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壹 唐代 观音菩萨 高40厘米
观音菩萨五官姣好,头部微颔,表情妩媚,双目下垂,似俯视众生。束高髻,戴花冠,冠正中饰佛立像。发型优美,蓝色束发自两肩下垂似流水,上身袒,胸部和小腹富有弹性感。细腰,重心向一侧扭曲,突出身躯的起伏和曲线,体态极为生动妩媚。斜披的络腋富有动感而飘逸活泼。帔帛长垂至莲花座两侧。璎珞、项链刻画精致小巧,颗粒匀称。下着的羊肠大裙紧贴双腿,纹线流畅,呈U形,均匀分布。裙腰外翻,裙褶自然翻卷。左手持长颈大净瓶,右手上扬持杨柳枝,身躯呈S形站立于大仰莲上,整体造像姿态优美、轻盈,是盛唐时最为流行的式样。
这种一手提持长颈大净瓶、右手上扬持杨柳枝的观音菩萨立像形式普遍流行于唐代大江南北,是长安、洛阳一带最为流行的菩萨形式。此尊观音菩萨立像尺寸高大、姿态生动、形体饱满,表情含蓄妩媚,衣饰华丽、纹饰清晰,金色完美,雕刻和铸造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代表了盛唐时代佛造像登峰造极的水平。
贰 明永乐 四臂观音 高19.8厘米
藏传佛教造像中,永宣佛像堪称明代造像的巅峰之作。永乐佛像是在元末明初西藏成熟的艺术风格基础上,大胆吸收汉地审美观念、表现手法和工艺技术,并将汉藏艺术整合于一体的新的艺术风格,是汉藏两种艺术的完美结合。永乐佛像慈祥和美,雍容而不失秀逸,浑厚之中又温文娴雅,装饰华丽但自然适度,毫不显累赘。
此像一面四臂,头戴宝冠,U字型宝缯飘拂在耳际。面目宁静含笑,以慈悲慧眼俯视众生,似乎只要观瞻其圣像便可得超度解脱。第一双手之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手持八瓣莲花;第二双手当胸合掌,双足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中央。莲台上錾刻“大明永乐年施”六字楷书款。仰覆莲瓣座花叶丰满,工艺精湛。衣纹流畅自然、非常写实。金色灿烂纯正,造型工整规范。这件作品集中地反映了永乐佛像的独特审美特征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叁 14世纪 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 高33厘米
这尊杰出的造像塑造的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一世噶玛巴,应为14世纪西藏中部或东部的作品。极其特别的银质头发与胡子,额部的皱纹和微凸的颌部,完美地表现出宗教领导者的年龄特征、智慧与庄严。脸部是如此栩栩如生,让人有触摸的冲动,表情安宁,双手置于腿上作禅定印,腰板挺直,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身上僧袍与披肩的层次丰富而生动,头发与胡子为嵌银,眼为嵌青金石,僧袍的装饰也为嵌金嵌银。奢华的装饰和高超的工艺,说明这尊造像是由重要且富有的人资助的,可能还曾在噶玛噶举寺庙里供奉过。
在这尊造像铸造的时代,西藏地区的佛教发展兴盛而又有新特征,呈现出强调教派的形态。上师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收徒传授密宗,主持寺院,寻求重要的供养人,还有参与时政。此像就是因尊崇上师而造。
肆 5至6世纪 释迦牟尼太子像 高20.5厘米
在全世界范围内笈多时期(约320年至约550年)青铜佛像的数量也不过十余件。
