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uo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凸显,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点,同时,对于老年人这类弱势群体,他们还有着特殊的问题和需要。老年社会工作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充分协助老年人解决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解决老年人的社会问题等实务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伦理原则的要求,往往会面临各种伦理困境。本文通过分析机构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出现的伦理困境以及机构专业社工人员的处理方式,來尝试探讨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老年人;伦理困境;伦理抉择
  一、老年社会工作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并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凸显,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社会工作者也日渐关注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社会工作在老年人这一群体当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
  1.什么是老年社会工作
  在关于什么是老年社会工作这个方面上,不同的学者对老年社会工作给出了不同的界定。贺婷婷(2015)指出,老年社会工作是指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利他主义为指导,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走出困境的活动。它是社会工作者利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维护其在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社会各领域中的权益,引导其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与周边环境的良性互动。孔娜、宣兆凯(2011)认为,老年社会工作是老年社会工作机构和老年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为解决老年人的需要与问题,向老年人提供全面的保障和服务,以便老年人能够幸福安度晚年。孙亦凡、李林(2013)认为,老年社会工作是在老年人口群体各种生活需求领域提供的专门社会工作,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社会性。本质在于通过有规划的专业服务,为老年人口群体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改善自身福利水平给予支持。总之,老年社会工作是指老年社会工作机构和老年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原则和专业服务方法,充分协助老年人解决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解决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使老年人能够继续参与社会生活,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晚年。
  2.老年人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对于老年人这类弱势群体,他们有着特殊的问题和需要。仝利民,王西民(2004)认为老年人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经济供养困难(包括经济收入低、医疗需求大、养老负担重)、医疗救助困难、护理困难。孙越(2013)指出,老年人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人际交往与心理疏导需求、获得尊严的需求、接受教育的需求、贡献社会的需要、照顾的需求以及其他需求。针对老年人的生活需求,邬沧萍(1999)提出3M理论,即Money,经济需求;Medicare,医疗保障需求;Mental,精神慰藉需求。国内学者穆光宗(1999)把老年人生活需求概括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石丛(2014)认为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经济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和精神心理需求。张静(2010)指出老年人的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包括生理上的安全和心理上的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求。总之老年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存需要、情感需要、发展需要和价值需要。
  二、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由于当前我国已步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给我国社会带来了诸多社会、家庭、伦理等问题。并且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可以预期,伦理困境的数量也会增加。老年社会工作是具有鲜明伦理道德特征的专业服务活动,老年社会工作者将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诸多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对不同对象的忠诚,案主自觉与专业家长主义之间,专业价值与文化传统之间,隐私权和知情权之间的矛盾。对老年社会工作者而言,能否正确理解并恰当应对伦理困境,决定着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也是检验他们工作能力及其工作效度的重要尺度。
  1.什么是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老年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是指老年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老年人的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伦理难题而使自己陷入某种艰难的处境之中,即在几个具有明显冲突的道德规范之间,如果遵守其中一项,就将违反另一项的情形。一般在出现伦理问题时,需要一定的原则作为指导,不建议照搬挪用,但可以作为指导和参考,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9)指出这些伦理原则包括服务、社会正义、个人尊严与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正直、能力等内容。
  2.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内容
