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大众化、完全学分制和高校后勤改革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学生寝室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重要性,讨论了学生寝室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大学生寝室的新途径。
关键词:学生寝室;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寝室文化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004年3月26日,中共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同志在教育部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生活管理,推进思想教育工作进宿舍”。可见,国家教育部对大学生宿舍管理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已经把大学生宿舍管理纳入到高校素质教育的体系中来,在学生宿舍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一、创新工作模式,在学生寝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工程”。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决定作用。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将逐步确立自我,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可见,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对学习如何做人有强烈的内在需求,这种内在需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所以,加强素质教育,首先和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基础工程”抓好,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学生全面成长的目标才能实现。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交集点,是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1986年,上海交通大学首次提出“寝室文化”这一概念之后,全国各高校一直都在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1997年原国家教委发文肯定了这一概念,开始把寝室文化建设列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充分挖掘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潜能,不断强化其育人功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育人,而育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现在许多班团活动主要集中在小部分有特长的学生身上,面铺不开,工作沉不到底,而寝室建设则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所以应注重创造一个寝室良好的成才氛围,对学生成长是十分有利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已逐步实行学分制,不仅班、年级的概念淡化了,系和专业的界限也将打破,这样,传统的以系为基础,以班、年级为单位的学生管理模式也将随之改变,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寝室为主要基地的新的学生管理模式。所以寝室这块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学生在追求知识和真理,探索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谋求自身的发展等方面遇到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与信仰问题,产生大量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在寝室可以无拘无束地表露出来,这是他们思想最真实的反映,所以要掌握思政工作的主动权,加强思政工作针对性,就应当让学生辅导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生寝室这个最直接、最充分的信息反馈点上,利用寝室这个新的载体来加强思政工作。
二、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寝室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寝室已成为高校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寝室文化是近几年来校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文化,概括起来,具有导向、育人、规范、调适、激励等多种功能。
1.导向功能。学生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知识、信息密集的文化阵地,是校园文明创建的窗口。优秀的学生寝室文化能激励学生自觉培养重集体、讲道德的高尚情操,具有导向功能。
2.育人功能。优秀的寝室,不但能显示一所学校整体素质,也展示着一所学校的特有风貌。优秀的学生寝室文化能形成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能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树立集体和“家园意识”,起到课堂教育之外的育人作用。
3.规范功能。学生寝室文化中的制度文化是一种行为规范。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寝室文化虽然没有强制学生去遵守什么,但它在个体成员的心理上却起到一种自我控制的“软约束”作用。从而,将自我行为纳入集体规范要求之中。
4.调适功能。相对于课堂和其他集体场所,学生寝室具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和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往往可以进行适度的自我表现,合理的情绪宣泄。如平时的“辩论会”,晚上熄灯后的“卧谈会”,对个体间冲突的调解等均有作用,是学生宣泄情绪以进行心理调节的较好形式。
5.激励功能。学生寝室文化一旦形成,就给广大学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和激励作用。这种心理的驱动和情感的激励,能促使学生从内心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为什么不要那样做,形成自我思考、自我完善、自我激励,即借助非经济手段,使广大学生在一种共同价值观念的驱动下,形成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在学校文明建设中调动出各自巨大的潜能来。
高品位的寝室文化如同无形的力量,对学生的成长、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此,重视注重寝室的育人功能,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自我建设的一种基本理念和常规实践。
三、拓宽工作内涵,挖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寝室的途径
在寝室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学生寝室是学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高校学生辅导员应重视寝室这一载体,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寝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及时倾听学生建议、呼声,处理学生的难题,探讨热点问题,辅导员由老师变成了朋友,拓宽辅导员工作内涵,将学生工作、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我管理进入学生寝室,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寝室的途径。
1.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进大学生寝室
学生工作进大学生寝室首先涉及到辅导员进驻学生寝室的问题,这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寝室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工作进大学生寝室,关键的是学生工作重心向学生寝室的转移。各高校应该把寝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学生寝室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实施辅导员进入学生寝室,交流思想,解决问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建立稳定的寝室学生干部队伍,把寝室长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寝室长成为学生干部的中坚力量,定期开展寝室长培训,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增强寝室管理工作的能力;注重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开展创建“免检寝室”、“品牌寝室”评比等活动,引入良性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创建优秀寝室文化的积极性;另外,注重寝室教育细节,引导同一个寝室的学生主动创建寝室公约,安排寝室轮流值日,把细节工作做好,这是减少寝室矛盾,共同营造寝室的团结、好学、安全、节约等良好寝室文化的基础性工作。
2.学生信念教育和党团组织建设进大学生寝室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眼界日渐开阔,思维日益活跃。西方社会思潮、国外反对势力以各种手段不断进行思想侵蚀和文化渗透。党团建设要抓住寝室这块阵地,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应该在寝室开辟专门的活动室,建立“党建园地”、“党员之家”这样的工作站,加强党的理论宣传和学习活动,定期开展时势问题的讨论,吸引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时事政治,从而深化学生对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其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由辅导员亲自担任党支部书记,建立学生党支部与寝室管理人员联系的机制,协助寝室管理人员抓寝室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寝室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第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学生党员成为寝室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通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党员的作风建设,以党员的表率作用带动和影响寝室成员,创建高品质的寝室文化。如:在党员年度考评中着重考察学生党员在寝室学习、安全、团结、卫生等文化建设方面的表现,将学生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优劣作为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考察点。