这件实体铸造的佛立像嵌有多种贵重金属。嵌银使得双眼、白毫(梵urna)、右掌心和裹裙(北印度方言dhoti)鲜明突出。乳头、手指甲和脚趾甲及围裙衽带则用红铜,胸口嵌金。这种金属嵌错工艺始于笈多时代晚期,常与西印度的古吉拉特有关。笈多艺术中出现过佛诞这一神奇的题材,但悉达多太子的单尊造像却极为罕见。这件作品是仅有的两件表现悉达多太子的笈多时代青铜像之一,其重要性不容低估;况且被认为出自阿富汗的那件青铜像小腿部分残失。因此,这件青铜像是已知的惟一一件完整的笈多时代悉达多太子像。
伍 10至11世纪 文殊菩萨 高61厘米
备受世人推崇的维纳斯大理石雕像享誉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其失去的双臂令人产生的无限遐想和对理想美的不懈追求。较之于完整的维纳斯造型,断臂造型更具真实性和可塑性。换言之,在审美过程中,受众更愿认同真实的并能激发想像力的审美对象。
这件断臂文殊菩萨像与断臂维纳斯具有类似的缺憾之美。为了将雕像塑造得栩栩如生,便于信徒们所接受和喜爱,面部成为宗教艺术家们极端刻画和表现的中心。此件断臂菩萨青春四溢的面部,温柔低视的双眼,尤其是通过五官刻画鱼跃而出的神秘笑意,已经大大超出了宗教艺术的审美要求,迸发出迷人的人性灵光。正是这一人性的光芒,赋予了宗教艺术不朽的魅力。
陆 10至11世纪 狮吼观音 高23.2厘米
狮吼观音亦称“阿摩提观音”,是密宗信奉的菩萨之一。观音头戴三叶宝冠,花叶繁茂。藏蓝色矿物料涂染的发髻披于两肩,观音面容圆润,细眉大眼,嵌银的双眸显得慈悲而有神。高挺的鼻梁,嵌红铜的双唇,颇有西北印度或中亚人的特征,显得姣美而妖娆。上身裸露,佩戴璎珞、钏环,肩挎珠链齐于小腹,下身着贴体短裙。身躯健美,宽肩细腰,厚实的胸脯微微隆起,乳头嵌红铜,修长的双腿尽显秀美与典雅。左手施与愿印,右手腰间持一茎莲花(已残),游戏姿坐于狮子背上,左脚踏开敷莲花。狮子匍匐在覆莲台座上,回首张望,作嘶吼状,显得凶猛异常。下承矩形金刚须弥座,这种座式以及宽扁的莲瓣都是克什米尔造像风格的典范。
柒 7至8世纪 释迦牟尼 高19.5厘米
这尊塑像具有典型的斯瓦特(今巴基斯坦境内)作品特点。这件释迦牟尼像,黄铜合金,错银,有蓝色颜料和泥金痕迹。它的铸造工艺很精湛,遵循的是7至8世纪时大斯瓦特地区业已定型的传统。在斯瓦特河谷地区早些时候的佛造像中,标志性的姿势是保持双手在身体旁侧。佛坐在垫子上,有块织物搭在垫子前面,织物周边垂下细密流苏。在这块织物的中间有一句简短的藏文铭文bzang mdzes,字面意思是“庄严的,精美的”。这句铭文没有采用造像当时使用的古风字体或者拼写法,因此后人推测这句题记可能是若干世纪后在西藏加上去的。而且,雕塑的面部和上身在开光时用泥金敷过,这种做法是西藏开光仪式上的习惯,也极有可能在造像之后很长时间才实施。
此件雕塑的衣袍把同心的皱褶和自然垂下的小卷织物塑造得很平滑,表现出炉火纯青的技艺。背部敷搭左肩的衣物边缘以精心刻划的衣褶来表现。过去可能单独铸造出身光,现在遗失,像背上部的榫头是用来把雕塑连接到背光上去的。莲瓣尖尖的特殊形式对斯瓦特河谷来说非常典型,这里莲花下面的矩形底座加强了莲座的风格,这对平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捌 唐代 释迦牟尼 高44.5厘米
释迦牟尼佛蓝色高肉髻,螺髻颗粒较为粗大饱满。头部微颔,脸型丰颐适中,眉清目秀,双目呈俯视角度,颈部三道肉纹。身着通肩式大衣,衣纹走向呈U 形,线条隆起似圆绳状,均匀分布全身。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双腿凸显,重心倾于一侧使身躯呈S形。站立于仰覆莲花座上。从整像立体式的饱满造型、衣纹形式以及莲花座的花型等等细部特征分析,此像应该是唐代即公元700年前后的作品。