  老年社会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具体的困境呢?学者孔娜(2015)提出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问题表现为对不同对象的忠诚、案主自决与专业家长主义之间的矛盾、专业价值与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隐私权和知情权之间的矛盾等四个方面。对老年社会工作者而言,能否正确理解并恰当应对伦理困境,决定着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也是检验他们工作能力及其工作效度的重要尺度。
  第一,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前面本文提到了社会工作者常常面对这样的一种状况,自身的价值观,或是社会的价值观与专业的价值观或方法存在着冲突。例如一位老人向你陈述,他的女儿不听他的安排,不愿意接受他选定的婚姻,他认为作为子女就应该遵从父母的决定,而社会社会工作者可能保持的是每个成员都应该平等自助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的这种价值观,当你持有的价值观与案主之间发生冲突时,你该怎么做呢?你是否会将自己的价值观揭示给案主,或是接纳案主的价值观,不做评判呢?这也涉及了我们之前所谈到的价值观中立的问题。
  具体来说,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林鸿乾(2013)认为在价值观上存在着社会价值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冲突、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与临终关怀时的医学价值观的冲突、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临终关怀时家属价值观的冲突,在伦理困境上包括由“案主自主决定”引发的伦理困境、由案主有自主权利引发的伦理困境、由案主善待原则引发的伦理困境。案主的自决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是很重要的伦理原则,特别是老年人群体里,社会工作者鼓励案主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但是也有时候会出现案主不能单独解决问题,可能依靠患者家属,但家属的想法与患者会发生冲突,这时社会工作者会处在两难境地。其中的难题是患者于家属之间的桥梁该如何架构,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社会工作者对患者家属的帮助以及对患者的辅导之间发生冲突也自然是避免不了的。其次,尊重个体所做的自主选择,承认个人的价值。但是当患者拒绝关键的、救命的医院处理时,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伦理的困境。最后,社会工作者在得知自己的案主可能患有艾滋、SARS等未知危险性疾病时,社会工作者是否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而仍然坚持以维护案主的利益为中心呢?这些都是社会工作者可能会遇到的困境,如何衡量并做出合适的选择是一个重要议题。   第二,自决权利的矛盾。社会工作者可能遇到尊重案主自决还是遵从医疗价值观的伦理抉择困境。案主自决权利在老年人的案例中也尤为重要,尤其对于患病严重的老人的“善意隐瞒”和期望“安乐死”的案主,都涉及案主自决与安乐死、社工机构与医疗机构工作之间的冲突和协调,这也是老年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议题。
  林鸿乾(2013)、高榕卿(2013)等学者指出,作为协调者和合作者,社会工作者在遵循医院的医疗团队价值观同时还必须维持自身专业的价值观。比如在临终关怀时,谢和成(2016)指出,医学的价值观是最大限度地使疾病好转,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重视患者的疾病情况;注重患者生命的“量”,较少关注患者生命的“质”,而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则关注如何消减疾病对患者心理层面的影响,重视患者存在的意义、价值,关注患者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尊重案主自决的权力。
  在老人的临终关怀过程中,社会工作可能会遇到究竟是忠于案主还是忠于案主家属的困境,当然我们要将案主放在第一位,但是如果家属是为了案主利益考虑,社会工作者可能就会遇到伦理困境。林鸿乾(2013)指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要求社工关注案主的自主权利、 案主的生存发展权利, 即自主权、非恶意伤害权、 公正权、 善待权。在具体实践中, 社会工作者在遇到实际问题时, 如果自己不能单独解决,可能要依靠患者家属,但家属的想法与患者会发生冲突, 这就让社会工作者处于两难境地。当发生案主自决与案主生命原则的冲突。病人拒绝关键的、救命的医院处理时,社会工作者就会遇到伦理难题,是尊重案主自决还是遵从医疗伦理,生命至上还是案主选择自由,都有待社会工作者去抉择。
  安乐死问题与临终关怀社会工作较为相似,很多学者对这个方面都有所研究。学者朱倩与牛芳(2013)认为在临终关怀实务中会出现历史文化困境及专业伦理困境。专业伦理困境上包括法律与伦理的冲突(符合伦理却有悖于法律)、保护生命与案主自决的冲突、谁才是真正的案主、同意安乐死会不会失去反安乐死人群对社会工作者的信任?这都是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的。但学者定光莉(2011)则更加强调案主自决原则在临终关怀实务中的伦理困境,这与学者Csikai(1999)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临终照顾中伦理议题对社工最具挑战性,其中“自决价值观”是最重要的议题。案主自决原则下的伦理困境主要有医疗保护中隐瞒病情与知情同意中告知原则的伦理冲突、中国传统孝道观念与尊重案主挟择权利的伦理冲突、对待死亡讳莫如深的态度与商讨死亡、预办后事的伦理冲突。人的死亡只能是自己的死亡,别人无法替代,所以只有在面临死亡时,才能真正懂得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懂得生与死的不同,懂得个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案主自决原则能够把临终者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对临终者人格和权利的一种尊重。在中国发展临终关怀,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使更多的人彻底更新观念,完善死亡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時,往往会面临到本身或是机构要求。与案主价值观之间的相互矛盾,这是专业判断与尊重案主相冲突的问题。
  第三,多重案主的矛盾。我们常常面对这样的状况就是在处理家庭问题中。张秀芬(2010)在《“空巢老人”伦理问题研究》中以南京市玄武区的“空巢老人”为对象,运用了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思维的方法,调查了“空巢老人”存在的伦理问题,得出“空巢老人”再婚的伦理阻力包括家庭利益的纠葛、老人“从一而终”的夫妻伦理封建婚姻观的羁绊、社会老年人再婚的道德约束氛围三方面,张秀芬提出为解决丧偶老年人再婚困难现象,在观念层面,要树立正确的老年再婚观;在实际行动层面,老人谨慎再婚、子女尊重再婚决定、社会舆论氛围要放宽松是较为有效的措施。而再婚所带来了的子女问题、新建家庭问题都属于多案主的情况。老年人的意见和成年人的意见出现分歧,如果子女认为老人在养老院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而老年人坚持独立在家中生活,坚持再婚重组家庭,那么社会工作者应该更加考虑谁的利益,尊重谁的决定?
