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研究及综合论述的方法,探讨在学校体育基础课程改革下,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其开发的意义,具体措施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讨论,旨在为今后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学生
近年来,国家课程开发受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变革的巨大挑战,一些局限性与弊端日益呈现出来,其表现为容易脱离学校教育的具体条件与实际需要,造成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使学校教育缺乏生机和活力。不过,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策略与不同学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却凸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價值,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必然,同时也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提供了动力。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非常迫切的课程革新任务,也必将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1]。
1、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一经提出便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试图在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之间寻找立足点,以期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功效。近年来,随着我国地方和学校课程决策权力与责任的增加,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在已有的关于校本课程的理论中,对于校本课程的界定一般是相对国家、地方课程而来[1]。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为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发的,旨在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2]。
2、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及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本校的体育课程资源,自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个性化体育课程的过程[3]。教育部于2000年12月新制定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把中小学课程编制的30%-50%的权力下放给了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2]。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从以前单纯的教学内容讲授者,转变为现在的教学内容开发者、讲授者以及课后调控者;从以前单纯的师长,转变为现在学生的老师、朋友,这些都是教师角色从一元走向多元的表现。
3、开发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3.1坚持健康第一,传承民族文化
在开发学校体育校本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正确理解竞技与健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内脏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使自己精力旺盛地学习和工作。而现代竞技除强身与表演之外,还包括一个向人类体能极限挑战的含义,其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地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3]。因此,在开发学校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应尽量多选择与本校实际情况向符合的一些运动项目,例如:在云南地区的很多学校就可以开展竹竿舞、踢毽子或者民族舞蹈等项目的教学。这样一来,即满足了学生的学生兴趣需要,也传承了民族文化,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举措。
3.2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爱上运动
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们参加运动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享受运动乐趣是体育的内在因素,是体育的魅力和生命,是体育人的追求,它本身就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也是人能一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动力和精神源泉。因此,体育只有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健身运动。“体育原本是玩出来的文化和教育,玩和体操被科学化和学科化以后,人们期待它能成为培养健身能力和娱乐能力的一门学科,但后来体育课却不明不白地和竞技拉紧了手,反把身心健康这一主题淡化了”[3]。目前,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竞技体育所占的部分还比较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比较老套、死板;另外,很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意识也根深蒂固,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许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能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就更少了,能把体育课上所学项目作为终身体育锻炼手段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了。
3.3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国务院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强调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总之,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体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无偏袒,无特权。让所有学生在一个公平、平等的环境里面学习;第二、区别对待特殊人群,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和其它同学的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积极主动的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第三、教师要善于发现个别学生的特长或优势,并引导其大胆的表现出来,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过程中教学或测试的尺度,切勿“一刀切”,以免打击身体素质较差或基础不好的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总之,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在评价手段上,都应该充分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他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能形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4、建议
4.1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
在单一国家课程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几乎没有选择受什么教育的权利,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因而很难有自己的独立追求。但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体育校本课程纲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不再是“点菜者”而成为“菜单提供者”,选择的权利则交还给了学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有权和教师一起对“菜”的配料、制作工艺等进行改造,就是说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有增减内容的权利,而且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它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4]。
4.2充分体现个体差异性,区别对待,发展个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爱好与兴趣、需要与追求,因而也就需要有一种差别性的体育教育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单一国家体育课程的条件下,每个学生学习同样的体育内容,接受同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体育校本课程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特长发挥与个性张扬的现实基础。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想学的体育内容作一个系统安排,根据自己将来发展的需要形成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个别化课程或者说是“个性化教学内容”[4]。当然这些课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展自我、养成个性。作为体育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份有差别的、可供选择的体育学习机会。
4.3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突出自主探究性
好奇是思维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不论是正常的体育教学,还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都要首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与兴趣,让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一一列举,然后再进行筛选与讨论,比方说街舞、搏击操、瑜伽、民族舞蹈等。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开展体育与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小知识讲座。这样一来,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了课堂资源,也能一定程度的提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5、小结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形式,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能一定程度的体现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也能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体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校本课程的选择有较大的空间和弹性,它既能弥补地方区域性课程不协调的不足,也能与国家课程互相渗透、沟通和结合,这是和谐完美的课程开发。总之,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民间有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可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与开发,灵活的尊重地区、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
参考文献:
[1]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蒲小玲,粟金涛.论新课程标准下我国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温一航.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角色转换[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
