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北方吃过馄饨。北方的馄饨更像饺子,皮厚馅少,清汤寡水,一大把虾皮,一大把香菜,吃起来没有什么滋味。
南方的馄饨,尤其是杭州的馄饨,相比之下就小清新了。
江南的馄饨,有些出神入化的意思。我在运河边上一条小弄堂里,看一个老妇捏馄饨,不能叫包馄饨,只是捏——只见她在案板前现做,馅是筷子尖儿挑来的,一挑,一沾,一刮,信手把那面皮儿一捏,手上的馄饨就成一个花骨朵的模样了。速度快到叫人眼花。不一会儿,便把那刚捏的整碗馄饨倾入锅中,在沸水中翻滚。这,简直是一门手艺了。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桌,其造型优雅,汤清似玉,馄饨皮薄近乎透明;一碗馄饨有着红黄绿玉黑各色,有红色的虾子,黄的鸡蛋丝,绿色的葱花,玉色的面皮,黑色的紫菜——缤纷之色好看,香鲜之味扑鼻,禁不住立刻品尝了。
杭州人喜欢吃汤汤水水。早饭,喜欢将隔夜的米饭,用开水泡了,就一碟景阳观的小菜,说真个是好吃。起先我以为只是个例。后来才知道,许多杭州人早餐都喜欢这种吃法。除了泡饭,馄饨也是汤汤水水的早餐良选。轻飘飘的一碗馄饨,心急一点儿的人,都不用勺子,呼噜噜就能喝掉一碗。
馄饨店利薄,多隐身于小巷深处。老底子的市井架势,是简单的桌椅,桌椅上摆着大壶的醋,大玻璃瓶的辣酱,如是喜欢传统的味道,进这样的店肯定错不了。中山南路上,就有一家馄饨店,在附近的名声颇响,我去吃过,味道不错,据老食客说,店里的馄饨皮子是用传统的放碱水和面方式做成,多了一份亲切感;汤料里头,紫菜、葱花、蛋皮、榨菜末,一样不缺。这样一碗馄饨,再配上香气扑鼻的生煎包子,就是颇为美味的早餐了。
好的馄饨,一定要好的猪油。现在也有店家把馄饨的生意做得大起来,好地段开出并不局促的店面,馄饨也大多是卖湖州风格的大馄饨。那大馄饨鼓鼓囊囊,形似元宝,透过面皮也依稀可辨每只馄饨的个中乾坤。然而,味道并不见得特别香。有许多人于是仍怀念着小时候,在路边摊上能吃到的那种小馄饨,记忆里的小馄饨是特别香。香的原因,无外乎是,那时摊主大多是自己买了猪肉熬出猪油,这样的猪油,岂有不香之理。
其实馄饨遍天下,算不得哪一个地方的特色。江浙叫馄饨,广东叫云吞,四川叫抄手,湖北叫包面,江苏淮阴叫淮饺,新疆叫曲曲,福建叫扁食。从这五花八门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馄饨实在是一道平常不过的小吃。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里载:“都人最重一阳贺冬……享此则以馄饨。”可见在宋代社会中,馄饨在冬至日的地位,甚于粽子在端午的地位。
同是宋人的高怿,在《群居解颐》中说,“岭南地暖……其俗,入冬好食馄饨……食须用扇。”这很有趣了,岭南有“把扇吃馄饨”的说法。
在宋代的那个时候,馄饨就已创出许多不同的花样,比如一碗之中,就有十几馅的馄饨,谓之“百味馄饨”。元代的倪瓒,在《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记:“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从这些馅料来看,元时馄饨的花样,比现今还丰富不少呢。
馄饨更讨女人们的欢心。男人常嫌其没嚼头,尤其是小馄饨,并不饱肚。然而,把馄饨之类作为午后三点的消闲小食,是很合适的,因只是求个滋味而已,饱腹从来不是馄饨的目标。
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又说,“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却是极端地干燥粗鄙,别的不说,我在北京彷惶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我想知堂所言的好点心,怕也有一碗南方的馄饨吧。
偶翻书,读到梁实秋写过一篇《煎馄饨》,说的是北平的馄饨店——“北平的山东馆子差不多都卖馄饨……可是我最激赏的是致美斋的煎馄饨,每个馄饨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入油锅慢火生炸,炸黄之后再上小型蒸屉猛蒸片刻,立即带屉上桌。馄饨皮软而微韧,有异趣。”
这却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馄饨不过是吃个轻飘简逸,把馄饨煎了,炸了,又干又硬,跟煎饺又有什么两样。
