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发展,许多家庭为了提高家庭在社会当中的地位,所以核心家庭中的父母都拥有正式工作。而且随着男女平等价值观念的深入人心,家庭中的母亲角色基本越来越多地拥有自己的工作,以照顾孩子为主的家庭主妇大量减少。但是双职工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双职工家庭父母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社会工作介入双职工家庭课后托管,带有公益性质的社区教育模式也逐渐兴起。作者以社会工作小组方法介入双职工家庭儿童托管,为更好的开展托管教育提出建议,笔者通过项目案例研究方法,以小组工作组长的身份参与到小组当中,观察儿童参与的实时状况,总结他们的表现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小组工作;双职工家庭;儿童托管教育;儿童安全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学者钟凤萍认为双职工家庭父母对儿童托管教育的需求十分强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放学和双职工家庭父母下班两者之间存在着较长的时间差,这成为了困扰双职工家庭父母养育孩子的一大难题[1]。如今,核心家庭中的母亲越来越投入到工作中,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母亲逐渐摆脱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的角色,但随之又产生了双职工家庭儿童的照顾与教养问题。在北京,普通职工的工作时间一般是朝九晚六,但小学生放学时间一般是下午三点半到四点半之间,并且学生寒暑假放假,父母还是要正常上班,双职工家庭儿童的照料问题更是难题。很多父母会将孩子交给家中老人照顾,但老人精力、能力都十分有限,老人也本身就需要他人照顾,很难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还有一部分父母会为孩子报课后辅导班或托管班,但如今市场上辅导班和托管班参差不齐,有些托管机构完全以盈利为目的,不注重发展儿童的个人能力。而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刚好能够弥补一些课后托管教育的不足。
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其中有两处直接明确提到了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这为社会工作参与儿童社会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并且数据显示,意外伤害占我国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长,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安全的第一“杀手”,目前国家对儿童安全教育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但儿童安全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安全教育正好可以依托儿童课后托管教育课堂,这样不仅不占用儿童平时的学校学习时间,还能充分利用课后时间。以海子角社区为例,该社区有460户双职工家庭,该地区小学是四点放学,但家长六点下班,于是儿童在四点到六点之间的安全问题就成为了家长的心头之患。通过在托管课堂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也减少双职工家庭父母的育儿压力。
二、项目需求评估与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一)项目需求评估
本研究以“守护童心 安全成长”项目为依托,对社工机构进行前期调研,同时也对他们在托管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评估。了解到双职工家庭儿童共同存在食品、交通、居家、校园、灾害、生理卫生安全问题,了解双职工家庭家长和儿童意愿后,笔者决定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来为双职工家庭儿童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儿童应对困难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让双职工家庭父母意识到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协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深入的贯彻到教育过程中[1]。
(二)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机构目前有60名固定儿童参与机构托管课堂,其中52名儿童的父母为双职工。通过观察和儿童自愿报名,最终决定选取6人,以下是小组服务对象表:
三、小组工作过程
(一)服务计划
(二)具体实施过程
本次小组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小组初期、中期和后期。本小组为
成长性小组,一共四节,小组成员为6名托管班学生。
1.小组初期
每个组员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到达天宫院泽众社会工作事务所,在小组活动开始之前,组员来自不同的班级,所以相互之间还不是很熟悉,组员之间的互动较少。在社工的带领以及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组员逐渐投入到整个小组的活动之中,在小组中的参与度慢慢提高,由刚开始的不敢发言到之后的主动发言,组员的参与意识在不断地提高。整体而言,小组相互支持的氛围已经初步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的陌生感在逐渐的消失,组员的参与度在逐步提高。
2.小组中期
组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游戏进一步拉近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小组活动过程中也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自己独立去思考自己身边有什么安全隐患,组员之间的相似之处也成为组员相互促进的动力,能够通过充分利用组员的兴趣爱好等来激发组员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促进组员维护自身安全的能力。
3.小组后期
在小组结束阶段,通过“我能行”的游戏让小组成员发现自身的优点,增加组员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组员们都分享了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进步和成长,同时也获得了其他组员的鼓励和支持,小组的整体氛围比较好。组员也表示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互相学习,进一步巩固安全知识,每个组员都争取担任安全小卫士。
四、小组评估
通过成长性小组干预,小组成员对安全知识有了明显的掌握,能够说出如何避免基本的风险,能够判断一些场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小组目标基本达成。通過访谈双职工家庭家长,他们也表示通过专业的课后托管可以让他们感到放心,孩子在社会工作专业托管课堂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孩子也学到了安全知识技能。
五、结论与讨论
在双职工家庭儿童安全成长性小组开展之前,社工进行了前期的需求调研评估,对双职工家庭及其儿童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随后根据调研结果,选择了小组工作方法工作介入的双职工家庭儿童托管安全教育,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工作方法优势,为双职工家庭儿童托管教育提供了方法策略;社工对每一次小组工作全过程都会进行监督与评估,为后续小组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持续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负责双职工家庭儿童成长小组方案的设计与服务的具体实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让双职工家庭儿童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其他生活技巧,社会工作者做到了真正的“助人自助”。解决儿童问题的同时,也缓解了双职工家庭父母接送孩子的压力,促进了社区稳定发展。
但是本次项目也存在不足,例如小组成员年龄小,接受能力弱;本次小组活动过程没有家长的参与,亲子互动少,托管辅导内容为课业知识和安全知识,内容单一。以上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鼓励双职工家庭家长在下班后或是周末也积极加入到小组活动中,丰富更多的托管内容,让双职工家庭儿童提高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凤萍.合作视角下小学生午托安全问题的政府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6。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基金:本研究由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
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PPP+专业社会工作模式’介入双职工家庭儿童课后托管服务的研究”(PG2021068);北京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社会工作介入韧性社区营造的路径探索研究”(X18212)成果
