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力商品理论是联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关节点,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资本论》中指出,劳动力商品价值是由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然而,在当代社会制度下,更好的人格修养与先进的技术水平等,也能提升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基于劳动力商品理论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结论是无论资本家利用什么样的手段缓和劳资矛盾,劳动者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会有本质的改变。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 劳资关系 劳动力价值
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已由最初资本主义制度刚确立之时的劳资对抗,转向对资本主义制度大致默认时期的趋于和谐。究其缘由,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主义制度刚代替封建主义制度而登上历史舞台时,是颇受世人诟病与质疑的;而且科技不发达,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资本家为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惜加大对工人的剥削;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更是充满了血腥与镇压。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凸显,工人的工资水平有大幅度提升,更是有教育及企业培训,品质人格、历史、道德等劳动力价值的附加增殖因素,大大提升了工人的工资水平;而且随着现代先进管理模式的演进,不少工人也成为企业持股人,可以分享企业红利,参与企业管理,因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趋于平和融洽。然而,资产阶级剥削压迫工人阶级的社会本质是不会变的。本文的立意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础上,深挖理论的演进发展,形成劳动力商品理论的现代表现形式,并运用这一理论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现状,把握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发展脉搏。
一、劳动力商品理论的简要表述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资本最初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然而,货币只有在特殊的运动中才能转化为资本。商品的流通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W—G—W),也即商品生产者先出卖自己的商品,赚取货币,然后再用货币换取自己所需的商品。资本流通的公式为:货币—商品—货币(G—W—G),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商品,再卖出商品,换回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货币充当中间环节;在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商品充当中间环节。
在商品流通中,买卖双方相互交换使用价值,通过商品交换满足需求,获取使用价值。在资本流通中,最初给付的货币与经流通收回的货币是不同的,收回的货币的量大于当初给付货币的量,资本流通的目的为获取更多的货币。因而,资本流通的公式应写为:G—W—G’。G’=G+ΔG,在原付货币额上有个增值额。这个增值额即为剩余价值(m)。这种增殖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产生了剩余价值。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则为等价交换,在商品流通中,商品将与等于其自身价值的物品进行交换,但这一过程中却发生了价值增殖。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并存,资本总公式出现了矛盾。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资本流通过程中间的商品上,但不可能发生在商品的价值上,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产生了价值增殖,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①。那么,这种商品即是劳动力。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身体中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②。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为,劳动者必须是自由的;劳动者是纯粹的无产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劳动力作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价值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者生儿育女所花费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可持续性利用;三是劳动者用以提升个人素质和技能的花费,以确保能够满足由于科技文化发展造成的对雇佣工人自身技能的高要求。劳动者对生活资料的需要,不只为了满足自身生理需求,还为了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在消费中实现的。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④。
二、劳动力商品理论的简要述评
劳动力商品理论对货币转化为资本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对于资本家剥削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反驳,因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巩固,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然而,学界对这一经典理论提出了质疑,劳动力可否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前提条件是否站得住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怎样构成的,以及劳动力商品理论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意义可言。针对以上质疑,我将在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做简要述评。
(一)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首先,学界认为劳动力不能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论点为,商品都是劳动产品。判断一个物品是否可以成为商品,一般情况下,是看该物品在商品流通中是否经过交换,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不可否认,矿藏、自然资源、土地等稀缺的资源也可满足人的需求,但是却不是经过人的劳动过程创造出来的。