这尊带有浓重的笈多萨尔纳特佛像形式的铜鎏金佛像与北朝晚期的形式化、概念化的褒衣博带佛像截然不同,令人耳目一新,被认为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印度佛像,同时代还有一批大同小异的制作水平不一的金铜佛像涌现出来。可以判断,这类印度佛像的流行肯定与玄奘和王玄策在唐初与印度佛教密切交流的大背景有关。
玖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 莲花生及其明妃 高41厘米、22厘米、22厘米
莲花生大师也被称为“古如上师”,也即“宝上师”。这尊佛像中,上师以跏趺坐端坐于圆形莲座,身着精美僧袍、斗篷,背部、靴部折痕清晰,饰有金耳环和臂环。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托嘎巴拉碗置于腿上,碗内盛长寿瓶。一根描绘过的华丽骷髅杖立于佛像左肩。脸部和手部鎏金,发涂蓝色,嘴和眼经过绘制,看上去栩栩如生。头戴萨霍尔莲花帽,两边帽翼突起,帽子正中有太阳和新月图案,帽顶是半截金刚杵及一根鹰羽造型。帽上有红、黑、白、绿四色。
传说莲花生大师是印度西北乌仗那人士,由藏王赤松德赞请至藏地,一路上降妖除魔,使他们皈依佛法。约790年,在藏王帮助下,莲花生大师建起了桑耶寺。他的无边圣力和对密宗经典的传教,使他在藏传佛教中具有极大影响。佛像左右两侧各有两尊女性造像,是藏王妃益西措杰和印度公主曼达拉娃。莲花生大师有很多明妃,这两个最为重要。两明妃都以半跏趺姿势坐于圆形莲座。益西措杰左手供奉宝瓶,曼达拉娃右手供奉嘎巴拉碗。两个明妃丰腴动人的身体分别向左、向右倾斜,与扎那巴扎尔所塑度母像不同。他们缠腰布,着披肩,松软地垂于大腿,绕过后背和基座,饰以繁复的珠宝——皇冠、耳环、项链、臂环、足链、腰带,足部、手部、脸部鎏金,眼睛、嘴唇着色。蓝色的头发一半绾成发髻,顶部用珠宝装饰,另一半自然披散于后背和肩部。
观音菩萨五官姣好,头部微颔,表情妩媚,双目下垂,似俯视众生。束高髻,戴花冠,冠正中饰佛立像。发型优美,蓝色束发自两肩下垂似流水,上身袒,胸部和小腹富有弹性感。细腰,重心向一侧扭曲,突出身躯的起伏和曲线,体态极为生动妩媚。斜披的络腋富有动感而飘逸活泼。帔帛长垂至莲花座两侧。璎珞、项链刻画精致小巧,颗粒匀称。下着的羊肠大裙紧贴双腿,纹线流畅,呈U形,均匀分布。裙腰外翻,裙褶自然翻卷。左手持长颈大净瓶,右手上扬持杨柳枝,身躯呈S形站立于大仰莲上,整体造像姿态优美、轻盈,是盛唐时最为流行的式样。
这种一手提持长颈大净瓶、右手上扬持杨柳枝的观音菩萨立像形式普遍流行于唐代大江南北,是长安、洛阳一带最为流行的菩萨形式。此尊观音菩萨立像尺寸高大、姿态生动、形体饱满,表情含蓄妩媚,衣饰华丽、纹饰清晰,金色完美,雕刻和铸造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代表了盛唐时代佛造像登峰造极的水平。
贰 明永乐 四臂观音 高19.8厘米
藏传佛教造像中,永宣佛像堪称明代造像的巅峰之作。永乐佛像是在元末明初西藏成熟的艺术风格基础上,大胆吸收汉地审美观念、表现手法和工艺技术,并将汉藏艺术整合于一体的新的艺术风格,是汉藏两种艺术的完美结合。永乐佛像慈祥和美,雍容而不失秀逸,浑厚之中又温文娴雅,装饰华丽但自然适度,毫不显累赘。
此像一面四臂,头戴宝冠,U字型宝缯飘拂在耳际。面目宁静含笑,以慈悲慧眼俯视众生,似乎只要观瞻其圣像便可得超度解脱。第一双手之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手持八瓣莲花;第二双手当胸合掌,双足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中央。莲台上錾刻“大明永乐年施”六字楷书款。仰覆莲瓣座花叶丰满,工艺精湛。衣纹流畅自然、非常写实。金色灿烂纯正,造型工整规范。这件作品集中地反映了永乐佛像的独特审美特征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叁 14世纪 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 高33厘米
