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博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所研究员,四川郭沫若学会副会长,《郭沫若学刊》副主编,中国郭沫若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20世纪文化泰斗:郭沫若》《郭沫若美學思想研究》《全球化语境中的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四川抗战文化地理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三次荣获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推荐理由
2017年2月,专著《四川抗战文化地理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获四川省政府第1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7年,课题《新时期文学中“农民工认同叙事”的跨文本研究》获2017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创作感言
在“传承”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有关中华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两创”关乎继承与创新。“创造性转化”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转化与生成。“创新性发展”则是从传统文化中发现生生不息的文化元素,进行改造与重构,创造性生成新的现代文化与认同。继承与创新,二者相辅相成、相即相入。继承是基础,转化是方式,创新是发展。即在继承中转化,在转化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层层推进,次第花开。如果说继承是根,创新便是果。
在这风云际会的时代,如何践行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笔者以为,一是拓展内涵,二是刷新形式,三是丰富意蕴。
文艺工作者当怀谦下之心,尊重文化传统,抱持文化自信,忠于艺术理想,成就时代经典。文艺创作当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诠释悠久的中国故事,塑造典型的中国形象,唱响美好的中国旋律,呈现气象万千的中国意象,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的丰厚底蕴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丰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完满呈现中华文化精神图像,我们任重而道远!
推荐理由
2017年2月,专著《四川抗战文化地理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获四川省政府第17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7年,课题《新时期文学中“农民工认同叙事”的跨文本研究》获2017国家社科基金立项。
创作感言
在“传承”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有关中华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对于我们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两创”关乎继承与创新。“创造性转化”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转化与生成。“创新性发展”则是从传统文化中发现生生不息的文化元素,进行改造与重构,创造性生成新的现代文化与认同。继承与创新,二者相辅相成、相即相入。继承是基础,转化是方式,创新是发展。即在继承中转化,在转化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层层推进,次第花开。如果说继承是根,创新便是果。
在这风云际会的时代,如何践行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笔者以为,一是拓展内涵,二是刷新形式,三是丰富意蕴。
文艺工作者当怀谦下之心,尊重文化传统,抱持文化自信,忠于艺术理想,成就时代经典。文艺创作当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诠释悠久的中国故事,塑造典型的中国形象,唱响美好的中国旋律,呈现气象万千的中国意象,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的丰厚底蕴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丰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完满呈现中华文化精神图像,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