其次,劳动力是经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产物。前文已述:“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身体中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⑤。因而,劳动力不是人生而具备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培养,深造学习,历史道德条件的感化、约束等等,潜移默化的生成的。一是双亲不辞辛劳的养育、教化;二是劳动者自身多年夜以继日的寒窗苦读,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三是教师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诲所创造的价值。
第三,《资本论》第1卷里曾指出“同任何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决定的。”⑥“劳动力的生产就是这个个体本身的再生产或维持”⑦。“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⑧。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由活劳动创造的,也具有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⑨。 最后,学界质疑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另一条论点为,劳动力不能独立于人体而独立存在。我认为,这条论点是没有事实依据的。货币持有者通过购买劳动力创造的价值,满足自己的需求,完成交换,而不是通过购买劳动力商品使自己具备像劳动力出卖者一样的劳动能力,劳动力独立于人体存在。劳动供给者提供劳动力,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货币持有者只是支付货币,这与一般的商品交换并无异处。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必要条件
马克思曾指出,只有劳动者是自由的、劳动者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无产者,才意味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已满足。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至今,已有百余载。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要做到“扬弃”,即接受并改进。
首先,劳动者并不必然拥有“纯粹的”人身自由。在原始社会以及奴隶社会,有些奴隶、战俘等,是不具备人身自由的,但他们的劳动也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产生了极大价值。奴隶、战俘是可以进行交易的。奴隶主通过商品交换,出卖奴隶、战俘而获取货币。他们出卖的其实是奴隶、战俘的劳动力。在奴隶社会中,奴隶是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奴隶主出卖劳动力商品获取货币。
其次,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起来,社会生产力较低,也正处于血淋淋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因而,社会中有大量失去生活资料的劳动者。他们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换取货币,购买生活资料,维持生计。而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发达,劳动生产率较高,企业的劳资关系相对和谐,也出现了大批劳动者持有公司股票,参与企业分红,参与企业管理的例子。在战后的美国与日本,更是有大批公职人员受到企业红利的诱惑,纷纷放弃公职,去非公企业供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成为劳动者。劳动者并不必然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
第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有二,一是劳动力由不同的人占有。只有不同的人占有劳动力,才能实现劳动力的交换,从而各取所需。二是无论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还是劳动力的占有者,都不能独立完成生产。只有这样,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才需要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商品;劳动者才必须供给劳动力,从而换取货币,维持生计。
(三)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四要素
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生产劳动力商品的劳动既包括具体劳动,也包括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⑩。具体劳动是在劳动者运用一定“生产资料”的前提下,采取的具体形式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是一定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力的价值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一是劳动力供给者用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育儿育女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力供给者用以提升个人潜质、修养、能力的花费的价值。二是养育劳动力生产者的父母的心血与花费的价值。三是劳动者自身研学苦读的精力花费的价值。四是教师教育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
(四)劳动力商品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义重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究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因此,劳动力商品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义重大,能够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是劳动力商品理论讲究劳动者人格独立,劳动者自己具备劳动力的所有权、支配权、交换权。劳动者的人格、情操、口碑、技能、知识素养等等,都是劳动力商品价值增殖的附加值。如果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无可替代,或替代率很小,那么很多企业会提高劳动力商品的购买价格,劳动者也会因之获取丰厚的利润。这无疑对劳动者形成一种正向激励作用,鼓励劳动者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与人格的完善。二是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择业,那么能否就业就成为劳动者自己的事。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如果劳动力商品理论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促进竞争的作用,就会增加劳动者就业的紧迫感。如果劳动者生育的子女较多,那么在对子女教育上分摊的经费就不足,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子女将来就业就会相对困难,这势必会对劳动者施加一定压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劳动者的生育观念,促进社会优生优育政策的推行。
三、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现状
