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把评优课上好?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始终在探索的课题。作为一名从教时间不长的语文老师,我也在每一天的每一堂课上,不懈地追求着把“语文课上好”这一目标。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我实践过;现代的语文教学理念,我探索过;各种流派的先进方法,我也体验过,但终因过于刻板拘泥和急功近利而屡屡陷入困境。倒是最近的一次市区评优课,使我从混沌中走出。
市区评优课的参赛篇目选自课外,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朱以撒的散文《徐徐绽露》。这篇文章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文字优美,篇幅长达四千余字,在限定的一节课内教完,难度较大。要上好这堂课必须在文本的理解,教材的处理,课堂的设计等诸多教学因素方面作出合理的处置。经过反复多次的教案设计,我终于选定了“整体把握、重点切入、以点带面、长文短教”的设计方案,取得参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次教学实践使我领会到“上好语文课”的真谛在于:认清和处理好评优课的各种制约因素。
一、做到文本解读的准确与深刻
认真研读文本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准确地研读文本是基本要求,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则是高层次的要求,更是上好课的关键。准确,是文本意义上的回归;深刻,是文本意义上的挖掘。准确,是认知能力的培养;深刻,是探索能力的关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在教学中,我们时常只关注文本准确理解的共性发展,却忽视了文本深刻理解的个性培养。
《徐徐绽露》这篇文章内涵丰富,需要反复研读。文章讲述的是现代城市兴盛下文庙的衰败现象。如果停留于都市文庙现象的理解,就会导致就事论事,削减文本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则失之肤浅。作者对“文庙现象”的剖析,文本的深层含义在于由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思考:在城市飞速发展中,物质文明与传统的历史文明的碰撞、冲突。即文中的语言“如果从文庙的衰败甚至废除来看待这座城市,那么,它的文脉是否能够经得起旧日文人的追问?”研读文章,把握了“文庙是现象,文脉是本质”,整篇文章的脉络才会清晰,才能引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追问文脉。由此可见,只有将文本解读的准确与深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引导学生感知整体,抓住重点,才能防止将文本讲得支离破碎。
二、做到文本处理的规范与创新
文本规范性的处理是“整体—部分—整体”,这符合学生阅读的规律。但《徐徐绽露》篇幅长,主旨蕴藉,需要教师对文本处理上有创新意识。因而我将文本处理的原则定为“整体简要把握,重点灵活切入,长文短教”。这样处理避免了全文逐层分析,面面俱到,又能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我借助文章中的语文设置问题“在日益繁华的城市中,作者看到了什么样被人们忽视了的情节?”将学生引到了前四节的中心句“一身苍老的文庙,尤其在夜间的寂寥和冷清,如被遗弃”。我将其总结为“文庙现象”,引导学生把握住“文庙现象”的本质——文脉。将“文脉”这一文眼作为切入点,据此设题:由文庙现象,作者是如何追思文脉的?追思文脉又体现了作者对什么的追寻?现实生活中的文脉又是怎样?——正是沿着“文脉”的思路,引导学生针对性地阅读了有关段落,避免了面面俱到,避免了肢解文章,使得课堂线条简单,有利于学生条理性地思维。
由此看来,文本处理不仅要合乎规范,更重要的是依据文本具体特点灵活处理,寻找好切入点。规范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同时合乎规范,只有将二者协调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处理好文本。
三、做到课堂结构的开放与回归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关键是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要用最有效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提倡构建开放的课堂结构。我们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的阅历、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的参与、引导。教师的点拨、疏导和总体控制在课堂上是不可缺少的,否则,教学便演变成放任自流。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处理文本重点“追思文脉”这一环节上,采取了分组讨论,分工合作,教师总结整合的方法。文章共有五小节对“文脉”进行剖析,为了减少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增强实效性,我利用第一节进行了示范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了避免单调,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余四节。有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有法可依,因而活动进行得既自由又有序。作为一个参与者、指导者,我巡视于各讨论小组中,适时点拨、提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在各小组发言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整合分析,使学生们对于文章有整体认识。
