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年69岁的著名男高音多明戈近日证实患上了结肠癌。
结肠癌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如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高,而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的患病率较低。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结肠癌的发生率也呈现升高趋势。目前,已经明确饮食因素是影响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饮食结构往往偏重于高脂肪食物、肉类或肉类加工品、高糖、高乙醇等,而蔬菜、谷物、根茎类、淀粉类食品相对摄入较少。
那么,吃什么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又有哪些食物和营养素对于结肠癌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呢?
【脂肪】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结肠道癌症高发国家的饮食以高脂肪为其特点,而低发病率的国家饮食中脂肪含量均较低。我国上海市的研究也发现,结肠癌发病率的上升与饮食中脂肪增加有关。深入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可以引起大便中胆酸代谢产物(去氧胆酸、石胆酸)、胆固醇代谢产物(类固醇与类固酮)以及细菌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都增加,这些或是致癌物或是促癌物,都可能导致结肠道癌症。所以脂肪饮食过量,与结直肠癌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我国居民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脂的摄入量大大增加,以北京为例,每天人均食用油的摄入量超过50克,而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摄入量为25~30克。因此要预防肠道癌症,首先要控制脂肪,少吃高脂肪的食物。
富含脂肪的食物:肥肉、植物油、畜肉、油炸食品等。
【叶酸】
叶酸是B族维生素之一,通过提供或接受一个碳单位如甲基基团,在许多生化反应中发挥辅助因子的作用。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都提示增加日常饮食中的叶酸摄入量,提高血清叶酸水平能显著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2005年Larsson等人发表《叶酸摄入量和患肠癌的风险的前瞻性研究》一文,记录了从1987年~2004年进行的大量的调查研究,Larsson对61433名40~75岁的瑞典妇女进行随访,期间共发生结肠癌805例,分析了日常叶酸摄入量与结肠肿瘤之间的关系,发现叶酸摄入量与结肠癌的发生率呈剂量依赖性负相关。研究同时发现,相对于远端结肠和直肠肿瘤,增加叶酸摄入量对降低近端结肠肿瘤发生率的作用要更显著。
富含叶酸的食物:动物肝肾、鸡蛋、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坚果。
【纤维素】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高纤维饮食可以降低结肠癌的患病率。2003年Bingham等人在著名的《柳叶刀》上发表了有关膳食纤维与肠癌的文章,Bingham对519978例研究对象进行六年的随访,共发生1065例结肠癌,通过分析饮食结构后,发现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结肠肿瘤的发生率呈负相关,每天摄入35 克以上的纤维素,可使结肠癌的发生率降低40%。
非洲黑人居民直肠癌发病率很低,相关学者经过研究发现,这与他们以玉米、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有密切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食物中纤维素缺乏可使大便量减少,肠道运动减慢,因此肠道内致癌物质的浓度增高,致癌物与肠道壁黏膜作用的时间延长,就容易发生结肠道肿瘤。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粗粮、杂豆、蔬菜、水果。
【维生素D与钙】
研究人员已证实钙与维生素D的代谢密切相关,有人进一步发现,每天饮食中摄入150国际单位以上维生素D的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只是摄入少量维生素D的人的一半,而每天摄入钙大约在1200毫克以上的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只相当于每天摄入少于625毫克钙者的四分之一。所以科学家得出结论,钙的摄入量与结直肠癌的危险呈负相关,而维生素D有潜在的抗癌作用。
2005年Martine在《最新癌症研究》中发表文章,指出高脂饮食是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摄入过多的脂肪不能被小肠完全吸收,剩余的脂肪酸进入结肠,肠腔内的脂肪酸和次级胆酸(主要是石胆酸)干扰肠上皮的完整性,导致上皮组织损伤以及细胞的过度增殖,诱发肿瘤的发生。
由于钙对脂类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以结合肠道中的长链脂肪酸和次级胆酸,减少脂质对细胞的损伤,防止肠上皮细胞的突变。因此,具有拮抗高脂饮食对结肠癌的促进作用。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
富含钙的食物:奶制品、虾皮、豆类、绿色蔬菜、芝麻酱、海带、发菜。
【硒】
硒是公认的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微量元素,食物中含硒量高和血硒水平较高的地区,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以及白血病等的患病率很低。曾有学者在一项硒与安慰剂的对照研究中发现,每天补充硒200μg,可以使结肠癌的发生率降低58%。此外,血硒浓度较高者中很少发现直径超过1厘米的肿瘤。硒是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该酶具有抗过氧化的功能,防止脂质过氧化,从而保护细胞膜不受有害的活性氧自由基的破坏,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富含硒的食物:海洋食品、动物肝肾、肉类,以及富硒土壤中生长的谷物、坚果等。
结肠癌是发生在结肠部位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如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高,而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的患病率较低。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结肠癌的发生率也呈现升高趋势。目前,已经明确饮食因素是影响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饮食结构往往偏重于高脂肪食物、肉类或肉类加工品、高糖、高乙醇等,而蔬菜、谷物、根茎类、淀粉类食品相对摄入较少。
那么,吃什么会增加结肠癌的风险,又有哪些食物和营养素对于结肠癌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呢?
