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伴,4月7日咱们去给李排长扫墓,让大儿子陪我们去,带上鲜花、白酒、小菜,我要和李排长聊聊天,怪想念他的。”已经90岁的横峰县离休干部孙玉龙和妻子商量着清明节祭扫事宜,他坚持为心心念念的李忠林排长扫墓60年,从青丝到白发,风雨无阻,不曾间断。
“他把我当亲弟弟呵护”
1930年8月,孙玉龙出生于辽宁省法库县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家中有6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早早点燃了他的革命热情。孙玉龙16岁那年,八路军曾借住在他家,粮食自己带,吃饭自己做,不仅不打扰群众,还帮助群众担水扫院、拉土修路,这更让他坚定了参军的决心。1948年3月5日,孙玉龙骑马戴花如愿参军。“那天阳光明媚,40个风华正茂的同乡青年披红挂彩接受村民们的祝福,别提多自豪了。只可惜他们后来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只留下我一个。”战争的残酷留给孙玉龙刻骨的伤痛。
18岁的孙玉龙被分到辽吉一分区十五团一营三连二排,遇到了比他大6岁的老乡排长李忠林。“我们是同乡,我入伍时年纪轻,长得也瘦小,李排长把我当亲弟弟一样照顾,行军时总替我扛枪背行李,还节省下为数不多的口粮给我吃。”懂得感恩的孙玉龙主动给李忠林“扫盲”,教他读书写字。在极端艰苦的战争岁月里,两人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经历了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激烈战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我”
1949年10月,孙玉龙和排长李忠林一道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七师四七○团驻防江西上饶广丰,参加剿匪战斗,巩固地方政权。1950年3月16日,李忠林率队追击逃往广丰县江山的匪首,当晚驻扎在浙江东阳乡后阳村。晚上9时许,平时睡在一床且一头的两人换了位置,隐隐约约感觉不安的李排长对孙玉龙说:“这土匪凶狠强悍,很危险,今夜你睡里头,我睡外头。”睡下不久,院子外有人突然朝着屋里连开六七枪,李排长迅即翻身掩护孙玉龙,上身和头部都压在了孙玉龙身上。排长最后的拥抱,孙玉龙终生难忘,从此两人阴阳两隔。“一颗子弹穿过壁板击中排长,从下颌洞穿头部,看着满身鲜血的李排长,我宁愿牺牲的是自己。”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当时的画面,孙玉龙的泪水都会瞬时溢满眼眶。
凌晨1点,强忍着悲痛的孙玉龙连夜徒步60里赶往广丰县城,向连长曹振荣报告李忠林牺牲的消息,并当即返回后阳村料理李忠林的后事。那一夜,孙玉龙悲痛欲绝,泪水模糊了双眼,洒了一路,他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一身血泪却毫无知觉。
第二天下午3点,孙玉龙在后阳村找了一处前边有小溪、后面有青山的地方将李忠林安葬,他脱下自己的新衣,亲自为排长穿上。一把把黄土掩埋了李忠林的遗骨,号哭声在青山绿水间回荡。后来,孙玉龙将李忠林的遗物清点打理好寄回了辽宁老家,但不久邮件被退回到寄出地。
“黄土之下的你可以安息了”
广丰剿匪任务完成后,孙玉龙在组织的安排下,于1952年9月14日调入横峰县人民武装部工作,担任秘书(副连级)工作。1955年,孙玉龙被授予中尉军衔。由于曾多次在战斗中负伤,孙玉龙身体留下了多处顽疾。1960年12月,孙玉龙从横峰县人民武装部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在金融、税务、卫生系统工作数十年,并于1986年办理了离休手续。
