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本阅读中品味诗意文化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wboy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围绕阅读文本的时间脉络、人物主线、故事情节展开教学,忽略了文本蕴含的诗情画意与精神内涵,这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紧紧围绕阅读文本内容,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文本的形式美、意境美。
  一、精读文本内容,标注隽美词句
  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阅读文本多出自名家之手,行文流畅,构思巧妙,语言隽美,耐人回味,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或晓月风轻,或把酒吟唱,或壮志未酬。因此,学生阅读这些名篇佳作时,应当养成标注、摘录的好习惯,将文本中的好词好句标注出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这些隽美词句中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
  《乡下人家》一文主要描写了乡下人家无论哪个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作者以乡下人家种植的植物为切入点,进而拓展到家禽、小河、晚霞、归巢的鸟儿,文章质朴而生动,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轻声诵读,督促学生在文本中找出描写乡下人家景色美、意境美的好词好句并标注出来。学生诵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分享,使学生从中感受乡下人家美丽景色背后浓浓的诗情画意。比如学生标注的重点词句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第一句中用了一个“绿”字与“青”字将竹子的形态描写得栩栩如生。第二句用拟人的手法,将红霞、微风、鸟儿比作乡下人家的朋友,与日落后的乡下晚景构成了一幅风景画。这些如诗般的语句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鳴。
  二、同步播放课件,构思如诗画面
  当前,很多学生觉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枯燥无味,没有学习兴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鲜活、生动、直观的教学优势,将阅读文本内容转化为静动结合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观看课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以当代作家巴金先生创作的《鸟的天堂》为例,这篇课文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作者与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无限赞美之情,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讲授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青山、绿水、鸟群等自然风景视频,为学生创设一个如诗如画的鸟的天堂的情境。比如茂盛的榕树里突然飞出一只大鸟,接着成群的鸟儿从翠绿的树丛中掠过,不一会儿,榕树的周围以及水面上,处处布满了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形态各异。过了一会儿,一只画眉鸟飞出叶丛,站在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它的歌声真好听。当这一画面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时,学生立刻被带入到作者创设的鸟的天堂的真实情境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情感,还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深入探寻文本,赋予诗情画意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时至今日依然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与艺术气息,感染和熏陶了无数的莘莘学子。因此,教师可以将集意境美、形象美、底蕴美于一身的古诗词融入阅读教学中。
  《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篇课文主要围绕海上日出这一伟大的奇观展开,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文章的语言优美、易懂,易于学习。作者在创作文本时赋予了丰富的个人情感,把太阳在海平面升起前后的过程描写得栩栩如生:“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海上日出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联想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朗诵已经学过的描写日出与大海的古诗词。学生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学生乙:“散云作雾恰昏昏,收雾依前复作云。一面红金大圆镜,尽销云雾照乾坤。”学生丙:“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牢固记忆更多的古诗词,还能够使学生快速地融入阅读文本情境中。
  四、构建音乐情境,烘托艺术氛围
  聆听音乐与阅读文本看似毫无关联的两种动作形态,实际上它们是相互交融、相互映衬的,音乐为文本注入了充足的养分,使得文本更加具有艺术性,而文本则是升华音乐美感的一个重要载体。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可以将音乐引入文本阅读教学中,优美的旋律能够丰富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四季之美》为例,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所展现的不同韵味、不同风情、不同特点的美丽景色。为了深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使学生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可以分别选取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关的音乐,让学生聆听优美旋律的同时,充分感受如诗如画般的四季美景。比如关于春天,教师可以选择《春光美》,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缓,犹如潺潺水流在耳边萦绕,如果与文本中“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搭配在一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缕缕诗意。关于夏天,教师可以选择许嵩创作的《夏天》,这首歌曲意境恬适,旋律柔美,学生能够从中酝酿出“声声慢”的柔情诗意,如果结合文本中的“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定能使学生的真情实感得以体现。关于秋天,教师可以选择《在深秋》,这首歌曲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眷恋之情,如果将歌曲与文本中描写的秋天融合在一起,学生的眼前就能够浮现出落日余晖的壮景、比翼而飞的大雁、令人心旷神怡的虫鸣与风声等,学生的内心会有很大的触动。而关于冬天,教师可以选择筷子兄弟演唱的《冬天》,这首歌曲曲调轻盈,犹如皑皑白雪从天而落,不带有任何噪音,如果结合文本中描写冬天的文字:“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养成,还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审美观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五、读写相互交融,品味文本诗意
  读与写本互为一体,不可分割,阅读为写作注入灵感,而写作则为阅读提供了养分。因此,教师应将文本阅读与作文创作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缜密构思,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文本内容创作一篇符合文本意境,贴近文本主题思想的作文。
  以《赵州桥》为例,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作者对赵州桥的形态、尺寸、功能、外观等要素进行了叙述,文字简洁精炼,用词恰到好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对赵州桥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通过阅读,学生的脑海当中也能够浮现出真实的赵州桥画面。为了帮助学生深刻感受赵州桥的雄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桥”为主题,创作一篇关于“桥”的说明文,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当中见到的桥梁类型,充分发挥想象力,围绕桥梁结构、桥梁形态、桥梁功能等要素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为了丰富写作语言,确保写作过程流畅,学生还可以借鉴和参照《赵州桥》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并适当引用课文中的一些优美语句,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等。