3.心理健康教育进大学生寝室
当今的大学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生子女群体的特征,是在改革开放大环境和独特家庭抚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大学生承受着较以往更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大学生寝室矛盾发生率逐年上升,在处理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矛盾的产生归结起来是心理问题的影响。如果疏导不及时,个别学生还会产生心理障碍。所以,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寝室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包括在内的。只有改变心理健康教育被动的局面,转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误区,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疏导,才能有效解决隐藏的心理问题,避免学生心理问题恶性发展,避免学生的学业受到影响,帮助学生度过难关。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进入课堂,更要普及到学生寝室,不断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辅导员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辅导员没有办法解决的,通过辅导员获得第一手信息,让心理咨询中心专业教师进入学生寝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4.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进大学生寝室
当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行为主体的自主、自觉是道德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主体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即使有主体参与但不是自觉自愿地参与,也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在寝室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被强迫的感觉,这种心理的产生,使寝室教育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我们应该努力探寻多种载体和途径来加强对学生精神状态的研究和引导,注重健全人格的熏陶和塑造,使学生寝室教育管理工作内容上做到物化与人文化的结合,在形式上实现由外在的强制性教育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转变。在开展寝室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教师是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不是强迫他们。让他们在心理上愉快地接受帮助和指导,要引导学生站在一个管理者、教育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待问题。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增强,希望独立寻求人生的目标,设计人生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调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好,热情越高,育人的效果就会越富有成效。如:建立寝室生活委员会等组织,赋予学生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寝室是新的形势下做好德育工作的新要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个课题是当前德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这就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不断地寻求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寝室的有效模式和新方法、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 2OO4,(20).
[2]国洪刚.论江泽民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2003,(5).
[3]张静.在务实创新中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4]高向东.构建高校和谐的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氛围[J].科学教育论坛,2005(24):220.
[5]邢宝君.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五进”公寓[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50-51.
关键词:学生寝室;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寝室文化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004年3月26日,中共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同志在教育部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生活管理,推进思想教育工作进宿舍”。可见,国家教育部对大学生宿舍管理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已经把大学生宿舍管理纳入到高校素质教育的体系中来,在学生宿舍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一、创新工作模式,在学生寝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工程”。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决定作用。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将逐步确立自我,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可见,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对学习如何做人有强烈的内在需求,这种内在需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所以,加强素质教育,首先和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基础工程”抓好,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学生全面成长的目标才能实现。
寝室是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交集点,是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1986年,上海交通大学首次提出“寝室文化”这一概念之后,全国各高校一直都在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1997年原国家教委发文肯定了这一概念,开始把寝室文化建设列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充分挖掘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潜能,不断强化其育人功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育人,而育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现在许多班团活动主要集中在小部分有特长的学生身上,面铺不开,工作沉不到底,而寝室建设则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所以应注重创造一个寝室良好的成才氛围,对学生成长是十分有利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已逐步实行学分制,不仅班、年级的概念淡化了,系和专业的界限也将打破,这样,传统的以系为基础,以班、年级为单位的学生管理模式也将随之改变,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寝室为主要基地的新的学生管理模式。所以寝室这块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学生在追求知识和真理,探索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谋求自身的发展等方面遇到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与信仰问题,产生大量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在寝室可以无拘无束地表露出来,这是他们思想最真实的反映,所以要掌握思政工作的主动权,加强思政工作针对性,就应当让学生辅导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生寝室这个最直接、最充分的信息反馈点上,利用寝室这个新的载体来加强思政工作。
二、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寝室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寝室已成为高校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寝室文化是近几年来校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文化,概括起来,具有导向、育人、规范、调适、激励等多种功能。
1.导向功能。学生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知识、信息密集的文化阵地,是校园文明创建的窗口。优秀的学生寝室文化能激励学生自觉培养重集体、讲道德的高尚情操,具有导向功能。
2.育人功能。优秀的寝室,不但能显示一所学校整体素质,也展示着一所学校的特有风貌。优秀的学生寝室文化能形成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能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树立集体和“家园意识”,起到课堂教育之外的育人作用。
