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情感策略运用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近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在世界语言教学领域里备受关注,有关情感策略方面的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成功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往的情感策略大都在宏观上谈及,很少就汉语教学中各个子系统情感策略的课堂应用进行探讨。本文是笔者就自身教授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学生、外国留学生三年经验的总结,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比较实用的情感策略实践。
   关键词:输入假说 情感过滤假说 情感策略 汉语教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提出了“输入假说”。这一假说由习得—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五个假说组成。其中情感过滤假说指的是输入的语言信息并不会被学习者全部吸收,因为情感因素对信息起着过滤输入的作用。情感因素被看做是信息输入的过滤器,它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
   不同的学习者由于学习目的、自身条件不同,对于汉语学习抱有不同的态度。情感策略的正确运用能够帮助学习者在系统汉语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度过第二语言学习的各个时期,本文着重讨论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情感策略的运用。
   情感策略是通过教师运用情绪表现出来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运用情感策略可针对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情绪表现进行调节。情绪是可以传染的,輕松愉快的气氛会使情感过滤弱化,语言信息相对比较容易输入。因此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自己的情感状态调节和保持在一种乐观、积极、上进的心态上,这样才能感染和带动学生形成积极地情感。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多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减少焦虑,让他们自身的情感过滤保持在最最低限度,是语言信息的输入更加高效的转化为语言能力。
   作为孤立语的汉语,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汉字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各个子系统讲授的具体过程中,要因系统来不断调整情感策略的运用。以下就是笔者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及外国学生的汉语教学,结合汉语各子系统的特点,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堂和课后)的情感策略的运用实践,由于所教授对象都是或多或少有些汉语基础的学习者,所以以下没有涉及零基础汉语学习者教学的情感策略。
   (一)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策略运用
   语言教学有很多方法和策略,但要确切到哪种方式或策略好却众口难调。第二语言教学很难制定特别好的模板,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学习者对待二语态度也不同。所以适合教师尤其是二语学习者乐于接受的是最好的。最好的方法还是寓教于乐,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情感过滤会降到最低。
   1.语音教学
   汉语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它的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元音占优势,还因为它拥有着和印欧语系不同的声调和辅音。汉语元音对于学生来说问题不大,难点是辅音和声调。
   (1)辅音教学
   汉语辅音有自身的特点和难点,除了m、n、l、r四个浊辅音之外,其他都是清辅音,加上送气和不送气的辅音以及区别性特征不够明显的辅音,都会给学生增加语音学习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自我鼓励和相互鼓励,排除不利于学习的消极悲观因素。把此外还要多做示范演练,加以发音解说,让学生在最开始就拥有正确发音的意识。在语音教学中还可以加一些锻炼发音的绕口令、分组做游戏等环节,增加课堂的娱乐性。
   (2)声调教学
   汉语的声调是很多学生的难点所在,不仅包括四声和轻声,在具体的语流音段中还会发生变调现象。很多学生在这一环节都很消极,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降低学生的焦虑、消极情绪。在声调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放慢语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输入声调信息。可以由难到易,从简单的一声开始,最后进入复杂的三声。关于变调,教师可以提前做好系统的变调规律框架,在讲授展示过程中详细讲解。课后辅之以朗读、听读的训练,学练结合,学以致用。
   2.词汇教学
   词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汉语汉字历史悠久,有很多文化积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在词汇中比较凸显,对汉语生词讲解尤其是带有文化因素的生词要格外详细,以故事的形式讲解文化词,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他们印象深刻。学生在最初接触文化词语的时候能够很好的理解它们,可以避免日后该文化词语带来的很多困扰。
   词语教学必须要涉及到词性,根据生词的词性进行词语讲授是当前对外汉语学词语教学的主流。
   名词在讲解之前可以适当增加其神秘感,让学生猜测名词所对应的事物,做好铺垫,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讲解做好准备。动词的讲解可以借助于形体或者手势来表达,让学生也主动参与动作本身,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增加对词义的理解。抽象名词、隐性的动作有时候很难直观的去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发散思维,多角度的来理解讲解。形容词是和平时生活结合最紧密的词汇,这部分讲解最好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形容词的意义。
   量词是汉语学习者的一大难题,除了大量的举例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总结一下同一量词所适用对象的特点,如果能让学生总结出某一量词所适用名词的共同属性,这样他们就能够正确的使用该量词了。讲课的时候鼓励学生试着造数量短语,学生可以造出各种各样的短语,气氛融洽的话,学生理解很快。
   汉语虚词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是最困难的,相对与实词来说,意义难以把握。在没有讲授之前,不能给学生灌输虚词难的观念,这样很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授虚词的时候,要明确虚词的意义,说明用法,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同步输入,可以根据实例来辅助解释,有应用的话,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3.语法教学
