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化解阅读障碍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_yv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上常会看到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学生无从答起的情况,大多是因为问题难度太大,超越了学生的解答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聚焦坡度,分层化解阅读障碍;注重铺垫,分段化解阅读障碍;抓住生成,及时化解阅读障碍。
  关键词:问题设计 阅读障碍 坡度 铺垫 生成
  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学生无从答起。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问题难度太大,超越了学生的解答能力。如何巧设问题,化解学生的阅读障碍呢?以《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例谈一二。
  一、聚焦坡度:分层化解阅读障碍
  《孔乙己》的教学,必然要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如果直接问学生:“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可能会无所适从。因为文中几乎处处是孔乙己的人物形象,似乎每句话都值得拿来分析,但若句句分析,课堂组织就会杂乱无章。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孔乙己似乎是一个矛盾体,你能从字里行间找到孔乙己的矛盾之处吗?”这样,把对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分析分解为“找矛盾”,学生就有了一个抓手。
  然而,仅引导学生“找矛盾”仍然是个不小的问题,我进一步把这个问题分解为:从外在表现、内在性格两个方面看孔乙己的矛盾。学生在文中找到了多处矛盾之处并能初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如:自称清白却又偷书,可见其爱面子、自欺欺人;会偷窃却又不欠钱,可见其“好喝懒做”却也诚信;穿长衫又站着喝酒,可见其爱面子又贫困;别人问他是否认字的不屑置辩与被人嘲笑没有进学的颓唐不安,可见其自命清高又自我羞耻;教伙计写字却要教四种,可见其善良又迂腐……
  这一环节,通过将主问题分解为“找矛盾”,再分解成外在表现、内在性格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较为有效地开展课堂研讨和文本研读。
  二、注重铺垫:分段化解阅读障碍
  《孔乙己》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酒客嘲笑孔乙己的内容——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教学这一环节,我希望学生能找到酒客的具体表现并从中看出酒客的性格特点。鉴于学生对那个时代不够了解,很难一下子捕捉到人物的性格,我层层铺垫设问:“酒客一共说了几句话?他最想说的是哪一句?”学生答:“一共说了三句话,最想说的是第三句: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想以此来嘲笑孔乙己。”我继续提问:“那前面说的两句话有什么用呢?”学生思考后作答:“因为说起添伤疤的话题就可以引出偷东西的事情,进而引出孔乙己因为偷东西被吊着打的事了。”我进一步追问:“要说的话不马上说,而是借个由头一步步把要说的话说出来,这是在干吗?”学生马上反应:“在设圈套。”“由此可见,这些酒客是什么样的人呢?”学生迅速作答:“设圈套嘲笑别人,一点不顾及别人的面子,非常残忍。”由此,学生已能深入理解酒客冷酷、无情的性格。
  这个环节的设计,我特意做了深入剖析,为理解第六小节中“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做铺垫。有了这样的铺垫,分析这一内容时,我直接提问:“酒客为什么要问孔乙己这个五十多岁的读书人是否识字这么一个看似多余的问题?”学生豁然开朗:“他们又在给孔乙己下套,在有预谋地羞辱孔乙己,可见酒客的冷酷、残忍。”
  三、抓住生成:及时化解阅读障碍
  如在讲到孔乙己从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时,学生注意到一个细节:为什么孔乙己的钱是放到小伙计手上的,而小伙计温的酒却是放在门槛上的?这一问激起了学生热烈地讨论。有的说小伙计太势利,嫌弃孔乙己手脏,不愿意放到他手上,马上有学生反驳说,小伙计势利就不会给他温酒了;有学生说孔乙己很想和小伙计亲近,又有学生反驳说,命不久矣有什么亲近可套。
  在学生争论得不可开交之时,我引导他们关注小伙计的心理变化,提了三个问题:(1)小伙计最初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2)孔乙己教他写字时他的反应可以看出他有了怎样的变化?(3)当看到孔乙己如此落魄的时候,温酒与门槛暗示了小伙计怎样的心理?