3.规范功能。学生寝室文化中的制度文化是一种行为规范。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寝室文化虽然没有强制学生去遵守什么,但它在个体成员的心理上却起到一种自我控制的“软约束”作用。从而,将自我行为纳入集体规范要求之中。
4.调适功能。相对于课堂和其他集体场所,学生寝室具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和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往往可以进行适度的自我表现,合理的情绪宣泄。如平时的“辩论会”,晚上熄灯后的“卧谈会”,对个体间冲突的调解等均有作用,是学生宣泄情绪以进行心理调节的较好形式。
5.激励功能。学生寝室文化一旦形成,就给广大学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和激励作用。这种心理的驱动和情感的激励,能促使学生从内心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为什么不要那样做,形成自我思考、自我完善、自我激励,即借助非经济手段,使广大学生在一种共同价值观念的驱动下,形成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在学校文明建设中调动出各自巨大的潜能来。
高品位的寝室文化如同无形的力量,对学生的成长、生活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此,重视注重寝室的育人功能,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自我建设的一种基本理念和常规实践。
三、拓宽工作内涵,挖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寝室的途径
在寝室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学生寝室是学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高校学生辅导员应重视寝室这一载体,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寝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及时倾听学生建议、呼声,处理学生的难题,探讨热点问题,辅导员由老师变成了朋友,拓宽辅导员工作内涵,将学生工作、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我管理进入学生寝室,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寝室的途径。
1.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进大学生寝室
学生工作进大学生寝室首先涉及到辅导员进驻学生寝室的问题,这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寝室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工作进大学生寝室,关键的是学生工作重心向学生寝室的转移。各高校应该把寝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学生寝室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实施辅导员进入学生寝室,交流思想,解决问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建立稳定的寝室学生干部队伍,把寝室长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寝室长成为学生干部的中坚力量,定期开展寝室长培训,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增强寝室管理工作的能力;注重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开展创建“免检寝室”、“品牌寝室”评比等活动,引入良性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创建优秀寝室文化的积极性;另外,注重寝室教育细节,引导同一个寝室的学生主动创建寝室公约,安排寝室轮流值日,把细节工作做好,这是减少寝室矛盾,共同营造寝室的团结、好学、安全、节约等良好寝室文化的基础性工作。
2.学生信念教育和党团组织建设进大学生寝室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眼界日渐开阔,思维日益活跃。西方社会思潮、国外反对势力以各种手段不断进行思想侵蚀和文化渗透。党团建设要抓住寝室这块阵地,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应该在寝室开辟专门的活动室,建立“党建园地”、“党员之家”这样的工作站,加强党的理论宣传和学习活动,定期开展时势问题的讨论,吸引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时事政治,从而深化学生对党的认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其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由辅导员亲自担任党支部书记,建立学生党支部与寝室管理人员联系的机制,协助寝室管理人员抓寝室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寝室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第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学生党员成为寝室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通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党员的作风建设,以党员的表率作用带动和影响寝室成员,创建高品质的寝室文化。如:在党员年度考评中着重考察学生党员在寝室学习、安全、团结、卫生等文化建设方面的表现,将学生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优劣作为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考察点。
3.心理健康教育进大学生寝室
当今的大学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生子女群体的特征,是在改革开放大环境和独特家庭抚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大学生承受着较以往更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大学生寝室矛盾发生率逐年上升,在处理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矛盾的产生归结起来是心理问题的影响。如果疏导不及时,个别学生还会产生心理障碍。所以,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寝室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包括在内的。只有改变心理健康教育被动的局面,转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误区,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疏导,才能有效解决隐藏的心理问题,避免学生心理问题恶性发展,避免学生的学业受到影响,帮助学生度过难关。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进入课堂,更要普及到学生寝室,不断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辅导员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辅导员没有办法解决的,通过辅导员获得第一手信息,让心理咨询中心专业教师进入学生寝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4.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进大学生寝室
当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行为主体的自主、自觉是道德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主体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即使有主体参与但不是自觉自愿地参与,也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展。在寝室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许多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被强迫的感觉,这种心理的产生,使寝室教育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我们应该努力探寻多种载体和途径来加强对学生精神状态的研究和引导,注重健全人格的熏陶和塑造,使学生寝室教育管理工作内容上做到物化与人文化的结合,在形式上实现由外在的强制性教育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转变。在开展寝室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教师是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不是强迫他们。让他们在心理上愉快地接受帮助和指导,要引导学生站在一个管理者、教育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待问题。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增强,希望独立寻求人生的目标,设计人生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调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好,热情越高,育人的效果就会越富有成效。如:建立寝室生活委员会等组织,赋予学生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寝室是新的形势下做好德育工作的新要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个课题是当前德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这就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不断地寻求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寝室的有效模式和新方法、新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 2OO4,(20).
[2]国洪刚.论江泽民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2003,(5).
[3]张静.在务实创新中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4]高向东.构建高校和谐的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氛围[J].科学教育论坛,2005(24):220.
[5]邢宝君.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五进”公寓[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