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88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六月,骄阳似火,炙烤大地,驿道两旁的老槐树上蝉鸣阵阵。陈际泰带着侄儿陈经义等一行人,从北京出发,奉旨护送蔡国用的灵柩南归。
  大热天,护送灵柩真是桩苦差事。陈际泰还记得当时领旨的情形。
  那天早朝,崇祯皇帝端坐于朝堂上,神色凝重。众大臣侍立两旁,有人窃窃私语起来。很显然,肯定有大事发生了。
  沉默良久,崇祯皇帝站起身说:“蔡相国于昨夜病逝,享年六十一岁。他为官三十载,清正廉洁,勤于政务,卒于任上。朕万分痛惜,特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众大臣闻听,个个满脸悲戚,有人还忍不住掩面而泣。
  蔡国用一生勤勉谨慎,为人耿直,敢于同魏忠贤奸党作斗争,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有功于社稷。可惜天不假年啊!
  众大臣还沉浸在悲伤之中。
  只听崇祯皇帝沙哑着嗓子说:“众爱卿,常言道,叶落归根。蔡相国老家在抚州金溪靖思村,离北京有万里之遥,山迢水远,路上很不太平。谁愿护送蔡相国的灵柩归葬故园?”
  众大臣面面相觑。是啊,从北京到抚州一路舟车劳顿,且盗匪猖獗,没有一年半载也到不了。
  見无人领旨,身为行人司行人(掌册封、传旨的官)的陈际泰当即跪拜于地,朗声说道:“陛下,微臣承蒙圣恩,愿护送蔡相国的灵柩回归故里!”
  众人望去,只见陈际泰满头白发、形容枯槁,心想你能行么?谁不知道,陈际泰位列临川四大才子之首,著作等身,尤擅时文写作,为八股文大家。只是他出身寒微,科试不畅,六十四岁中举,直到六十八岁才考中进士。现时,他已七十四岁了。
  见众人疑虑,崇祯皇帝清了清嗓子说:“陈爱卿,您年逾七旬,朕不放心啊!”
  陈际泰笑道:“陛下,微臣身体硬朗着呢。况且我与蔡相国有同乡之谊,我的老家陈坊村同靖思村隔抚河相望,没有人比我去更合适!”
  崇祯皇帝沉吟半晌,说:“难为陈爱卿了,一路多保重!”
  不久后,陈际泰一行沿着从北京到济宁的驿道扶灵南下。越往南走,天气越热,他们每到一个驿站便要停歇,走得很慢。一个月过去,离济宁还远着呢。
  这天中午,天上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大伙汗流浃背,陈经义说:“伯父,咱们找个地方歇会儿吧!”
  陈际泰抬头看天,说:“前面不远就是桃林驿站,到时再说。”
  到达桃林驿站后,大伙累得气喘吁吁。陈际泰坐在路边一棵大桃树下歇凉,不想竟睡着了。醒来时,他感觉浑身无力。他中暑了。众人赶忙给他刮痧,他总算好受些。随后,又扶灵赶路。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杏林驿站,便在此投宿。夜里,陈际泰头昏脑涨,翻来覆去睡不着。次日起床,陈际泰额头发烫,满脸憔悴。
  陈经义见他脸色失常,关切地说:“伯父,您车马劳顿,不如留在驿站静养几日吧!”
  “经义,我领旨扶灵南归,这是大事。再说,眼下天气炎热,时间久了,蔡相国的遗体恐生异味。趁早上天凉,赶紧上路吧!”陈际泰不容置疑地说。
  就这样,他们晓行夜宿,匆匆赶路。一路上,车马颠簸,陈际泰咬牙熬着。
  转眼数月已过,草木枯黄,北雁南飞。陈际泰来到梅林驿站时,形体消瘦,哮喘病发作了,不停地咳嗽,茶饭不思。
  陈经义心疼地说:“伯父,咱们出身寒门,能有今日实属不易。您还是留下来养病,扶灵的事就先交付给侄儿吧!”