回顾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自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国家确立到二战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一直是“资强劳弱”的。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劳动法律,一向是偏袒资方的“一边倒”的制度设计模式;工会力量薄弱;工人的维权意识薄弱。甚至在有些资本主义国家,还会出现工人罢工游行被血腥镇压的历史悲剧。随着时代的进步,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趋于平和,“三方体制”有效制约了资方的市场力量,政府不再一味“一边倒”向资方,而是相互牵制制衡,平衡劳资双方的势力。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已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合作趋势,劳资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共同分享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红利。法律制度提高了工会的政治地位,工人维权意识强烈,更是有大批工人加入工会,依靠工会提高工资水平,增强社会福利。
“三方体制”采取集体协商谈判和工会制度,有效充当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润滑剂”,及时缓和了劳资冲突。进入21世纪后,工人阶级的力量更加强大,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已出离了弱势地位,联合起来与资产阶级抗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使资产阶级得以重新审视劳资关系,劳资关系的发展形成“新合作主义”的趋势。
基于劳动力商品理论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演变规律,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至二战的时期,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文盲率较高。劳动者大多为男性,他们提供的劳动力大多技术含量较低,甚至很大程度上是在出卖体力。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大工业化浪潮席卷而来,劳动对体力的要求相对降低,妇女和儿童加入生产,成为新生劳动力供给大军。这段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仅限于会操作机器,能熟练掌握最基本的生产技术,所以劳动力商品价值的附加值较低;劳动力商品的替代率很大。
二战之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劳动生产率有了质的飞跃。工人阶级的维权意识强烈,劳方逐渐抬头。与此同时,“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深入人心,劳动者纷纷开始注重自身学习提升,资本主义国家也重视发展教育。各领域涌现出大量高学历、自身素养过硬、基本功扎实的新型劳动者。劳动力商品价值增殖的附加值增大,因此劳动力商品的可替代性差。劳动力供给者有很强的与资本家谈价议价的能力,自然可以使资本家提高工资待遇,甚至劳动者分享企业红利,参与企业的管理。 四、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
下文主要研究美国,日本和瑞典这三个有代表意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在最近几十年的美国,许多企业需要依靠知识创新与员工智力,企业劳资关系逐渐演变为合作式的成员关系。美国的知识创新型企业都是极大地激励员工的创造性劳动,在办公环境中营造轻松、亲密的组织氛围,逐渐模糊了员工与经理之间的界限。美国的工会组织以企业工会为主。然而,在一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工会组织的势力较弱,劳资关系较为松散,不稳定,属于资本所有权主导型。在目前美国劳动者就业市场中,有近乎五成的比例为临时工,临时工基本没有加入工会组织。他们与资本家议价的能力较低,劳动工资向下刚性较弱,任由资本家压低工资水平,降低福利待遇,一个典型的例子为“血汗工厂”沃尔玛。
日本的劳资关系主要为“利润分享型”,企业红利除被股东占有外,还会以工资以外的附加模式分发给企业员工,如与劳动贡献挂钩的奖金、退职金、职工住房、保健设施、旅游度假、教育培训等等。利润分享制的目的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降低代理成本。在日本的企业中,存在内部职工持股会,企业职工出资形成持股会,企业给予一定补贴,企业员工得以积累资金,拥有企业股份的持有权。利润分享型的劳资关系使劳动者持有资金,形成企业稳定的股东,增强劳动者的企业归属感与主人翁感,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瑞典,工会组织的社会地位较高,市场势力较强,主要以行业工会为主。瑞典工人组织化程度较高,劳资关系较稳定。瑞典的劳资关系为利益共享型。“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中,瑞典劳资关系属于共享程度最高、最为稳定的类型”11。“瑞典的劳资共享模式是通过企业层面的集体谈判和社会层面的公共政策合力实现的”12。为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面对实体经济的疲软,面对危机与失业,瑞典的劳资双方展开协商与谈判。劳方坚持涨工资以应对通胀,资方主张降低工资水平,甚至在最低工资线以下雇佣劳动者,工会最大限度保障劳方权益,声称加薪可延期,但不能降低工资水平,更不能在最低工资水平下雇佣工人。利益共享模式的劳资关系在瑞典已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共识。
五、在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发展演进下,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变化
(一)资产阶级利用“人民资本主义”的外壳粉饰太平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控股的股份企业,通过向劳动者发行小额股份,为企业发展融通资金。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便大肆宣扬,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人民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红利由劳资双方共享,股份企业由劳资双方共同所有。
首先,劳动者占有股份的收入与其对生活资料购买的需求相比是杯水车薪,根本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本质。资本家通过吸收社会少量游资,完成资本积聚,统一由资本家所支配,扩大股份企业的规模生产,而少数垄断资本家仍然控制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和管理权,控制股份企业小额股票的劳动者的势力仍然很弱小,从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能力增长了。
其次,劳动者购买了垄断企业的小额股票,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社会本质,造成了劳资双方拥有“共同 ”利益,甚至“劳资一家”的表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冲突,使劳资关系走向合作,有利于资本家利用劳动者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心理,增强劳动者归属感,调动劳动者工作积极性,从而加深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
