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田径是一项社会大众参与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伴随着近年来民众体育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很多人都养成了晨跑、慢跑等习惯,田径运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是,从专业训练的角度来讲,更多的是要挖掘每一个人最极限的潜能,围绕竞技体育和个人事业来发展。笔者在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工作多年,主要从事青少年运动员田径专项训练,本文以笔者教学经验为依据,以青少年径赛项目训练为主要研究对象,就青少年运动员径赛项目的专项训练表述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径赛项目;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304-01
一前言
田径是各类竞技体育比赛中奖项设置最多的项目,放眼国内各机关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每年春季都要举办的田径运动会,不难看出该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从专业竞技体育训练角度讲,径赛项目主要是以中长跑、短跑等相关项目为主,也对从业人员或参赛运动员的专业素质有着极高要求,要真正通过专业系统的训练,达到专业田径运动员的各项标准,不仅需要青少年运动员具备天分,教练员在选材上独具慧眼,更需要在训练计划和内容上做到科学合理。
二青少年径赛项目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楼大厦平地起也非旬月之功。作为一名田径教练员,要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切莫有拔苗助长的思想。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径赛项目训练往往有如下几个过程:身体素质训练、基本技术动作训练、连贯动作练习、竞技状态下的动作练习、反复训练提升竞技水平。
不难发现,在实际训练中,很多教练员都会经常让运动员进行中长跑等一系列训练前准备活动,但是有些学校由于各层次学员较多,教练员往往常采用大带小,老生带新生的模式。笔者认为,结合到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这样往往会影响教学和训练效果。教练员应当专门组织时间,针对性地给所有径赛运动员上一堂理论课,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训练前要进行中长跑热身,为什么要定期进行力量训练,为什么有些技术动作必须怎样等,这样才是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与此同时,还要将训练计划制度化,身体素质训练等不能随意更改。在技术动作训练的间隙,也可以见缝插针多为学生讲解一些急性运动损伤的现场处理、治疗等知识,也可以多给学生讲一些田径史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作为残酷训练的调和剂。
在训练的不同阶段,教练员要做好科学指导,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特点,以及对技术动作的熟知程度,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没有学习过的技术动作多引导、教育他们,不让他们自己私下随便练习,以免以后形成不规范的技术动作难以矫正;在力量训练时,要让他们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计划的力量标准和练习数量练习。最后,教练员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学艺术,革除上世纪末流行的那些“军阀式”的训练管理方法,在每天的训练总结点评中,都能给大多数青少年学生鼓励性地评价,让他们愿意与教练员做朋友,同时增加对自身所从事专业训练的热爱。
三青少年径赛项目运动员要重视身体素质训练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径赛项目作为一项极为依靠身体素质和爆发力的运动种类,教练员要给初接触田径专项的运动员们在理论知识上讲解到位。以常见的力量训练为例,如果教练员只是简单地布置一下,这个几组、那个做几组之类的,缺乏更多地切入和引导,势必不会带来好的效果。试想,学生面对一堆冰冷无趣的器械,再面对着教练员监督时凌厉的目光,加之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做这些的真正利好,肯定很难从内心深处去投入,训练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笔者认为,教练员在首次带领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室内借助器械身体素质训练时,都应当抽出一节训练课的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可以配合PPT、计算机技术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人体一些部位。如关节、肌肉等通过身体素质训练的变化和提高,让学生能够明白身体素质训练的结果是能够提高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还能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仅饶有兴致,更能从心里领会到认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必要性,也就使得教学和训练从早些年体制中的“要我练”转化成了“我要练”,课堂教学和训练的实效性得到了保证,训练计划和目标的达成自然是更加轻松。除此之外,在每次身体素质训练开始前,教练员也要向青少年运动员简要表达每次训练的任务、计划、注意事项等,随着更多次训练课程的深入,久而久之,青少年运动员也会养成一种严谨认真的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假以时日,当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通过训练提高了自身的竞技水平后,当教练员以自身的渊博知识带给运动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教练员将不再需要太多的苦口婆心,运动员在一种自觉、严谨的氛围中完成教练员的布置,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体系也就得到了构建。
四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素质
青少年径赛项目运动员的培养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当青少年运动员已经选定好专业方向,并开始初步掌握动作技巧和规则时,教练员即可以适时导入竞技素质训练部分了。笔者认为,要帮助青少年运动员营造竞技氛围,定期让他们在类似大型运动会或专项比赛的氛围中进行训练,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稳定的竞技心理素质,一定程度上提升运动成绩。
竞技体育是一个残酷的运动舞台,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让青少年运动员真正在运动舞台上的短暂一分钟或几分钟体现出台下十年的训练水平,获得理想的比赛成绩,教练员必须要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时就注重培养他们的竞技素质,让他们真正在身体素质、专项技能、比赛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最终有朝一日达到自己从事专业的高度。在此过程中,教练员必须善于观察,寻找和发现运动员竞技素质方面的短板,如有些运动员是心理方面,有些运动员是起跑动作方面,有些是冲刺动作方面,有些是弯道技术处理方面,在发现问题和不足后,要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帮助青少年运动员去修正不足,不断提高自我,最终达到竞技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接下来,才能让青少年运动员以良好的综合素质接受符合自身组别和年龄特点的运动赛事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孙南,张英波,李铁录.田径运动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龙斌.对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趋势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2002(3):9