  第四,专业关系上的矛盾。高榕卿(2013)指出,专业界限指的是社工和案主之间的专业关系,当社工与案主超越专业关系时,他就会陷入双重关系的困境。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指明,社会工作者应在专业关系中始终代表案主的利益,避免与案主发生专业服务以外的任何关系,禁止利用案主的关系实现服务有意外的任何目标。双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给案主带来益处,但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也有诸多弊端。李迎生(2010)等学者认为,当专业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案主可能会不自觉地认为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不仅有专业关系而且还是朋友或者是熟人,案主可能会在服务过程中出现赠与社工礼物或者利用自己的资源为社工提供一些方便或者帮助,但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守则要求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不能发生专业关系以外的任何关系,但是社工如果不适当地处理案主提供的帮助或者方便,则会影响专业进程或者是导致服务失去公正。
  三、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伦理抉择
  老年社会工作具有明显的道德特征,实务中往往面临各种伦理困境,利益与价值的多元化、多重伦理选择依据以及老年人的特点是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成因。在进行伦理抉择时,老年社会工作者应当结合老年案主的特殊性,老年社会工作者应坚持生命安全与生活权利优先原则、案主自决原则、理解接纳原则、保密原则等来应对伦理困境。
  1.生命安全与生活权利优先原则。当诸种价值观产生冲突时,应该首要关注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存权利,并以此为优先考虑。同时应该选择符合老年人利益的最佳应对方案帮助老人。
  2.案主自决原则。案主自决原则就是要尊重老年人观点和意见,在不威胁老年人生命权利的前提下,尊重其自己主导生活的权利,不要急于做出评判,更不能把我们的价值观强加给老人。
  3.理解接纳原则。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由于很多老人可能生活无法自理,如果你作为为其提供生活服务的社会工作者,便应以更好的服务态度去协助老人生活。老年人常常具有怀旧的情结,有的老人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可能记忆和思维都出现了退化,他们甚至会一遍遍不停地向你陈述同一件事情,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更有耐心地倾听,不要不耐烦地打断,否则将无益于工作关系的建立。
  4.保密原则。《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伦理守则》认为,当披露资料可以防止给当事人或其他可以确定的人造成严重的、可以预见的、近在咫尺的伤害时,社会工作者可以打破保密限制,或者出于“迫不得已的专业上的理由”,社会工作者可能要披露所掌握的的机密资料。当老年人案主要求被保密的资料涉及到案主的人身安全或者是社会上其他人的人身安全时,社会工作者可以依据专业的判断打破保密原则。学者沈黎(2012)进一步指出,所有的伦理原则都应该让位与生命原则,生命原则是至上的,但是社会工作者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或者督导去判断什么情况才是能够打破保密原则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中和容易陷入保密原则的困境之中。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对于老年社会工作中出现的各种伦理问题及困境,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尊重老年人的权利,对老年人保持最大的爱心。不要欺辱老年人,更不能在工作中出现厌烦情绪。真正做到用爱心和责感参与老年人的生活,解决老年人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高老年人的受教育机会和文化娱乐的能力。促进“健康老龄化”,实现老年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婷婷.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境及出路探究[J].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6)
  [2] 仝利民,王西民.上海市老龄弱势群体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1)
  [3] 江娅.老年社会工作 [A].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9.
