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大学生就业难对于社会稳定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就业;职业发展规划
在人类思想史上,“和谐”的构想由来已久。从孔子的“和为贵”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则赋予了和谐社会新的时代内涵,并使之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
一个社会和谐与否,是与人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孟子曾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而如今的社会,民生问题相当多的集中在“就业”进而“乐业”的层面上。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职业安身立命,那和谐社会就缺失了应有之义。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之因
1.人才政策不健全
社会普遍存在的狭隘的人才观阻碍了大学生的合理流动,减少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一些地方为了留住人才,对大学生到本地以外的地方就业进行限制。而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门槛,不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盲目要求高学历、高职称。尤其近两年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高学历毕业生就业难,有的单位更是不顾实际的喊出这是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最佳时机。高校扩招,毕业学生总量增多,社会却没有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造成了人才闲置现象。
2.高校易进而出口不畅
普遍的就业压力与相对“和谐”的招生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即一方面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实现了向大众化的转变;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普遍遭遇“就业难”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的管理模式,还是延续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管理体制,大学只管学制内的教育过程,不考虑毕业生以后怎么办。学校管理部门主要时间精力还是集中在三年或四年教育过程当中,对就业环节相对轻视。在对百余名大学生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发现近79%的同学对所谓的“职业规划”概念比较模糊,这体现出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不少高校不根据社会需求办学,忽视市场走向。高校设置的专业和社会需求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脱节,专业教育的周期性和惯性调节比较滞后。
3.学生心理失衡
由于传统“精英化”择业观的影响,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过高,都希望做“金领”、“白领”,不愿做“蓝领”、“灰领”,脱离实际的追求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在现实中“养尊处优”的大学生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坎坷”,想法单纯,只希望能够一蹴而就,顺利就业,却常常无法面对失败。整天游走在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之间的莘莘学子不善于适应社会变化,对身边的压力不知所措,似乎离开了校园便完全陷入了迷茫,无法正确完成自己的人生定位。
二、解决措施
1.社会开放,兼容并包
将大学生就业纳入社会就业体系,提供更多就业工作平台,如增加社会职业中介机构,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工作。争取使职业中介机构达到分布广、数量多、信息渠道通畅、就业优势明显的有利状态,打破大学生就业招聘会挑大梁的局面。同时,在工作过程中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再学习、再深造的机会。
2.高校联系社会,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应充分做好社会调查,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还要做好就业指导。可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开设“就业指导课”,在内容上,可以是“就业政策宣传”、“择业技巧指导”、“就业信息发布”等等。面向的对象也不必拘泥于毕业生或者是高年级学生,鼓励更多低年级新生参与,尽早规划未来人生,才能有动力。
3.毕业生要找准自己的职业坐标
以前的大学生就业非要到国家机关,到外资机构,这种好高骛远的观念应该转变,还要彻底改变那种不愿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的旧思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加强“心理能力”锻炼,学会自我调节,遇到困难,主动与他人沟通,克服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另外一方面,积极进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设计。
大学生毕业后踏入的社会,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便是最基础也是最可靠的保障。而只有在社会与学校之间搭起坚实而沉稳的支柱,天之骄子们才能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就业;职业发展规划
在人类思想史上,“和谐”的构想由来已久。从孔子的“和为贵”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则赋予了和谐社会新的时代内涵,并使之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
一个社会和谐与否,是与人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孟子曾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而如今的社会,民生问题相当多的集中在“就业”进而“乐业”的层面上。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职业安身立命,那和谐社会就缺失了应有之义。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之因
1.人才政策不健全
社会普遍存在的狭隘的人才观阻碍了大学生的合理流动,减少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一些地方为了留住人才,对大学生到本地以外的地方就业进行限制。而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门槛,不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盲目要求高学历、高职称。尤其近两年受经济危机影响严重,高学历毕业生就业难,有的单位更是不顾实际的喊出这是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最佳时机。高校扩招,毕业学生总量增多,社会却没有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造成了人才闲置现象。
2.高校易进而出口不畅
普遍的就业压力与相对“和谐”的招生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即一方面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实现了向大众化的转变;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普遍遭遇“就业难”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的管理模式,还是延续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管理体制,大学只管学制内的教育过程,不考虑毕业生以后怎么办。学校管理部门主要时间精力还是集中在三年或四年教育过程当中,对就业环节相对轻视。在对百余名大学生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发现近79%的同学对所谓的“职业规划”概念比较模糊,这体现出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不少高校不根据社会需求办学,忽视市场走向。高校设置的专业和社会需求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脱节,专业教育的周期性和惯性调节比较滞后。
3.学生心理失衡
由于传统“精英化”择业观的影响,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过高,都希望做“金领”、“白领”,不愿做“蓝领”、“灰领”,脱离实际的追求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在现实中“养尊处优”的大学生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坎坷”,想法单纯,只希望能够一蹴而就,顺利就业,却常常无法面对失败。整天游走在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之间的莘莘学子不善于适应社会变化,对身边的压力不知所措,似乎离开了校园便完全陷入了迷茫,无法正确完成自己的人生定位。
二、解决措施
1.社会开放,兼容并包
将大学生就业纳入社会就业体系,提供更多就业工作平台,如增加社会职业中介机构,专门从事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工作。争取使职业中介机构达到分布广、数量多、信息渠道通畅、就业优势明显的有利状态,打破大学生就业招聘会挑大梁的局面。同时,在工作过程中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再学习、再深造的机会。
2.高校联系社会,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应充分做好社会调查,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还要做好就业指导。可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开设“就业指导课”,在内容上,可以是“就业政策宣传”、“择业技巧指导”、“就业信息发布”等等。面向的对象也不必拘泥于毕业生或者是高年级学生,鼓励更多低年级新生参与,尽早规划未来人生,才能有动力。
3.毕业生要找准自己的职业坐标
以前的大学生就业非要到国家机关,到外资机构,这种好高骛远的观念应该转变,还要彻底改变那种不愿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的旧思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加强“心理能力”锻炼,学会自我调节,遇到困难,主动与他人沟通,克服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另外一方面,积极进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设计。
大学生毕业后踏入的社会,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便是最基础也是最可靠的保障。而只有在社会与学校之间搭起坚实而沉稳的支柱,天之骄子们才能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