  陈际泰瞅着陈经义,心里百感交集。他幼年家贫如洗,不能进学读书,只好借邻居小孩的书,偷偷自学。八岁时,他得到表兄一本破烂的《书经》,如获至宝。十岁时,他在外公家药笼里找到一本《诗经》,便日夜攻读,就连下田劳作也带在身边。他还记得,自己年轻时胸怀天下、壮志凌云,曾在老屋石柱上镌刻了一副自拟对联:“百尺高楼敢拟元龙意气,万间广厦长存老杜心胸。”
  往事历历,恍如昨日。只见陈际泰连连摇头说:“经义,还是尽快赶路吧!”
  又一日,大雪纷飞,他们行至榆林驿站。此时,陈际泰身体更糟了,咳嗽得更厉害了,痰中带血。随行医生给他把脉开药,可他的病情未见好转。陈经义同大伙商议,决定让陈际泰留下养病。陈际泰叹息道:“不用了。生死有命,我年过古稀,没有什么好顾忌的,还是尽快把蔡相国的灵柩送回故乡!”
  次年春天,南雁北上,在天幕上时而排成“一”字形,时而排成“人”字形,是那么整齐,那么肃穆,仿佛去朝圣一样。
  而陈际泰一行也快到济宁了。只是陈际泰躺卧在马车上,身上时冷时热,气息微弱。几天后,他溘然长逝,时年七十五岁。
  这年秋天,北雁南归,引颈长鸣,似乎特意赶来送行。
  不久,蔡国用和陈际泰两人的灵柩被护送至江西境内,然后换船沿抚河水道运往抚州,再从抚州运往浒湾上游。蔡国用被葬在抚河东岸,陈际泰则葬在抚河西岸,两人的坟墓山水相连、隔河相望。
  只是才两年后,李自成就率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大明王朝也只留下一个悲凉的背影。
其他文献
他的双手摸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终于在黑色夹克最里层的口袋里摸出半截烟头。没有打火机,纸烟无法点燃,他把烟头放在嘴里用力咂吧了几下,神情十分满足,然后,又把烟头小心翼翼地放回去。  雨越下越大,他把手伸出屋檐,雨水顺着手心滑落,散落地面,溅起一道道清冷的水花。行道树上的黄叶被狂风卷起,有的落到地面,有的落在沿街住户的房顶,有的落在来往的车上。风夹杂着阵阵凉意侵袭着身体,他不禁打了一个哆嗦,双手使劲拢
期刊
大鼻涕有一把玩具枪——驳壳水枪,通体黝黑,沉在水里,捏住枪柄,吸进水,就可以远射。我、蚂蚁、木头、荷花是他的跟屁虫。我帮他做作业。蚂蚁用纸包糖、糯米糖,甚至肚痛驱虫的“宝塔糖”巴结他。木头做他的枪靶子,水溅在木头的脸上、耳朵里,木头嘻嘻笑。木头还做他的马,四肢趴在地上供他骑。演“战斗片”,木头铁定演坏角色——国民党、小鬼子、大地主等。其实大鼻涕才像大坏蛋,相似《小兵张嘎》里的翻译官。大鼻涕指挥部下
期刊
张小颜拿了一个苹果,再去摸刀,刀倒插着,尖端刺进指头,指尖开出一枚红色浆果,野草莓。  这不是第一次了。这刀用着不顺手,总割到手。她怀念原来那把,那把用了十年的德国制造,黑柄,铁刃闪着冷冷的光,像一个用了多年的情人。她了解它的身体,了解每一处凸起或凹面,了解它的脾气和快感。它不嗜血,只要时不时切点东西,生脆的、温软的、饱满多汁的,轻快地避开整粒果核,分离果皮果肉,只流失少量果汁。她满足它,再从它的
期刊
二蛋是我到郑州后认识的一个哥们儿,我们不是很亲密,只不过偶尔喝一次酒。有一次我看到他早餐吃了两个鸡蛋,所以就开始叫他“二蛋”。虽然我们都在郑州工作,但他却说我像他一个远方的好友。  二蛋是山西晋城一个小山村的孩子,家里三代都是铁路人,他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进了铁路系统。二蛋学的是艺术专业,现在从事宣传工作。二蛋说,自己经常会想起她。虽然已经过去了,但还会经常想起。  二蛋上高中的时候应该是2007
