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提高后进生学习音乐兴趣的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118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够激活他们的音乐学习潜能,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促进他们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正确发展。在十几年的音乐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因学习兴趣和自身音乐基础等方面的影响,渐渐地疏远了音乐,甚至到了厌学的地步。慢慢地这些学生就成了所谓的音乐“后进生”。
  一、音乐学科中的后进生
  学生因为自身的先天因素或者是音乐基础薄弱等种种原因,在音乐科的教学中也有后进生,前者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后者让学生学音乐感到吃力,以致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出现所学内容掌握扎实的现象。
  二、音乐学科中后进生在课堂上的主要表现为
  一是不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一些试唱的教学内容;二是上课的激情不够活跃,主要表现为不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及展示活动;三是缺乏自信心,不敢参与课堂中的相关活动;四是由于自身音乐方面的基础差,不能够顺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练习任务。
  三、音乐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第一,教师教学的不够重视。教师认为音乐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不大,也非主科教学,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就不放在心上。
  第二,学生缺少正确的学习心理。学生因为受其它科目学习的影响,对音乐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影响了他们的正确学习意识。
  第三,学校在开设上不够重视。有些学校受到考试升学率等功利主义影响,往往大幅缩减音乐的授课节数,同时大量的音乐科被挤占。
  第四,缺少正确的评价手段。音乐不是中考的评价科目,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未能从宏观上予以解决。
  第五,学生的先天原因,造成学生不爱学音乐。在加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所以离音乐越来越远。
  四、转化音乐后进生的几点做法:
  经过十几年的音乐教学工作,我总结了如下几点做法,感觉在教学中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现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第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新课程教学认为,课堂教学中应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一方面,能够缓解课堂教学的紧张氛围;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音乐课堂,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平等、友爱、亲和的教学模式。
  第二,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也就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对这门功课不发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
  第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满足后进生的学习需要。后进生往往因学习兴趣的欠缺而对音乐学习丧失信心。因此,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应该优化教学资源,不妨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这样,一方面,能够满足后进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能够让他们在充满美妙的环境氛围熏陶下提高自身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我们不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方式予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欣赏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将所要欣赏的内容通过电脑手段制作出来,让后进生在观看和倾听中受到震撼,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望。
  第四,运用综合评价方式,激励后进生的学习激情。新课程教学理念中特别强调对学生学习综合评价的运用,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应该运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让学生能够获得学习的动力支持。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综合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潜能,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心理需要。特别对那些后进生而言,更应该如此。
  例如,在音乐的试唱教学中,后进生的种种表现在实事求是的评价基础上,特别注意一些激励性语言的运用。采用如下的方法:一是教师试唱,学生模拟试唱,并挑选出优秀的学生进行再次试唱,二是对一些唱功不够的后进生,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试唱,让同学给出合理中肯的评价,三是教师鼓励后进生大胆上台进行试唱,并建议大家以鼓掌的形式予以表扬。
  五、转化音乐后进生的几点思考
  转化音乐后进生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予以纠正,即在教学中克服学生的无所谓的学习心理和态度。转化音乐后进生应该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即应该从学生的自身潜能的激活上予以转化。转化音乐后进生应该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方法,即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应该予以充分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思维,优化教学资源和手段,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一定能够帮助后进生走出学习困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其他文献
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在学科教育体系向工作体系的转化进程中,一般是通过行业分析与工作分析确定课程结构,根据各专业特有的工作逻辑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内容,按照职业领域的活动规律和要求进行教学,其根本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工作知识,形成职业能力。根据职业活动内容的形态与功能不同,可以对艺术设计专业课型进行分类设计,有技术训练课型和流程体验课型。本文以《几何体素描》教学为例,研究相应的课型
期刊
一、全员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由课间操创新演变过来的,一般安排在上午第二节和第三节之间进行,时间25分~30分,内容有眼操、中小学生系列操、校操(自编操)和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内容(教材内容、民间、民族和游戏等),被列入学校作息时间表而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一)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锻炼和受益  1.大课间活动与体育
期刊
一、职业学校开设美育课程的必要性  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精力充沛、风华正茂、富有青春活力、充满诗情画意的最佳时期,此时他们渴望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愿也是最强烈、最迫切的。但由于他们缺乏美育教育,使得审美能力低下,最容易造成情感的危机和道德观念上的畸形,在心理上的表现是狭隘、自私、焦躁、低沉;在行动上就表现出无知、粗俗、浅薄。因此,在职业学校中学生违纪、打架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这一切不但制
期刊
一、引言  著名音乐教育家吴斌说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校正、不断改进的的过程,做任何事情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音乐二期课改自2006年以来,所有的教师都在不断进行着努力的探索,不断在摸索中前进,在校正中前行。歌唱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包涵的内容广泛,既有技能技巧的训练,又有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有文学、表演等各方面要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音乐的特质,通过各
期刊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名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还特别提出:“通过音乐学习,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小学音乐
期刊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的评价也走向了更加的多元化、人性化。对何为优秀学生的标准我们也有了更全面的评价标准。同时,对于班级中一些在学习或其它方面处于一种落后状态的学生,以前称之为“差生”,之后又改称之“后进生”,现在我们又将其称为“潜能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老师必须也要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野百合”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我是一名音乐老
期刊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无价的瑰宝。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就是汉字,它不仅是学习语文的根基,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每个学段的识字教学均有明确的规定,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识字教学基础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的小学生,大多数一方面受地方少数民族语言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山
期刊
一、前言  (一)选题依据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05 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北京市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监测监控工作,从 2008 年起,每年都对北京市的学生进行抽样监测,为各区县改进体育教育工作提供数据基础。那么怀柔区小学生这三年来的体质健康状况有什么改变呢
期刊
一、激发的概念和意义  激发兴趣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刺激手段,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对人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能推动人去寻找知识,激励人去用心钻研,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因此,激发与培养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教材的激发  (一)教材的有效安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纳认为:“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兴趣,这是最好不
期刊
一、体育文化的认识与解析  (一)体育文化起源的历史背景  体育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然而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处在不知不觉之中。  早期的体育,尽管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创造的体育形态、性质和目的基本上是相同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延续,学会了跑、跳、投、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