中女主人公的陪嫁物是一些布帛。文中开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在春秋晚期,布币开始在诸侯国大量铸造使用。氓作为一个商人,帛丝是不缺的,这里的布可以理解为布币。现在女子出嫁的陪嫁东西多为男方出钱,女子置办。那么,这里布帛中的布当布币理解比较合情合理。布币是男主人公给的吗?从男主人公急于订婚的心情可以推测,是有可能的。如果成立,上古贿就是个中性词,贿的东西是别人给的,是公开,正当的。现在的贿多指贿赂的财物,由于不是合法的收入,“贿”逐渐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作者简介:王助山(1976——),男,河北省清河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论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高中是学生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简要分析如何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希望能为高中语文教学的进步敬献一份绵薄之力。一、综
期刊
在湖南省进行“卓越院校”建设计划中,各个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专业群建设。旅游专业因专业地位不同,建设的方向也不一样。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师资知识结构重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课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类比法,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和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类比法 高中 信息技术教学 运用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许多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较为抽象,教师若直接进行讲解,学生会一时难以理解透彻。教师巧妙地借助学生生活中
古诗词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陶冶性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都开设了国学课堂,尤其是即将全面使用的统编教材,更是增加了大量的古诗词内容,对古诗词教学必将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要不断突破问题束缚,创新运用高效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诗词学习兴趣,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力,切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