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羊保育期的生长性能和成活率能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大力推广山羊保育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山羊的疫病发生率,提高成活率与饲料利用率。该文主要论述了山羊的保育技术。
关键词:山羊保育技术;经济效益;阶段饲养
中图分类号:S82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0.064
0 引言
随着畜牧养殖业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的羊只养殖已经全方位迈入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场生产模式。随着市场对羊只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加,羊只养殖数量始终处于增长阶段,养殖场的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但由于规模化养殖场的养殖技术明显区别于传统养殖技术,我国的相关技术人才不足,目前养殖场内的T作人员大部分以农户为主,造成生产中的大量错误操作,严重影响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其中保育期的影响尤为明显。很多养殖场不具备白繁自养的条件,因此生产羊只的过程中需要先购买羔羊,羔羊在购人后直接进入保育期,由于购买的羔羊经历断奶、运输等情况极易导致羔羊发生应激反应,对接下来的保育期T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保育期的患病率与死亡率。为有效地提高山羊的生产效率,应该从提高山羊保育期养殖技术着手,有效降低保育期山羊的患病率与死亡率,直接提高山羊的生产养殖效率。
1 保育期阶段性饲养
山羊在进入保育期后刚结束断奶,瘤胃发育不完全,不能快速适应粗饲料喂养,因此为帮助山羊在进入保育期时快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日粮配比中应减少粗饲料的用量,使用青草料或者青贮料缓慢增加用量,使山羊瘤胃能充分适应全饲料饲养。随着山羊逐渐适应保育期的饲料喂养模式,山羊的日龄逐渐增大,伴随着山羊骨骼开始发育。同时,为给育肥期的山羊提供良好的铺垫,在保育后期可以使用保育后期料,在协调山羊瘤胃发育的同时,兼顾到山羊的骨骼发育,保证山羊体重适当增加。
为直观有效的比较保育期阶段性饲养与常规保育期饲养的差别,通过试验进行对比饲养。选择精神状态良好、入舍体重相近的山羊进行试验,将羔羊合理的分为2组,分别通过常规保育期饲养、保育期分阶段饲养进行比较,并记录各阶段体重、患病数量、成活数量以及饲料使用量等数据。经过试验后发现,保育期阶段性调理饲养不仅可以降低山羊的患病率、提高成活率,更可以提高日增重,促进山羊的骨骼发育,为育肥期的增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试验结论表明,保育期分阶段调理饲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山羊的保育期养殖效率,为养殖场提高生产效益[1]。
2 保育期科学化饲养管理
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的饲养方式與传统的山羊饲养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经试验对比、生产实践,将保育期的山羊饲养进行总结,统称为保育期科学化饲养管理。
2.1 减少转舍造成的影响
随着养羊业的不断发展,众多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建立、发展,但其中大部分的养殖场是中小型养殖场,并不具备白繁白养的能力,因此羔羊要从其他大型养殖场内购入。羔羊在购人中由于发生断奶、运输以及转舍等情况,极易导致羔羊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促使神经分泌系统活跃度增加,引发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会导致羊只抵抗力下降、采食量下降或者不能正常采食以及患病率增加等情况。同时,羔羊长途运输也容易造成羔羊饥饿、脱水、酸中毒、肺水肿、肺淤血、心力衰竭以及消化机能减退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保育期内山羊的健康[2]。
在山羊进行长途运输中,应保证运输中密度适中,避免因为羊只拥挤造成伤害;运输中也应保证车内的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避免运输中羊只患病;若运输时间过长,应定期饲喂羊只,饲喂间隔不可以超过12 h;山羊在运输至目的地后,根据体重进行分舍,体重相近的山羊转入同一羊舍内,部分羊只患病或者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应第一时间进行治疗或者看护。羊只在经过断奶、运输以及转舍中发生应激反应的比例较高,为减轻这种应激反应带来的危害,很多养殖场会采用对应的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会导致羊只采食量下降,甚至不能正常采食。因此,根据相关资料已经研发出的保育前期调理料,可以使大部分羊只正常采食,极大地降低了人工饲喂的劳动量。仅针对极少数不能正常采食的羊只,可以采用代乳粉进行代替饲喂。部分运输中患病的羊只,应根据患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若其中有传染病患病羊,与其有过接触的羊只也应第一时间进行隔离观察,确认无病后进行分群。
