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0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系、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创新基地和世界近现代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三届学术年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校、研究所及出版社的近二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
东北师范大学朱寰先生和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关于世界历史社会阶段划分问题刍议》和《现代化研究与中国的世界史学科》的开幕演讲。朱先生指出当今世界历史学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两种划分,即西方史学界主张的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的“三分法”和现今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采用的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五分法”,都有其局限性,不具有普遍意义。他认为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说”即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最初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具有人的独立性,而生产力得到大发展的第二大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也得到全面发展的第三大社会形态是科学的。钱先生在其演讲中回顾了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形成发展和特点,分析了现代化研究引入世界史学科的过程和意义并对现代化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他认为,现代化研究开阔了世界史学科的研究视野,促进了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将会深刻影响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他还提出了世界史学科建设的两个着眼点:一是个案研究,从具体国家的具体问题人手,避免空洞说教;二是尝试提出新理论。
本次论坛共提交一百余篇论文或摘要,与会代表还对如下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现将具体内容综述如下:
一、现代化背景下的世界历史与文化
正如王玮教授在《和谐与开放:新世纪的时代主题展望》的文章中所讲的时代主题是世界现当代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不同时代具有不同主题。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的世界历史与文化成为此次论坛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上海世界史学会会长潘光先生在大会发言中指出世界历史上不存在纯粹的“文明冲突”,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碰撞是自然的。但是,这种碰撞有时会演变成恶性冲突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文明的差异本身而在于无知、狭隘、偏见和由此产生的极端思潮。首都师范大学刘文明教授从全球史的视角考察了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本土化问题,指出当前中国的世界史体系仍然存在两大问题:欧洲中心论的痕迹和中国历史意识的缺席,呼吁科学地对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摆脱欧洲中心论的框架和思维,建构中国本土的世界史体系和理论。西北大学陈振昌教授认为,全球史的兴起不仅对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史学编纂模式带来巨大挑战,并且为破解世界史领域长期争论不休的历史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以全球史对工业文明起源研究的影响为例,提供了现代化对世界历史研究影响的鲜活实例。中国人民大学李世安教授在分组讨论中论述了全球化给国际关系带来的三方面冲击:即冷战国际格局的崩溃、催生多极化的新格局、推动国际关系的重建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梁占军教授则从词源语义、历史背景和研究成果的不同特征等方面提出了“全球史”与“世界史”之间存在的异同,他认为将“全球史”界定为一门正在形成中的、与世界史学科有密切联系的一个新学科分支更符合实际,因为其基本特征是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观点和方法重新审视世界整体化历史和现实,其实质是历史学家们对今天全球化浪潮的一种反思和回应。吉林大学任东波教授从现代化理论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功能出发,剖析了现代化的“历史观”和历史观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张力给世界历史叙事带来的困境。此外,申晓若、郑一奇、张伟伟、王瑞聚等分别就经济全球化与和谐世界的构建、重视不同文明相互学习共存的历史、全球史整体研究中的中国史、世界史研究与现代化的路径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陈天社、车效梅、陈安全、刘云、王泰等提交了各自对中东现代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二、世界史研究的材料、理论与方法
世界史学者一直较为关注的世界史研究的材料、理论与方法是本次年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与会学者对此各抒己见。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余伟民教授在大会发言中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总结分析了包括综合一比较、联系一互动和结构一演进在内的世界史编纂体系的三种理论范式及其蕴涵的“整体性历史观”和包括发生学研究和结构研究的两种世界史研究方法。来自武汉大学的向荣教授以西方近年的政治史研究为例,展示了世界史研究的新趋势。他指出西方传统政治史主要关注“高层政治”,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政治史研究转向以堂区政治、农民政治、咖啡馆与公共领域等为代表的基层政治、民众政治和以仪式、象征物及大众政治心态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考察了全球化时代世界事务的新变化如何导致传统国际关系史的危机和国际史研究的兴起,以及这种跨国际关系研究的范式转换对中国学者的影响。