   汉语语法结构和语言逻辑很多时候都会使汉语学习者唏嘘不已。孤立语的特点使得汉语语法的灵活性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印欧语系规则性、逻辑性强的语言。教师在进行语法阶段讲解之前,尽量把一些常用的语法结构和语法知识用数理公式或者结构图表达出来,再以实例加以证明,学生一般都很容易掌握,这是因为简单明了的数理公式或者结构图示,会让他们直观的把握。比如说“把”字句和“被”字句,公式化的展示不涉及过多的文化因素,就像自然科学一样易于理解,让学习者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减少焦虑、自卑等负面情感。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伟大复兴梦的国家使命。经典阅读对于唤醒和激发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继而实现文化自强、文化强国之意义重大。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阅读已然盛行的当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开展经典阅读的新时代教育意义,在客观分析经典阅读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探索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实施路径,积极拓宽阅读推广平台,全力打造知
内容摘要:语文作为中职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德育功能在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新时期中职语文教师应肩负起语文教学的新任务,将德育教育有机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语文 德育教育 策略   叶圣陶先生讲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1]。”中职生存在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差、综合素养不高等问题。为此,如何加强对中
内容摘要:情境教学是当代语文教学界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学情等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习活动发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情境任务式写作是中学生学习名著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名著阅读 情境教学 任务式写作   情境教学,就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是基础阶段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门学科存在被弱化的现象,一直以来这门学科并没有得到社会、学校和学生应有的重视,课程讲授、接收结果和课后反馈情况总是不尽如人意,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历史的发展潮流,改革显得刻不容缓。在顺应基础阶段教育的发展趋势下,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角度出发提出“生本意识”下初中语文课堂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是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来说,课堂语言评价是推动课堂开展,增强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的重要教学方法。而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注重的是语言讲述及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对于课堂语言评价的教学能力掌握不足。本文由此出发,探索初中语文课堂语言评价在教学中运用方法。   关键词:语文 教学方法 课堂评价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
内容摘要:在“课程思政”这个大理论背景下,语文课程也应该充分发挥其人文性的特点,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文本内容,引申拓展,发挥语文的教化功能。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课程思政即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而笔者认为课程思政要与语文课程密切结合,尤其是语文课程
内容摘要:传统的二外法语教学以语音、语法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通过考试。因此,在二外法语课堂里,我们很难看到法国文学的踪迹,但作为人类智慧的凝结,文学拥有着天然独特的魅力,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我们发现,文学文本的适当输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热情,引发学生对于语言和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文学教育 法国诗歌 诗歌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
内容摘要:高中时期是学生从感性思维不断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当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文作为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在创作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最直接地反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阐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分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并根据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
内容摘要:语文教材是传递知识、传播文化的权威性媒介,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该文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父亲形象进行了伦理学视角的分析,包括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随着时代变迁父亲产生新角色,得出了教材中人物形象与时代赋予父亲新角色的伦理学偏差,以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新时代父亲的新形象:倾听者、陪伴者,以便呈现更加完美的父亲形象,促进学生身心与情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内容摘要:梭罗的自然观体现了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本文从主体间性视域出发,从梭罗的自然观、生活观、修养观三方面,分析探究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进而探求《瓦尔登湖》的生态学意义。   关键词:主体间性 生态美学 梭罗   近年来,生态美学这一话题颇受学者关注。生态美学是把生态学与美学融合在一起研究的学科,它反映了审美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性。它超越了审美主体对自己生命的确认和关怀,也