作者简介:
王艳,女,青海省格尔木市人,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服务机构管理;
杨娜,女,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区服务和儿童福利。
关键词:小组工作;双职工家庭;儿童托管教育;儿童安全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学者钟凤萍认为双职工家庭父母对儿童托管教育的需求十分强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放学和双职工家庭父母下班两者之间存在着较长的时间差,这成为了困扰双职工家庭父母养育孩子的一大难题[1]。如今,核心家庭中的母亲越来越投入到工作中,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母亲逐渐摆脱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的角色,但随之又产生了双职工家庭儿童的照顾与教养问题。在北京,普通职工的工作时间一般是朝九晚六,但小学生放学时间一般是下午三点半到四点半之间,并且学生寒暑假放假,父母还是要正常上班,双职工家庭儿童的照料问题更是难题。很多父母会将孩子交给家中老人照顾,但老人精力、能力都十分有限,老人也本身就需要他人照顾,很难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还有一部分父母会为孩子报课后辅导班或托管班,但如今市场上辅导班和托管班参差不齐,有些托管机构完全以盈利为目的,不注重发展儿童的个人能力。而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刚好能够弥补一些课后托管教育的不足。
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其中有两处直接明确提到了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这为社会工作参与儿童社会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并且数据显示,意外伤害占我国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长,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安全的第一“杀手”,目前国家对儿童安全教育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但儿童安全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安全教育正好可以依托儿童课后托管教育课堂,这样不仅不占用儿童平时的学校学习时间,还能充分利用课后时间。以海子角社区为例,该社区有460户双职工家庭,该地区小学是四点放学,但家长六点下班,于是儿童在四点到六点之间的安全问题就成为了家长的心头之患。通过在托管课堂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也减少双职工家庭父母的育儿压力。
二、项目需求评估与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一)项目需求评估
本研究以“守护童心 安全成长”项目为依托,对社工机构进行前期调研,同时也对他们在托管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观察评估。了解到双职工家庭儿童共同存在食品、交通、居家、校园、灾害、生理卫生安全问题,了解双职工家庭家长和儿童意愿后,笔者决定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来为双职工家庭儿童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儿童应对困难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让双职工家庭父母意识到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协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深入的贯彻到教育过程中[1]。
(二)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机构目前有60名固定儿童参与机构托管课堂,其中52名儿童的父母为双职工。通过观察和儿童自愿报名,最终决定选取6人,以下是小组服务对象表:
三、小组工作过程
(一)服务计划
(二)具体实施过程
本次小组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小组初期、中期和后期。本小组为
成长性小组,一共四节,小组成员为6名托管班学生。
1.小组初期
每个组员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到达天宫院泽众社会工作事务所,在小组活动开始之前,组员来自不同的班级,所以相互之间还不是很熟悉,组员之间的互动较少。在社工的带领以及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下,组员逐渐投入到整个小组的活动之中,在小组中的参与度慢慢提高,由刚开始的不敢发言到之后的主动发言,组员的参与意识在不断地提高。整体而言,小组相互支持的氛围已经初步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的陌生感在逐渐的消失,组员的参与度在逐步提高。
2.小组中期
组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游戏进一步拉近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小组活动过程中也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自己独立去思考自己身边有什么安全隐患,组员之间的相似之处也成为组员相互促进的动力,能够通过充分利用组员的兴趣爱好等来激发组员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促进组员维护自身安全的能力。
3.小组后期
在小组结束阶段,通过“我能行”的游戏让小组成员发现自身的优点,增加组员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组员们都分享了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进步和成长,同时也获得了其他组员的鼓励和支持,小组的整体氛围比较好。组员也表示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互相学习,进一步巩固安全知识,每个组员都争取担任安全小卫士。
四、小组评估
通过成长性小组干预,小组成员对安全知识有了明显的掌握,能够说出如何避免基本的风险,能够判断一些场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小组目标基本达成。通過访谈双职工家庭家长,他们也表示通过专业的课后托管可以让他们感到放心,孩子在社会工作专业托管课堂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孩子也学到了安全知识技能。
五、结论与讨论
在双职工家庭儿童安全成长性小组开展之前,社工进行了前期的需求调研评估,对双职工家庭及其儿童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随后根据调研结果,选择了小组工作方法工作介入的双职工家庭儿童托管安全教育,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工作方法优势,为双职工家庭儿童托管教育提供了方法策略;社工对每一次小组工作全过程都会进行监督与评估,为后续小组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持续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负责双职工家庭儿童成长小组方案的设计与服务的具体实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让双职工家庭儿童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其他生活技巧,社会工作者做到了真正的“助人自助”。解决儿童问题的同时,也缓解了双职工家庭父母接送孩子的压力,促进了社区稳定发展。
但是本次项目也存在不足,例如小组成员年龄小,接受能力弱;本次小组活动过程没有家长的参与,亲子互动少,托管辅导内容为课业知识和安全知识,内容单一。以上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鼓励双职工家庭家长在下班后或是周末也积极加入到小组活动中,丰富更多的托管内容,让双职工家庭儿童提高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凤萍.合作视角下小学生午托安全问题的政府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6。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基金:本研究由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
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PPP+专业社会工作模式’介入双职工家庭儿童课后托管服务的研究”(PG2021068);北京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社会工作介入韧性社区营造的路径探索研究”(X18212)成果
作者简介:
王艳,女,青海省格尔木市人,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服务机构管理;
杨娜,女,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区服务和儿童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