[3]乔平,熊文.试析田径运动爆发力训练的有效途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1):21
关键词:径赛项目;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304-01
一前言
田径是各类竞技体育比赛中奖项设置最多的项目,放眼国内各机关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每年春季都要举办的田径运动会,不难看出该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从专业竞技体育训练角度讲,径赛项目主要是以中长跑、短跑等相关项目为主,也对从业人员或参赛运动员的专业素质有着极高要求,要真正通过专业系统的训练,达到专业田径运动员的各项标准,不仅需要青少年运动员具备天分,教练员在选材上独具慧眼,更需要在训练计划和内容上做到科学合理。
二青少年径赛项目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楼大厦平地起也非旬月之功。作为一名田径教练员,要真正意识到这一点,切莫有拔苗助长的思想。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径赛项目训练往往有如下几个过程:身体素质训练、基本技术动作训练、连贯动作练习、竞技状态下的动作练习、反复训练提升竞技水平。
不难发现,在实际训练中,很多教练员都会经常让运动员进行中长跑等一系列训练前准备活动,但是有些学校由于各层次学员较多,教练员往往常采用大带小,老生带新生的模式。笔者认为,结合到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这样往往会影响教学和训练效果。教练员应当专门组织时间,针对性地给所有径赛运动员上一堂理论课,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训练前要进行中长跑热身,为什么要定期进行力量训练,为什么有些技术动作必须怎样等,这样才是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与此同时,还要将训练计划制度化,身体素质训练等不能随意更改。在技术动作训练的间隙,也可以见缝插针多为学生讲解一些急性运动损伤的现场处理、治疗等知识,也可以多给学生讲一些田径史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作为残酷训练的调和剂。
在训练的不同阶段,教练员要做好科学指导,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特点,以及对技术动作的熟知程度,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没有学习过的技术动作多引导、教育他们,不让他们自己私下随便练习,以免以后形成不规范的技术动作难以矫正;在力量训练时,要让他们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计划的力量标准和练习数量练习。最后,教练员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学艺术,革除上世纪末流行的那些“军阀式”的训练管理方法,在每天的训练总结点评中,都能给大多数青少年学生鼓励性地评价,让他们愿意与教练员做朋友,同时增加对自身所从事专业训练的热爱。
三青少年径赛项目运动员要重视身体素质训练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径赛项目作为一项极为依靠身体素质和爆发力的运动种类,教练员要给初接触田径专项的运动员们在理论知识上讲解到位。以常见的力量训练为例,如果教练员只是简单地布置一下,这个几组、那个做几组之类的,缺乏更多地切入和引导,势必不会带来好的效果。试想,学生面对一堆冰冷无趣的器械,再面对着教练员监督时凌厉的目光,加之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做这些的真正利好,肯定很难从内心深处去投入,训练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笔者认为,教练员在首次带领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室内借助器械身体素质训练时,都应当抽出一节训练课的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可以配合PPT、计算机技术等,形象生动地展示人体一些部位。如关节、肌肉等通过身体素质训练的变化和提高,让学生能够明白身体素质训练的结果是能够提高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还能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仅饶有兴致,更能从心里领会到认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必要性,也就使得教学和训练从早些年体制中的“要我练”转化成了“我要练”,课堂教学和训练的实效性得到了保证,训练计划和目标的达成自然是更加轻松。除此之外,在每次身体素质训练开始前,教练员也要向青少年运动员简要表达每次训练的任务、计划、注意事项等,随着更多次训练课程的深入,久而久之,青少年运动员也会养成一种严谨认真的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假以时日,当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通过训练提高了自身的竞技水平后,当教练员以自身的渊博知识带给运动员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教练员将不再需要太多的苦口婆心,运动员在一种自觉、严谨的氛围中完成教练员的布置,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的体系也就得到了构建。
四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素质
青少年径赛项目运动员的培养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当青少年运动员已经选定好专业方向,并开始初步掌握动作技巧和规则时,教练员即可以适时导入竞技素质训练部分了。笔者认为,要帮助青少年运动员营造竞技氛围,定期让他们在类似大型运动会或专项比赛的氛围中进行训练,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稳定的竞技心理素质,一定程度上提升运动成绩。
竞技体育是一个残酷的运动舞台,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让青少年运动员真正在运动舞台上的短暂一分钟或几分钟体现出台下十年的训练水平,获得理想的比赛成绩,教练员必须要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时就注重培养他们的竞技素质,让他们真正在身体素质、专项技能、比赛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最终有朝一日达到自己从事专业的高度。在此过程中,教练员必须善于观察,寻找和发现运动员竞技素质方面的短板,如有些运动员是心理方面,有些运动员是起跑动作方面,有些是冲刺动作方面,有些是弯道技术处理方面,在发现问题和不足后,要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帮助青少年运动员去修正不足,不断提高自我,最终达到竞技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接下来,才能让青少年运动员以良好的综合素质接受符合自身组别和年龄特点的运动赛事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孙南,张英波,李铁录.田径运动技能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龙斌.对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趋势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2002(3):9
[3]乔平,熊文.试析田径运动爆发力训练的有效途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