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以南开史学为例,指出世界史学研究要坚持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主要表现在学科、学风和学术规范等方面,其形式主要包括家学、师承和自学等。上海师范大学裔昭印教授通过分析魏夫特《东方专制主义》在思维方式和分析理论上的缺陷,关注了历史研究如何超越“东方主义”(欧洲中心论)的问题,她认为历史研究应当倡导全球史观,重视差异和提倡多维度思维,慎用“宏大叙事”的理论分析框架,坚持用动态、发展和联系的眼光对待历史现象。此外,许二斌、许良、孙若彦、王作成、王萍、张红等分别对西方史学界兴起的“新军事史”、美国的“新左派”史学思想、依附理论、布罗代尔史学、世界历史视野下的道德重构、全球化时代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机遇和挑战、性别冲突与暴力类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三、世界史教学和人才培养
河南大学阎照祥教授对世界史研究生试行双语教学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证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和建议。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理事长洪国起教授提出世界史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代同呼吸,坚持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南开大学李凡教授认为世界史研究人才的培养存在外语语种单一化的瓶颈现象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分析了外语语种多样化的益处。兰州大学王尚达教授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现象,认为这种新现象的实质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客观要求,愈益成为各国大学活动的特点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华南师大张来仪教授指出了世界史教师的资料困境与出路。华中师范大学许晓旭教授认为应将世界史前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编入教材,呼吁勿忘人类全球史的童年时代。南京师范大学祝宏俊教授认为目前大学的《世界通史》教程的内容和体系面临危机,人们对世界通史的认识存在偏差,必须从大学的历史教育人手改变这种情况。此外,陈 德正、朱伟奇、王兆新、张海星、巨永明、孙鹏、汤晓黎等对晚清教育中的世界史研究、世界史的教学问题、网络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功能、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世界史教学、全球化对世界通史教学的影响、全球化视野下世界史教学的新趋势、世界现代史教学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四、亚太地区问题研究和专题史研究
在分组讨论中,与会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亚太地区和世界上古中古史的一些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其中,美国史仍是亚太地区问题研究的焦点,日本史和欧洲史也受到一定关注。何黎萍、杨令侠、张聚国、付成双、程文进、徐萍、张勇安、刘疆、张澜、孟海泉等对近代美国妇女教育的平等问题、加美多元文化主义的不同意蕴、美国黑人争取自由和认同历程中融入主义与分离主义之争、美国西部开发、美国的欧洲经济战略、基辛格的均势外交、美国医学界与药品洁净化政治、中美交往的意识形态障碍、威尔逊对现代美国社会转型的反应、内战之后美国南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涉及美国近现代社会的内政外交、种族冲突、妇女教育、农业等各个方面。此外,梁茂信、方国学、徐思伟、王振锁等分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移民政策和效用、欧洲法院的司法解释、日本大正时期现代化进程与稳健派的产生及其作用,日本政治民主化进程等欧洲和日本方面的问题。
在专题史研究的讨论中,南开大学杨巨平教授论述了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开创的希腊化世界在丝绸之路的开通中所起的客观作用。南开大学王以欣教授考察了古希腊葬礼竞技会的起源和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刘丹忱教授论述了柏拉图《理想国》构筑的蓝图并比较了柏拉图和孔子的德治思想。西南大学的徐松岩教授对希罗多德的《历史》主题、波斯战争的起因和终点、波斯战争与希腊文明的发展等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重新考证。东北师范大学徐家玲教授介绍了第21届世界拜占庭大会的盛况和自己的参会感受,指出拜占庭的研究和方法在不断拓展和更新。河北师范大学倪世光教授从骑士制度的角度对西方社会进行考察,提出了观察历史的视角问题。上海大学徐善伟教授考察了中世纪欧洲大学生生活与学习费用的支出状况。武汉大学李工真教授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知识难民的“失语性”问题的各个方面。陈恒、徐跃勤、解光云、李海峰、李君芳等分别介绍了自己在亚历山大史料的来源和传统、春秋战国与古典希腊的“法治”思想的比较、民主政治与古典雅典的城市和乡村、古巴比伦时期的土地租金、过渡时期意大利家庭结构的变迁等问题上研究成果。
在大会总结发言中,天津师范大学刘景华教授提出了对全球史的两点看法,一是整体世界史或全球史,既是时代的反映,也有其学科背景。全球化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个时期历史学家的世界历史思想,后人对这些思想的继承或发展,构成其学科背景。二是坚决反对欧洲中心论,他指出一切以欧洲历史的发展为标准,以欧洲历史取代世界历史的观点和做法都是荒谬的。但也不能无视西方在近代世界历史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刘明翰和姜德昌先生论述了关于世界中世纪史下限和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他们认为历史分期的理论基础应以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为基本标准,应将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而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作为世界中世纪下限和世界近代史开端断限标志。天津师范大学庞卓恒教授在发言中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所指“世界历史”实际上是指全球化历史进程开始启动以后的人类史,发展中国家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能力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完全消除之日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言的那个全球化的“自由人联合体”出现之时。