“年轻时一有心事,我就去李排长坟前和他说说话,待上半天心情就好了。现在年纪大了,去不了这么频繁,但每年清明节一定要去看看他,心里才踏实。”自从转业到地方工作,每年的清明时节,孙玉龙都坚持从横峰县城乘班车,到广丰为已迁坟至烈士陵园的老战友李忠林扫墓,这一扫就是60年。从1950年开始,孙玉龙一直没有放弃寻访老战友李忠林烈士的亲人。“年纪越大,越想帮李排长找到亲人,不然我死不瞑目。”其间,他曾多次通过电视台、报社寻人,到辽宁省民政、公安等有关部门查询,还和其他战友打听老战友李忠林的亲人,可惜一直杳无音讯。
2016年年底,李忠林烈士的侄子李懷民按照烈士生前的部队番号上网搜索时,刚巧看到来自同一部队的一篇博客,讲到了在广丰剿匪的事,他与博主取得联系。原来博主李勇雷正是李忠林另一老战友的后代。根据线索,李怀民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民政局的帮助下,终于在上饶广丰区革命烈士陵园找到了李忠林烈士墓,并与孙玉龙取得了联系。
“排长啊,67年了,我终于把你的侄子李怀民带来看你了,你的英雄事迹我也原原本本地告知你的家人,黄土之下的你也可以安息了。”2017年4月15日,孙玉龙手扶着老排长李忠林的墓碑,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只要我在,我为您一直扫墓”
“伯父,今天是您90岁大寿,我们一家真心祝福您健康长寿,永远幸福!”2018年8月4日,李忠林的侄子李怀民携妻作为家庭代表,特意从辽宁铁岭赶来为孙玉龙祝寿。自2017年相见之后,李怀民便认孙玉龙为伯父,老人欣然答应。逢年过节,老人都会接到李怀民祝福的电话,家里也时常收到来自东北的土特产。
“2017年9月,我受邀参加‘四野子弟东北红色之旅’活动,李忠林的后代们热情接待了我,领着我四处旅游,离别的时候,大家都依依不舍。”两家人相隔千里地,却因这段特殊的情分结成了亲人。“老排长”的故事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每年一到清明时,孙玉龙就会早早精心准备祭品为李忠林烈士祭扫,点燃一根蜡烛,倒一杯白酒,摆几碗好菜,烧上一炷香,添上一把土,敬上一个庄严的军礼,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他说:“只要我活着,只要还能走得动,年年我都去看老排长。如果我不在了,我嘱咐子女一定要代我扫墓,一直传承下去,这是我最后的心愿。”
责编/晓辉
“他把我当亲弟弟呵护”
1930年8月,孙玉龙出生于辽宁省法库县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家中有6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早早点燃了他的革命热情。孙玉龙16岁那年,八路军曾借住在他家,粮食自己带,吃饭自己做,不仅不打扰群众,还帮助群众担水扫院、拉土修路,这更让他坚定了参军的决心。1948年3月5日,孙玉龙骑马戴花如愿参军。“那天阳光明媚,40个风华正茂的同乡青年披红挂彩接受村民们的祝福,别提多自豪了。只可惜他们后来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只留下我一个。”战争的残酷留给孙玉龙刻骨的伤痛。
18岁的孙玉龙被分到辽吉一分区十五团一营三连二排,遇到了比他大6岁的老乡排长李忠林。“我们是同乡,我入伍时年纪轻,长得也瘦小,李排长把我当亲弟弟一样照顾,行军时总替我扛枪背行李,还节省下为数不多的口粮给我吃。”懂得感恩的孙玉龙主动给李忠林“扫盲”,教他读书写字。在极端艰苦的战争岁月里,两人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经历了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激烈战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我”
