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入新课改的时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适应课改的要求呢?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老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新课改的要求。要使课堂“活”起来,需要教师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使用教材以及运用机智、幽默的教学艺术,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下面谈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
一、创造形象、情感氛围,学生进入角色,如身临其境
努力创造新颖、独特的形象化教学艺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让他产生愉悦感。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作为一个成功的中学语文老师,就应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完全入迷,把他们领进角色之中,让他们进入到跃跃欲试的佳境中。那么,在教学中采用参观、挂图、实物、模拟、录音机、课件等都是创造形象氛围的重要手段。如在教《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我分几个步骤把学生引入角色,融入作品。首先,把“爱新装”、“骗子来行骗”、“大臣看织布”、“骗子裁衣”、“皇帝穿新装”、“皇帝穿新装游行”六幅画面通过投影机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复述课文内容。第二,挑选几个有较高朗读水平的学生分角色朗读与这六幅画面有关的文段。第三,通过话剧形式,将课文再现于课堂。让学生分别扮演愚蠢的皇帝、狡猾的骗子、阿谀的大臣、虚伪自私的老百姓和天真无邪的小孩,学生很踊跃,课堂活跃起来了。
让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自觉地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我在教《黄河颂》这篇课文时,先师生共同欣赏搜集到的黄河图片和影像片段,再安排学生听音乐作品《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黄河惊涛澎湃,气势恢弘,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使同学们为之感动。这样,把学生的激情“煽”动起来了。课堂上又通过“把握语势、巧用重音、顿挫有致、张弛有度”的朗读,以声传情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情感中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
二、创造思辨氛围,学生展开多向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辨,让学生展开多向思维,组织他们热烈争论,学生的思维启动起来了,犹如一辆发动起来的汽车,只要挂上挡就会飞驰起来,就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就能千方百计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使课堂“活”起来。比如我在教《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课堂上我把学生分成甲乙双方,甲方代表父母一方,乙方代表“我”,就这一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展开辩论。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代表的人物身份,把握观点,掌握说话的分寸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多向思维。又如我在教鲁迅的《社戏》时,一位男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双喜他们偷六一公公的豆,六一公公不但不骂他们,反而夸奖迅哥儿,他不是傻吗?”对于这样的质疑,我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之后,我引导学生从全文内容看,让学生都参与讨论这行为算不算偷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最后我归纳:本文的“偷”是在特定环境下的,它反映了乡下小朋友诚恳待客的热情,纯洁无私的心。六一公公“夸”迅哥儿则体现出他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体现乡下人的淳朴、善良。接着我又联系实际,讨论“偷”的是与非,举出特定环境下的“偷”是出于好意的例子,让学生更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让学生把课文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三、留出空间,学生动手,让课堂“活”起来
新课改要求我们把“学”的主动权归于学生,注重学生的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先每人发一张白纸,让学生用简笔画勾画出自己心中的“春景”图。学生们用十分钟左右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春景”图,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对照自己所画的“春景”图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本文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堂背诵古诗文或指名让学生到黑板默写古诗文或是分组进行诗歌接龙比赛都是活跃课堂的有效方法。学生人人参与到活动中,既把学的权利给予学生,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上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经验。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相信教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直观,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的方法越来越多,期待着我们去探索。
(责任编辑 韦淑红)
一、创造形象、情感氛围,学生进入角色,如身临其境
努力创造新颖、独特的形象化教学艺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让他产生愉悦感。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作为一个成功的中学语文老师,就应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各种艺术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完全入迷,把他们领进角色之中,让他们进入到跃跃欲试的佳境中。那么,在教学中采用参观、挂图、实物、模拟、录音机、课件等都是创造形象氛围的重要手段。如在教《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我分几个步骤把学生引入角色,融入作品。首先,把“爱新装”、“骗子来行骗”、“大臣看织布”、“骗子裁衣”、“皇帝穿新装”、“皇帝穿新装游行”六幅画面通过投影机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复述课文内容。第二,挑选几个有较高朗读水平的学生分角色朗读与这六幅画面有关的文段。第三,通过话剧形式,将课文再现于课堂。让学生分别扮演愚蠢的皇帝、狡猾的骗子、阿谀的大臣、虚伪自私的老百姓和天真无邪的小孩,学生很踊跃,课堂活跃起来了。
让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自觉地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我在教《黄河颂》这篇课文时,先师生共同欣赏搜集到的黄河图片和影像片段,再安排学生听音乐作品《保卫黄河》、《黄河大合唱》,黄河惊涛澎湃,气势恢弘,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使同学们为之感动。这样,把学生的激情“煽”动起来了。课堂上又通过“把握语势、巧用重音、顿挫有致、张弛有度”的朗读,以声传情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情感中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
二、创造思辨氛围,学生展开多向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辨,让学生展开多向思维,组织他们热烈争论,学生的思维启动起来了,犹如一辆发动起来的汽车,只要挂上挡就会飞驰起来,就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就能千方百计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使课堂“活”起来。比如我在教《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课堂上我把学生分成甲乙双方,甲方代表父母一方,乙方代表“我”,就这一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展开辩论。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代表的人物身份,把握观点,掌握说话的分寸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多向思维。又如我在教鲁迅的《社戏》时,一位男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双喜他们偷六一公公的豆,六一公公不但不骂他们,反而夸奖迅哥儿,他不是傻吗?”对于这样的质疑,我先肯定了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之后,我引导学生从全文内容看,让学生都参与讨论这行为算不算偷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最后我归纳:本文的“偷”是在特定环境下的,它反映了乡下小朋友诚恳待客的热情,纯洁无私的心。六一公公“夸”迅哥儿则体现出他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体现乡下人的淳朴、善良。接着我又联系实际,讨论“偷”的是与非,举出特定环境下的“偷”是出于好意的例子,让学生更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让学生把课文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三、留出空间,学生动手,让课堂“活”起来
新课改要求我们把“学”的主动权归于学生,注重学生的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先每人发一张白纸,让学生用简笔画勾画出自己心中的“春景”图。学生们用十分钟左右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春景”图,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对照自己所画的“春景”图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本文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堂背诵古诗文或指名让学生到黑板默写古诗文或是分组进行诗歌接龙比赛都是活跃课堂的有效方法。学生人人参与到活动中,既把学的权利给予学生,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上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经验。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相信教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直观,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的方法越来越多,期待着我们去探索。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