  由此可见,诗意文化是阅读文本中一种固有的文化形态,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文本情境中。此外,学生在跟随教师教学节奏的同时,还应不断从文本中提炼优美的语句,挖掘作者在创作文本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为更好地感受诗意文化做好铺垫。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中断现象,并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应对策略等,减少甚至阻止学生认知中断的发生。教师要通过留白、理答、盘活等方法,引导学生科学操作;创设愉悦自由的氛围,组织学生有效学练;引导学生连续性认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引领学生向数学课堂学习纵深处挺进!  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应当如流水一般,认知应当是绵延不绝的。但是,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的课堂学习经常是
期刊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定理、法则等的关键基础,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其已经成为推动学生逻辑思维以及空间想象等能力发展的重要源泉。所以,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并且能够灵活使用,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笔者就数学概念教学,谈几点有效的策略。  一、优化概念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借助情境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概念本身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在教学数学概念的过程
期刊
新一轮科技革命使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逐渐进入课堂,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程的融合已经成为地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2017 版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内容有十余条,初中教材也体现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本文就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程深度融合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寻二者之间深度融合的对策。  一、中学地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现状  1.地理学习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方式  
期刊
在陕西省教育厅举办的“2020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杨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团队以数列作为参赛内容,精心准备了参赛作品“发现数学规律,探索数字之美——数列”,圆满完成了数列内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最终荣获大赛中职组公共基础课类一等奖。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为本校数学教研活动留存一份宝贵的教研资料,笔者将此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  一、思想理念及教材
期刊
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上好阅读教学课,教师应先想明白“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再思考“怎么教”“用什么教”。明代教育家王守仁曾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基于学情,关注儿童认知、思维之“萌芽”,又要关注语文课程的理念性质、教材体系,紧握“教语文、育新人”的课程脉络,“一课一得”逐步育人。  薛法根在《阅读教学教什么》一文中说道
期刊
小学科学倡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突出的问题是探究任务缺乏真实性、挑战性和结构性,难以保证学生探究学习的质量。因此,探究任务的优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在小學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教材,优化探究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热情,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围绕素养,定位角色  模仿是学习之母,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任何科学、艺术、技能、风
期刊
西安经开第八小学是2020年度经开区的新建校。学校因地制宜,从制度入手,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建构符合学校育人、学生成长、家长参与的劳动教育体系,着力打造了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育人的多元劳动教育体验课程。  一、制度保证,劳动教育常态课程发展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形态,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文明
期刊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是一件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事,因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要求,良好的写作能力成了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会学生感知生活,并将感悟付诸笔端,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最直接手段。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艺术来源于生活,好的文章也是如此。  一、感知生活策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一)让学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程研究工作得到逐步深入与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取得长足进展。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智能设备得到广泛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如此,教学器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仍不可忽视。本文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探讨了自制学具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并对自制学具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用自制学具助力。  一、自制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期刊
新时代的思政教师要适应教育发展和变革,就要从教学实践中获得经验,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和听课后的思考,通过一个实践案例,从有效教学反思的角度来谈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一、找到深层次的教学问题  如果按照浅层次、深层次两个方面对教学问题进行归类,如板书写错一个字、评价语言不准确、教学时间前松后紧等问题属于浅层次的教学问题,而对教材解读不深入、对学生关注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