1949年10月,孙玉龙和排长李忠林一道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七师四七○团驻防江西上饶广丰,参加剿匪战斗,巩固地方政权。1950年3月16日,李忠林率队追击逃往广丰县江山的匪首,当晚驻扎在浙江东阳乡后阳村。晚上9时许,平时睡在一床且一头的两人换了位置,隐隐约约感觉不安的李排长对孙玉龙说:“这土匪凶狠强悍,很危险,今夜你睡里头,我睡外头。”睡下不久,院子外有人突然朝着屋里连开六七枪,李排长迅即翻身掩护孙玉龙,上身和头部都压在了孙玉龙身上。排长最后的拥抱,孙玉龙终生难忘,从此两人阴阳两隔。“一颗子弹穿过壁板击中排长,从下颌洞穿头部,看着满身鲜血的李排长,我宁愿牺牲的是自己。”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当时的画面,孙玉龙的泪水都会瞬时溢满眼眶。
凌晨1点,强忍着悲痛的孙玉龙连夜徒步60里赶往广丰县城,向连长曹振荣报告李忠林牺牲的消息,并当即返回后阳村料理李忠林的后事。那一夜,孙玉龙悲痛欲绝,泪水模糊了双眼,洒了一路,他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一身血泪却毫无知觉。
第二天下午3点,孙玉龙在后阳村找了一处前边有小溪、后面有青山的地方将李忠林安葬,他脱下自己的新衣,亲自为排长穿上。一把把黄土掩埋了李忠林的遗骨,号哭声在青山绿水间回荡。后来,孙玉龙将李忠林的遗物清点打理好寄回了辽宁老家,但不久邮件被退回到寄出地。
“黄土之下的你可以安息了”
广丰剿匪任务完成后,孙玉龙在组织的安排下,于1952年9月14日调入横峰县人民武装部工作,担任秘书(副连级)工作。1955年,孙玉龙被授予中尉军衔。由于曾多次在战斗中负伤,孙玉龙身体留下了多处顽疾。1960年12月,孙玉龙从横峰县人民武装部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在金融、税务、卫生系统工作数十年,并于1986年办理了离休手续。
“年轻时一有心事,我就去李排长坟前和他说说话,待上半天心情就好了。现在年纪大了,去不了这么频繁,但每年清明节一定要去看看他,心里才踏实。”自从转业到地方工作,每年的清明时节,孙玉龙都坚持从横峰县城乘班车,到广丰为已迁坟至烈士陵园的老战友李忠林扫墓,这一扫就是60年。从1950年开始,孙玉龙一直没有放弃寻访老战友李忠林烈士的亲人。“年纪越大,越想帮李排长找到亲人,不然我死不瞑目。”其间,他曾多次通过电视台、报社寻人,到辽宁省民政、公安等有关部门查询,还和其他战友打听老战友李忠林的亲人,可惜一直杳无音讯。
2016年年底,李忠林烈士的侄子李懷民按照烈士生前的部队番号上网搜索时,刚巧看到来自同一部队的一篇博客,讲到了在广丰剿匪的事,他与博主取得联系。原来博主李勇雷正是李忠林另一老战友的后代。根据线索,李怀民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民政局的帮助下,终于在上饶广丰区革命烈士陵园找到了李忠林烈士墓,并与孙玉龙取得了联系。
“排长啊,67年了,我终于把你的侄子李怀民带来看你了,你的英雄事迹我也原原本本地告知你的家人,黄土之下的你也可以安息了。”2017年4月15日,孙玉龙手扶着老排长李忠林的墓碑,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只要我在,我为您一直扫墓”
“伯父,今天是您90岁大寿,我们一家真心祝福您健康长寿,永远幸福!”2018年8月4日,李忠林的侄子李怀民携妻作为家庭代表,特意从辽宁铁岭赶来为孙玉龙祝寿。自2017年相见之后,李怀民便认孙玉龙为伯父,老人欣然答应。逢年过节,老人都会接到李怀民祝福的电话,家里也时常收到来自东北的土特产。
“2017年9月,我受邀参加‘四野子弟东北红色之旅’活动,李忠林的后代们热情接待了我,领着我四处旅游,离别的时候,大家都依依不舍。”两家人相隔千里地,却因这段特殊的情分结成了亲人。“老排长”的故事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每年一到清明时,孙玉龙就会早早精心准备祭品为李忠林烈士祭扫,点燃一根蜡烛,倒一杯白酒,摆几碗好菜,烧上一炷香,添上一把土,敬上一个庄严的军礼,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他说:“只要我活着,只要还能走得动,年年我都去看老排长。如果我不在了,我嘱咐子女一定要代我扫墓,一直传承下去,这是我最后的心愿。”
责编/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