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西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和谐校园、地方经济、校企合作、城市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方面建设校园文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问题 对策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2.021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首先是一种校园文化,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而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校园文化应有自己的特色,即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应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技能培养四个方面着手,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高等性。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承担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也具有大学文化的基本属性。二是职业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观点,将对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必须依存于职业文化,其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都应含有相应的职业文化,校园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也必须符合相应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规范。三是创新性。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在很多方面都要重新构建,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而高职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更需要创新合作模式,增加深度与维度、拓宽广度,没有创新文化就很难有创新行动。建设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四是地域性。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是面向地区经济建设,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高职院校在坚持职业导向的基础上,还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二、加强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发展先进文化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建立、发展和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文化以高职教育为载体、以高职师生为主体,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特别是在当今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已从弱小走向成熟,人才培养和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成果,对整个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作用更加突出。
(二)提升高职办学水平的需要。进入新世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规模、师资水平、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得到大幅改善,高职师生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定位,提升办学水平。
(三)树立高职教育新形象的需要。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高职的认同度逐渐提高,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典型,但由于没有好的文化氛围基础,在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的声誉。广西高职院校要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除加强自身改革外,还应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将校园文化内化为学生发展的潜在动力,打造出具有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的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爱岗敬业、踏实勤奋、一丝不苟等,这些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服务于企业的需要,也是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三、新时期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广西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高职院校大多为中专、中职升格而成,由于办学时间、经验等方面的原因,教育理念上仍有浓厚的中专、中职痕迹,理念上的滞后,必然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上重视不够,保障上不够充分;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底蕴缺乏;校园文化建设忽略网络文化的作用;文化意识难以协同;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的建设和管理队伍。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急功近利盲目照抄模仿,或者是流于形式,缺乏特点,缺乏创新的现象比较普遍。
四、新时期加强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构建以和谐校园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应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1.转变观念,坚持以生为本,体现和谐思想。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努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工作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全面协调发展,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育人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幸福地生活。
2.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校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把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上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3.开展社区服务是拓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组织学生运用专业技术到社区服务,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等,这样既延伸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又让学生树立起服务社会和关注社会的意识,同时也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
(二)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的联系沟通,积极投入广西地方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应成为地方人才培养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促进学校与地方相关部门、行业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在这种互动与交流中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因此,职业院校应结合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的特点,注重挖掘地方文化积淀,利用地方的人文精神感染学生,形成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独有的文化特色。
(三)开展校企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是构建广西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方式。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文化现象,是由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方向所决定的。
1.融入企业要素,体现职业特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从三方面人手:第一,主动邀请合作企业代表和优秀毕业生代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将企业的职业要求纳入学校的素质教育。第二,利用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机会,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并把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融入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校企文化融合的独特的校园文化。第三,在校企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中,汲取企业的优秀文化,创新与发展彰显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就业辅导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比赛、技能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2.校园文化同实习实训相结合。高职院校当前实习实训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均达到或大于1:1,应充分把握和利用好实习实训这一环节,认真策划、组织,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其中,注重校园精神、教风学风等方面的培育,并借助实习实训这一平台加强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四)开展以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为载体研究与实践,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充分开展以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为载体的研究与实践,如南宁地区高职院校结合绿色城市文化、柳州地区高职院校结合工业城市文化、桂林地区高职院校结合旅游城市文化,开展以地方特色文化、城市文化为载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获得广泛的人文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其在欣赏和追求、交流和合作、应用和创造中塑造文化人格。
(五)构筑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活动平台,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广西属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是各民族文化交融汇集的地方,民族地区学生继承了少数民族热情豪爽、能歌善舞的传统,自主意识强烈,喜欢通过集体力量展现自我。因此,在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应更多地针对民族学生的特点,在民族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民族知识介绍、民族风情展示、民族原创歌舞表演等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营造民族团结和睦的氛围,实现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和谐共存。
(六)突出感恩教育,加强育人校园文化建设。把国家资助作为广西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进行感恩教育。突出感恩教育,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是加强育人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践行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感激党和政府的培养之恩、革命先烈的奉献之恩、父母前辈的养育之恩、老师先贤的教育之恩、学校社会的关爱之恩,让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回报之义,常谋创业之道,共创和谐社会。
(七)开展生态文化建设,以生态观念统筹校园文化建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的合格人才,高等教育需要树立生态文化理念,致力于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应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使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生态因子实现良性互动、和谐共生,促进文化生态协调平衡,这是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作者简介]龚翠英(1971-),女,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硕士;王永富(1968-),男,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副主任,副教授。