东北师范大学朱寰先生和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关于世界历史社会阶段划分问题刍议》和《现代化研究与中国的世界史学科》的开幕演讲。朱先生指出当今世界历史学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两种划分,即西方史学界主张的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的“三分法”和现今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采用的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五分法”,都有其局限性,不具有普遍意义。他认为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说”即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最初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具有人的独立性,而生产力得到大发展的第二大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也得到全面发展的第三大社会形态是科学的。钱先生在其演讲中回顾了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形成发展和特点,分析了现代化研究引入世界史学科的过程和意义并对现代化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他认为,现代化研究开阔了世界史学科的研究视野,促进了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将会深刻影响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他还提出了世界史学科建设的两个着眼点:一是个案研究,从具体国家的具体问题人手,避免空洞说教;二是尝试提出新理论。
本次论坛共提交一百余篇论文或摘要,与会代表还对如下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现将具体内容综述如下:
一、现代化背景下的世界历史与文化
正如王玮教授在《和谐与开放:新世纪的时代主题展望》的文章中所讲的时代主题是世界现当代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不同时代具有不同主题。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的世界历史与文化成为此次论坛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上海世界史学会会长潘光先生在大会发言中指出世界历史上不存在纯粹的“文明冲突”,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碰撞是自然的。但是,这种碰撞有时会演变成恶性冲突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文明的差异本身而在于无知、狭隘、偏见和由此产生的极端思潮。首都师范大学刘文明教授从全球史的视角考察了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本土化问题,指出当前中国的世界史体系仍然存在两大问题:欧洲中心论的痕迹和中国历史意识的缺席,呼吁科学地对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摆脱欧洲中心论的框架和思维,建构中国本土的世界史体系和理论。西北大学陈振昌教授认为,全球史的兴起不仅对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史学编纂模式带来巨大挑战,并且为破解世界史领域长期争论不休的历史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以全球史对工业文明起源研究的影响为例,提供了现代化对世界历史研究影响的鲜活实例。中国人民大学李世安教授在分组讨论中论述了全球化给国际关系带来的三方面冲击:即冷战国际格局的崩溃、催生多极化的新格局、推动国际关系的重建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梁占军教授则从词源语义、历史背景和研究成果的不同特征等方面提出了“全球史”与“世界史”之间存在的异同,他认为将“全球史”界定为一门正在形成中的、与世界史学科有密切联系的一个新学科分支更符合实际,因为其基本特征是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观点和方法重新审视世界整体化历史和现实,其实质是历史学家们对今天全球化浪潮的一种反思和回应。吉林大学任东波教授从现代化理论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功能出发,剖析了现代化的“历史观”和历史观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张力给世界历史叙事带来的困境。此外,申晓若、郑一奇、张伟伟、王瑞聚等分别就经济全球化与和谐世界的构建、重视不同文明相互学习共存的历史、全球史整体研究中的中国史、世界史研究与现代化的路径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陈天社、车效梅、陈安全、刘云、王泰等提交了各自对中东现代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二、世界史研究的材料、理论与方法
世界史学者一直较为关注的世界史研究的材料、理论与方法是本次年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与会学者对此各抒己见。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余伟民教授在大会发言中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总结分析了包括综合一比较、联系一互动和结构一演进在内的世界史编纂体系的三种理论范式及其蕴涵的“整体性历史观”和包括发生学研究和结构研究的两种世界史研究方法。来自武汉大学的向荣教授以西方近年的政治史研究为例,展示了世界史研究的新趋势。他指出西方传统政治史主要关注“高层政治”,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政治史研究转向以堂区政治、农民政治、咖啡馆与公共领域等为代表的基层政治、民众政治和以仪式、象征物及大众政治心态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北京大学王立新教授考察了全球化时代世界事务的新变化如何导致传统国际关系史的危机和国际史研究的兴起,以及这种跨国际关系研究的范式转换对中国学者的影响。南开大学陈志强教授以南开史学为例,指出世界史学研究要坚持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主要表现在学科、学风和学术规范等方面,其形式主要包括家学、师承和自学等。上海师范大学裔昭印教授通过分析魏夫特《东方专制主义》在思维方式和分析理论上的缺陷,关注了历史研究如何超越“东方主义”(欧洲中心论)的问题,她认为历史研究应当倡导全球史观,重视差异和提倡多维度思维,慎用“宏大叙事”的理论分析框架,坚持用动态、发展和联系的眼光对待历史现象。此外,许二斌、许良、孙若彦、王作成、王萍、张红等分别对西方史学界兴起的“新军事史”、美国的“新左派”史学思想、依附理论、布罗代尔史学、世界历史视野下的道德重构、全球化时代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机遇和挑战、性别冲突与暴力类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三、世界史教学和人才培养