(二)民主管理模式的劳资关系只是假象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所谓“民主管理”依据的说辞无非是,企业吸收劳动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决策、劳动者加盟企业的管委会、企业实行劳动者合理建议制度、开展劳动者广泛参与质量管理的活动等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较为发达,企业需要知识型、技能型的劳动者的脑力劳动,也即劳动力商品价值增殖的附加因素,创造更大的商品价值。民主管理模式的劳资关系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升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商品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剩余价值。民主管理模式的劳资关系有利于缓和劳资冲突。而且,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也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果实。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长期实行的残酷血汗压榨制度,谋得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
民主管理模式的劳资关系蒙蔽了劳动者的双眼。劳动环境条件的改善,调动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必然有限,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权仍牢牢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这丝毫没有改变劳动者被剥削、被压榨的命运,只是资本家为获取更大剩余价值,愚昧劳动者而使出的“障眼法”而已。
(三)“弹性工作日”并没能改变劳动者被剥削的地位
在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中,流行劳动者“弹性工作日”制度,也即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缩短了劳动者的工作日。首先,在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质的提升,资本家缩短劳动者的工时,以缓和劳资矛盾,但是企业丰厚的利润与产量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分毫。其次,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对劳动者脑力的要求更高了,需要掌握更高深的生产技术,劳动力再生产需要耗费较多培训与学习的时间与精力,以适应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强度、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活动。第三,2008年的金融危机横扫全球,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开工不足,劳动者失业严重。
劳动者“弹性工作日”制度实行的前提条件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必然导致劳动力价值的降低,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大大增加了资本家所获取的相对剩余价值”13。资本家缩短劳动者的工作日,就必然会加大劳动强度,在有限的劳动时间里,要求劳动者紧锣密鼓地生产,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因此,“弹性工作日”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劳动者被剥削的地位,只是资本家为提高剥削程度、获取更多剩余价值所采取的一种更为隐蔽的压榨方式。 六、结论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进行了理论剖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现状及其变化。
总结全文内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当代社会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演进,应尊重历史规律,更清楚地看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为劳动力被不同人占有,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拥有者对资料的不合理占有。二是劳动力商品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义重大,不仅优胜劣汰,增强竞争,还会产生积极的人口效应,从而改变劳动者的生育观念。三是劳动者应努力提高劳动力商品价值增殖的附加值,拥有高尚人格、优良口碑、先进技术的劳动力商品是可替代性低的,也是劳动者能与资本家谈价议价的唯一资本。四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趋缓是工人阶级维权意识增强,不断与资产阶级抗争的结果。五是尽管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趋向平和,资本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缓和劳资冲突,但是劳动者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本质没有改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也不会改变。
注:
①引自《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②引自《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③引自《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④引自《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⑤引自《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⑥引自《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⑦引自《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⑧引自《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⑨引自《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⑩引自《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劳动力商品理论与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论纲》[J].刘凤义,发表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1)。
12引自《劳动力商品理论与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论纲》[J].刘凤义,发表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1)。
13引自《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6]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杨酥,冯晓莉.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品质构成现实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孙蚌珠.关于劳动力商品的几个问题[J].经济评论,1998(1)
[9]胡新宇.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的再认识[J]. 商业时代,2004(27)