(责编 苏洋)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问题 对策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2.021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首先是一种校园文化,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而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校园文化应有自己的特色,即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应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技能培养四个方面着手,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高等性。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承担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也具有大学文化的基本属性。二是职业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观点,将对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必须依存于职业文化,其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都应含有相应的职业文化,校园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也必须符合相应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规范。三是创新性。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在很多方面都要重新构建,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而高职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更需要创新合作模式,增加深度与维度、拓宽广度,没有创新文化就很难有创新行动。建设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四是地域性。高职院校的发展与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是面向地区经济建设,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因此,高职院校在坚持职业导向的基础上,还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二、加强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发展先进文化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建立、发展和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文化以高职教育为载体、以高职师生为主体,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特别是在当今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已从弱小走向成熟,人才培养和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成果,对整个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作用更加突出。
(二)提升高职办学水平的需要。进入新世纪,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学规模、师资水平、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得到大幅改善,高职师生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定位,提升办学水平。
(三)树立高职教育新形象的需要。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高职的认同度逐渐提高,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典型,但由于没有好的文化氛围基础,在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的声誉。广西高职院校要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除加强自身改革外,还应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将校园文化内化为学生发展的潜在动力,打造出具有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的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爱岗敬业、踏实勤奋、一丝不苟等,这些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服务于企业的需要,也是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三、新时期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广西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但高职院校大多为中专、中职升格而成,由于办学时间、经验等方面的原因,教育理念上仍有浓厚的中专、中职痕迹,理念上的滞后,必然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上重视不够,保障上不够充分;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底蕴缺乏;校园文化建设忽略网络文化的作用;文化意识难以协同;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的建设和管理队伍。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急功近利盲目照抄模仿,或者是流于形式,缺乏特点,缺乏创新的现象比较普遍。
四、新时期加强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构建以和谐校园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应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涵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1.转变观念,坚持以生为本,体现和谐思想。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努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工作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全面协调发展,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育人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幸福地生活。
2.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校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把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上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3.开展社区服务是拓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组织学生运用专业技术到社区服务,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等,这样既延伸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又让学生树立起服务社会和关注社会的意识,同时也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
(二)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的联系沟通,积极投入广西地方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应成为地方人才培养中心和教育文化中心,促进学校与地方相关部门、行业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在这种互动与交流中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因此,职业院校应结合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的特点,注重挖掘地方文化积淀,利用地方的人文精神感染学生,形成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独有的文化特色。
(三)开展校企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是构建广西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方式。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文化现象,是由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方向所决定的。
1.融入企业要素,体现职业特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可从三方面人手:第一,主动邀请合作企业代表和优秀毕业生代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将企业的职业要求纳入学校的素质教育。第二,利用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机会,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并把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融入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校企文化融合的独特的校园文化。第三,在校企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中,汲取企业的优秀文化,创新与发展彰显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就业辅导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比赛、技能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2.校园文化同实习实训相结合。高职院校当前实习实训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均达到或大于1:1,应充分把握和利用好实习实训这一环节,认真策划、组织,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其中,注重校园精神、教风学风等方面的培育,并借助实习实训这一平台加强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四)开展以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为载体研究与实践,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充分开展以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为载体的研究与实践,如南宁地区高职院校结合绿色城市文化、柳州地区高职院校结合工业城市文化、桂林地区高职院校结合旅游城市文化,开展以地方特色文化、城市文化为载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获得广泛的人文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其在欣赏和追求、交流和合作、应用和创造中塑造文化人格。
(五)构筑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活动平台,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广西属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是各民族文化交融汇集的地方,民族地区学生继承了少数民族热情豪爽、能歌善舞的传统,自主意识强烈,喜欢通过集体力量展现自我。因此,在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应更多地针对民族学生的特点,在民族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民族知识介绍、民族风情展示、民族原创歌舞表演等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营造民族团结和睦的氛围,实现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和谐共存。
(六)突出感恩教育,加强育人校园文化建设。把国家资助作为广西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进行感恩教育。突出感恩教育,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是加强育人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践行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感激党和政府的培养之恩、革命先烈的奉献之恩、父母前辈的养育之恩、老师先贤的教育之恩、学校社会的关爱之恩,让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回报之义,常谋创业之道,共创和谐社会。
(七)开展生态文化建设,以生态观念统筹校园文化建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的合格人才,高等教育需要树立生态文化理念,致力于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应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使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生态因子实现良性互动、和谐共生,促进文化生态协调平衡,这是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作者简介]龚翠英(1971-),女,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硕士;王永富(1968-),男,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副主任,副教授。
(责编 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