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全员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由课间操创新演变过来的,一般安排在上午第二节和第三节之间进行,时间25分~30分,内容有眼操、中小学生系列操、校操(自编操)和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内容(教材内容、民间、民族和游戏等),被列入学校作息时间表而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一)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锻炼和受益
1.大课间活动与体育课不同
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像体育课那样严格(也有相应的组织、管理、适宜的纪律约束等),使学生摆脱上课的严肃性和紧张的气氛,情绪活泼欢畅、热情洋溢、朝气蓬勃地进行锻炼活动。由于内容丰富多彩,组织与活动形式各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适合于各式各样的学生参与,因此就决定了全体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身体锻炼的机会,使之受益匪浅。比如在做眼操、系列操、自编操时,学生无论身体状况如何,既然能到校上课就能够坚持参与这项活动,因为此项活动强度小,生理负荷量不大,能达到积极性休息要求,又能锻炼身体。
2.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
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可以在本班本组内活动,也可跨班、跨年级来选择自己需要活动的内容。学生可选择的内容多,活动的空间大,自主性强。
(二)全体教师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有了充分的保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是一个无形的英雄,因而就会产生一种凝聚力,学生就会向老师学习,并且在教师面前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认为自己也能做榜样、当英雄。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一种锻炼身体的欲望,能使他们清晰的认识到锻炼身体的意义,也为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教师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且是活动的辅导者
学校各级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但参加做操,还积极的和学生一起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他们不但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带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是激励学生积极锻炼,激发动机和提高自觉性主动性的辅导者,使每一个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的张扬。
2.大课间管理层次高,安全有保障
教师们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给学生树立了榜样、营造了良好的欢快氛围,而且还对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时有了更大的安全保障。由于各班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的各种条件的差异,均潜藏着程度不同的不安全因素。
二、培养激发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是国家和学校向他们提出的要求变为自己内在体育运动兴趣的欲望与动力。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则使将要淡化的或未能引起的运动兴趣通过各种方法、形式和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起来,得以继续延续和保持,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前提,也为身心健康成长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这种理念体现的更加充分与完善。
(一)观念的改变营造了氛围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活动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无兴趣教,学生无乐趣学。
(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体育活动的创新意识是来自亲身实践,通过亲身的实践才会产生创新思维。创新的成功,就会产生创新的欲望与精神。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创新是在已有知识或经验基础进行主观上的改编、提高和发展等,具有新意识,并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可操作性强,尤其体育活动在这一点上表现的比较突出。
1.教师在活动上要创新
一个小小活动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教师在不断地创新。例如:集体跳长绳,学生跳完“单八跳”和“双八跳”后,教师说: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大家讨论一下还可以用什么新式方法进行练习。
2.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
教师不但要在活动上创新,而且也要鼓励学生创新,大家知道在体育中学生的上肢力量练习是最不好做的,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完成这项很枯燥的内容呢?在教师的帮助下有的学生做“大纸团”来踢足球,在教师引导下有的学生“推小车”,在教师的帮助下有的学生一起“搭桥”,在活动中学生创造出很多的小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三)创设情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活动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情景创设,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大课间体育活动根据其性质是一节全校性的活动类体育课,它的活动主要内容是来源于体育课程,是对所学技术技能的延续与应用,但它的现代思想性、教育性、管理和组织形式等与体育课相比具有独到之处,也有利于促使这两类体育课程整合改革的实施,是现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其意义深远,值得每一位管理者、教师深沉的思考与探究。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由课间操创新演变过来的,一般安排在上午第二节和第三节之间进行,时间25分~30分,内容有眼操、中小学生系列操、校操(自编操)和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内容(教材内容、民间、民族和游戏等),被列入学校作息时间表而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一)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锻炼和受益
1.大课间活动与体育课不同
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像体育课那样严格(也有相应的组织、管理、适宜的纪律约束等),使学生摆脱上课的严肃性和紧张的气氛,情绪活泼欢畅、热情洋溢、朝气蓬勃地进行锻炼活动。由于内容丰富多彩,组织与活动形式各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适合于各式各样的学生参与,因此就决定了全体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身体锻炼的机会,使之受益匪浅。比如在做眼操、系列操、自编操时,学生无论身体状况如何,既然能到校上课就能够坚持参与这项活动,因为此项活动强度小,生理负荷量不大,能达到积极性休息要求,又能锻炼身体。
2.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
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可以在本班本组内活动,也可跨班、跨年级来选择自己需要活动的内容。学生可选择的内容多,活动的空间大,自主性强。
(二)全体教师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有了充分的保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是一个无形的英雄,因而就会产生一种凝聚力,学生就会向老师学习,并且在教师面前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认为自己也能做榜样、当英雄。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一种锻炼身体的欲望,能使他们清晰的认识到锻炼身体的意义,也为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教师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且是活动的辅导者
学校各级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但参加做操,还积极的和学生一起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他们不但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带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是激励学生积极锻炼,激发动机和提高自觉性主动性的辅导者,使每一个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的张扬。
2.大课间管理层次高,安全有保障
教师们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给学生树立了榜样、营造了良好的欢快氛围,而且还对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时有了更大的安全保障。由于各班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时的各种条件的差异,均潜藏着程度不同的不安全因素。
二、培养激发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是国家和学校向他们提出的要求变为自己内在体育运动兴趣的欲望与动力。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则使将要淡化的或未能引起的运动兴趣通过各种方法、形式和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起来,得以继续延续和保持,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前提,也为身心健康成长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这种理念体现的更加充分与完善。
(一)观念的改变营造了氛围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活动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无兴趣教,学生无乐趣学。
(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体育活动的创新意识是来自亲身实践,通过亲身的实践才会产生创新思维。创新的成功,就会产生创新的欲望与精神。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创新是在已有知识或经验基础进行主观上的改编、提高和发展等,具有新意识,并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可操作性强,尤其体育活动在这一点上表现的比较突出。
1.教师在活动上要创新
一个小小活动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教师在不断地创新。例如:集体跳长绳,学生跳完“单八跳”和“双八跳”后,教师说: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大家讨论一下还可以用什么新式方法进行练习。
2.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
教师不但要在活动上创新,而且也要鼓励学生创新,大家知道在体育中学生的上肢力量练习是最不好做的,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完成这项很枯燥的内容呢?在教师的帮助下有的学生做“大纸团”来踢足球,在教师引导下有的学生“推小车”,在教师的帮助下有的学生一起“搭桥”,在活动中学生创造出很多的小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三)创设情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活动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情景创设,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大课间体育活动根据其性质是一节全校性的活动类体育课,它的活动主要内容是来源于体育课程,是对所学技术技能的延续与应用,但它的现代思想性、教育性、管理和组织形式等与体育课相比具有独到之处,也有利于促使这两类体育课程整合改革的实施,是现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其意义深远,值得每一位管理者、教师深沉的思考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