实践证明,课堂结构的开放与收归是密切相联的。既要给学生充分活动的空间,又不能让学生活动流于热闹的表面形式。课堂结构的开放性体现在学生的有序活动上,收归则借助于教师指导的有所作为,二者紧密结合中,才能构建理想的课堂结构。
四、做到教学语言的华美与质朴
文本类型对于教学语言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针对抒情性散文,教师采用华美抒情的语言更易感染学生的情感;而针对含义深刻的文章,则更适宜于运用质朴的语言引导学生直接进入文本,进行思考。不同类型的教学语言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如导入语的导入功能、过渡语的衔接功能、结束语的收束功能,等等。执教者只有依据文本不同类型,教学语言功能不同的类型设计,才能收到切实的效果。
鉴于《徐徐绽露》这篇文章篇幅长、哲理性强的特点,我采用教学语言“立足质朴,美在深刻”的原则。在导入语的设计上,我采用了设问方式:“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置身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五光十色之中,透过现代文明的繁华,同学们是否看到和思考过更深层的东西?”我采用了这种简洁质朴的语言直接将学生引入到思维的空间,既体现了导入语的导入功能,又符合了文体的特点。
导入语有导入功能,而过渡语则要体现其衔接功能。过渡语设计得好,则起到了衔接各教学环节的作用。在研读“追思文脉”这一重点时,我借助于文章中的语言作为过渡语:“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小心翼翼地开始探路,进入旧时的文庙……”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了预设的意境。
教学语言中的结束语也很重要,具有收束功能。结束语的设计方法多样,可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将本课内容条理化小结,或用优美语言留给学生想象空间。针对文本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读完文章,反观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你是否也有所思考呢?徐州文庙的废弃,古民居被高层现代建筑所替代,挂剑台的重建……这种种现象是否引起了你的思考呢?”这样既起到了收束全文的作用,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反思这堂课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情感的缺乏。课堂的教学情感包括三方面:一是执教者对于文本情感的理解。对于文本情感的理解要立足于深入研究探讨文本思想内涵,准确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是教师要投入充足的情感。只是停留于理解而不投入教师自身的情感,势必造成课堂的单调乏味。三是教师要利用文本及自身的情感,以情导情,引发学生情感。三者要紧密结合,缺一不可。而我在上课的时候由于未能做到自身情感的充分投入,因而导致教师情感游离于文本之外,没能很好地感染学生。
以上是我参加市评优课的体会,有经验也有不足。今后的教学之路还长,期待着与学生教学相长,也期待着同行的批评指正。
市区评优课的参赛篇目选自课外,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朱以撒的散文《徐徐绽露》。这篇文章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文字优美,篇幅长达四千余字,在限定的一节课内教完,难度较大。要上好这堂课必须在文本的理解,教材的处理,课堂的设计等诸多教学因素方面作出合理的处置。经过反复多次的教案设计,我终于选定了“整体把握、重点切入、以点带面、长文短教”的设计方案,取得参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次教学实践使我领会到“上好语文课”的真谛在于:认清和处理好评优课的各种制约因素。
一、做到文本解读的准确与深刻
认真研读文本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准确地研读文本是基本要求,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则是高层次的要求,更是上好课的关键。准确,是文本意义上的回归;深刻,是文本意义上的挖掘。准确,是认知能力的培养;深刻,是探索能力的关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在教学中,我们时常只关注文本准确理解的共性发展,却忽视了文本深刻理解的个性培养。
《徐徐绽露》这篇文章内涵丰富,需要反复研读。文章讲述的是现代城市兴盛下文庙的衰败现象。如果停留于都市文庙现象的理解,就会导致就事论事,削减文本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则失之肤浅。作者对“文庙现象”的剖析,文本的深层含义在于由这一现象所引发的思考:在城市飞速发展中,物质文明与传统的历史文明的碰撞、冲突。即文中的语言“如果从文庙的衰败甚至废除来看待这座城市,那么,它的文脉是否能够经得起旧日文人的追问?”研读文章,把握了“文庙是现象,文脉是本质”,整篇文章的脉络才会清晰,才能引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追问文脉。由此可见,只有将文本解读的准确与深刻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引导学生感知整体,抓住重点,才能防止将文本讲得支离破碎。
二、做到文本处理的规范与创新
