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堂评优课说起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jifang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把评优课上好?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始终在探索的课题。作为一名从教时间不长的语文老师,我也在每一天的每一堂课上,不懈地追求着把“语文课上好”这一目标。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我实践过;现代的语文教学理念,我探索过;各种流派的先进方法,我也体验过,但终因过于刻板拘泥和急功近利而屡屡陷入困境。倒是最近的一次市区评优课,使我从混沌中走出。
  市区评优课的参赛篇目选自课外,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朱以撒的散文《徐徐绽露》。这篇文章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文字优美,篇幅长达四千余字,在限定的一节课内教完,难度较大。要上好这堂课必须在文本的理解,教材的处理,课堂的设计等诸多教学因素方面作出合理的处置。经过反复多次的教案设计,我终于选定了“整体把握、重点切入、以点带面、长文短教”的设计方案,取得参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次教学实践使我领会到“上好语文课”的真谛在于:认清和处理好评优课的各种制约因素。
  
  一、做到文本解读的准确与深刻
  
  认真研读文本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准确地研读文本是基本要求,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则是高层次的要求,更是上好课的关键。准确,是文本意义上的回归;深刻,是文本意义上的挖掘。准确,是认知能力的培养;深刻,是探索能力的关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在教学中,我们时常只关注文本准确理解的共性发展,却忽视了文本深刻理解的个性培养。
  《徐徐绽露》这篇文章内涵丰富,需要反复研读。文章讲述的是现代城市兴盛下文庙的衰败现象。如果停留于都市文庙现象的理解,就会导致就事论事,削减文本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则失之肤浅。作者对“文庙现象”的剖析,文本的深层含义在于由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思考:在城市飞速发展中,物质文明与传统的历史文明的碰撞、冲突。即文中的语言“如果从文庙的衰败甚至废除来看待这座城市,那么,它的文脉是否能够经得起旧日文人的追问?”研读文章,把握了“文庙是现象,文脉是本质”,整篇文章的脉络才会清晰,才能引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追问文脉。由此可见,只有将文本解读的准确与深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引导学生感知整体,抓住重点,才能防止将文本讲得支离破碎。
  
  二、做到文本处理的规范与创新
  
  文本规范性的处理是“整体—部分—整体”,这符合学生阅读的规律。但《徐徐绽露》篇幅长,主旨蕴藉,需要教师对文本处理上有创新意识。因而我将文本处理的原则定为“整体简要把握,重点灵活切入,长文短教”。这样处理避免了全文逐层分析,面面俱到,又能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我借助文章中的语文设置问题“在日益繁华的城市中,作者看到了什么样被人们忽视了的情节?”将学生引到了前四节的中心句“一身苍老的文庙,尤其在夜间的寂寥和冷清,如被遗弃”。我将其总结为“文庙现象”,引导学生把握住“文庙现象”的本质——文脉。将“文脉”这一文眼作为切入点,据此设题:由文庙现象,作者是如何追思文脉的?追思文脉又体现了作者对什么的追寻?现实生活中的文脉又是怎样?——正是沿着“文脉”的思路,引导学生针对性地阅读了有关段落,避免了面面俱到,避免了肢解文章,使得课堂线条简单,有利于学生条理性地思维。
  由此看来,文本处理不仅要合乎规范,更重要的是依据文本具体特点灵活处理,寻找好切入点。规范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同时合乎规范,只有将二者协调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处理好文本。
  
  三、做到课堂结构的开放与回归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关键是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要用最有效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提倡构建开放的课堂结构。我们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的阅历、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的参与、引导。教师的点拨、疏导和总体控制在课堂上是不可缺少的,否则,教学便演变成放任自流。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处理文本重点“追思文脉”这一环节上,采取了分组讨论,分工合作,教师总结整合的方法。文章共有五小节对“文脉”进行剖析,为了减少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增强实效性,我利用第一节进行了示范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了避免单调,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余四节。有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有法可依,因而活动进行得既自由又有序。作为一个参与者、指导者,我巡视于各讨论小组中,适时点拨、提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在各小组发言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整合分析,使学生们对于文章有整体认识。
  实践证明,课堂结构的开放与收归是密切相联的。既要给学生充分活动的空间,又不能让学生活动流于热闹的表面形式。课堂结构的开放性体现在学生的有序活动上,收归则借助于教师指导的有所作为,二者紧密结合中,才能构建理想的课堂结构。
  
