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侵害非洲东部和亚洲部分地区。据报道,当前的蝗灾始于红海附近地区,向西传播到东非,正在吞噬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吉布提、厄立特里亚、苏丹、南苏丹、乌干达、坦桑尼亚等众多国家的农作物;向东则通过伊朗进入南亚,已经迫使印度和巴基斯坦這两个政治宿敌携手展开抵抗蝗虫的合作。据统计,一个规模为1平方公里的小型蝗群一天内吃掉的农作物相当于3.5万人一天的口粮。巴基斯坦国家粮食安全与研究部部长巴赫蒂亚尔2月17日称,蝗群目前已经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边界。不少中国民众也开始担心:这批“沙漠蝗虫”会不会继续向东侵入中国领土、并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非洲:蝗虫洗劫饥饿的大陆
“毁灭性的蝗灾正在威胁数以百万计的饥饿人口”,彭博新闻社18日报道称,在肯尼亚东南部某农场,人们一大早起来敲锅盆、吹口哨、鸣喇叭,试图赶走蝗虫。农妇穆索尼告诉记者:“现在我们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祈祷,祈祷上帝将蝗虫的嘴闭上。”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蝗虫专家克雷斯曼对彭博社说:“如果蝗虫在早晨进入农田,到中午就可以吃光整个农田。而土地是农民的全部生计。”
据肯尼亚政府统计,目前该国已经有超过7万公顷的农田被虫群覆盖,每平方公里的农田能够容纳多达1.5亿只蝗虫,平铺面积接近250个足球场。目前肯尼亚境内的蝗虫群正向乌干达和南苏丹蔓延。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这是东非2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蝗灾,16日,蝗群首次在乌干达出现,乌干达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动员军队动用直升机协助喷洒农药以保护农作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有超过1300万人正因蝗灾陷入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苏丹农业和自然资源部部长谢里夫上周与粮农组织代表帕帕加纳会晤时称,目前蝗虫的扩散也威胁到苏丹的粮食安全,苏丹政府计划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蝗虫也正从索马里境内向南苏丹蔓延,每天的移动距离可达150公里,一天可摧毁约2500人一年的口粮。近期埃塞俄比亚的蝗灾也达到高峰,而埃塞俄比亚目前只有3架用于喷洒杀虫剂的飞机,无法满足需要。联合国方面称,埃塞俄比亚应对此次蝗灾的资金缺口达到7600万美元。目前,最大的蝗虫群已经逐渐接近位于埃塞俄比亚大裂谷的主要粮食产区,形势十分严峻。
异常气候导致蝗灾泛滥
有报道指出,此轮蝗灾肆虐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国家地理》网站近日引用专家的话说,导致此轮灾害的昆虫名字叫“沙漠蝗虫”,它们通常孕育在暴雨过后,在非洲和中东干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长时间的潮湿天气是罪魁祸首。联合国粮农组织蝗虫观察项目的研究表明,此轮蝗灾的成因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阿拉伯半岛降雨量增多的气候异常现象。雨水增多使植被疯长,为蝗虫繁衍提供了有利食物条件,蝗虫群于次年分别向西进入东非,向东通过伊朗进入南亚,并逐步发展至今。报道说,“沙漠蝗虫”平均寿命3个月,成虫产卵后,在适当条件下孵化成新一代的蝗虫,其繁殖能力能达到前一代的20倍。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克雷斯曼对《国家地理》网站说,蝗灾最严重时期可能尚未到来,他担心到6月,“沙漠蝗虫”的数量将比现在“增加400倍”。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泽华2月1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界地区是“沙漠蝗虫”扩散区。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沙漠蝗虫”极不可能直接迁移到中国内陆地区。他介绍说,中国境内有1000多种蝗虫,其中包括50多种可能导致灾害的蝗虫,但中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蝗灾防治机制,建立了国家四级蝗虫监测预警系统,以及绿色可持续的蝗虫防控技术体系。不过他也表示,如果境外蝗灾持续肆虐,夏季蝗虫进入中国的可能性将急剧增大,建议政府协调各地区的预防工作,进行实时监测,准备足够的药品和农药喷洒设备。
(摘自《环球时报》2.19)
非洲:蝗虫洗劫饥饿的大陆
“毁灭性的蝗灾正在威胁数以百万计的饥饿人口”,彭博新闻社18日报道称,在肯尼亚东南部某农场,人们一大早起来敲锅盆、吹口哨、鸣喇叭,试图赶走蝗虫。农妇穆索尼告诉记者:“现在我们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祈祷,祈祷上帝将蝗虫的嘴闭上。”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蝗虫专家克雷斯曼对彭博社说:“如果蝗虫在早晨进入农田,到中午就可以吃光整个农田。而土地是农民的全部生计。”
据肯尼亚政府统计,目前该国已经有超过7万公顷的农田被虫群覆盖,每平方公里的农田能够容纳多达1.5亿只蝗虫,平铺面积接近250个足球场。目前肯尼亚境内的蝗虫群正向乌干达和南苏丹蔓延。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这是东非2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蝗灾,16日,蝗群首次在乌干达出现,乌干达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动员军队动用直升机协助喷洒农药以保护农作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有超过1300万人正因蝗灾陷入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苏丹农业和自然资源部部长谢里夫上周与粮农组织代表帕帕加纳会晤时称,目前蝗虫的扩散也威胁到苏丹的粮食安全,苏丹政府计划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需要国际社会的援助。蝗虫也正从索马里境内向南苏丹蔓延,每天的移动距离可达150公里,一天可摧毁约2500人一年的口粮。近期埃塞俄比亚的蝗灾也达到高峰,而埃塞俄比亚目前只有3架用于喷洒杀虫剂的飞机,无法满足需要。联合国方面称,埃塞俄比亚应对此次蝗灾的资金缺口达到7600万美元。目前,最大的蝗虫群已经逐渐接近位于埃塞俄比亚大裂谷的主要粮食产区,形势十分严峻。
异常气候导致蝗灾泛滥
有报道指出,此轮蝗灾肆虐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国家地理》网站近日引用专家的话说,导致此轮灾害的昆虫名字叫“沙漠蝗虫”,它们通常孕育在暴雨过后,在非洲和中东干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长时间的潮湿天气是罪魁祸首。联合国粮农组织蝗虫观察项目的研究表明,此轮蝗灾的成因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阿拉伯半岛降雨量增多的气候异常现象。雨水增多使植被疯长,为蝗虫繁衍提供了有利食物条件,蝗虫群于次年分别向西进入东非,向东通过伊朗进入南亚,并逐步发展至今。报道说,“沙漠蝗虫”平均寿命3个月,成虫产卵后,在适当条件下孵化成新一代的蝗虫,其繁殖能力能达到前一代的20倍。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克雷斯曼对《国家地理》网站说,蝗灾最严重时期可能尚未到来,他担心到6月,“沙漠蝗虫”的数量将比现在“增加400倍”。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泽华2月17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界地区是“沙漠蝗虫”扩散区。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沙漠蝗虫”极不可能直接迁移到中国内陆地区。他介绍说,中国境内有1000多种蝗虫,其中包括50多种可能导致灾害的蝗虫,但中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蝗灾防治机制,建立了国家四级蝗虫监测预警系统,以及绿色可持续的蝗虫防控技术体系。不过他也表示,如果境外蝗灾持续肆虐,夏季蝗虫进入中国的可能性将急剧增大,建议政府协调各地区的预防工作,进行实时监测,准备足够的药品和农药喷洒设备。
(摘自《环球时报》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