期刊
塬头土路,两马奔腾,黄尘滚滚。  黑色马怎么也追不上枣红色的。黑马上的中年男子不得不扯嗓子喊,终于看到人家了,找地儿歇歇脚吧,公子!  枣红马背上,一位十七八岁的英俊少年,勒住缰绳回过头,肚子饿得不行了吧,阿福?  中年男子咧嘴而笑,马也又饥又渴,实在跑不动了!  有人家不一定有饭吃啊!英俊少年腰间横佩了一把剑,举目长叹,想不到在我大清治下,讨碗粥饭都如此艰难!  中年男子感觉公子心里不爽,不敢啰
期刊
老叶从储物间里翻出那一罐陈年细茶后,整个人就跟丢了魂似的,抱着茶叶罐倚在门口,眼睛直勾勾地望着门外。  “排排坐,唱山歌,爷打鼓子涯打锣,心舅灶背炒田螺……”门坪上的孩子们念着客家童谣,老叶的心跟着轻声念了起来。无论是客家童谣还是山歌,老叶再熟悉不过了。  老叶家在琴江上游的大山深处。早些年,村里人除了耕田劳作,还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把木材和竹子捆绑成筏沿着绕村的琴江河水一路往下,途经梅江汇入大海卖
期刊
日光有些蔫的时候,沈碧把脸从书中抬起。母亲逆着光走进来,沈碧眯了眼睛,等那张脸渐渐清晰。母亲说,去不去走走?沈碧站起来,抻了抻肩,说,好。  黄狗颠儿颠儿走在前头,几步一回头,似在催促两人:快跟上。母亲带她到一栋房前,说走累了,进去喝杯茶。沈碧跟着入内,看屋主有些眼熟。一阵寒暄后,沈碧才想起,屋主原是十来年前租过自家店面的罗婶。茶过三巡,母亲见她有些坐不住,笑说,村子这几年变化大,你去周围走走看看
期刊
月亮很圆,月光很白,月夜很静。  夏婵娟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夏夜:小院里洒满了皎洁的月光,没有蝉鸣,听不到蛙声,地面在白天吸收的热力渐渐散失,风似有似无,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洗发水清香。  蚊子也喜欢月光明亮的晚上,它们在小院里约会,在月光下奏乐飞舞。  夏婵娟的耳畔飞着几只蚊子,嘤嘤,嗡嗡,忽远,忽近。  小院里没有种树,墙角有两个摞起来的花盆,上面的花盆里长着一株凤仙花。夏婵娟本想用它的花染红指甲,
期刊
南山梁有几百亩果树。苹果、梨、蜜桃、李子、杏,分成好几个大果园。  老魁的果园在山梁的最顶端,最小。再往上,便是斧削刀砍般的万丈悬崖。  虽说位置靠上,但承包费也便宜,别人家一亩一千块,他家一亩仅三百块。  其实,当年想承包这片果园的人很多,有出五百的,有出八百的,还有出一千的。  村委会开会一商量,村支书一锤定音:“就三百包给老魁了!”  大家就都不跟老魁争了。谁争,就要犯众怒啦。  因为,老魁
期刊
张家婆每天都到城边一个小市场卖菜。菜是老头子自己种的,青菜、菠菜、香菜啥的,都是一大早从地里摘的,新鲜得很。张家婆和老头子就住城边,很近,菜装在一只背篓里,往背上一背,“咔哒咔哒”走二十分钟,就到小市场了。到了小市场,选个地儿,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把菜整整齐齐码在上面,只等人来。  每天,张家婆都要专门留一点儿脚货。给一个小姑娘留的。  卖菜卖瓜果的,剩下的最后一点儿,叫脚货。脚貨都是被人挑来挑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