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等地发生7.0级地震。震后3小时,7倍于玉树地震的救援力量向芦山进发,6米宽的道路上浩浩荡荡,长达30余公里,这里面也包括不少媒体记者和摄影师,据后来统计,一共有超过2000人次的媒体人赶到了地震的第一线。截至我们发稿,距离“4·20”雅安地震已经两个多月,从摄影的角度,我们也许需要再一次思考图片影像到底可以怎样“救”灾?
从雅安地震的媒体报道来看,相比于五年前汶川地震时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以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为主的“微救援”平台,在本次救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日8点02分,雅安强震仅仅53秒之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就发出了有关地震的第一条微博。某资深传统媒体人在微信中感叹并总结着:“9·11,凤凰;5·12,央视;4·20,微博”,言简意赅地道出10余年来灾难的第一现场信息渠道的演变和热点所在。而传统媒体为争得时效,也纷纷借助平日搭建的网络平台,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一手信息,反应之快近乎直播。
不仅是微博,最近沸沸扬扬“被收费”的网络新利器微信也在此次地震的信息传递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仅通过微信平台的网友捐款就达到1200余万元。在通讯信号不畅的极端情况下,利用微信文件量小可以传输的优势,发起大规模的寻人,而图片也在发挥着实际的作用。而且这一次,救援部队也开通了微信官号,利用网络的特点,辅助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许多通信正常灾区的用户率先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地震信息。随后,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等拥有海量“粉丝”的认证微博相继发布了相关消息。再随后,不少微博名人、认证机构开始通过微博平台,进行地震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指导。20日下午,新浪微博话题榜前五位全部被雅安地震占据。
图片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一种简单的视觉工具,被新闻媒介用过一遍之后,又被艺术筛选。这次的微博、微信,很多民间的图片真正地回归到它本来的记录功能,为寻人、锁定地理位置等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帮助。
作为职业的摄影师,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恐怕都不愿失去用影像见证的机会,但是救灾与影像,孰轻孰重,服从大局观,也是每个摄影师需要在行动前做出判断的。
此次地震报道中,虽然各大网站也开辟专区,呈现多组地震救灾的影像专题,但和汶川地震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腾讯图片新闻中心副主编、图片组组长李昕樾在采访中说:“‘5·12’汶川地震的时候,媒体甚至都被自己感动了,这一次地震相比五年前,媒体普遍感觉成熟了,不同于现实救灾显得拥挤的场面,媒体相对淡定,尤其是发布速度最快的网络,在经历过汶川地震之后,更多地不再是感动与煽情,而是最大限度发挥网络优势,从报纸到电脑,再到如今的手机端,图片的编辑和使用更理性。这次雅安地震的报道我个人觉得是合适的,在灾难面前,媒体始终要把握一个度,之前的昭通地震就有些过度报道,好在媒体都在反思和总结以往灾难报道的经验。”
天灾无情,非人力所能掌握, 37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事后参与报道的一些摄影师曾有过深刻的反思,5年前的汶川地震也给我们的媒体很多思考的空间,我们在灾难面前逐渐成熟,这里面也包括图片。而图片真正能为灾难做些什么?毫无例外地,每一次天灾面前,摄影师、媒体以及每个人都会被追问和自问。
同为视觉媒介的绘画界,并不因为不及摄影的迅捷就对灾难漠视。著名艺术家刘小东在汶川地震两年后亲临当时的地震现场,绘制了巨幅油画作品《出北川》。“许多正在发生的事情需要沉淀,马上去面对它,可能会情绪化主观化。我比较注意这事情过去以后剩下什么。地震正在发生时需要救援队这些实实在在干活的人,不需要我们去打扰。……艺术家的角色在生活里如果弄不好就挺‘烦人’的,不可爱。所以等这件事逐渐淡出大家视线了我再去。”刘小东的自述不仅道出了艺术创作的独有规律,也表明了一个艺术家对灾难的态度和思考。摄影同样是视觉语言,面对残酷的灾难,恐怕肤浅的美学观或者教条的道德观都难以指导你的拍摄。
突如其来的灾难可能更容易将摄影的属性划分地清楚一些,艺术的归艺术,新闻的归新闻,不容含糊。在众多的地震影像中,限于篇幅,我们选登了两组影像,自由摄影拍客山姆哥曾卧底拍摄过“杭州卖肾案”等热点事件,他的“挖掘最后的尊严”用图片讲述了一个线性的救灾事件,事件的影像叙述充满着感人的细节,面对残酷的生死,他的记者手记文字冷静而克制:“人不能决定何时死去,但社会应该作出努力,让人逝去的方式,更体面更有尊严一些。”而李舸则用微单相机+24mm的定焦镜头,“芦山非像”散点透视般的图片格局生动描述了灾后的方方面面。作为职业的摄影记者,李舸的思路很清晰:“记者,第一要传递正确的信息,第二要正确地引导公众,把握信息传递的度和量,这非常重要。”
中国有句古话:事过境迁,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眼花缭乱的各种热点大多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分钟”的命运,一些天灾人祸的突发新闻甚至也被拿来“消费”, 就在我们截稿在即的时候,电视剧《唐山大地震》的收视率已经超越《新编辑部的故事》,但同时观众对该剧的质疑也不断,其中不乏认为影视剧在消费灾难的尖锐批评。在摄影界,因为两组地震肖像所引发的“地震灾难现场,环境肖像该不该拍”的讨论,再一次将影像伦理的问题摆了出来,其实每一次伴随着灾难的发生,媒体上都会出现类似的讨论,更像是灾难的次生品,而非灾难时刻的影像伦理的普教与建设才是更应该的。
