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与它所在的地理环境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这便是地域性,它伴随着建筑发展的全部历程。同时不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不同。而建筑形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也造就了建筑的差异。天水胡氏民居坐落在我国西北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传统建筑不同的地方特色,这座民居院落属于当地传统地域的典范,体现了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对现代建筑的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天水胡氏民居;地域性;传统文化;空间形态
一、胡氏民居概况
胡氏民居地处于中国大西北的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秦城区民主西路上,是一座建于明代的私宅,至今保存完好。胡氏民居有两部分构成,南宅子和北宅子。南宅子是明嘉靖丙午(1546年)时期秦州举人、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副使胡来缙的私宅,自建成一直由胡氏子孙使用,保存比较完整。因宅门前有百年古槐,所以当地人又把南宅子叫做“大槐树下”; 北宅子是胡来缙之子、明万历己丑(1589年)秦州进士、太常寺少卿胡忻的私宅。南北宅子分别坐落于现在民主西路两侧,南北相对,地下有地道相连。胡忻父子皆因为官清廉,死后被崇祀于当地乡贤祠,并于北宅子的门前修建有一座三间四柱的牌坊,上书“父子乡贤”,可惜现已不存。
二、院落空间布局
南宅子的建筑大部分建于明嘉靖至隆庆年间,是两进四合主院,东西各加一侧院的布局形式。西侧院现已不存,其余院落平面布局基本未变。现存的四合院大门朝北,门口仍有上百年的大槐树。大门入口门头匾额额题“副宪第”三字,为明代人书写,表明了主人的身份。从大门入,有一小天井,正对大门的南墙是一面青砖影壁,形成一道视线的阻碍,影壁两侧分别通向两个院子。现今游人参观路线由西侧门入,东侧门出,东西门皆为垂花门。
由西门入,到达第一个院子——前院,现存的南宅子前院的正厅坐南朝北。由于整个宅院的入口临街朝北,院落房屋的布局也顺应调整,改为坐南朝北,但大部分的房屋依然遵守坐北朝南的布局方式。这座正厅是一过厅,由此穿过可直达后院。前院的东厢房一侧设有过门,从此过门可进入书院。因此,前院是主要的交通空间,也是一个过渡空间,其私密性从弱变强。前院联系了入口天井、后院和书院,这三个院子功能各不相同,彼此独立,但又通过前院联系在一起。
书院为四合院布局,环境优雅、安静,院内植修竹、梅花,建筑小巧玲珑,细节雕饰精细,题材多为琴棋书画、喜鹊梅花和博古图案,符合主人习性。书院虽不似前院那般大气,却多了一些雅趣。
书院南为仆院,由通道西拐,经另一垂花门可进入后院。后院包括正房及东、西厢房,正房为是宅院主人的寝房。院内种植牡丹,彰显主人地位与节操,高雅富贵。穿过正厅是后花园,面积不大,但布置了花园、水景、假山,是园林艺术的缩影。后院东面是仆院,供仆人们生活劳作,有水井、磨盘、马车等生活和劳作用具。后院东南侧是绣楼,两层的阁楼,藏在深深的庭院之中,是古时大家闺秀的居所,一楼是生活用房,陈列着纺线车、织布机、绣花支架等,是女儿家做活的地方,二楼是闺房,为休息起居之地。
前、后院及书院是南宅子建筑群的主院,是主人主要的活动区;东院为副院,是主院的生产区;仆院和杂院是服务区。从面积上看,后院最大,其次为前院、杂院、仆院,书院的面积最小也最为雅致。这种布局方便生活,功能明确,动静分明,尊卑分明,同时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直接体现。
北宅子的规模原本要比南宅子更为宏大,单体建筑也更加宏伟,只是现如今毁坏程度严重,规模远不如从前。现仅存主院前院正厅、中院厅楼及东、西厢房和后院厅房。北宅子原建筑平面构图略呈正方形,东南设总门三间,门前有一牌坊,上书“太常第”三字,表明了主人的身份。前院正厅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中院厅楼,坐北朝南,是二层楼阁式硬山建筑,其建筑结构做法比南宅子的复杂许多,建筑体量也比较大。中院东、西厢房为近代改建,已不见原貌。由厅楼东侧进后院。后院厅房坐北朝南,明初建筑崇尚古风,讲究制度,装饰朴素。
三、风水与胡氏民居(传统文化与民居)
在中国传统哲学上,有阴阳、五行之说。阴、阳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双方,二者构成了物质整体,阴阳和合;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人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由五行学说演化而来的风水理论,对我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有着直接的影响。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周易·说卦》所谓“向明而治”,就是“向阳而治”。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面南文化”,这与中国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有关,中国处于北半球,阳光打南面照射过来。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北向封闭防止冬季冷风入侵,南向开敞引入夏日凉风和冬日暖阳。四合院的大门一般位于东南方向,同样引导夏季风的进入,是整个院落的气口,影响着整个院落的通风效果。因此,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成为了它的最佳方位。
