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探索着新型的经营模式。本文从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客户结构和金融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所造成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优化银行营收业务比重、加快银行客户结构重整和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对策,希望能够推动银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转型
一、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开始步入新的阶段。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仅仅依靠传统存贷业务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支撑其继续发展,亟需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经营模式道路,从而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中保证自己的一席之地。[1]商业银行的发展关系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在人民的经济生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基于此,笔者从利率市场化背景着手,探讨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这对于促动商业银行良性发展、维持国家经济平稳运行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客户结构和金融创新水平等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以下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一)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缩小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获得了存贷款利率的自主定价权,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根据自己的经营策略来制定存贷款利率。[2]商业银行为了在众多同行中抢占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开始提高存款利率和降低贷款利率,由此竞争所形成的“买方市场”大幅度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收入,加重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迫使商业银行改变原有的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
(二)银行客户结构遭受冲击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存贷利差的缩小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与客户结构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比如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在政府的支持下具有天然的优势,改革之前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存贷利差收入保证巨大利润。[3]同时在贷款业务方面,大型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使其具有着审核成本低和强力的偿还能力强的特点,也使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贷款时具有着较强的议价能力,商业银行在面对这样的贷款客户时一般会给出降低贷款利率的优惠。如此一来,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大客户少但业务比重大,小客户多但业务比重小,这种失衡的业务与客户结构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亟需改善。
(三)金融创新的积极性提高
利率市场化在为商业银行带来传统盈利缩水和结构冲击的同时,也激发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单纯的价格竞争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提供多元化服务来避开直接的竞争价格,以金融创新来规避利率所带来的风险,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的改变。因此,可以说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提高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形式也变得多样化。此外,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也进一步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这两者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对策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思考经营转型之策,下面将从营收业务比重优化、客户结构重整和推进金融创新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优化银行营收业务比重
商业银行之所以在利率市场化发展过程中面临危机,主要原因就是存贷利差的缩小打破了其安逸的生存环境。商业银行要寻求经营转型道路,首要考虑的就是减小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性,增加中间业务等其他业务收入在营收中的比重。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创收巨大的刺激下,商业银行开始重视第三方支付等中间业务的发展,由于商业银行经济体量大,在短时间内还难以顺利调整,但也说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信誉等各方面优势,加快扩展中间业务,从而减小因为利差缩小而导致利润减少的不利影响。
(二)加快银行客户结构重整
利率市场化冲击了商业银行原有的客户结构,加大了商业银行原有结构所存在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应该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的制度,适当削弱原有的大型国有企业客户比重,将市场开拓对象转移到中小企业客户与个人消费者群体上。针对中小企业客户,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不同的资质来灵活调整利率,为这些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与优质的服务。而针对个人消费者则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延伸化服务,比如针对不同客户所提供的信用卡費率等,培养个人消费者对商业银行的忠诚度。在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平衡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失衡所带来的风险。
(三)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开始步入深度转型调整期,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困境与机遇,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来降低金融利率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立足于深度的市场调查,乘着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东风”,将自身业务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比如建设银行在2012年推出的“善融商务”,这一金融服务平台就是以银行优势为基础,将金融服务与电子商务结合,用户既可以在这一平台上进行购物,也可以享受消费贷款和信用卡等服务。这些金融产品的创新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结语
利率市场化是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深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一项长期的金融体系改革任务,需要逐步推进、完善和发展。利率市场化改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环境,大量的市场主体开始与商业银行形成竞争关系,这在加大商业银行风险的同时削弱了其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必须要通过经营模式转型来主动适应新环境,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平稳的发展。此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也将为其他金融主体的改革提供借鉴,从而推动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探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16(6):73-85.
[2]莫芷韵, 邵蔚.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以招商银行为例[J]. 时代金融, 2017(8):142-143.
[3]李胜娴.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6(32):54-55.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转型
一、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开始步入新的阶段。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仅仅依靠传统存贷业务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支撑其继续发展,亟需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经营模式道路,从而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中保证自己的一席之地。[1]商业银行的发展关系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在人民的经济生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基于此,笔者从利率市场化背景着手,探讨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这对于促动商业银行良性发展、维持国家经济平稳运行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客户结构和金融创新水平等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以下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一)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缩小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获得了存贷款利率的自主定价权,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根据自己的经营策略来制定存贷款利率。[2]商业银行为了在众多同行中抢占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开始提高存款利率和降低贷款利率,由此竞争所形成的“买方市场”大幅度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收入,加重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迫使商业银行改变原有的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
(二)银行客户结构遭受冲击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存贷利差的缩小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与客户结构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比如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在政府的支持下具有天然的优势,改革之前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存贷利差收入保证巨大利润。[3]同时在贷款业务方面,大型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使其具有着审核成本低和强力的偿还能力强的特点,也使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贷款时具有着较强的议价能力,商业银行在面对这样的贷款客户时一般会给出降低贷款利率的优惠。如此一来,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大客户少但业务比重大,小客户多但业务比重小,这种失衡的业务与客户结构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亟需改善。
(三)金融创新的积极性提高
利率市场化在为商业银行带来传统盈利缩水和结构冲击的同时,也激发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单纯的价格竞争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提供多元化服务来避开直接的竞争价格,以金融创新来规避利率所带来的风险,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的改变。因此,可以说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提高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使得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形式也变得多样化。此外,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也进一步推动了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这两者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对策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思考经营转型之策,下面将从营收业务比重优化、客户结构重整和推进金融创新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优化银行营收业务比重
商业银行之所以在利率市场化发展过程中面临危机,主要原因就是存贷利差的缩小打破了其安逸的生存环境。商业银行要寻求经营转型道路,首要考虑的就是减小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性,增加中间业务等其他业务收入在营收中的比重。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创收巨大的刺激下,商业银行开始重视第三方支付等中间业务的发展,由于商业银行经济体量大,在短时间内还难以顺利调整,但也说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信誉等各方面优势,加快扩展中间业务,从而减小因为利差缩小而导致利润减少的不利影响。
(二)加快银行客户结构重整
利率市场化冲击了商业银行原有的客户结构,加大了商业银行原有结构所存在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应该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的制度,适当削弱原有的大型国有企业客户比重,将市场开拓对象转移到中小企业客户与个人消费者群体上。针对中小企业客户,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不同的资质来灵活调整利率,为这些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与优质的服务。而针对个人消费者则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和延伸化服务,比如针对不同客户所提供的信用卡費率等,培养个人消费者对商业银行的忠诚度。在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平衡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失衡所带来的风险。
(三)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开始步入深度转型调整期,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困境与机遇,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来降低金融利率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该立足于深度的市场调查,乘着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东风”,将自身业务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比如建设银行在2012年推出的“善融商务”,这一金融服务平台就是以银行优势为基础,将金融服务与电子商务结合,用户既可以在这一平台上进行购物,也可以享受消费贷款和信用卡等服务。这些金融产品的创新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结语
利率市场化是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深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一项长期的金融体系改革任务,需要逐步推进、完善和发展。利率市场化改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环境,大量的市场主体开始与商业银行形成竞争关系,这在加大商业银行风险的同时削弱了其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必须要通过经营模式转型来主动适应新环境,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平稳的发展。此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也将为其他金融主体的改革提供借鉴,从而推动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探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16(6):73-85.
[2]莫芷韵, 邵蔚.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以招商银行为例[J]. 时代金融, 2017(8):142-143.
[3]李胜娴.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6(3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