这尊杰出的造像塑造的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一世噶玛巴,应为14世纪西藏中部或东部的作品。极其特别的银质头发与胡子,额部的皱纹和微凸的颌部,完美地表现出宗教领导者的年龄特征、智慧与庄严。脸部是如此栩栩如生,让人有触摸的冲动,表情安宁,双手置于腿上作禅定印,腰板挺直,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身上僧袍与披肩的层次丰富而生动,头发与胡子为嵌银,眼为嵌青金石,僧袍的装饰也为嵌金嵌银。奢华的装饰和高超的工艺,说明这尊造像是由重要且富有的人资助的,可能还曾在噶玛噶举寺庙里供奉过。
在这尊造像铸造的时代,西藏地区的佛教发展兴盛而又有新特征,呈现出强调教派的形态。上师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收徒传授密宗,主持寺院,寻求重要的供养人,还有参与时政。此像就是因尊崇上师而造。
肆 5至6世纪 释迦牟尼太子像 高20.5厘米
在全世界范围内笈多时期(约320年至约550年)青铜佛像的数量也不过十余件。
这件实体铸造的佛立像嵌有多种贵重金属。嵌银使得双眼、白毫(梵urna)、右掌心和裹裙(北印度方言dhoti)鲜明突出。乳头、手指甲和脚趾甲及围裙衽带则用红铜,胸口嵌金。这种金属嵌错工艺始于笈多时代晚期,常与西印度的古吉拉特有关。笈多艺术中出现过佛诞这一神奇的题材,但悉达多太子的单尊造像却极为罕见。这件作品是仅有的两件表现悉达多太子的笈多时代青铜像之一,其重要性不容低估;况且被认为出自阿富汗的那件青铜像小腿部分残失。因此,这件青铜像是已知的惟一一件完整的笈多时代悉达多太子像。
伍 10至11世纪 文殊菩萨 高61厘米
备受世人推崇的维纳斯大理石雕像享誉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其失去的双臂令人产生的无限遐想和对理想美的不懈追求。较之于完整的维纳斯造型,断臂造型更具真实性和可塑性。换言之,在审美过程中,受众更愿认同真实的并能激发想像力的审美对象。
这件断臂文殊菩萨像与断臂维纳斯具有类似的缺憾之美。为了将雕像塑造得栩栩如生,便于信徒们所接受和喜爱,面部成为宗教艺术家们极端刻画和表现的中心。此件断臂菩萨青春四溢的面部,温柔低视的双眼,尤其是通过五官刻画鱼跃而出的神秘笑意,已经大大超出了宗教艺术的审美要求,迸发出迷人的人性灵光。正是这一人性的光芒,赋予了宗教艺术不朽的魅力。
陆 10至11世纪 狮吼观音 高23.2厘米
狮吼观音亦称“阿摩提观音”,是密宗信奉的菩萨之一。观音头戴三叶宝冠,花叶繁茂。藏蓝色矿物料涂染的发髻披于两肩,观音面容圆润,细眉大眼,嵌银的双眸显得慈悲而有神。高挺的鼻梁,嵌红铜的双唇,颇有西北印度或中亚人的特征,显得姣美而妖娆。上身裸露,佩戴璎珞、钏环,肩挎珠链齐于小腹,下身着贴体短裙。身躯健美,宽肩细腰,厚实的胸脯微微隆起,乳头嵌红铜,修长的双腿尽显秀美与典雅。左手施与愿印,右手腰间持一茎莲花(已残),游戏姿坐于狮子背上,左脚踏开敷莲花。狮子匍匐在覆莲台座上,回首张望,作嘶吼状,显得凶猛异常。下承矩形金刚须弥座,这种座式以及宽扁的莲瓣都是克什米尔造像风格的典范。
柒 7至8世纪 释迦牟尼 高19.5厘米
