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深入,阐述观点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节选自《为人民服务》)
  品评
   本段的开头一句,对于上段来说属于承接,对本段来说属于启下,同时又是本段的中心句。接着第二句引用司马迁的话,对比阐述人死的两种意义:一种死比泰山还重,另一种死比鸿毛还轻。为进一步证实两种死的意义,作者又运用对比手法,说明了两种“死”的重要意义。结尾与第一句话相呼应,高度赞扬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原文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节选自《为人民服务》)
  品评
   本段第一句话,以因果句式写出了中心观点——“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而且在因果句式后半句中又运用假设关系的句式,为第二句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第二句以条件关系的句式顺理成章地阐明了“谁向我們指出都行”。第三、四句又运用假设关系的句式,进一步说明:“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第五句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第三、四句的观点——采用了李鼎铭的正确观点。最后一句又一次运用假设关系的句式进行总结式说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本段句与句之间妙用关联词,紧紧相连,层层深入,把中心观点阐述得无懈可击。
其他文献
春姑娘来了,校园焕然一新。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校园。同学们开心地上课,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读书声。校园里的大榕树上栖息着不可计数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唱着一首首欢乐的歌曲。   春姑娘刚刚离开,夏哥哥紧随其后来到了校园。校园里热火朝天,空气中弥漫着火热的气息。榕树上的麻雀安静了,可知了却不厌其烦地叫着……同学们换上了短袖,穿上了运动鞋,像一只只小老虎在操场上激烈地追跑着,好不欢乐。   夏哥哥悄然离去
期刊
周老师踏着上课铃声走进教室,同学们都注意到她的右手上拿着一本书。上作文课拿本书干吗?难道这堂课要读这本书?可为什么要在作文课上读这本书呢?猜不透周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这越猜不透越激发起大家的兴趣。  沙龙现场1 由书引出发言稿   “这是什么?”周老師把书伸到离讲桌最近的一个同学面前。   “书。”那个同学如实回答。   “是的,你们爱读书吗?”周老师笑眯眯地问。   许子峻忍不住大声道:“我
期刊
细雨斜风,淡烟疏柳的美景;以爱为犁,以美为耕的师长;庭院聊天,灯下静美的生活……无不让人赞之,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奶奶家的小院。   奶奶家在紅沟路上的小平房里,平房的后面有个挺大的院子。   院子里小草铺满地面,拔起来可要费些力气呢。小院四周种着一圈多肉,再往里种着一圈枣树和梨树,正中间种着一棵大杨树。   清晨,我早早地起床,打开门,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那感觉就像小鸟在天空中飞翔一般,舒服极了!紧
期刊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陈佑菡,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生肖郵票创作经历。   从小我就喜欢听妈妈讲十二生肖的故事。十二生肖是我国极富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浓缩了中华智慧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愿。爸爸的公司每年年底都会发一套贺岁生肖邮票,我对这些小动物形象的邮票特别感兴趣,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设计一张生肖邮票。   许老师帮我报名参加了全国第十四届
期刊
文题在线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请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畅快 激动 欣慰 感动 盼望 欣喜若狂 归心似箭   惧怕 愤怒 沮丧 愧疚 难过 追悔莫及 忐忑不安  (配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训练)  大手导写   如何在文字中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呢?   一是把事情写具体生动。   一件事情,要讲清楚事件
期刊
我们中国的汉字,不仅有趣、神奇,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在这些汉字中,我最喜欢——寻。   “爸爸,寻是什么意思呀?”   “宝贝,寻是寻找、寻觅的意思。”   懵懵懂懂的我发出了一连串打破砂锅似的追问:“爸爸,寻找什么啊?为什么要寻找?”爸爸一一解答:“什么都可以寻找啊,比如寻找人间真情,寻找……”还没等爸爸说完,我就决定:“今天我就去寻找人间真情!”我立马开始行动。   在一条斑马线上。   一位
期刊
爷爷六十多岁了,个子不高,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雄浑有力;走起路来,让你感到大地都一颤一颤的。   爷爷识字不多,却非常重视我们的学习。寒假里,我们姊妹几个相约回到老家。爷爷非常高兴,逐个询问我们的考试成绩,然后拿出早已买好的课外书、钢笔、本子,发给我们。在爷爷的鼓励下,我们姊妹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爷爷不是大厨,却会做各种美食。我每次回到家,他总要给我做糖醋鲤鱼——这是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期刊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jiān yìng( )的表盖里还会发出qīng cuì( )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róu hé( )些,比虫的歌曲要dān diào( )些。   2.用“ ”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他
期刊
原文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解说  春秋时期,齐国进攻鲁国,谋士曹刿随鲁庄公出征。战场上齐军一再击鼓发起进攻,鲁庄公急于击鼓应战,都被曹刿制止了。等到齐军三鼓之后,曹刿才下令擂鼓冲锋,一举把齐军击败。本来齐强鲁弱,为什么鲁军还能打胜仗呢?曹刿总结的原因是:齐军第一次击鼓,士气大增;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没有了。这时鲁军士气正盛,击鼓冲锋
期刊
原文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出自袁枚《随园诗话》)  解说  蚕吃桑叶,吐出来的是丝,不是桑;蜜蜂采花粉,酿成的是蜜,不是花。读书就像吃饭,会读书的人,吃了长精神;不会吃的人,吃了生痰瘤。  品读  这段话用吃饭作比喻,讲了要善于读书的道理。  首先,讀书要正确选择。蚕只吃桑叶,蜜蜂只采花,然后才能吸收、消化,最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