四、胡氏民居与地域文化
胡氏民居坐落北方,具有北方四合院的共性,规整,封闭,厚重的墙体,更多的考虑防风,保温。色调以暖色为主,如黄土色、暖灰色。同样是院落式的住宅,南方的院落狭窄,称天井,主要解决通风问题。北方的院落呈方形,较南方宽阔,太阳投射面积大,日照充沛。再往纬度更高的吉林等地,其院落与北京地区比起来更为宽广,能争取更多日照。
天水坐落于西北紧邻关中平原,北接黄土高原,南接秦岭,众所周知,秦岭淮河是南北方的分水岭。天水的民居和关中民居有个相似之处,如单坡屋顶,面向院内的墙体开窗采光,朝外的墙体高大,封闭,起到防风作用。天水俗称“小江南”,虽处大西北,但夏秋季节雨量充沛,不像北方大多数地区那样干旱少雨。对于防雨、排水也是非常重要。胡氏民居在两房屋的转角处,设一排水槽连接两屋角,填补了房檐转角之间的缝隙。屋顶是连贯的,人无论去向哪出房间都不会受雨水淋湿。胡氏民居里的建筑大多建于明代,明代的雀替不如唐代那么硕大,也不再是承重构件,主要起装饰作用。胡氏民居里的雀替部分雕花细致,尤其是书院的雕花,精致清秀。梁头、柱头也有雕花和彩绘,打破了西北浑厚、凝重的建筑特色,颇有江南风格。
中国史前文化形成分为南北两大文化谱系,分别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中心。其文化分布则以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为中心,其北为燕辽文化区(燕赵文化),其西为甘青文化区(三秦文化),其东为山东文化区(齐鲁文化),东南为江浙文化区(吴越文化),其南为长江中游文化区(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由于这种封闭的、与世隔绝的气候地理关系,形成了以下特点,即:(1)封闭性;(2)统一性;(3)向心性;(4)一脉相承的继承性;(5)自我发展的创造性。天水属于三秦文化之地,有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文化的起源与传承与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息息相关,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地理历史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产生什么样的性格,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他们有共同的方言,这是交流、沟通思想的最基本手段;共同生活方式和习俗,这是人们共同活动和生产的基础;共同的心理素质、信仰,这是共同文化、性格的表现。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文化长存。长期形成的文化和一些经久不衰的经典,我们将其精髓应用到现代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上,古为今用,研究古代的传统经典建筑,使其精髓流入现代建筑中,对于现代建筑的创作仍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2]徐聪慧. 天水胡氏民居浅谈[J]. 文物春秋,2004,(05):34-40.
[3]陆元鼎. 岭南人文·性格·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天水胡氏民居;地域性;传统文化;空间形态
一、胡氏民居概况
胡氏民居地处于中国大西北的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秦城区民主西路上,是一座建于明代的私宅,至今保存完好。胡氏民居有两部分构成,南宅子和北宅子。南宅子是明嘉靖丙午(1546年)时期秦州举人、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副使胡来缙的私宅,自建成一直由胡氏子孙使用,保存比较完整。因宅门前有百年古槐,所以当地人又把南宅子叫做“大槐树下”; 北宅子是胡来缙之子、明万历己丑(1589年)秦州进士、太常寺少卿胡忻的私宅。南北宅子分别坐落于现在民主西路两侧,南北相对,地下有地道相连。胡忻父子皆因为官清廉,死后被崇祀于当地乡贤祠,并于北宅子的门前修建有一座三间四柱的牌坊,上书“父子乡贤”,可惜现已不存。
二、院落空间布局
南宅子的建筑大部分建于明嘉靖至隆庆年间,是两进四合主院,东西各加一侧院的布局形式。西侧院现已不存,其余院落平面布局基本未变。现存的四合院大门朝北,门口仍有上百年的大槐树。大门入口门头匾额额题“副宪第”三字,为明代人书写,表明了主人的身份。从大门入,有一小天井,正对大门的南墙是一面青砖影壁,形成一道视线的阻碍,影壁两侧分别通向两个院子。现今游人参观路线由西侧门入,东侧门出,东西门皆为垂花门。
由西门入,到达第一个院子——前院,现存的南宅子前院的正厅坐南朝北。由于整个宅院的入口临街朝北,院落房屋的布局也顺应调整,改为坐南朝北,但大部分的房屋依然遵守坐北朝南的布局方式。这座正厅是一过厅,由此穿过可直达后院。前院的东厢房一侧设有过门,从此过门可进入书院。因此,前院是主要的交通空间,也是一个过渡空间,其私密性从弱变强。前院联系了入口天井、后院和书院,这三个院子功能各不相同,彼此独立,但又通过前院联系在一起。
书院为四合院布局,环境优雅、安静,院内植修竹、梅花,建筑小巧玲珑,细节雕饰精细,题材多为琴棋书画、喜鹊梅花和博古图案,符合主人习性。书院虽不似前院那般大气,却多了一些雅趣。
书院南为仆院,由通道西拐,经另一垂花门可进入后院。后院包括正房及东、西厢房,正房为是宅院主人的寝房。院内种植牡丹,彰显主人地位与节操,高雅富贵。穿过正厅是后花园,面积不大,但布置了花园、水景、假山,是园林艺术的缩影。后院东面是仆院,供仆人们生活劳作,有水井、磨盘、马车等生活和劳作用具。后院东南侧是绣楼,两层的阁楼,藏在深深的庭院之中,是古时大家闺秀的居所,一楼是生活用房,陈列着纺线车、织布机、绣花支架等,是女儿家做活的地方,二楼是闺房,为休息起居之地。