关键词: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学生
近年来,国家课程开发受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变革的巨大挑战,一些局限性与弊端日益呈现出来,其表现为容易脱离学校教育的具体条件与实际需要,造成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创造的积极性,使学校教育缺乏生机和活力。不过,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策略与不同学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却凸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價值,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必然,同时也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起提供了动力。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非常迫切的课程革新任务,也必将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1]。
1、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一经提出便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试图在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之间寻找立足点,以期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功效。近年来,随着我国地方和学校课程决策权力与责任的增加,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在已有的关于校本课程的理论中,对于校本课程的界定一般是相对国家、地方课程而来[1]。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为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发的,旨在满足所有学生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2]。
2、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及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本校的体育课程资源,自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个性化体育课程的过程[3]。教育部于2000年12月新制定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把中小学课程编制的30%-50%的权力下放给了地方、学校和体育教师[2]。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从以前单纯的教学内容讲授者,转变为现在的教学内容开发者、讲授者以及课后调控者;从以前单纯的师长,转变为现在学生的老师、朋友,这些都是教师角色从一元走向多元的表现。
3、开发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3.1坚持健康第一,传承民族文化
在开发学校体育校本课程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正确理解竞技与健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内脏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使自己精力旺盛地学习和工作。而现代竞技除强身与表演之外,还包括一个向人类体能极限挑战的含义,其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地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3]。因此,在开发学校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应尽量多选择与本校实际情况向符合的一些运动项目,例如:在云南地区的很多学校就可以开展竹竿舞、踢毽子或者民族舞蹈等项目的教学。这样一来,即满足了学生的学生兴趣需要,也传承了民族文化,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举措。
3.2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爱上运动
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们参加运动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享受运动乐趣是体育的内在因素,是体育的魅力和生命,是体育人的追求,它本身就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也是人能一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动力和精神源泉。因此,体育只有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健身运动。“体育原本是玩出来的文化和教育,玩和体操被科学化和学科化以后,人们期待它能成为培养健身能力和娱乐能力的一门学科,但后来体育课却不明不白地和竞技拉紧了手,反把身心健康这一主题淡化了”[3]。目前,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竞技体育所占的部分还比较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比较老套、死板;另外,很多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意识也根深蒂固,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许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能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就更少了,能把体育课上所学项目作为终身体育锻炼手段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了。
3.3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国务院相关规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强调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应面向全体学生。”总之,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体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无偏袒,无特权。让所有学生在一个公平、平等的环境里面学习;第二、区别对待特殊人群,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和其它同学的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积极主动的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第三、教师要善于发现个别学生的特长或优势,并引导其大胆的表现出来,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过程中教学或测试的尺度,切勿“一刀切”,以免打击身体素质较差或基础不好的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总之,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在评价手段上,都应该充分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让他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能形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4、建议
4.1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
在单一国家课程的背景下,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几乎没有选择受什么教育的权利,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因而很难有自己的独立追求。但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体育校本课程纲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不再是“点菜者”而成为“菜单提供者”,选择的权利则交还给了学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学生有权和教师一起对“菜”的配料、制作工艺等进行改造,就是说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有增减内容的权利,而且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它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4]。
4.2充分体现个体差异性,区别对待,发展个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爱好与兴趣、需要与追求,因而也就需要有一种差别性的体育教育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单一国家体育课程的条件下,每个学生学习同样的体育内容,接受同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体育校本课程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特长发挥与个性张扬的现实基础。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想学的体育内容作一个系统安排,根据自己将来发展的需要形成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个别化课程或者说是“个性化教学内容”[4]。当然这些课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展自我、养成个性。作为体育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份有差别的、可供选择的体育学习机会。
4.3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突出自主探究性
好奇是思维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不论是正常的体育教学,还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都要首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与兴趣,让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一一列举,然后再进行筛选与讨论,比方说街舞、搏击操、瑜伽、民族舞蹈等。另外,还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开展体育与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小知识讲座。这样一来,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了课堂资源,也能一定程度的提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5、小结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形式,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能一定程度的体现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也能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体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校本课程的选择有较大的空间和弹性,它既能弥补地方区域性课程不协调的不足,也能与国家课程互相渗透、沟通和结合,这是和谐完美的课程开发。总之,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民间有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可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与开发,灵活的尊重地区、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
参考文献:
[1]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蒲小玲,粟金涛.论新课程标准下我国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温一航.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角色转换[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