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红军胜利的意义;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时,要用比较、联系等方法,用发展的眼光去觀察、审视历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难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课堂教学设计:1.教学资源:课本、课件(相关音乐、图片、文字、音像,自制卡片等);2.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红军不怕远征》导入
〈问〉:歌曲中唱到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长征)。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是激发兴趣,启动思维。)
二、新课讲授
(一)〈课件展示〉:自学提纲。
1、学生自学课文,整理自学提纲,对本课有个初步的认识;2、学生完成提纲,学会从提纲中理清课文思路。
(二)〈课件展示〉:教师讲授:长征三篇章
1、原因篇:〈课件展示表格〉(分组讨论):想一想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学生归纳〉:1933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2、过程篇:《出示长征路线示意图》组织学生进行重走长征路活动。
教师充当战地记者负责拍照和补充解说,让学生扮演小红军据图说出红军前期长征路线,并说出发生的历史事件(冲破四道封锁线,渡湘江,渡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重点讲解:遵义会议:由学生临时扮演小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遵义会议 〈学生看书〉找出: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转换角色当一回老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师解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的14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是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大革命失败,接着博古等人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5年遵义会议后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后,革命从此一步步走向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
教师补充:出示课件讲解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学生活动〉:继续重走长征路活动,说说在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哪些地方?发生什么大事? 学生利用课件边讲边展示: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多媒体播放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多媒体播放视频片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歌曲和影视片段中感悟什么是长征精神。随后图片展示红军翻过大雪山;通过草地;终于在吴起镇和会宁胜利会师。
〈出示课件〉: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结束。
合作探究::(1)红军长征中经过了多少个省? 哪几条主要河流?(2)红军长征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对长征之路已经有了整体的感知,再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解决探究问题。
3、意义篇:历史意义:学生课本中找出长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我们今天仍需要长征的精神,什么是长征精神?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现实意义?〈学生合作探讨〉
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现实意义:《出示课件》新的长征路
问:今天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该如何 传承长征精神呢?
设计意图:在学生感悟长征精神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将长征精神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
三、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由学生归纳。
四、课堂巩固练习
五、课后延伸
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绘制一份手抄报,进行班级展览
结束:学生朗诵《七律·长征》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难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课堂教学设计:1.教学资源:课本、课件(相关音乐、图片、文字、音像,自制卡片等);2.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红军不怕远征》导入
〈问〉:歌曲中唱到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长征)。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是激发兴趣,启动思维。)
二、新课讲授
(一)〈课件展示〉:自学提纲。
1、学生自学课文,整理自学提纲,对本课有个初步的认识;2、学生完成提纲,学会从提纲中理清课文思路。
(二)〈课件展示〉:教师讲授:长征三篇章
1、原因篇:〈课件展示表格〉(分组讨论):想一想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学生归纳〉:1933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2、过程篇:《出示长征路线示意图》组织学生进行重走长征路活动。
教师充当战地记者负责拍照和补充解说,让学生扮演小红军据图说出红军前期长征路线,并说出发生的历史事件(冲破四道封锁线,渡湘江,渡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重点讲解:遵义会议:由学生临时扮演小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遵义会议 〈学生看书〉找出: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转换角色当一回老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师解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的14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是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大革命失败,接着博古等人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5年遵义会议后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后,革命从此一步步走向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
教师补充:出示课件讲解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学生活动〉:继续重走长征路活动,说说在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哪些地方?发生什么大事? 学生利用课件边讲边展示: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多媒体播放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多媒体播放视频片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歌曲和影视片段中感悟什么是长征精神。随后图片展示红军翻过大雪山;通过草地;终于在吴起镇和会宁胜利会师。
〈出示课件〉: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结束。
合作探究::(1)红军长征中经过了多少个省? 哪几条主要河流?(2)红军长征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对长征之路已经有了整体的感知,再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解决探究问题。
3、意义篇:历史意义:学生课本中找出长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我们今天仍需要长征的精神,什么是长征精神?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现实意义?〈学生合作探讨〉
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现实意义:《出示课件》新的长征路
问:今天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该如何 传承长征精神呢?
设计意图:在学生感悟长征精神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将长征精神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
三、课堂小结
课件展示:由学生归纳。
四、课堂巩固练习
五、课后延伸
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绘制一份手抄报,进行班级展览
结束:学生朗诵《七律·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