  [4] 姜向群,安冰洁,钱鑫.老年社会工作与服务 [A].邬沧萍,姜向群(主编).老年学概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38-256.
  [5] 梅陈玉婵,齐铱,徐玲.老年学理论与实践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38.
其他文献
【摘要】:虽然法官员额制改革尚未全面展开,但员额制改革在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却已逐渐呈现出来。对于员额制改革,一方面要积极支持改革的进行;另一方面要积极发现和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深化法官员额制改革提供相应的预案,以便更好地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法官员额制;入额;法官助理;遴选机制  一、法官员额制的基本逻辑解析  (一)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和促进审判质量提高  法官队伍的专业化
期刊
【摘要】:交通肇事罪作为一种多发型犯罪,其立法亦是随着社会各方面情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完善相关规定的交通肇事罪和解释,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现行法律中,交通肇事罪却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法律作为社会生产生活最后防线的作用的实现。笔者结合各位学者的观点以及通过对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特征认定等方面深入了解,分析我国交通肇事罪的立法缺陷及影响,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我国交通肇事罪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实地研究中的观察法和访谈法。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塘社区为例,从宗教文化价值、节庆文化、特色旅游文化以及藏族传统惯习四个层面来逐一分析了其各个层面对于社会治理的作用,将社会治理的宏观理论运用于藏区,因地制宜地创新其社会治理机制,提高其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这对于藏区社会建设和科学治理,特别是在防范和控制群体事件和局部冲突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藏文化;藏传佛教;节庆;旅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立足不对称信息环境下的委托代理理论,在信息共享的背景下,分析了企业激励行为和员工信息共享行为的不确定性,对企业信息共享的激励模型进行了全面的构建。全面进行了企业激励与员工信息共享问题的阐述,对其与企业利益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委托代理;信息共享;激励机制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经济时代到来,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信息资源的
期刊
【摘要】:提及后进生,很多人都避而远之,“叛逆”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课,惹同学老师生气;课后不听父母的话,让父母痛心疾首。其实,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学习落后的学生都是平等的,他们需要得到朋友、家人以及老师的关爱。  【关键词】:平等;关爱;后进生  一、什么是后进生  当提及后进生时,我们明显有些不太适应,因为我们一般把他们称之为“差生”,差就是本质是坏的,是不好的,带有明显的歧视意味
期刊
【摘要】:少数人权利是多数统治面临的最严重问题,研究少数人权利理论是发展平等理论的关键。由于少数人在数量上居于少数,或他们的观点、行为方式等与多数人不一致,就成了民主制度下的牺牲品或法律保护的盲区。因此,如何对待少数人权利已是当代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在当代中国,承认和保护少数人的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问题。少数人的权利诉求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德沃金的自由主义平等观给
期刊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六十五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中国的法治建设也开启了新的篇章。在我们大量移植西方法律文化西为中用的同时,中国本土的法治资源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自从国家法产生以来,社会就进入了二元社会秩序形态,主要表现为以国家法主导的社会秩序与习惯法指导的社会秩序共同存在。但国家法与习惯法的矛盾和冲突日渐凸显
期刊
【摘要】:以思维方式与研究旨趣为标准,法学研究可以分为法律工程研究和法律理论研究。法学工程研究主要是指运用法律的各种思想理论资源,建构法律制度动作机制的思想活动,效果检验、系统性、非逻辑化、参与式、创造性、需要导向、问题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法律理论研究指的是用来提示法律运行存在规律的思想活动,观察式、逻辑化、纯化價值立场、规律导向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法学研究;法律理论研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自主创业,其中风险投资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风险投资的运作包括融资、投资、管理和退出四个阶段。本文阐述了风险投资与融资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风险投资的特点以及融资的方式,表明了在选择风险投资作为创业方式时所应当注意的事项。本文还包括了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风险投资;融资;法律规制;市场管理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期刊
【摘要】:“复旦大学投毒案”是继“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又一大学生犯罪的恶性案件。它带给我们许多思考。这一悲剧發生的原因有道德的缺失,人性的缺陷、以及对生命的漠视。基于“社会腱”的视角分析大学生犯罪原因,是一条可行之径。面对公众事件,司法部门与民意的博弈、以及民意与司法部门之间冲突的解决机制构想、预防“多数暴政”在司法领域内蔓延,都是每一个法律职业人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复旦投毒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