2.2 科学日粮搭配
山羊在进入保育期后,羊只断奶的同时瘤胃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进行日粮搭配中,应尽可能地减少粗粮的使用量,避免由于日粮配比不当造成山羊的瘤胃负担过大,进而患病。同时,日粮的配比应该满足山羊日常所需的能量与营养元素,保证羊只在生长中各项机体发育良好。其中尤其需要注意,保育期是羊只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日粮中应该具有满足羊只骨骼发育的钙元素[3]。
2.3 日常羊舍管理
羊只在进入保育舍前根据体重进行分群处理,将体重相近的羊只分至同一群内,可以有效避免抢食、殴斗等现象,同时将需要严重看护和患病的羊只单独进行分群;根据保育舍的大小进行分群,确保保育舍内养殖密度适宜,养殖密度过高会引发抢食、殴斗等情况,过低会造成保育舍的资源浪费;定期对保育舍进行清洁、消毒工作,避免保育舍内有害病毒与细菌的滋生;保证保育舍内的温度、通风以及光照适宜,为羊只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保证羊只发育良好;保育舍内应该定期除湿,避免羊舍内湿度过高为有害病菌提供生长环境,还容易引发羊只患病。
2.4 免疫接种
为有效预防羊只的疫病,目前最直接有效的疫病防控办法就是免疫接种,免疫接种的首次注射大多在保育期。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如山羊养殖品种、养殖场规模、养殖地的发病史以及养殖场的地形等,进行免疫接种的方案制定。方案在制定中应注意疫苗之间相互的影响以及部分疫病可以采用疫苗联。根据国家相关要求,结合海安市羊只患病史与各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主要需要预防的疫病包括羊痘、羊快疫、羊口疮、羊猝死、羊口蹄疫、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羊小反刍兽疫以及羊传染性胸膜炎等,结合驱虫工作制定免疫接种计划。相关部门应该对养殖场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相关疫苗的注射,避免疫病发生后造成养殖户的巨大损失。部分养殖户没有经历过疫病,认为发生概率低,不进行免疫接种,对养殖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引导养殖户,让其认识到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并让其充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3 生物饲料的推广应用
生物饲料是近年的新型名词,泛指包括除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外的所有饲料或原料,目前已经有数十种生物饲料,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秸秆生物饲料,不仅仅对秸秆进行废物利用,避免燃烧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为畜牧养殖提供了大量的饲料。山羊在保育期使用生物饲料进行饲养,可以进一步提高羊只白身的免疫力、减低患病率,同时减少抗生素与药物的使用,提高山羊副产品的质量。使用生物饲料可以调节山羊肠道的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如乳酸菌、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等,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类的繁殖,同时形成微生物屏障阻止病原菌入侵,避免病菌通过肠道进入机体内,预防多种疾病。生物饲料中含有部分功能性多肽以及消化酶等活性物质,可以促进山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大幅度地提高饲料利用率,在羊只养殖中,饲料占生产成本最大的一部分,提高饲料利用率可以降低饲养成本。
4 结束语
保育羊的生长发育速度快,但身体的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差,死亡率较高,会给养殖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针对此项问题,采取阶段性饲养、科学的饲养管理、免疫接种、使用生物饲料等方式能取得良好的改善效果,进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l]何春.刍议规模化羊场羔羊保育养殖技术[J].农家致富顾问,2016( 16):78
[2]王志勇,冯志元.浅谈规模化羊场羔羊保育养殖技术[J].甘肃畜牧兽医,2015(7):45.
[3]顾白春,范银珠,李川霞.关于提高标准化规模羊场羔羊成活率的思考[J].当代畜牧,2015( 27):2-3.