【脂肪】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结肠道癌症高发国家的饮食以高脂肪为其特点,而低发病率的国家饮食中脂肪含量均较低。我国上海市的研究也发现,结肠癌发病率的上升与饮食中脂肪增加有关。深入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可以引起大便中胆酸代谢产物(去氧胆酸、石胆酸)、胆固醇代谢产物(类固醇与类固酮)以及细菌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都增加,这些或是致癌物或是促癌物,都可能导致结肠道癌症。所以脂肪饮食过量,与结直肠癌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我国居民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脂的摄入量大大增加,以北京为例,每天人均食用油的摄入量超过50克,而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摄入量为25~30克。因此要预防肠道癌症,首先要控制脂肪,少吃高脂肪的食物。
富含脂肪的食物:肥肉、植物油、畜肉、油炸食品等。
【叶酸】
叶酸是B族维生素之一,通过提供或接受一个碳单位如甲基基团,在许多生化反应中发挥辅助因子的作用。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临床资料都提示增加日常饮食中的叶酸摄入量,提高血清叶酸水平能显著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2005年Larsson等人发表《叶酸摄入量和患肠癌的风险的前瞻性研究》一文,记录了从1987年~2004年进行的大量的调查研究,Larsson对61433名40~75岁的瑞典妇女进行随访,期间共发生结肠癌805例,分析了日常叶酸摄入量与结肠肿瘤之间的关系,发现叶酸摄入量与结肠癌的发生率呈剂量依赖性负相关。研究同时发现,相对于远端结肠和直肠肿瘤,增加叶酸摄入量对降低近端结肠肿瘤发生率的作用要更显著。
富含叶酸的食物:动物肝肾、鸡蛋、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坚果。
【纤维素】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高纤维饮食可以降低结肠癌的患病率。2003年Bingham等人在著名的《柳叶刀》上发表了有关膳食纤维与肠癌的文章,Bingham对519978例研究对象进行六年的随访,共发生1065例结肠癌,通过分析饮食结构后,发现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结肠肿瘤的发生率呈负相关,每天摄入35 克以上的纤维素,可使结肠癌的发生率降低40%。
非洲黑人居民直肠癌发病率很低,相关学者经过研究发现,这与他们以玉米、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有密切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食物中纤维素缺乏可使大便量减少,肠道运动减慢,因此肠道内致癌物质的浓度增高,致癌物与肠道壁黏膜作用的时间延长,就容易发生结肠道肿瘤。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粗粮、杂豆、蔬菜、水果。
【维生素D与钙】
研究人员已证实钙与维生素D的代谢密切相关,有人进一步发现,每天饮食中摄入150国际单位以上维生素D的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只是摄入少量维生素D的人的一半,而每天摄入钙大约在1200毫克以上的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只相当于每天摄入少于625毫克钙者的四分之一。所以科学家得出结论,钙的摄入量与结直肠癌的危险呈负相关,而维生素D有潜在的抗癌作用。
2005年Martine在《最新癌症研究》中发表文章,指出高脂饮食是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摄入过多的脂肪不能被小肠完全吸收,剩余的脂肪酸进入结肠,肠腔内的脂肪酸和次级胆酸(主要是石胆酸)干扰肠上皮的完整性,导致上皮组织损伤以及细胞的过度增殖,诱发肿瘤的发生。
由于钙对脂类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以结合肠道中的长链脂肪酸和次级胆酸,减少脂质对细胞的损伤,防止肠上皮细胞的突变。因此,具有拮抗高脂饮食对结肠癌的促进作用。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
富含钙的食物:奶制品、虾皮、豆类、绿色蔬菜、芝麻酱、海带、发菜。
【硒】
硒是公认的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微量元素,食物中含硒量高和血硒水平较高的地区,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以及白血病等的患病率很低。曾有学者在一项硒与安慰剂的对照研究中发现,每天补充硒200μg,可以使结肠癌的发生率降低58%。此外,血硒浓度较高者中很少发现直径超过1厘米的肿瘤。硒是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该酶具有抗过氧化的功能,防止脂质过氧化,从而保护细胞膜不受有害的活性氧自由基的破坏,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富含硒的食物:海洋食品、动物肝肾、肉类,以及富硒土壤中生长的谷物、坚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