[10]程延园.劳动关系(第3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1]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阿伦特(著),孙传钊(译).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6]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7]刘凤义.劳动力商品理论与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论纲[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1)
(苏畅,1987年生,山东济宁人,中央党校博士生,中关村学院。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劳动关系)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 劳资关系 劳动力价值
随着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已由最初资本主义制度刚确立之时的劳资对抗,转向对资本主义制度大致默认时期的趋于和谐。究其缘由,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主义制度刚代替封建主义制度而登上历史舞台时,是颇受世人诟病与质疑的;而且科技不发达,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资本家为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惜加大对工人的剥削;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更是充满了血腥与镇压。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凸显,工人的工资水平有大幅度提升,更是有教育及企业培训,品质人格、历史、道德等劳动力价值的附加增殖因素,大大提升了工人的工资水平;而且随着现代先进管理模式的演进,不少工人也成为企业持股人,可以分享企业红利,参与企业管理,因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趋于平和融洽。然而,资产阶级剥削压迫工人阶级的社会本质是不会变的。本文的立意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基础上,深挖理论的演进发展,形成劳动力商品理论的现代表现形式,并运用这一理论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现状,把握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发展脉搏。
一、劳动力商品理论的简要表述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资本最初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然而,货币只有在特殊的运动中才能转化为资本。商品的流通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W—G—W),也即商品生产者先出卖自己的商品,赚取货币,然后再用货币换取自己所需的商品。资本流通的公式为:货币—商品—货币(G—W—G),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商品,再卖出商品,换回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货币充当中间环节;在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商品充当中间环节。
在商品流通中,买卖双方相互交换使用价值,通过商品交换满足需求,获取使用价值。在资本流通中,最初给付的货币与经流通收回的货币是不同的,收回的货币的量大于当初给付货币的量,资本流通的目的为获取更多的货币。因而,资本流通的公式应写为:G—W—G’。G’=G+ΔG,在原付货币额上有个增值额。这个增值额即为剩余价值(m)。这种增殖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产生了剩余价值。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则为等价交换,在商品流通中,商品将与等于其自身价值的物品进行交换,但这一过程中却发生了价值增殖。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并存,资本总公式出现了矛盾。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资本流通过程中间的商品上,但不可能发生在商品的价值上,因而,“商品的使用价值产生了价值增殖,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①。那么,这种商品即是劳动力。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身体中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②。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为,劳动者必须是自由的;劳动者是纯粹的无产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劳动力作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价值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者生儿育女所花费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本家对劳动力的可持续性利用;三是劳动者用以提升个人素质和技能的花费,以确保能够满足由于科技文化发展造成的对雇佣工人自身技能的高要求。劳动者对生活资料的需要,不只为了满足自身生理需求,还为了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在消费中实现的。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④。
二、劳动力商品理论的简要述评
劳动力商品理论对货币转化为资本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对于资本家剥削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反驳,因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巩固,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然而,学界对这一经典理论提出了质疑,劳动力可否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前提条件是否站得住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怎样构成的,以及劳动力商品理论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意义可言。针对以上质疑,我将在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做简要述评。
(一)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首先,学界认为劳动力不能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论点为,商品都是劳动产品。判断一个物品是否可以成为商品,一般情况下,是看该物品在商品流通中是否经过交换,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不可否认,矿藏、自然资源、土地等稀缺的资源也可满足人的需求,但是却不是经过人的劳动过程创造出来的。
其次,劳动力是经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产物。前文已述:“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身体中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⑤。因而,劳动力不是人生而具备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培养,深造学习,历史道德条件的感化、约束等等,潜移默化的生成的。一是双亲不辞辛劳的养育、教化;二是劳动者自身多年夜以继日的寒窗苦读,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三是教师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诲所创造的价值。