作者简介:姚国平(1969-),女,江苏海安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关键词:山羊保育技术;经济效益;阶段饲养
中图分类号:S82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0.064
0 引言
随着畜牧养殖业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的羊只养殖已经全方位迈入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场生产模式。随着市场对羊只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加,羊只养殖数量始终处于增长阶段,养殖场的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但由于规模化养殖场的养殖技术明显区别于传统养殖技术,我国的相关技术人才不足,目前养殖场内的T作人员大部分以农户为主,造成生产中的大量错误操作,严重影响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其中保育期的影响尤为明显。很多养殖场不具备白繁自养的条件,因此生产羊只的过程中需要先购买羔羊,羔羊在购人后直接进入保育期,由于购买的羔羊经历断奶、运输等情况极易导致羔羊发生应激反应,对接下来的保育期T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保育期的患病率与死亡率。为有效地提高山羊的生产效率,应该从提高山羊保育期养殖技术着手,有效降低保育期山羊的患病率与死亡率,直接提高山羊的生产养殖效率。
1 保育期阶段性饲养
山羊在进入保育期后刚结束断奶,瘤胃发育不完全,不能快速适应粗饲料喂养,因此为帮助山羊在进入保育期时快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日粮配比中应减少粗饲料的用量,使用青草料或者青贮料缓慢增加用量,使山羊瘤胃能充分适应全饲料饲养。随着山羊逐渐适应保育期的饲料喂养模式,山羊的日龄逐渐增大,伴随着山羊骨骼开始发育。同时,为给育肥期的山羊提供良好的铺垫,在保育后期可以使用保育后期料,在协调山羊瘤胃发育的同时,兼顾到山羊的骨骼发育,保证山羊体重适当增加。
为直观有效的比较保育期阶段性饲养与常规保育期饲养的差别,通过试验进行对比饲养。选择精神状态良好、入舍体重相近的山羊进行试验,将羔羊合理的分为2组,分别通过常规保育期饲养、保育期分阶段饲养进行比较,并记录各阶段体重、患病数量、成活数量以及饲料使用量等数据。经过试验后发现,保育期阶段性调理饲养不仅可以降低山羊的患病率、提高成活率,更可以提高日增重,促进山羊的骨骼发育,为育肥期的增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试验结论表明,保育期分阶段调理饲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山羊的保育期养殖效率,为养殖场提高生产效益[1]。
2 保育期科学化饲养管理
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的饲养方式與传统的山羊饲养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经试验对比、生产实践,将保育期的山羊饲养进行总结,统称为保育期科学化饲养管理。
2.1 减少转舍造成的影响
随着养羊业的不断发展,众多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建立、发展,但其中大部分的养殖场是中小型养殖场,并不具备白繁白养的能力,因此羔羊要从其他大型养殖场内购入。羔羊在购人中由于发生断奶、运输以及转舍等情况,极易导致羔羊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促使神经分泌系统活跃度增加,引发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会导致羊只抵抗力下降、采食量下降或者不能正常采食以及患病率增加等情况。同时,羔羊长途运输也容易造成羔羊饥饿、脱水、酸中毒、肺水肿、肺淤血、心力衰竭以及消化机能减退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保育期内山羊的健康[2]。
在山羊进行长途运输中,应保证运输中密度适中,避免因为羊只拥挤造成伤害;运输中也应保证车内的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避免运输中羊只患病;若运输时间过长,应定期饲喂羊只,饲喂间隔不可以超过12 h;山羊在运输至目的地后,根据体重进行分舍,体重相近的山羊转入同一羊舍内,部分羊只患病或者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应第一时间进行治疗或者看护。羊只在经过断奶、运输以及转舍中发生应激反应的比例较高,为减轻这种应激反应带来的危害,很多养殖场会采用对应的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会导致羊只采食量下降,甚至不能正常采食。因此,根据相关资料已经研发出的保育前期调理料,可以使大部分羊只正常采食,极大地降低了人工饲喂的劳动量。仅针对极少数不能正常采食的羊只,可以采用代乳粉进行代替饲喂。部分运输中患病的羊只,应根据患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若其中有传染病患病羊,与其有过接触的羊只也应第一时间进行隔离观察,确认无病后进行分群。
