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无法与大学生心理状态变化相适应。对此,教师应积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真正发挥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策略,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1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大学生适应高等教育的
基本要求大学生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值观,但还是会受到诸多思潮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有利于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同时有助于高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该项教育,学生可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
1.2 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1.3 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很多大学生均未建立明确的职业规划,就业后可能会遭遇失业风险。学生没有构建正确的价值评判是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高校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和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体系。
2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策略
2.1 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近年来,大学生的数量明显增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普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较大。高校需利用新媒体的力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创建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高校可立足实际,创建校内心理咨询网站。以心理咨询网站为渠道,为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网站上设立心理测评专区,提供心理测评,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服务。学生既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心理咨询,也可给心理咨询师留言。心理咨询师要主动分享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网络课程,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下载、学习课程内容,从而加强心理健康建设。
2.2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引发人们无意识行为的主导因素,故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也会对大学生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清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盲点,全面展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2.3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日益离不开网络。网络虽然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但网络中出现的很多负面和虚假的信息,容易误导学生,而学生回归到现实世界后,会由于巨大的心理落差,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十分必要。辅导员要充分结合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集合班干部和党员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预机制,在发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配合,且时刻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正确区分其性质和属性,如群体心理问题和个体心理问题等,可以借助主题班会和单独谈话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和形成机制有所不同,部分学生主要是由于长期心理问题的累积,部分学生主要是由于应激性反应,而心理问题本身具有突发性,因此,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另外,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应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多种心理问题建立心理健康预案,辅导员要利用网络平台与其他教师及时交流,共同分析和总结工作情况。
3 结语
时代在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态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无法顺应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对此,高校需采取多种有效策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以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指导老师:赵艳霞)
参考文献:
[1] 董玲娟.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才智,2018(36).
[2] 张方华.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视听,2018(05).
[3] 郭晓静.“互联网 +”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
[4] 陈雪琴.关于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J].汉字文化,2018(22).
[5] 韩淑玲,王德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3).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1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大学生适应高等教育的
基本要求大学生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值观,但还是会受到诸多思潮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有利于学生快速地适应社会,同时有助于高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该项教育,学生可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
1.2 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1.3 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很多大学生均未建立明确的职业规划,就业后可能会遭遇失业风险。学生没有构建正确的价值评判是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高校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和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体系。
2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策略
2.1 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近年来,大学生的数量明显增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普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较大。高校需利用新媒体的力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创建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高校可立足实际,创建校内心理咨询网站。以心理咨询网站为渠道,为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网站上设立心理测评专区,提供心理测评,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服务。学生既可以在网站上进行心理咨询,也可给心理咨询师留言。心理咨询师要主动分享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网络课程,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下载、学习课程内容,从而加强心理健康建设。
2.2 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引发人们无意识行为的主导因素,故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也会对大学生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清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盲点,全面展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2.3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日益离不开网络。网络虽然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但网络中出现的很多负面和虚假的信息,容易误导学生,而学生回归到现实世界后,会由于巨大的心理落差,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十分必要。辅导员要充分结合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集合班干部和党员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预机制,在发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配合,且时刻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正确区分其性质和属性,如群体心理问题和个体心理问题等,可以借助主题班会和单独谈话等方式,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和形成机制有所不同,部分学生主要是由于长期心理问题的累积,部分学生主要是由于应激性反应,而心理问题本身具有突发性,因此,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另外,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应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多种心理问题建立心理健康预案,辅导员要利用网络平台与其他教师及时交流,共同分析和总结工作情况。
3 结语
时代在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态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无法顺应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对此,高校需采取多种有效策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以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指导老师:赵艳霞)
参考文献:
[1] 董玲娟.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才智,2018(36).
[2] 张方华.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视听,2018(05).
[3] 郭晓静.“互联网 +”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
[4] 陈雪琴.关于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J].汉字文化,2018(22).
[5] 韩淑玲,王德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3).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