  四、做到教学语言的华美与质朴
  
  文本类型对于教学语言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针对抒情性散文,教师采用华美抒情的语言更易感染学生的情感;而针对含义深刻的文章,则更适宜于运用质朴的语言引导学生直接进入文本,进行思考。不同类型的教学语言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如导入语的导入功能、过渡语的衔接功能、结束语的收束功能,等等。执教者只有依据文本不同类型,教学语言功能不同的类型设计,才能收到切实的效果。
  鉴于《徐徐绽露》这篇文章篇幅长、哲理性强的特点,我采用教学语言“立足质朴,美在深刻”的原则。在导入语的设计上,我采用了设问方式:“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置身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五光十色之中,透过现代文明的繁华,同学们是否看到和思考过更深层的东西?”我采用了这种简洁质朴的语言直接将学生引入到思维的空间,既体现了导入语的导入功能,又符合了文体的特点。
  导入语有导入功能,而过渡语则要体现其衔接功能。过渡语设计得好,则起到了衔接各教学环节的作用。在研读“追思文脉”这一重点时,我借助于文章中的语言作为过渡语:“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小心翼翼地开始探路,进入旧时的文庙……”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了预设的意境。
  教学语言中的结束语也很重要,具有收束功能。结束语的设计方法多样,可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将本课内容条理化小结,或用优美语言留给学生想象空间。针对文本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读完文章,反观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你是否也有所思考呢?徐州文庙的废弃,古民居被高层现代建筑所替代,挂剑台的重建……这种种现象是否引起了你的思考呢?”这样既起到了收束全文的作用,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反思这堂课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情感的缺乏。课堂的教学情感包括三方面:一是执教者对于文本情感的理解。对于文本情感的理解要立足于深入研究探讨文本思想内涵,准确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是教师要投入充足的情感。只是停留于理解而不投入教师自身的情感,势必造成课堂的单调乏味。三是教师要利用文本及自身的情感,以情导情,引发学生情感。三者要紧密结合,缺一不可。而我在上课的时候由于未能做到自身情感的充分投入,因而导致教师情感游离于文本之外,没能很好地感染学生。
  以上是我参加市评优课的体会,有经验也有不足。今后的教学之路还长,期待着与学生教学相长,也期待着同行的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正】 一、英语小说传统教法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小说的教学基本上和其它课程一样,沿用传统教法(traditiondapproach)。此法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
通过本厂曲轴车间在覆砂铁型铸造过程中出现的铸件表面严重粘砂的问题,初步分析了产生粘砂的原因,介绍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其中控制铁型的温度,使温度恒定是关键。
本文研究了铝合金泡沫化过程中MnO2加入量和TiHx粒径对铝液中泡沫形成和泡沫铝孔结构的影响,论证了成核在泡沫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先生给读者的眼的盛筵,耳的盛筵,更是心的盛筵。雨似一个精灵,于天地间时而轻灵柔弱,时而铿锵有力;有时她是一首忧郁的BLUES,有时却是一段即兴的HIP-HOP。若把文章比若女子,那“冷雨”必是有着双重性格,读者都是自投罗网地受其诱惑,耽溺其中,甘愿被其俘获。回思想来她有这么多的双面性……    冰凉与温暖    题中点明“冷雨”,独独文中穿透一种雨天的气象,营造的是水幕中的冰
水玻璃砂CO2吹气硬化工艺,采用脉冲送气代替连续送气有助于CO2气体的弥散,提高了CO2气体的有效使用率,防止减压阀因CO2气化时吸热而地阀嘴,节约CO2气体。
【正】 在音韵学领域中,解决殷商音系问题,始终是个老大难问题。因为材料所限。一直没有得到一致的意见。现今在学术界通用的上古音系,是采用王力先生的学说,以《诗经》为最
汉代王充在《论衡·超奇篇》中说:“精诚由中,故文娱感动人深。”意思是,真诚发自内心,文章便能感人至深。一篇好的文章,必然要有光彩动人之处,然而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绝对不会感人。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确,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写人叙事也好,绘形绘景也罢,无不蕴含着感人肺腑、引人共鸣的真情。蒲
期刊
【正】 自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物种的进化规律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之后,“创世说”和“上帝造人”便被逐出了科学界,人们学
四季犹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张洁的《我的四季》选取了自然界的四个阶段,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和收获便浓缩在了这“四季”里,实际上就是把人生的阅历浓缩在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起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喻、反复等艺术手段,尤其是整句与散句的成功组合,增强了文章的文采和可读性,生活的哲理在错落有致的整散句交替中显现出来。那么,如何理解整散句这种表达形式及其运用呢?  从语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