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基因多态性对工人患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5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至2018年浙江省5所工厂噪声作业工人,选择双耳高频(3、4、6kHz)平均听阈>25dB(A)作为NIHL组,任一耳任一语频(0.5、1、2kHz)听阈≤25dB(A)作为非NIHL组,每组307人。收集噪声作业工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职业史、纯音测听结果和口腔拭子黏膜样本,提取口腔黏膜细胞DNA。分析基因风险评分(GRS)与NIHL的关系,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基因分型,用logist
【机 构】
:
310016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310016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310016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524038 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基因多态性对工人患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影响。
方法于2019年5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至2018年浙江省5所工厂噪声作业工人,选择双耳高频(3、4、6 kHz)平均听阈>25 dB(A)作为NIHL组,任一耳任一语频(0.5、1、2 kHz)听阈≤25 dB(A)作为非NIHL组,每组307人。收集噪声作业工人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职业史、纯音测听结果和口腔拭子黏膜样本,提取口腔黏膜细胞DNA。分析基因风险评分(GRS)与NIHL的关系,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基因分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型与NIHL的关系,用R语言分析单体型与NIHL的关系。
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学历和工作年限后,工人携带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基因(CASP3) rs1049216隐性模型GG基因型、rs6948隐性模型TT基因型,NADPH氧化酶3基因(NOX3) rs12195525加性模型GT基因型和显性模型TT GT基因型工人NIHL患病风险降低(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接头使用一次性消毒帽后免消毒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8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住院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使用一次性消毒帽连接输液接头,B组在输液前使用常规70%~80%酒精棉片反复擦拭15s输液接头。按照输液间隔8、12h和采样时机将A组分为A1-8h、A2-12h组,B组分为B1-8h、B1-12h组,每组33例。对4组患者的输液接头分别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较输液接头表面细菌抑制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定量运动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2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定量运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BI)及行走能力[行走受损问卷(WIQ)],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调查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BI及W
目的基于4S管理模型(人员、物资、场地、制度体系)建设加速康复病房管理体系,探讨加速康复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20年之前加速康复执行过程,发现存在多学科团队人员不完善、无制度及缺乏标准化流程实施细则等问题。2020年4月以4S管理模型为理念创建加速康复病房,完善多学科专业团队、设备和场地,制订加速康复病房制度流程。选择2019年4—9月肝胆胰外科实施加速康复的患者为对照组(胆囊手术383例,肝脏手术59例),选取2020年4—9月加速康复病房收治的患者为试验组(
目的探讨以早期功能锻炼为导向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以早期功能锻炼为导向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机体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便秘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术后机体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AP)康复期患者疾病知晓、自我管理、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AP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情况和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病因、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如何预防疾病复发的知晓例数多于对照组,差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虐待问题日趋凸显,其中精神虐待是发生率最高的类型。精神虐待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增加其患病、自杀的风险,并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详细梳理了国内外老年人精神虐待的相关研究,介绍了精神虐待的定义、相关评估工具和流行现状,并从老年人、照顾者和社会3个层面归纳相应的影响因素,旨在为进一步开展老年人精神虐待的干预研究以及预防精神虐待的发生提供依据。
本文对患者参与的概念、内容、意义及相关理论模型进行综述,总结治疗参与模型、患者健康参与模型、患者和家庭参与健康照护的多维框架、互动式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框架、共同设计的患者和家庭参与模型5种理论模型及其应用,以期为促进我国患者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利用微团培养和胚胎干细胞试验评价二硝酰胺铵(ADN)潜在的胚胎发育毒性,并评估其是否为致畸物。方法于2018年9月,分离大鼠胚胎并收集肢芽细胞,使用不同浓度(0、312.50、625.00、1250.00、2500.00、5000.00、10000.00μg/ml)ADN进行染毒,计算细胞半数增殖抑制浓度和半数分化抑制浓度并评价ADN致畸作用。在胚胎干细胞试验中,检测不同浓度(0、39.06、78.13、156.25、312.50、625.00、1250.00、2500.00μg/ml)ADN对小鼠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