  学生在这三个问题的引领下在文中找到印证:最初是个憨厚的人,从“样子太傻”、不会掺水可以看出;后来孔乙己教他写字,他却认为孔乙己是个讨饭一样的人,可见他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变得势利了;再后来看到孔乙己的落魄样子,对他是心存同情的,所以给他温酒,放在他伸手就够得到的门槛上,而不是高高的柜台上,但是他心里还是有等级观念作祟,不愿意与孔乙己显得太亲近,所以不把酒放到他手里。
  对课堂生成问题的化解,成为《孔乙己》一课的亮点。
  《孔乙己》的教學如此,每节课的教学皆应如此。教师如能抓住课堂的契机深入提问,便可化解学生的阅读障碍,引导他们真正地深入文本进行研读,做到从文本中来,往更宽广的文本中去。
其他文献
摘 要:聚焦表达,让绘本助力习作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通过在模仿中创生、在比较中揣摩、在品读中生成等路径,引导学生在绘本阅读中发展语感,积累语言,使绘本阅读与习作共生长。  关键词:绘本 习作 模仿 比较 品读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借助精美的图画、儿童化的语言以及童稚的视角,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聚焦表达,让绘本助力习作教学,提升学生的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经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培养数感。积累丰富的猜想、举例、验证、建模等数学活动经验。  3.培养认真细致、自觉反思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可以成为学生理解知识、体验知识、感悟知识,以及将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桥梁和催化剂。“运动和力”为初中物理的重难点内容,知识点抽象、零碎且不易理解。复习这一内容时,针对重力、弹力、摩擦力三种力以及这三种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为引子,串联课堂,将“玩实验,学物理”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创新实验 运动和力 中考复习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创
期刊
摘 要: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课,以核心问题统领,通过习词语、品词句、悟插图、延故事等环节,丰富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该课凸显了四个亮点:紧扣题眼,体现自主探究;创设语境,提升语言表达;引导想象,发展形象思维;适度拓展,实现有效迁移。  关键词:核心问题 自主探究 语言表达 形象思维 有效迁移  一、课堂实录  (一)习词语,质疑导入  核心问题统领下的教学,一般会在导入环节引发主问题,以获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与当代正活跃的数学家相一致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数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学会数学的探究方法。以对一道平面几何题的探究为例,说明一个数学探究的基本模型:从问题出发,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或证明,拓展得到新的问题或结论,应用已有的结论解决新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探究 基本模型 证明 拓展 应用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与当代
期刊
摘要:对数学历史文化的体验能提升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帮助他们体验数学知识的人文背景,增加对数学知识以及之间关联的认知和掌握,感受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梳理“椭圆”的历史文化,可以丰富数学的经验知识,还原知识的获得过程,沟通知识之间的关联,体验巧妙的数学方法,形成结构完备、内涵丰富、“知情意”有机融合的椭圆文化图式。  关键词:椭圆 经验知识 获得过程 知识关联 数
期刊
摘 要:三位教师执教《乡愁》,教“新”不忘“旧”,教“诗”不忘“言”,教“读”不忘“写”,彰显了新诗教学的魅力。三节课在重视引入作者生活经历帮助理解诗歌的一致性外,又各有特色。王老师的课注重语言的品读,丁老师的课注重朗读手段的运用,潘老师的课注重写这一手段的运用,但殊途同归,都让学生走进了诗人所构建的艺术世界,读懂了诗人,也读出了自己。  关键词:新诗教学 新与旧 诗与言 读与写  对于新诗教学,
期刊
[编者按]与前面四期课堂观察系列稿有所不同,本期刊发了执教者的教学设计,且是根据“课堂评价模型的运用”这个观察主题,两次调整,“逆向设计”的第三版。个中意蕴,请看《教学是否专业:基于课堂评价模型的理解》一文后张菊荣校长的评述。  摘要:在课堂观察活动中,《间隔排列》一课的教学设计共经历了三次“整改”,有三点变化:一是课堂框架的变化,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舍弃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说法
期刊
摘要:能否收集与处理评价信息是教学是否专业化的主要标志。对胡老师执教的《间隔排列》一课,从教师是否完整地呈现了评价任务、教师是否收集了学生的“特殊信息”、教师处理信息时是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课堂上是否生成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信息四个方面,研究如何用课堂评价模型来研究课堂、观察课堂、改进课堂。  关键词:课堂观察 课堂评价模型 评价信息 间隔排列  一、什么是课堂评价模型  课堂观察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
期刊
摘要: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从题材上看,大体可以归为“趣文”。这些趣文中的趣味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显性的一望而知,隐性的须细读方能品味。趣文应该趣教,即用趣味来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热情。以《卖油翁》为例,具体策略大致有四点:揣摩字词,深度还原,思考对比,引入质疑。  关键词:文言文 趣文 趣教  入选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10篇文言文,除了《(论语>十二则》《诫子书》《爱莲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