前、后院及书院是南宅子建筑群的主院,是主人主要的活动区;东院为副院,是主院的生产区;仆院和杂院是服务区。从面积上看,后院最大,其次为前院、杂院、仆院,书院的面积最小也最为雅致。这种布局方便生活,功能明确,动静分明,尊卑分明,同时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直接体现。
北宅子的规模原本要比南宅子更为宏大,单体建筑也更加宏伟,只是现如今毁坏程度严重,规模远不如从前。现仅存主院前院正厅、中院厅楼及东、西厢房和后院厅房。北宅子原建筑平面构图略呈正方形,东南设总门三间,门前有一牌坊,上书“太常第”三字,表明了主人的身份。前院正厅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中院厅楼,坐北朝南,是二层楼阁式硬山建筑,其建筑结构做法比南宅子的复杂许多,建筑体量也比较大。中院东、西厢房为近代改建,已不见原貌。由厅楼东侧进后院。后院厅房坐北朝南,明初建筑崇尚古风,讲究制度,装饰朴素。
三、风水与胡氏民居(传统文化与民居)
在中国传统哲学上,有阴阳、五行之说。阴、阳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双方,二者构成了物质整体,阴阳和合;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古人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由五行学说演化而来的风水理论,对我国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有着直接的影响。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周易·说卦》所谓“向明而治”,就是“向阳而治”。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面南文化”,这与中国所处的特定地理环境有关,中国处于北半球,阳光打南面照射过来。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北向封闭防止冬季冷风入侵,南向开敞引入夏日凉风和冬日暖阳。四合院的大门一般位于东南方向,同样引导夏季风的进入,是整个院落的气口,影响着整个院落的通风效果。因此,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成为了它的最佳方位。
四、胡氏民居与地域文化
胡氏民居坐落北方,具有北方四合院的共性,规整,封闭,厚重的墙体,更多的考虑防风,保温。色调以暖色为主,如黄土色、暖灰色。同样是院落式的住宅,南方的院落狭窄,称天井,主要解决通风问题。北方的院落呈方形,较南方宽阔,太阳投射面积大,日照充沛。再往纬度更高的吉林等地,其院落与北京地区比起来更为宽广,能争取更多日照。
天水坐落于西北紧邻关中平原,北接黄土高原,南接秦岭,众所周知,秦岭淮河是南北方的分水岭。天水的民居和关中民居有个相似之处,如单坡屋顶,面向院内的墙体开窗采光,朝外的墙体高大,封闭,起到防风作用。天水俗称“小江南”,虽处大西北,但夏秋季节雨量充沛,不像北方大多数地区那样干旱少雨。对于防雨、排水也是非常重要。胡氏民居在两房屋的转角处,设一排水槽连接两屋角,填补了房檐转角之间的缝隙。屋顶是连贯的,人无论去向哪出房间都不会受雨水淋湿。胡氏民居里的建筑大多建于明代,明代的雀替不如唐代那么硕大,也不再是承重构件,主要起装饰作用。胡氏民居里的雀替部分雕花细致,尤其是书院的雕花,精致清秀。梁头、柱头也有雕花和彩绘,打破了西北浑厚、凝重的建筑特色,颇有江南风格。
中国史前文化形成分为南北两大文化谱系,分别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中心。其文化分布则以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为中心,其北为燕辽文化区(燕赵文化),其西为甘青文化区(三秦文化),其东为山东文化区(齐鲁文化),东南为江浙文化区(吴越文化),其南为长江中游文化区(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由于这种封闭的、与世隔绝的气候地理关系,形成了以下特点,即:(1)封闭性;(2)统一性;(3)向心性;(4)一脉相承的继承性;(5)自我发展的创造性。天水属于三秦文化之地,有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文化的起源与传承与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息息相关,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地理历史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产生什么样的性格,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他们有共同的方言,这是交流、沟通思想的最基本手段;共同生活方式和习俗,这是人们共同活动和生产的基础;共同的心理素质、信仰,这是共同文化、性格的表现。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文化长存。长期形成的文化和一些经久不衰的经典,我们将其精髓应用到现代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上,古为今用,研究古代的传统经典建筑,使其精髓流入现代建筑中,对于现代建筑的创作仍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2]徐聪慧. 天水胡氏民居浅谈[J]. 文物春秋,2004,(05):34-40.
[3]陆元鼎. 岭南人文·性格·建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