文本规范性的处理是“整体—部分—整体”,这符合学生阅读的规律。但《徐徐绽露》篇幅长,主旨蕴藉,需要教师对文本处理上有创新意识。因而我将文本处理的原则定为“整体简要把握,重点灵活切入,长文短教”。这样处理避免了全文逐层分析,面面俱到,又能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我借助文章中的语文设置问题“在日益繁华的城市中,作者看到了什么样被人们忽视了的情节?”将学生引到了前四节的中心句“一身苍老的文庙,尤其在夜间的寂寥和冷清,如被遗弃”。我将其总结为“文庙现象”,引导学生把握住“文庙现象”的本质——文脉。将“文脉”这一文眼作为切入点,据此设题:由文庙现象,作者是如何追思文脉的?追思文脉又体现了作者对什么的追寻?现实生活中的文脉又是怎样?——正是沿着“文脉”的思路,引导学生针对性地阅读了有关段落,避免了面面俱到,避免了肢解文章,使得课堂线条简单,有利于学生条理性地思维。
由此看来,文本处理不仅要合乎规范,更重要的是依据文本具体特点灵活处理,寻找好切入点。规范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同时合乎规范,只有将二者协调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处理好文本。
三、做到课堂结构的开放与回归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关键是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要用最有效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提倡构建开放的课堂结构。我们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的阅历、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的参与、引导。教师的点拨、疏导和总体控制在课堂上是不可缺少的,否则,教学便演变成放任自流。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处理文本重点“追思文脉”这一环节上,采取了分组讨论,分工合作,教师总结整合的方法。文章共有五小节对“文脉”进行剖析,为了减少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增强实效性,我利用第一节进行了示范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了避免单调,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余四节。有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有法可依,因而活动进行得既自由又有序。作为一个参与者、指导者,我巡视于各讨论小组中,适时点拨、提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在各小组发言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整合分析,使学生们对于文章有整体认识。
实践证明,课堂结构的开放与收归是密切相联的。既要给学生充分活动的空间,又不能让学生活动流于热闹的表面形式。课堂结构的开放性体现在学生的有序活动上,收归则借助于教师指导的有所作为,二者紧密结合中,才能构建理想的课堂结构。
四、做到教学语言的华美与质朴
文本类型对于教学语言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针对抒情性散文,教师采用华美抒情的语言更易感染学生的情感;而针对含义深刻的文章,则更适宜于运用质朴的语言引导学生直接进入文本,进行思考。不同类型的教学语言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如导入语的导入功能、过渡语的衔接功能、结束语的收束功能,等等。执教者只有依据文本不同类型,教学语言功能不同的类型设计,才能收到切实的效果。
鉴于《徐徐绽露》这篇文章篇幅长、哲理性强的特点,我采用教学语言“立足质朴,美在深刻”的原则。在导入语的设计上,我采用了设问方式:“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置身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五光十色之中,透过现代文明的繁华,同学们是否看到和思考过更深层的东西?”我采用了这种简洁质朴的语言直接将学生引入到思维的空间,既体现了导入语的导入功能,又符合了文体的特点。
导入语有导入功能,而过渡语则要体现其衔接功能。过渡语设计得好,则起到了衔接各教学环节的作用。在研读“追思文脉”这一重点时,我借助于文章中的语言作为过渡语:“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小心翼翼地开始探路,进入旧时的文庙……”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了预设的意境。
教学语言中的结束语也很重要,具有收束功能。结束语的设计方法多样,可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将本课内容条理化小结,或用优美语言留给学生想象空间。针对文本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读完文章,反观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你是否也有所思考呢?徐州文庙的废弃,古民居被高层现代建筑所替代,挂剑台的重建……这种种现象是否引起了你的思考呢?”这样既起到了收束全文的作用,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反思这堂课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情感的缺乏。课堂的教学情感包括三方面:一是执教者对于文本情感的理解。对于文本情感的理解要立足于深入研究探讨文本思想内涵,准确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是教师要投入充足的情感。只是停留于理解而不投入教师自身的情感,势必造成课堂的单调乏味。三是教师要利用文本及自身的情感,以情导情,引发学生情感。三者要紧密结合,缺一不可。而我在上课的时候由于未能做到自身情感的充分投入,因而导致教师情感游离于文本之外,没能很好地感染学生。
以上是我参加市评优课的体会,有经验也有不足。今后的教学之路还长,期待着与学生教学相长,也期待着同行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