第三,《资本论》第1卷里曾指出“同任何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决定的。”⑥“劳动力的生产就是这个个体本身的再生产或维持”⑦。“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⑧。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由活劳动创造的,也具有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⑨。 最后,学界质疑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另一条论点为,劳动力不能独立于人体而独立存在。我认为,这条论点是没有事实依据的。货币持有者通过购买劳动力创造的价值,满足自己的需求,完成交换,而不是通过购买劳动力商品使自己具备像劳动力出卖者一样的劳动能力,劳动力独立于人体存在。劳动供给者提供劳动力,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货币持有者只是支付货币,这与一般的商品交换并无异处。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必要条件
马克思曾指出,只有劳动者是自由的、劳动者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无产者,才意味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已满足。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至今,已有百余载。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要做到“扬弃”,即接受并改进。
首先,劳动者并不必然拥有“纯粹的”人身自由。在原始社会以及奴隶社会,有些奴隶、战俘等,是不具备人身自由的,但他们的劳动也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产生了极大价值。奴隶、战俘是可以进行交易的。奴隶主通过商品交换,出卖奴隶、战俘而获取货币。他们出卖的其实是奴隶、战俘的劳动力。在奴隶社会中,奴隶是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奴隶主出卖劳动力商品获取货币。
其次,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起来,社会生产力较低,也正处于血淋淋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因而,社会中有大量失去生活资料的劳动者。他们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换取货币,购买生活资料,维持生计。而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发达,劳动生产率较高,企业的劳资关系相对和谐,也出现了大批劳动者持有公司股票,参与企业分红,参与企业管理的例子。在战后的美国与日本,更是有大批公职人员受到企业红利的诱惑,纷纷放弃公职,去非公企业供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成为劳动者。劳动者并不必然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
第三,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有二,一是劳动力由不同的人占有。只有不同的人占有劳动力,才能实现劳动力的交换,从而各取所需。二是无论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还是劳动力的占有者,都不能独立完成生产。只有这样,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才需要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商品;劳动者才必须供给劳动力,从而换取货币,维持生计。
(三)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四要素
根据劳动二重性学说,生产劳动力商品的劳动既包括具体劳动,也包括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⑩。具体劳动是在劳动者运用一定“生产资料”的前提下,采取的具体形式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是一定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力的价值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一是劳动力供给者用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育儿育女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力供给者用以提升个人潜质、修养、能力的花费的价值。二是养育劳动力生产者的父母的心血与花费的价值。三是劳动者自身研学苦读的精力花费的价值。四是教师教育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
(四)劳动力商品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义重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究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因此,劳动力商品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义重大,能够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是劳动力商品理论讲究劳动者人格独立,劳动者自己具备劳动力的所有权、支配权、交换权。劳动者的人格、情操、口碑、技能、知识素养等等,都是劳动力商品价值增殖的附加值。如果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无可替代,或替代率很小,那么很多企业会提高劳动力商品的购买价格,劳动者也会因之获取丰厚的利润。这无疑对劳动者形成一种正向激励作用,鼓励劳动者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与人格的完善。二是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择业,那么能否就业就成为劳动者自己的事。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如果劳动力商品理论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促进竞争的作用,就会增加劳动者就业的紧迫感。如果劳动者生育的子女较多,那么在对子女教育上分摊的经费就不足,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子女将来就业就会相对困难,这势必会对劳动者施加一定压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劳动者的生育观念,促进社会优生优育政策的推行。
三、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现状
回顾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自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国家确立到二战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一直是“资强劳弱”的。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劳动法律,一向是偏袒资方的“一边倒”的制度设计模式;工会力量薄弱;工人的维权意识薄弱。甚至在有些资本主义国家,还会出现工人罢工游行被血腥镇压的历史悲剧。随着时代的进步,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趋于平和,“三方体制”有效制约了资方的市场力量,政府不再一味“一边倒”向资方,而是相互牵制制衡,平衡劳资双方的势力。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已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合作趋势,劳资双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共同分享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红利。法律制度提高了工会的政治地位,工人维权意识强烈,更是有大批工人加入工会,依靠工会提高工资水平,增强社会福利。