这尊塑像具有典型的斯瓦特(今巴基斯坦境内)作品特点。这件释迦牟尼像,黄铜合金,错银,有蓝色颜料和泥金痕迹。它的铸造工艺很精湛,遵循的是7至8世纪时大斯瓦特地区业已定型的传统。在斯瓦特河谷地区早些时候的佛造像中,标志性的姿势是保持双手在身体旁侧。佛坐在垫子上,有块织物搭在垫子前面,织物周边垂下细密流苏。在这块织物的中间有一句简短的藏文铭文bzang mdzes,字面意思是“庄严的,精美的”。这句铭文没有采用造像当时使用的古风字体或者拼写法,因此后人推测这句题记可能是若干世纪后在西藏加上去的。而且,雕塑的面部和上身在开光时用泥金敷过,这种做法是西藏开光仪式上的习惯,也极有可能在造像之后很长时间才实施。
此件雕塑的衣袍把同心的皱褶和自然垂下的小卷织物塑造得很平滑,表现出炉火纯青的技艺。背部敷搭左肩的衣物边缘以精心刻划的衣褶来表现。过去可能单独铸造出身光,现在遗失,像背上部的榫头是用来把雕塑连接到背光上去的。莲瓣尖尖的特殊形式对斯瓦特河谷来说非常典型,这里莲花下面的矩形底座加强了莲座的风格,这对平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捌 唐代 释迦牟尼 高44.5厘米
释迦牟尼佛蓝色高肉髻,螺髻颗粒较为粗大饱满。头部微颔,脸型丰颐适中,眉清目秀,双目呈俯视角度,颈部三道肉纹。身着通肩式大衣,衣纹走向呈U 形,线条隆起似圆绳状,均匀分布全身。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双腿凸显,重心倾于一侧使身躯呈S形。站立于仰覆莲花座上。从整像立体式的饱满造型、衣纹形式以及莲花座的花型等等细部特征分析,此像应该是唐代即公元700年前后的作品。
这尊带有浓重的笈多萨尔纳特佛像形式的铜鎏金佛像与北朝晚期的形式化、概念化的褒衣博带佛像截然不同,令人耳目一新,被认为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印度佛像,同时代还有一批大同小异的制作水平不一的金铜佛像涌现出来。可以判断,这类印度佛像的流行肯定与玄奘和王玄策在唐初与印度佛教密切交流的大背景有关。
玖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 莲花生及其明妃 高41厘米、22厘米、22厘米
莲花生大师也被称为“古如上师”,也即“宝上师”。这尊佛像中,上师以跏趺坐端坐于圆形莲座,身着精美僧袍、斗篷,背部、靴部折痕清晰,饰有金耳环和臂环。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托嘎巴拉碗置于腿上,碗内盛长寿瓶。一根描绘过的华丽骷髅杖立于佛像左肩。脸部和手部鎏金,发涂蓝色,嘴和眼经过绘制,看上去栩栩如生。头戴萨霍尔莲花帽,两边帽翼突起,帽子正中有太阳和新月图案,帽顶是半截金刚杵及一根鹰羽造型。帽上有红、黑、白、绿四色。
传说莲花生大师是印度西北乌仗那人士,由藏王赤松德赞请至藏地,一路上降妖除魔,使他们皈依佛法。约790年,在藏王帮助下,莲花生大师建起了桑耶寺。他的无边圣力和对密宗经典的传教,使他在藏传佛教中具有极大影响。佛像左右两侧各有两尊女性造像,是藏王妃益西措杰和印度公主曼达拉娃。莲花生大师有很多明妃,这两个最为重要。两明妃都以半跏趺姿势坐于圆形莲座。益西措杰左手供奉宝瓶,曼达拉娃右手供奉嘎巴拉碗。两个明妃丰腴动人的身体分别向左、向右倾斜,与扎那巴扎尔所塑度母像不同。他们缠腰布,着披肩,松软地垂于大腿,绕过后背和基座,饰以繁复的珠宝——皇冠、耳环、项链、臂环、足链、腰带,足部、手部、脸部鎏金,眼睛、嘴唇着色。蓝色的头发一半绾成发髻,顶部用珠宝装饰,另一半自然披散于后背和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