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已明显提高。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管理中,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开展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且关键。小学班主任要立足本班学生的实际,当好学生的掌舵人,塑造学生的灵魂,把握好德育教育的内涵,深入到学生的中间,分析学生内心的变化,开展好德育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管理
在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提高,备受关注。因为,只要找到德育教育的突破口,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促使学生道德修养和内涵的提高,以完成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小学班主任要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把德育教育放在班级管理的首位,改进和完善德育教育结构,变革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班级管理策略,通过各种渠道与途径把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树立好的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可以深刻地影响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受到正能量的引导。促使学生从优秀的道德观念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那么,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
1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对于班主任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认为班主任做的就是正确的,缺少准确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仪表风度,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举个例子,如果班级中有一个典型的“后进生”,为了能够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教师就可以将他和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调到了一起,希望优秀的学生能够帮助他。这样每当后进生有什么问題请教优秀的学生时,优秀的学生都可以不厌其烦地给予耐心解答,努力帮助他提高学习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模范作用。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多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从对于行为的模仿到内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 因材施教
小学班主任,除了要为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只有做好学生心灵上的导师,才能为学生策划出更好的人生道路。特别是对于班主任而言,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心理还不完善。因此,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那么,为了让学生有健康的品质,教师就需要时刻维护好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采取合理的方法,为学生的心理做出正确的引导,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自己班级学生的个人素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情况。这样,教师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工作。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教师还需要具体地分析,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多为学生考虑,并且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教师只有合理的教育方法,才可以让学生心悦诚服。只有当学生心里肯定了教师所说的话,才会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德育工作顺利完成。
3 拓展德育工作的教育途径
德育当为时代服务,而德育的最终目标也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清晰地提出当前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根据新时代德育工作的要求,德育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要求仅仅依托在学校德育阵地,是远远不能达标的。社会上的德育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影响和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成效。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走出去,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3.1 注意学校教育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利用课堂教学,更要注意学校中其他资源的利用。例如,运用学校的物资资源,教师可以在“母亲节”时组织学生做一幅节日主题的板报,让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动手合作能力,绘画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品德。
3.2 注意家庭教育资源
教师要注重家校合作,建立起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通过QQ群、微信群、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可以将学生的表现、情感变化、行为改变第一时间和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
3.3 注意利用社会资源
班主任可以运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参观烈士纪念馆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今日和平的社会是一代人用生命换来的,让学生珍惜当下生活,热爱和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让学生品德有质地提升。
4 结束语
总之,班主任要意识到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品德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1]杨双萍. 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 新课程(小学), 2017(9).
[2]王燕. 让心理教育班会走进学生心里——谈心理教育班会的几个注意点[J]. 教育界, 2017(17):114-115.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管理
在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提高,备受关注。因为,只要找到德育教育的突破口,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促使学生道德修养和内涵的提高,以完成素质教育,实现教育教学改革。小学班主任要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把德育教育放在班级管理的首位,改进和完善德育教育结构,变革班级管理模式,创新班级管理策略,通过各种渠道与途径把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树立好的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可以深刻地影响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受到正能量的引导。促使学生从优秀的道德观念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那么,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
1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对于班主任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认为班主任做的就是正确的,缺少准确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仪表风度,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举个例子,如果班级中有一个典型的“后进生”,为了能够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教师就可以将他和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调到了一起,希望优秀的学生能够帮助他。这样每当后进生有什么问題请教优秀的学生时,优秀的学生都可以不厌其烦地给予耐心解答,努力帮助他提高学习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模范作用。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多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从对于行为的模仿到内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 因材施教
小学班主任,除了要为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之外,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只有做好学生心灵上的导师,才能为学生策划出更好的人生道路。特别是对于班主任而言,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心理还不完善。因此,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那么,为了让学生有健康的品质,教师就需要时刻维护好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且采取合理的方法,为学生的心理做出正确的引导,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自己班级学生的个人素质、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情况。这样,教师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工作。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教师还需要具体地分析,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多为学生考虑,并且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教师只有合理的教育方法,才可以让学生心悦诚服。只有当学生心里肯定了教师所说的话,才会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德育工作顺利完成。
3 拓展德育工作的教育途径
德育当为时代服务,而德育的最终目标也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清晰地提出当前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根据新时代德育工作的要求,德育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要求仅仅依托在学校德育阵地,是远远不能达标的。社会上的德育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影响和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成效。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走出去,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3.1 注意学校教育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利用课堂教学,更要注意学校中其他资源的利用。例如,运用学校的物资资源,教师可以在“母亲节”时组织学生做一幅节日主题的板报,让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动手合作能力,绘画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品德。
3.2 注意家庭教育资源
教师要注重家校合作,建立起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通过QQ群、微信群、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可以将学生的表现、情感变化、行为改变第一时间和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
3.3 注意利用社会资源
班主任可以运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参观烈士纪念馆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今日和平的社会是一代人用生命换来的,让学生珍惜当下生活,热爱和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让学生品德有质地提升。
4 结束语
总之,班主任要意识到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品德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1]杨双萍. 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 新课程(小学), 2017(9).
[2]王燕. 让心理教育班会走进学生心里——谈心理教育班会的几个注意点[J]. 教育界, 2017(17):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