从雅安地震的媒体报道来看,相比于五年前汶川地震时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以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为主的“微救援”平台,在本次救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日8点02分,雅安强震仅仅53秒之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就发出了有关地震的第一条微博。某资深传统媒体人在微信中感叹并总结着:“9·11,凤凰;5·12,央视;4·20,微博”,言简意赅地道出10余年来灾难的第一现场信息渠道的演变和热点所在。而传统媒体为争得时效,也纷纷借助平日搭建的网络平台,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一手信息,反应之快近乎直播。
不仅是微博,最近沸沸扬扬“被收费”的网络新利器微信也在此次地震的信息传递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仅通过微信平台的网友捐款就达到1200余万元。在通讯信号不畅的极端情况下,利用微信文件量小可以传输的优势,发起大规模的寻人,而图片也在发挥着实际的作用。而且这一次,救援部队也开通了微信官号,利用网络的特点,辅助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许多通信正常灾区的用户率先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地震信息。随后,人民日报、头条新闻等拥有海量“粉丝”的认证微博相继发布了相关消息。再随后,不少微博名人、认证机构开始通过微博平台,进行地震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指导。20日下午,新浪微博话题榜前五位全部被雅安地震占据。
图片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一种简单的视觉工具,被新闻媒介用过一遍之后,又被艺术筛选。这次的微博、微信,很多民间的图片真正地回归到它本来的记录功能,为寻人、锁定地理位置等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帮助。
作为职业的摄影师,在灾难面前,每个人恐怕都不愿失去用影像见证的机会,但是救灾与影像,孰轻孰重,服从大局观,也是每个摄影师需要在行动前做出判断的。
此次地震报道中,虽然各大网站也开辟专区,呈现多组地震救灾的影像专题,但和汶川地震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腾讯图片新闻中心副主编、图片组组长李昕樾在采访中说:“‘5·12’汶川地震的时候,媒体甚至都被自己感动了,这一次地震相比五年前,媒体普遍感觉成熟了,不同于现实救灾显得拥挤的场面,媒体相对淡定,尤其是发布速度最快的网络,在经历过汶川地震之后,更多地不再是感动与煽情,而是最大限度发挥网络优势,从报纸到电脑,再到如今的手机端,图片的编辑和使用更理性。这次雅安地震的报道我个人觉得是合适的,在灾难面前,媒体始终要把握一个度,之前的昭通地震就有些过度报道,好在媒体都在反思和总结以往灾难报道的经验。”
天灾无情,非人力所能掌握, 37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事后参与报道的一些摄影师曾有过深刻的反思,5年前的汶川地震也给我们的媒体很多思考的空间,我们在灾难面前逐渐成熟,这里面也包括图片。而图片真正能为灾难做些什么?毫无例外地,每一次天灾面前,摄影师、媒体以及每个人都会被追问和自问。
同为视觉媒介的绘画界,并不因为不及摄影的迅捷就对灾难漠视。著名艺术家刘小东在汶川地震两年后亲临当时的地震现场,绘制了巨幅油画作品《出北川》。“许多正在发生的事情需要沉淀,马上去面对它,可能会情绪化主观化。我比较注意这事情过去以后剩下什么。地震正在发生时需要救援队这些实实在在干活的人,不需要我们去打扰。……艺术家的角色在生活里如果弄不好就挺‘烦人’的,不可爱。所以等这件事逐渐淡出大家视线了我再去。”刘小东的自述不仅道出了艺术创作的独有规律,也表明了一个艺术家对灾难的态度和思考。摄影同样是视觉语言,面对残酷的灾难,恐怕肤浅的美学观或者教条的道德观都难以指导你的拍摄。
突如其来的灾难可能更容易将摄影的属性划分地清楚一些,艺术的归艺术,新闻的归新闻,不容含糊。在众多的地震影像中,限于篇幅,我们选登了两组影像,自由摄影拍客山姆哥曾卧底拍摄过“杭州卖肾案”等热点事件,他的“挖掘最后的尊严”用图片讲述了一个线性的救灾事件,事件的影像叙述充满着感人的细节,面对残酷的生死,他的记者手记文字冷静而克制:“人不能决定何时死去,但社会应该作出努力,让人逝去的方式,更体面更有尊严一些。”而李舸则用微单相机+24mm的定焦镜头,“芦山非像”散点透视般的图片格局生动描述了灾后的方方面面。作为职业的摄影记者,李舸的思路很清晰:“记者,第一要传递正确的信息,第二要正确地引导公众,把握信息传递的度和量,这非常重要。”
中国有句古话:事过境迁,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眼花缭乱的各种热点大多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分钟”的命运,一些天灾人祸的突发新闻甚至也被拿来“消费”, 就在我们截稿在即的时候,电视剧《唐山大地震》的收视率已经超越《新编辑部的故事》,但同时观众对该剧的质疑也不断,其中不乏认为影视剧在消费灾难的尖锐批评。在摄影界,因为两组地震肖像所引发的“地震灾难现场,环境肖像该不该拍”的讨论,再一次将影像伦理的问题摆了出来,其实每一次伴随着灾难的发生,媒体上都会出现类似的讨论,更像是灾难的次生品,而非灾难时刻的影像伦理的普教与建设才是更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