“三方体制”采取集体协商谈判和工会制度,有效充当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润滑剂”,及时缓和了劳资冲突。进入21世纪后,工人阶级的力量更加强大,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已出离了弱势地位,联合起来与资产阶级抗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使资产阶级得以重新审视劳资关系,劳资关系的发展形成“新合作主义”的趋势。
基于劳动力商品理论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演变规律,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至二战的时期,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文盲率较高。劳动者大多为男性,他们提供的劳动力大多技术含量较低,甚至很大程度上是在出卖体力。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大工业化浪潮席卷而来,劳动对体力的要求相对降低,妇女和儿童加入生产,成为新生劳动力供给大军。这段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仅限于会操作机器,能熟练掌握最基本的生产技术,所以劳动力商品价值的附加值较低;劳动力商品的替代率很大。
二战之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劳动生产率有了质的飞跃。工人阶级的维权意识强烈,劳方逐渐抬头。与此同时,“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深入人心,劳动者纷纷开始注重自身学习提升,资本主义国家也重视发展教育。各领域涌现出大量高学历、自身素养过硬、基本功扎实的新型劳动者。劳动力商品价值增殖的附加值增大,因此劳动力商品的可替代性差。劳动力供给者有很强的与资本家谈价议价的能力,自然可以使资本家提高工资待遇,甚至劳动者分享企业红利,参与企业的管理。 四、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
下文主要研究美国,日本和瑞典这三个有代表意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在最近几十年的美国,许多企业需要依靠知识创新与员工智力,企业劳资关系逐渐演变为合作式的成员关系。美国的知识创新型企业都是极大地激励员工的创造性劳动,在办公环境中营造轻松、亲密的组织氛围,逐渐模糊了员工与经理之间的界限。美国的工会组织以企业工会为主。然而,在一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工会组织的势力较弱,劳资关系较为松散,不稳定,属于资本所有权主导型。在目前美国劳动者就业市场中,有近乎五成的比例为临时工,临时工基本没有加入工会组织。他们与资本家议价的能力较低,劳动工资向下刚性较弱,任由资本家压低工资水平,降低福利待遇,一个典型的例子为“血汗工厂”沃尔玛。
日本的劳资关系主要为“利润分享型”,企业红利除被股东占有外,还会以工资以外的附加模式分发给企业员工,如与劳动贡献挂钩的奖金、退职金、职工住房、保健设施、旅游度假、教育培训等等。利润分享制的目的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降低代理成本。在日本的企业中,存在内部职工持股会,企业职工出资形成持股会,企业给予一定补贴,企业员工得以积累资金,拥有企业股份的持有权。利润分享型的劳资关系使劳动者持有资金,形成企业稳定的股东,增强劳动者的企业归属感与主人翁感,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瑞典,工会组织的社会地位较高,市场势力较强,主要以行业工会为主。瑞典工人组织化程度较高,劳资关系较稳定。瑞典的劳资关系为利益共享型。“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中,瑞典劳资关系属于共享程度最高、最为稳定的类型”11。“瑞典的劳资共享模式是通过企业层面的集体谈判和社会层面的公共政策合力实现的”12。为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面对实体经济的疲软,面对危机与失业,瑞典的劳资双方展开协商与谈判。劳方坚持涨工资以应对通胀,资方主张降低工资水平,甚至在最低工资线以下雇佣劳动者,工会最大限度保障劳方权益,声称加薪可延期,但不能降低工资水平,更不能在最低工资水平下雇佣工人。利益共享模式的劳资关系在瑞典已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共识。
五、在劳动力商品理论的发展演进下,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变化
(一)资产阶级利用“人民资本主义”的外壳粉饰太平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控股的股份企业,通过向劳动者发行小额股份,为企业发展融通资金。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便大肆宣扬,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人民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红利由劳资双方共享,股份企业由劳资双方共同所有。
首先,劳动者占有股份的收入与其对生活资料购买的需求相比是杯水车薪,根本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本质。资本家通过吸收社会少量游资,完成资本积聚,统一由资本家所支配,扩大股份企业的规模生产,而少数垄断资本家仍然控制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和管理权,控制股份企业小额股票的劳动者的势力仍然很弱小,从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能力增长了。
其次,劳动者购买了垄断企业的小额股票,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社会本质,造成了劳资双方拥有“共同 ”利益,甚至“劳资一家”的表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冲突,使劳资关系走向合作,有利于资本家利用劳动者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心理,增强劳动者归属感,调动劳动者工作积极性,从而加深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
(二)民主管理模式的劳资关系只是假象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所谓“民主管理”依据的说辞无非是,企业吸收劳动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决策、劳动者加盟企业的管委会、企业实行劳动者合理建议制度、开展劳动者广泛参与质量管理的活动等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较为发达,企业需要知识型、技能型的劳动者的脑力劳动,也即劳动力商品价值增殖的附加因素,创造更大的商品价值。民主管理模式的劳资关系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升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商品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剩余价值。民主管理模式的劳资关系有利于缓和劳资冲突。而且,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也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果实。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长期实行的残酷血汗压榨制度,谋得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