河南大学阎照祥教授对世界史研究生试行双语教学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证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和建议。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理事长洪国起教授提出世界史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代同呼吸,坚持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南开大学李凡教授认为世界史研究人才的培养存在外语语种单一化的瓶颈现象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分析了外语语种多样化的益处。兰州大学王尚达教授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现象,认为这种新现象的实质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客观要求,愈益成为各国大学活动的特点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华南师大张来仪教授指出了世界史教师的资料困境与出路。华中师范大学许晓旭教授认为应将世界史前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编入教材,呼吁勿忘人类全球史的童年时代。南京师范大学祝宏俊教授认为目前大学的《世界通史》教程的内容和体系面临危机,人们对世界通史的认识存在偏差,必须从大学的历史教育人手改变这种情况。此外,陈 德正、朱伟奇、王兆新、张海星、巨永明、孙鹏、汤晓黎等对晚清教育中的世界史研究、世界史的教学问题、网络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功能、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世界史教学、全球化对世界通史教学的影响、全球化视野下世界史教学的新趋势、世界现代史教学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四、亚太地区问题研究和专题史研究
在分组讨论中,与会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亚太地区和世界上古中古史的一些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其中,美国史仍是亚太地区问题研究的焦点,日本史和欧洲史也受到一定关注。何黎萍、杨令侠、张聚国、付成双、程文进、徐萍、张勇安、刘疆、张澜、孟海泉等对近代美国妇女教育的平等问题、加美多元文化主义的不同意蕴、美国黑人争取自由和认同历程中融入主义与分离主义之争、美国西部开发、美国的欧洲经济战略、基辛格的均势外交、美国医学界与药品洁净化政治、中美交往的意识形态障碍、威尔逊对现代美国社会转型的反应、内战之后美国南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涉及美国近现代社会的内政外交、种族冲突、妇女教育、农业等各个方面。此外,梁茂信、方国学、徐思伟、王振锁等分析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移民政策和效用、欧洲法院的司法解释、日本大正时期现代化进程与稳健派的产生及其作用,日本政治民主化进程等欧洲和日本方面的问题。
在专题史研究的讨论中,南开大学杨巨平教授论述了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开创的希腊化世界在丝绸之路的开通中所起的客观作用。南开大学王以欣教授考察了古希腊葬礼竞技会的起源和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刘丹忱教授论述了柏拉图《理想国》构筑的蓝图并比较了柏拉图和孔子的德治思想。西南大学的徐松岩教授对希罗多德的《历史》主题、波斯战争的起因和终点、波斯战争与希腊文明的发展等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重新考证。东北师范大学徐家玲教授介绍了第21届世界拜占庭大会的盛况和自己的参会感受,指出拜占庭的研究和方法在不断拓展和更新。河北师范大学倪世光教授从骑士制度的角度对西方社会进行考察,提出了观察历史的视角问题。上海大学徐善伟教授考察了中世纪欧洲大学生生活与学习费用的支出状况。武汉大学李工真教授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知识难民的“失语性”问题的各个方面。陈恒、徐跃勤、解光云、李海峰、李君芳等分别介绍了自己在亚历山大史料的来源和传统、春秋战国与古典希腊的“法治”思想的比较、民主政治与古典雅典的城市和乡村、古巴比伦时期的土地租金、过渡时期意大利家庭结构的变迁等问题上研究成果。
在大会总结发言中,天津师范大学刘景华教授提出了对全球史的两点看法,一是整体世界史或全球史,既是时代的反映,也有其学科背景。全球化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个时期历史学家的世界历史思想,后人对这些思想的继承或发展,构成其学科背景。二是坚决反对欧洲中心论,他指出一切以欧洲历史的发展为标准,以欧洲历史取代世界历史的观点和做法都是荒谬的。但也不能无视西方在近代世界历史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刘明翰和姜德昌先生论述了关于世界中世纪史下限和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他们认为历史分期的理论基础应以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为基本标准,应将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而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作为世界中世纪下限和世界近代史开端断限标志。天津师范大学庞卓恒教授在发言中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所指“世界历史”实际上是指全球化历史进程开始启动以后的人类史,发展中国家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能力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完全消除之日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言的那个全球化的“自由人联合体”出现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