2.2 科学日粮搭配
山羊在进入保育期后,羊只断奶的同时瘤胃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进行日粮搭配中,应尽可能地减少粗粮的使用量,避免由于日粮配比不当造成山羊的瘤胃负担过大,进而患病。同时,日粮的配比应该满足山羊日常所需的能量与营养元素,保证羊只在生长中各项机体发育良好。其中尤其需要注意,保育期是羊只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日粮中应该具有满足羊只骨骼发育的钙元素[3]。
2.3 日常羊舍管理
羊只在进入保育舍前根据体重进行分群处理,将体重相近的羊只分至同一群内,可以有效避免抢食、殴斗等现象,同时将需要严重看护和患病的羊只单独进行分群;根据保育舍的大小进行分群,确保保育舍内养殖密度适宜,养殖密度过高会引发抢食、殴斗等情况,过低会造成保育舍的资源浪费;定期对保育舍进行清洁、消毒工作,避免保育舍内有害病毒与细菌的滋生;保证保育舍内的温度、通风以及光照适宜,为羊只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保证羊只发育良好;保育舍内应该定期除湿,避免羊舍内湿度过高为有害病菌提供生长环境,还容易引发羊只患病。
2.4 免疫接种
为有效预防羊只的疫病,目前最直接有效的疫病防控办法就是免疫接种,免疫接种的首次注射大多在保育期。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如山羊养殖品种、养殖场规模、养殖地的发病史以及养殖场的地形等,进行免疫接种的方案制定。方案在制定中应注意疫苗之间相互的影响以及部分疫病可以采用疫苗联。根据国家相关要求,结合海安市羊只患病史与各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主要需要预防的疫病包括羊痘、羊快疫、羊口疮、羊猝死、羊口蹄疫、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羊小反刍兽疫以及羊传染性胸膜炎等,结合驱虫工作制定免疫接种计划。相关部门应该对养殖场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相关疫苗的注射,避免疫病发生后造成养殖户的巨大损失。部分养殖户没有经历过疫病,认为发生概率低,不进行免疫接种,对养殖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引导养殖户,让其认识到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并让其充分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3 生物饲料的推广应用
生物饲料是近年的新型名词,泛指包括除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外的所有饲料或原料,目前已经有数十种生物饲料,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秸秆生物饲料,不仅仅对秸秆进行废物利用,避免燃烧秸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为畜牧养殖提供了大量的饲料。山羊在保育期使用生物饲料进行饲养,可以进一步提高羊只白身的免疫力、减低患病率,同时减少抗生素与药物的使用,提高山羊副产品的质量。使用生物饲料可以调节山羊肠道的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如乳酸菌、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等,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类的繁殖,同时形成微生物屏障阻止病原菌入侵,避免病菌通过肠道进入机体内,预防多种疾病。生物饲料中含有部分功能性多肽以及消化酶等活性物质,可以促进山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大幅度地提高饲料利用率,在羊只养殖中,饲料占生产成本最大的一部分,提高饲料利用率可以降低饲养成本。
4 结束语
保育羊的生长发育速度快,但身体的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差,死亡率较高,会给养殖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针对此项问题,采取阶段性饲养、科学的饲养管理、免疫接种、使用生物饲料等方式能取得良好的改善效果,进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l]何春.刍议规模化羊场羔羊保育养殖技术[J].农家致富顾问,2016( 16):78
[2]王志勇,冯志元.浅谈规模化羊场羔羊保育养殖技术[J].甘肃畜牧兽医,2015(7):45.
[3]顾白春,范银珠,李川霞.关于提高标准化规模羊场羔羊成活率的思考[J].当代畜牧,2015( 27):2-3.
作者简介:姚国平(1969-),女,江苏海安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