南方的馄饨,尤其是杭州的馄饨,相比之下就小清新了。
江南的馄饨,有些出神入化的意思。我在运河边上一条小弄堂里,看一个老妇捏馄饨,不能叫包馄饨,只是捏——只见她在案板前现做,馅是筷子尖儿挑来的,一挑,一沾,一刮,信手把那面皮儿一捏,手上的馄饨就成一个花骨朵的模样了。速度快到叫人眼花。不一会儿,便把那刚捏的整碗馄饨倾入锅中,在沸水中翻滚。这,简直是一门手艺了。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桌,其造型优雅,汤清似玉,馄饨皮薄近乎透明;一碗馄饨有着红黄绿玉黑各色,有红色的虾子,黄的鸡蛋丝,绿色的葱花,玉色的面皮,黑色的紫菜——缤纷之色好看,香鲜之味扑鼻,禁不住立刻品尝了。
杭州人喜欢吃汤汤水水。早饭,喜欢将隔夜的米饭,用开水泡了,就一碟景阳观的小菜,说真个是好吃。起先我以为只是个例。后来才知道,许多杭州人早餐都喜欢这种吃法。除了泡饭,馄饨也是汤汤水水的早餐良选。轻飘飘的一碗馄饨,心急一点儿的人,都不用勺子,呼噜噜就能喝掉一碗。
馄饨店利薄,多隐身于小巷深处。老底子的市井架势,是简单的桌椅,桌椅上摆着大壶的醋,大玻璃瓶的辣酱,如是喜欢传统的味道,进这样的店肯定错不了。中山南路上,就有一家馄饨店,在附近的名声颇响,我去吃过,味道不错,据老食客说,店里的馄饨皮子是用传统的放碱水和面方式做成,多了一份亲切感;汤料里头,紫菜、葱花、蛋皮、榨菜末,一样不缺。这样一碗馄饨,再配上香气扑鼻的生煎包子,就是颇为美味的早餐了。
好的馄饨,一定要好的猪油。现在也有店家把馄饨的生意做得大起来,好地段开出并不局促的店面,馄饨也大多是卖湖州风格的大馄饨。那大馄饨鼓鼓囊囊,形似元宝,透过面皮也依稀可辨每只馄饨的个中乾坤。然而,味道并不见得特别香。有许多人于是仍怀念着小时候,在路边摊上能吃到的那种小馄饨,记忆里的小馄饨是特别香。香的原因,无外乎是,那时摊主大多是自己买了猪肉熬出猪油,这样的猪油,岂有不香之理。
其实馄饨遍天下,算不得哪一个地方的特色。江浙叫馄饨,广东叫云吞,四川叫抄手,湖北叫包面,江苏淮阴叫淮饺,新疆叫曲曲,福建叫扁食。从这五花八门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馄饨实在是一道平常不过的小吃。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里载:“都人最重一阳贺冬……享此则以馄饨。”可见在宋代社会中,馄饨在冬至日的地位,甚于粽子在端午的地位。
同是宋人的高怿,在《群居解颐》中说,“岭南地暖……其俗,入冬好食馄饨……食须用扇。”这很有趣了,岭南有“把扇吃馄饨”的说法。
在宋代的那个时候,馄饨就已创出许多不同的花样,比如一碗之中,就有十几馅的馄饨,谓之“百味馄饨”。元代的倪瓒,在《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记:“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从这些馅料来看,元时馄饨的花样,比现今还丰富不少呢。
馄饨更讨女人们的欢心。男人常嫌其没嚼头,尤其是小馄饨,并不饱肚。然而,把馄饨之类作为午后三点的消闲小食,是很合适的,因只是求个滋味而已,饱腹从来不是馄饨的目标。
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又说,“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却是极端地干燥粗鄙,别的不说,我在北京彷惶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我想知堂所言的好点心,怕也有一碗南方的馄饨吧。
偶翻书,读到梁实秋写过一篇《煎馄饨》,说的是北平的馄饨店——“北平的山东馆子差不多都卖馄饨……可是我最激赏的是致美斋的煎馄饨,每个馄饨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入油锅慢火生炸,炸黄之后再上小型蒸屉猛蒸片刻,立即带屉上桌。馄饨皮软而微韧,有异趣。”
这却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馄饨不过是吃个轻飘简逸,把馄饨煎了,炸了,又干又硬,跟煎饺又有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