民主管理模式的劳资关系蒙蔽了劳动者的双眼。劳动环境条件的改善,调动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力必然有限,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权仍牢牢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这丝毫没有改变劳动者被剥削、被压榨的命运,只是资本家为获取更大剩余价值,愚昧劳动者而使出的“障眼法”而已。
(三)“弹性工作日”并没能改变劳动者被剥削的地位
在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中,流行劳动者“弹性工作日”制度,也即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缩短了劳动者的工作日。首先,在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质的提升,资本家缩短劳动者的工时,以缓和劳资矛盾,但是企业丰厚的利润与产量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分毫。其次,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对劳动者脑力的要求更高了,需要掌握更高深的生产技术,劳动力再生产需要耗费较多培训与学习的时间与精力,以适应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强度、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活动。第三,2008年的金融危机横扫全球,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开工不足,劳动者失业严重。
劳动者“弹性工作日”制度实行的前提条件为,科技进步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必然导致劳动力价值的降低,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大大增加了资本家所获取的相对剩余价值”13。资本家缩短劳动者的工作日,就必然会加大劳动强度,在有限的劳动时间里,要求劳动者紧锣密鼓地生产,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因此,“弹性工作日”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劳动者被剥削的地位,只是资本家为提高剥削程度、获取更多剩余价值所采取的一种更为隐蔽的压榨方式。 六、结论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进行了理论剖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现状及其变化。
总结全文内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当代社会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演进,应尊重历史规律,更清楚地看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为劳动力被不同人占有,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拥有者对资料的不合理占有。二是劳动力商品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义重大,不仅优胜劣汰,增强竞争,还会产生积极的人口效应,从而改变劳动者的生育观念。三是劳动者应努力提高劳动力商品价值增殖的附加值,拥有高尚人格、优良口碑、先进技术的劳动力商品是可替代性低的,也是劳动者能与资本家谈价议价的唯一资本。四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趋缓是工人阶级维权意识增强,不断与资产阶级抗争的结果。五是尽管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关系趋向平和,资本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缓和劳资冲突,但是劳动者被剥削、被压迫的社会本质没有改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也不会改变。
注:
①引自《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②引自《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③引自《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④引自《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⑤引自《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⑥引自《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⑦引自《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⑧引自《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⑨引自《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⑩引自《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劳动力商品理论与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论纲》[J].刘凤义,发表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1)。
12引自《劳动力商品理论与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论纲》[J].刘凤义,发表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1)。
13引自《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8)。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6]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杨酥,冯晓莉.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品质构成现实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孙蚌珠.关于劳动力商品的几个问题[J].经济评论,1998(1)
[9]胡新宇.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的再认识[J]. 商业时代,2004(27)
[10]程延园.劳动关系(第3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1]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阿伦特(著),孙传钊(译).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6]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0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7]刘凤义.劳动力商品理论与资本主义多样性研究论纲[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1)
(苏畅,1987年生,山东济宁人,中央党校博士生,中关村学院。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